

- 感恩,是一切内耗的解药 —— 重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当我们在内耗、焦虑、自我批评中反复打转时,感恩也许是最朴素但最深的疗愈。 这一期,我想从心理学、哲学、玄学、文学四个角度,聊聊感恩如何悄悄改变一个人对生活的看法,也分享我重新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触动。 我们常常不是真的不幸福,而是看不到已经拥有的幸福。感恩,不是退让和顺从,而是一种认知上的自由,是一种选择在风雨中仍然相信的能力。 这一期里你会听到: * 为什么心理学认为“感恩”是有效的情绪修复机制 * 感恩如何在玄学中成为“丰盛能量的通道”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里最让我泪目的段落 * 当我真正看见母亲的脸时,我才意识到我们有多容易错过“拥有” 愿你听完这一期,也能轻轻地,对生活说一句:“谢谢你,我还在这。” . 00:10 杜甫《春夜喜雨》,让我想起一切的发生都有它的时机 03:00 中式家庭里的“谢谢”,为何说不出口 05:30 塞利格曼心理实验:连续写感恩7天,幸福感提升半年 07:50 感恩如何成为内耗的“心理解药” 09:35 什么是习得性匮乏?为什么我们总觉得不够好 11:36 心理学视角下,感恩如何重启你的大脑回路 12:50 玄学视角:为什么说感恩是一种高频能量 14:40 感恩与丰盛意识的关系:不是“我想得到”,而是“我已经拥有” 20:50 哲学视角:感恩是一种命运之上的自由 24:45 从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谈“看见的能力” 27:00 为什么我们对自己的拥有如此不敏感? 34:20 三天光明,她想看什么?我们又错过了什么? 43:10 为什么西方家庭更会在生活中“练习感恩”? 48:50 今天最后的提醒:你已经拥有很多,请别再责怪自己 . ▪️主播:@谭立人 欢迎来我的其它【同名】平台找我玩:小红书|微博|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B站|Instagram|YouTube ▪️以下渠道均可以收听到我的【播客】节目: 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QQ音乐|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
- 配得上的人生,藏在你的愿力里
你上一次许愿是什么时候?你因为什么而许愿?这个愿望本身是否清晰,又是否大胆? 你是否也曾看过吸引力法则的书,试着和宇宙对话,但愿望写了很多,现实却一点没动。 我们常以为,愿望是写在纸上的字, 但真正有力量的愿力,是你敢不敢为它动身、动心、动手。 在这一期播客里,我想带你回到愿望最本真的模样, 聊聊我们是如何把人生交给别人的剧本, 又该如何,一点点拿回属于自己的“愿景权”。 💭 这期,我们一起探讨: * 为什么吸引力法则对有些人灵,有些人无效? * 向宇宙下订单的关键,是够清晰、够笃定 * 你的愿力,是行动的底气,还是内耗的幻影? * 怎样辨别“真愿望”与“别人要你想要的东西”? * 如何从模糊愿景走向具象行动? 你配得上的人生,不靠奇迹,而是愿力的回响。 我们终其一生,其实都在努力许一个——敢于实现的愿望。 . 00:00 我们为什么已经懒得许愿了 03:12 愿景模糊,是大多数人“吸引不到”好事的根源 06:55 吸引力法则不是许愿咒语,而是一种自我信念 09:38 愿力≠欲望,是真正有情绪与能量感的渴望 13:10 三种愿力受阻的情境:讨好型许愿、无力型行动、焦虑型目标 16:24 原生家庭如何影响我们表达“我想要”的能力 20:18 愿力的迷失:你是在活出愿景,还是完成任务? 24:36 许愿不是幻想,是一种“全身心参与的生活实验” 27:45 为什么真正重要的愿望,我们反而最难开口说出 35:28 如何清理“假的愿望”——那些我们根本不想为之努力的东西 45:55 向宇宙许愿的最好方式,是从现在起,为它动一次真心 . ▪️主播:@谭立人 欢迎来我的其它【同名】平台找我玩:小红书|微博|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B站|Instagram|YouTube ▪️以下渠道均可以收听到我的【播客】节目: 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QQ音乐|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
