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选择鹤岗,为什么非要买房?
本期主持人 | 董子琪 最近,社交媒体上经常能看到单身青年移居辽宁阜新的帖子。房价低至两、三万一套,生活设施齐全,距离北京交通方便,阜新也成为了鹤岗之外性价比较高的移居选项。除了阜新,“鹤岗化”的趋势在蔓延,譬如广东惠州、江苏镇江甚至低至首付一万就能买房,所以也有了一个流行的说法: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鹤岗”。 媒体对此已有风险提示。据《湖南日报》报道,在湖南株洲、河北张家口等地,“鹤岗房”的确存在,但大多数是老破小、集体产权房或老旧毛坯房,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工作能力、生活成本等因素,这点出了这些地区潜藏的风险,如产业空心化、人口流失等问题。 对于理想的退隐之地——鹤岗的追捧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小红书上有个插画师改造老破小的帖子,似乎当地低廉的房价物价以及人工费(保洁)都令她收获到了过去未曾有过的安定感和幸福感,不过这也令我好奇,人们在选择自己的鹤岗的时候,在乎的是什么?很多人给出的答案是:宁愿住一套属于自己的“老破小”也不愿在大城市颠沛流离。脱口秀节目中经常能看见对奇葩户型的吐槽,经过改装的一居室、没有直线墙壁的钻石户型、还有如橱窗展示柜一般的“阳光房”等等,这也让人思考居住的意义,有限的居住条件是否是人们奔赴他乡的前提之一? 【本期嘉宾】徐鲁青 潘文捷 王鹏凯 丁欣雨 【音频&文字版整理】徐鲁青 丁欣雨(实习记者) 覃瑜曦(实习记者) 【时间线】 03:21 从大城市到鹤岗买房,追求的是“不做什么的自由” 06:18 “鹤岗化”蔓延体现了人们的新生活方式 12:05 消失和蒸发的日本年轻人 14:57 移居并改造老破小,是失败后不得不的选择吗? 24:24 大理的青年文化社群有着反主流文化的优越性 27:45 居住条件塑造着自我心理与感知 37:50 买房和居住是永恒的社会命题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籍】 【中】李颖迪《逃走的人》 【美】马修·德斯蒙德《扫地出门:美国城市的贫穷与暴利》 【英】Josh Ryan-Collins《為何你買不起房子?》 【中】侯丽《大庆:为了石油的建设》 【中】梁启智《香港公屋:方格子的吶喊》 【美】段义孚《恐惧景观》 【中】孙萍《过渡劳动:平台经济下的外卖骑手》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影片】 《蒸发》 《维多利亚壹号》 《一间自己的浴室》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 “梦女”:是卑微的苦心酿蜜,也是夺回玩耍的反抗
本期主持人 | 尹清露 无论你是否追星或者混二次元,都可能听说过“梦女”。梦女来自于日语“夢女子”,是指幻想与二次元人物恋爱的女性。随着这一群体的扩大,近两年也出现了三次元男明星和偶像的梦女。与“女友粉”不同,梦女代入的并非对方的女朋友,而是创造一个虚构的路人角色来代表自我,与对方展开幻想的浪漫关系。 看过小红书或微博上的梦女文就会发现,梦女与女友粉更微妙的区别在于,前者往往强调一种爱而不得、飞蛾扑火的卑微感,也正因卑微使她们的爱显得格外梦幻,行文中多是“阵雨、便利店、烟灰缸、蓝色毛衣”这类潮湿又伤感的意象。微博投稿bot“@我都梦女了你让让我”中有一篇被奉为神作的梦女文,就描述了自己追韩国idol时,同担已经跟idol谈上恋爱的悲伤故事。前两年更主流的话语还是“不要恋爱脑”,但现在我们似乎对沉浸于幻想恋爱的女性有了更多理解,其中存在有趣的心理状态转变。最近还发生了一件意味深长的事件,国内的几名rapper公开diss乙游中的女性是“被毒害的孩子”,认为手机里的伴侣“并不是爱情”,引发了众多乙游玩家的讨伐,指责他们对女性爱情想象的刻板和单薄。 关于梦女,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同性梦女文也很受欢迎。比如想象女团New Jeans成员姜海粼是“那个温柔的高中同桌”,孔雪儿是“老家的邻居姐姐”,文章聚焦的都是光彩夺目的女偶像成名之前的平凡故事。这似乎也意味着,女性的情感投射不一定总是指向性缘、慕强和霸道总裁,它也可以指向女性之间的互相体认。 【本期嘉宾】林子人 董子琪 徐鲁青 潘文捷 【音频&文字版整理】徐鲁青 丁欣雨(实习记者) 【时间线】 04:39 梦女是什么样的一种心态 08:50 梦女与女友粉的不同 15:55 电影明星与电视明星的区别 17:39 明星亲民化的同时,为什么梦女想要和所梦的人保持距离 20:35 梦女与“鼠鼠文学”“厕妹”的潜在关联 24:10 女性尽情释放幻想的必要性和意义 33:52 女性探索亲密关系时,真实的男性正在缺席 35:35 说唱歌手diss乙游玩家凸显对话的不可能性 39:08 梦女取消“主体性”,反抗主客体二元论 43:39 同性梦女文出现,表明了女性对理想生活的希冀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籍】 【美】埃丝特·李《梦女》 【美】珍妮斯·A·拉德威《阅读浪漫小说:女性,父权制和通俗文学》 【中】闫岩《娱乐新闻小史:从讲八卦到流行文化的诞生》 【澳】塔比瑟·卡万《我要快乐!当妈妈们开始追星》 【美】埃塞尔·S·珀森《幻想的力量》 【中】高寒凝《罗曼蒂克2.0:“女性向”网络文化中的亲密关系》 【日】上野千鹤子&铃木凉美《始于极限:女性主义往复书简》 【美】艾米·斯坦利《江户时代江户城》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Variatio 28 a Clav
- 在酒吧里聊学术,是“精英的傲慢”吗?
本期主持人 | 林子人 最近上海正在流行一种很新的酒吧,大家可以在里面一边喝酒一边听一流大学的在读博士生或青年学者