- 旅行过50国之后,我终于接受“没有答案”
我们总以为,旅行是为了寻找答案。 走过足够多的国家,经历过足够多的风景, 人生就会豁然开朗,某个困扰许久的问题会突然被解开。 我曾经也是这样想的。 直到走过50多个国家之后,我才慢慢明白, 所谓的答案,并不会在某个清晨的海边,或一座老城的转角突然降临。 反而是那些没计划的黄昏、迷路的小路、坐错车的旅程, 让我真正开始学会一种更温柔的状态—— 不是“风景都看透”,而是“允许还不明白”。 这期播客,是我对旅行的一次回望, 从我自己的经历聊起,我是如何从寻找自己、到证明自己、到放下自己。 这也是一场关于放下、接受、不急着定义自己的练习。 愿我们一起慢慢走,慢慢体会这段路。 . ▪️主播:@谭立人 欢迎来我的其它【同名】平台找我玩:小红书|微博|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B站|Instagram|YouTube ▪️以下渠道均可以收听到我的【播客】节目: 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QQ音乐|网易云音乐
- 你从何时开始,丢失了主角感?
在这期声音里,我想和你聊聊一个常常被忽略的情绪: 当我们逐渐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 当生活被外界的凝视填满、被比较所裹挟, 我们是否悄悄丢失了那份主角感? 我们谈到了: * 自我客体化与“被看”的焦虑 * 主体性的瓦解:为什么越来越难感受到“我是我” * 社交网络如何让人更像观众而非参与者 * 为什么总觉得“我不够特别”、“我不配被看见” * 如何一点点重建“活出自己”的主动性 这期内容,是一场与当代焦虑的直面,我想鼓励大家摆脱外界期待,勇敢追求自我。忠于内心、做真实的自我是幸福和满足的来源。 希望在你的某一段路上,这段声音能陪你找回“自己”的位置。 . 00:22 开场与旅行近况:从天空岛说起 03:19 那些你从未放弃,但也一直没勇气去完成的梦想 05:56 “别人过得比我好”:羡慕、嫉妒与比较 09:50 主角感的缺席,从什么时候开始? 14:38 自我客体化:活成别人眼里的样子 20:03 “我不配”与“我不敢”:不配得感的潜意识陷阱 24:50 在他人的剧本里表演太久,我们忘了自己原来的台词 30:47 失语与沉默:当表达变得奢侈 37:35 重拾主角感的第一步:停止表演,开始生活 44:29 你可以不完美、不高光,但你要真诚、在场、活着 50:12 哪怕不是你写下的开头,也可以改写属于你的结尾 . ▪️主播:@谭立人 欢迎来我的其它【同名】平台找我玩:小红书|微博|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B站|Instagram|YouTube ▪️以下渠道均可以收听到我的【播客】节目: 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QQ音乐|网易云音乐
- 和美子聊聊女性成长与自我治愈
这一期,我邀请美子聊聊她的真实经历。 从短视频的意外爆火,到铺天盖地的误解和攻击, 从被看见的喜悦,到不敢开口的沉默。 我们谈了很多, 谈做内容创作者时的“表达焦虑”—— 当说什么都可能被曲解,我们还敢不敢表达真实的自己? 也谈了作为女性,如何在外貌、关系、社会期待中反复自我调节, 以及在原生家庭与成长经验中,怎样一点点建立“心灵边界”。 这一期,是一次温柔而诚实的对话, 关于成长,关于治愈,关于如何不再讨好世界,而是慢慢成为自己。 . 03:12 一夜爆火之后:热度之外的代价与沉默 08:05 当表达变成“职业”:我还是我吗? 12:56 社会对女性的“好感期待”:稳定、克制、讨喜 20:10 亲密关系里的隐形劳动与情绪操控 25:55 原生家庭的隐形影响:自信或自我否定的起点 32:02 经济独立之后,为什么还是感到困住? 38:18 自媒体时代:你是被看见,还是被消费? 42:05 重新发声: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活得真实 49:26 结尾:当表达不再是表演,而是抵达自我 . ▪️主播:@谭立人 欢迎来我的其它【同名】平台找我玩:小红书|微博|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B站|Instagram|YouTube ▪️以下渠道均可以收听到我的【播客】节目: 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QQ音乐|网易云音乐
- 如何成为自己?—— 赫尔曼·黑塞与《德米安》
黑塞说 - 人只有一个使命:走向自我 . 这一期播客是我付费系列专题《用文学回应当代焦虑》的一部分。 这个系列的初心,是想和你一起,在快节奏、高焦虑的当下,重新从文学中汲取精神营养。 我们谈的不是书评,不是文化赏析,而是如何从一部作品中,走近我们自身的困惑、欲望、挣扎与清醒。它不是一门“文学课”,而是一次次“与自己对话的练习”。 . 本期内容:《德米安》与“成为自己”的修行 本期聚焦于赫尔曼·黑塞的代表作《德米安》。它不复杂,却沉静深刻,是我在最近重读后极为震撼的一本书。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可能都像主角辛克莱一样: 在内心光明与黑暗、自我与秩序之间摇摆、挣扎,而真正的成长,不是成为更好的人,而是敢于成为真实的自己。 这期节目,我们谈的是: * 如何与自己和解 * 如何理解内在的黑暗 * 为什么成长是一种必须承受孤独的过程 * “命运”到底是宇宙给我们的,还是我们内心的召唤 也许你不会因为这一期节目而立刻变得“更快乐”,但你可能会更加贴近那个,真实美好的你自己。 . 00:22 开场 & 夏日心境冥想 02:46 真正的焦虑源于“无法好好与自己相处” 03:43 辞职出国的决定,是一次自我认同的转折 06:38 赫尔曼·黑塞与《德米安》的写作背景 10:30 辛克莱的成长轨迹:从“乖孩子”到觉醒者 11:38 重读时的顿悟:原来不完美的部分也是“我” 15:54 内在声音如何战胜社会期待? 19:20 成为自己的方式:德米安教了我们什么? 23:00 情绪不是错:嫉妒、愤怒、羞耻都值得被承认 31:08 与自己和解,而不是对抗 36:41 谁是你生命中的德米安? 37:26 命运,是来自体内的召唤 43:52 黑塞说,成为自己的人,必须经历孤独。 44:52 “合一”的力量:现在的我,和过去未来的我站在一起 52:48 不再合群,是走向真实的代价 54:30 成为自己,没有掌声,也没有标准路径 . ▪️主播:@谭立人 欢迎来我的其它【同名】平台找我玩:小红书|微博|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B站|Instagram|YouTube ▪️以下渠道均可以收听到我的【播客】节目: 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QQ音乐|网易云音乐
- 聊聊生育,这个成年人唯一不能撤回的决定
“成为爸爸之后,我第一次那么怕死。” 这期播客,我邀请到凯文——他是足球自媒体人、《球迷汇SHOWMI》主持人,也是两个女儿的爸爸。 我们聊了关于成为父亲之后的身份转变、情绪觉醒、中年焦虑与男性脆弱,也聊了“生育是无法回头的选项”,“养育是自我认知的加速器”,以及如何在被需要中重新找到成就感。 他坦率地谈到了自己如何在崩溃边缘找到力量,也分享了做自媒体七年后,从“追求舞台”转向“传递价值”的心路转变。 . 05:11 第一次当爸的混乱与身份转变 07:23 真正的“被需要”感:从亲密关系到父子连结 13:26 孩子在地上崩溃时,我学会了“陪他哭” 15:28 为什么会劝别人“先别急着要小孩”? 17:30 生育是不能撤回的决定,那一刻我彻底明白了 20:45 小孩出生后,我才真正理解了我和父母的关系 23:18 当孩子变成“英国人”:文化脱节是必须接受的 32:13 一个男人与三个女人:在家庭里表达情绪有多难 36:43 中年直男的情绪表达,是一种进步的障碍 50:47 从被嘲笑到被认出:我的舞台梦如何被治愈 53:32 自媒体的真正成就感:不是红,而是有人听懂你 . ▪️主播:@谭立人 欢迎来我的其它【同名】平台找我玩:小红书|微博|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B站|Instagram|YouTube ▪️以下渠道均可以收听到我的【播客】节目: 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QQ音乐|网易云音乐
- 推翻重来的勇气,才是真正的自由
“你有没有一刻,想把现在的生活推翻重来?” 本期播客,我邀请到《话仙桃》主播晃抠你,她曾旅居北京、上海、伦敦,如今决定告别大城市、回到故乡泉州——这不是一场退场,而是她主动选择的生活重启。 我们聊了关于城市与身份、稳定与自由、虚荣心与自我觉醒,也聊到“不上班”、“不买房”、“不被定义”的勇气。 原来,稳定不是答案,自由才是。 . 00:22 开场介绍:晃抠你是谁?从《话仙桃》到伦敦生活 01:14 为什么决定离开伦敦?灵光一现还是现实倒逼 05:26 伦敦不如想象中壮丽,但仍有不期而遇的温柔 07:22 我喜欢“没落”的城市,它们更真实 24:26 上不上班、买不买房,决定的是自由的半径 31:15 “Where are you from?” 是一场身份的拷问 34:36 “来自小城市”不是羞耻,而是我故事的起点 38:59 无论走多远,我们终究是“外地人” 46:38 有些物品不重要,有些物品陪我漂泊 53:16 人生没有一辈子的关系,只有阶段的同行 55:04 爱情、友情、亲情,我们都在慢慢松手又和解 . ▪️主播:@谭立人 欢迎来我的其它【同名】平台找我玩:小红书|微博|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B站|Instagram|YouTube ▪️以下渠道均可以收听到我的【播客】节目: 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QQ音乐|网易云音乐
- 关于高敏感、内耗与慢性心累的修复练习
这期节目想送给那些太用力、太敏感、太在意的人。 有时候你也说不清到底怎么了,明明什么也没发生,却总觉得累。 不是崩溃,也不是沮丧,是一种慢性的心累——没有明显的症状,却悄悄偷走了你的电量。 回国加旅行一个月后,再回到伦敦的家。我重新感受到这种情绪的来袭,也开始尝试为自己找到一些修复的方法。 今天的节目里我聊了聊: * 回国后的文化冲击、节奏失衡 * 成年人与朋友、父母相处的微妙内耗 * 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预演”生活,却难以真正体验它 * 我的修复练习:如何在混乱和高敏感中,慢慢找回平静与力量 希望这期可以成为你在疲惫时靠一靠的那面墙,在混乱里穿过的一束光, . 04:49 回国的感受:人情、热闹与信息差 10:40 自媒体焦虑:认知被困在高光时刻 17:40 不适应国内的社交边界和打卡文化 21:15 高敏感、内耗与慢性疲惫的源头 24:59 什么是高功能焦虑?外表正常,内里耗尽 26:34 日常小事是如何慢慢偷走心力的 29:57 人际关系的内耗:两个小故事 42:04 “羁绊”的恐惧:我到底在怕什么? 43:15 精神内耗的另一种解释:它其实也有正面意义 46:31 修复练习1:建立稳定的生活节奏 48:49 修复练习2:不是你想太多,是你怕太多 52:49 修复练习3:跟那个不够好的自己和解 55:09 修复练习4:给大脑一点“空白时间” 56:10 修复练习5:练习没有观众的时刻 . ▪️主播:@谭立人 欢迎来我的其它【同名】平台找我玩:小红书|微博|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B站|Instagram|YouTube ▪️以下渠道均可以收听到我的【播客】节目: 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QQ音乐|网易云音乐
- 写在生日这天:10个我真心想早点明白的认知
这是一封,写在生日这天的信。 也是一次,对自己、对时间、对成长的温柔回望。 刚过去不久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也是我的生日。今年我在杭州西湖边的山庄度过生日,重新拾起十个迟到的理解。 有些话,如果能早点明白,人生或许能走得更轻盈一些。但也正是那些曾经的弯路、困惑与摸索,才塑造了今天的我。 这期节目,分享10个我最想早点明白的认知。送给此刻的自己,也送给在路上的你。 生活无需完美,但愿你一直丰盛而动人。 . 01:41 在飞机上意识到:我活成了曾经羡慕的样子 05:33 ① 莫向外求,本自具足 09:41 ② 成为独特的自己,别为合群切割自己 16:12 ③ 自证是陷阱:人们只愿意看到他们想看到的 26:33 ④ 男性身上的女性特质是一种恩赐 30:59 ⑤ 追求智识与体验,而不是金钱或成功 34:34 ⑥ 尽早培养自己的风格、审美和辨识度 41:09 ⑦ 允许脆弱、允许丧、允许日子没有意义 44:16 ⑧ 结交真正的朋友,而不是人脉 49:46 ⑨ 放弃追求人生的最优解 52:28 ⑩ 保持敏感,并且善用它 56:38 希望你活出丰盛、不虚此行的一生 . ▪️主播:@谭立人 欢迎来我的其它【同名】平台找我玩:小红书|微博|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B站|Instagram|YouTube ▪️以下渠道均可以收听到我的【播客】节目: 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QQ音乐|网易云音乐
- 阅读伍尔夫:在喧嚣中如何构建“精神角落”
在这个信息密集、容易内耗的时代, 我们还有没有一块,只属于自己的角落? 今天想和你聊聊:在喧嚣中,如何悄悄留下一间“精神的房间”。 伍尔夫曾说:一个女人若想写作,必须有钱和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 这句话至今仍被反复引用,但我更愿意将它理解得更宽阔一些: 这间“房间”,不只是物理空间,它是我们内心深处,一个不用解释、不必回应、不需要被看见的地方。 这一期,我试着梳理了构建精神角落的五种方式, 也分享了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练习独处、写作、静默,以及“允许悬而未决”的能力。 你也可以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 不为生存,只为安放自己。 . 02:37 回国了!飞机上的夜晚和精神抽离感 04:22 从《一间自己的房间》谈起:空间即边界 10:02 去年夏天参观英国伍尔夫故居,带来的立体感受 15:48 现代人的困境:我们缺少的不是空间,而是精神边界 17:11 从居所谈起“精神栖息地” 21:33 意识自由流动:不是混乱,是一种深度存在 26:10 在人群中练习沉默:为自己拉开一段距离 30:55 允许模糊与不确定:成长不是答对所有题 35:42 练习“无观众表达”:写给自己、而不是世界 44:04 我的精神练习、写作与独处习惯分享 48:30 无观众的时间,才是真正的自我 57:00 梭罗的瓦尔登湖精神与我们的城市日常 59:25 日常感知训练:看见光线、触碰静默,美藏在缝隙中 . ▪️主播:@谭立人 欢迎来我的其它【同名】平台找我玩:小红书|微博|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B站|Instagram|YouTube ▪️以下渠道均可以收听到我的【播客】节目: 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QQ音乐|网易云音乐
- 伦敦教会我的生活哲学
在伦敦生活的第十年,我想分享这座城市如何以温柔的方式重塑我的生活观—— 从“不进步的权利”到“孤独即自由”,从“边界感”到“多元之美”, 伦敦教会我如何活得柔软而真实。 这一期,是「城市美学提案」的第一站。不是游记,也不是城市攻略,而是一次声音漫游——我想用十个片段,讲讲伦敦如何悄悄地、缓慢地、温柔地改变了我。 我们终究会发现:真正的生活美学,不在展览馆里,而藏在日常中。 愿你也在自己的城市里,慢慢长出适合自己的生活节奏。 . 00:22 为何选择用声音讲述城市? 03:34 福利时间:我在伦敦给你寄明信片 11:14 你有不进步的权利 15:42 “你可以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 19:05 别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钟 21:39 边界感是最温柔的尊重 24:41 孤独是自由的入场券 26:14 在伦敦,艺术是氧气,不是奢侈品 32:08 恋旧的人:旧物是随身携带的故乡 37:22 用日常仪式感抵抗焦虑 43:59 美即多元 45:19 伦敦教会我,如何更像自己 . - 「伦敦明信片」听众互动福利 - 为了感谢大家的收听,我准备给订阅我们节目的朋友寄明信片! 我想用古老的浪漫说谢谢——从伦敦红色邮筒出发,飞向山海那端的你。 参与方式: 在小红书分享任何关于节目的内容,可以是节目本身,可以是打动过你的某一期或某句话都行。 关键词:“谭立人” “播客” 我会在 6 月 1 日,在小红书搜索相关内容,随机抽取回复10 位朋友,为你寄出这张来自伦敦的文字回音。 * 特别说明: 明信片可能迷路(英国邮政的著名玄学),但心意100%抵达; — 当算法统治世界,我想做一个往海里扔纸船的小孩。 让我们一起,在声音之外,留下一点点被看见的痕迹。 . ▪️主播:@谭立人 欢迎来我的其它【同名】平台找我玩:小红书|微博|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B站|Instagram|YouTube ▪️以下渠道均可以收听到我的【播客】节目: 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QQ音乐|网易云音乐
- 人是活在缘分里,而非关系中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 曾经亲密无间的朋友,突然就渐行渐远了; 你努力维系的关系,对方却始终若即若离; 还有一些人,你花了很多时间,却始终靠不近; 而有些人,你只见过几次,却仿佛认识了很多年。 我们常常困在“关系”里,却忘了,其实我们一直活在“缘分”中。 这一期播客,想和你聊聊那些阶段性的友情、偶然的遇见、强求不来的连接。 我也终于承认——有些关系,是注定会变淡的。有些人,只是来陪你一段路。 但我们依然可以: 在关系里保持真诚,不必用力过度; 用“缘分”的眼光去看待人来人往; 接受聚散无常,也不忘好好告别。 如果你最近刚失去了一个朋友,或正在怀疑一段关系的意义,也许这一集,会让你松一口气。 . 02:38 撒花!订阅量破2w,Q&A征集 06:04 我的晨间小习惯:英文播客 + 王德峰讲《金刚经》 08:33 在集市偶遇新朋友,一个摆摊的中国女孩 12:23 35岁辞职去留学,她终于挣脱“不对的人生” 16:20 关于阶段性友情,请记住这一句话 21:18 在冰岛农场打工换宿,我偶遇过动人的瞬间 25:23 什么是“缘分”,什么又是“关系” 27:22 我对“朋友”的定义,近乎洁癖 33:28 努力维系友情这件事,是不是一种套路 36:40 关系是经营的,缘分是自在的 40:19 用缘分的心态去看待关系,给了我们这几点启示 44:58 顺其自然不是放弃,而是允许大部分人只是过客 . ▪️主播:@谭立人 欢迎来我的其它【同名】平台找我玩:小红书|微博|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B站|Instagram|YouTube ▪️以下渠道均可以收听到我的【播客】节目: 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QQ音乐|网易云音乐
- 你是在成长,还是在重复“自我设限”的NPC模式?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在“现实”中挣扎,但其实只是困在自己设下的框架里。小时候,家庭、社会环境给了我们一套规则,我们按照这套规则去理解世界,去选择人生。但如果从未质疑,我们会不会只是像NPC一样,在设定好的剧本里无限循环? 你害怕幸福吗?听起来荒谬,但很多人确实如此。我们习惯了努力,习惯了争取,却在幸福真正来临时感到不安。那些童年未曾被满足的部分,那些未拥有过的安全感,让我们在得到时害怕失去。我们到底是在追求幸福,还是在逃避它? “我不配拥有更好的生活。” 当我们想辞职、想去更远的地方、想要更高的薪资、更健康的关系,脑海里总会冒出一个声音:“这样真的可以吗?” 但如果连你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值得,那这个世界也不会替你争取。 真正拉开人与人差距的,从来不是努力,而是思维方式。世界不会限制你,真正的边界,只存在于你的认知里。这期播客,我们聊聊如何打破自我设限,如何看见自己未曾意识到的思维牢笼,如何突破那些让你原地踏步的恐惧。 . 02:17 真正拉开人与人差距的,从来不是努力 05:03 关于生育、幸福和人生选择的恐惧时刻 07:50 童年最悲伤的往事,成了我害怕幸福的底色 14:45 “在我毫不犹豫爱你的时候,恐惧同样无边无际” 16:45 为什么有些人会害怕幸福? 20:26 体育心理学:极限,往往是认知设下的边界 22:07 原生家庭如何塑造我们的限制性信念 24:19 关于金钱的限制性思维 30:20 辞职、留学、租房——我配得上更好的生活吗? 35:45 六小时雨崩徒步、泰国考潜水证,你比想象中更勇敢 40:13 只有30万留学伦敦,那些年我的疯狂与野心 43:02 在英国求职,我发现自己设下的隐形天花板 48:59 限制性思维的陷阱,你是否也深陷其中? 57:42 如何打破自我设限?觉察、行动、持续练习 . ▪️主播:@谭立人 欢迎来我的其它【同名】平台找我玩:小红书|微博|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B站|Instagram|YouTube ▪️以下渠道均可以收听到我的【播客】节目: 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QQ音乐|网易云音乐
- 给焦虑的你:不要担心2小时和8公里以外的事情
焦虑是人的本能,它想保护你,但也困住你。 这期节目让我们直面焦虑,聊聊焦虑的本质,以及我们内心对未知的抵抗。它让人沉溺于尚未发生的可能性,试图构建一个确定的未来,却在过程中消耗了当下的自己。 焦虑的反义词是“具体”。具体地去感受、去触碰、去呼吸,去活在当下,此时此地。让我们放下万千思绪,回到最本能的感受力,让自己重新连接当下。 或许,真正的自由,就是把注意力交还给当下。 在评论区和我聊聊,你最近最焦虑的事是什么?我们一起来拆解它。 . 01:35 最近正在筹办中古烛台展《光之容器》 03:59 E人和I人,谁更适合做博主?自我表达的路径与限制 05:24 独自旅行的意义,刚从柬埔寨和越南回来,重新审视远方和孤独 11:49 记忆回溯:当年第一次独自出国旅行,那时的自己和现在的区别 17:20 允许自己,也允许别人,以各自的节奏生活 21:32 心理机制: 焦虑是人的本能 25:01 “对未来真正的慷慨,是把一切献给现在” 31:28 从父亲住院到飞蚊症,身体的脆弱提醒我们,人生无常且不可控 34:23 悲观和焦虑是我的底色,但它们不是终点 36:18 当焦虑来袭,如何一步步拆解它,让它变小,变轻,变得无足轻重 40:29 不必知道所有事,也不必回应所有人 46:25 如何减少对“2小时和8公里以外”的担忧? 50:16 感官重启练习 - 激活「婴儿态」感知力 . ▪️主播:@谭立人 欢迎来我的其它【同名】平台找我玩:小红书|微博|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B站|Instagram|YouTube ▪️以下渠道均可以收听到我的【播客】节目: 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QQ音乐|网易云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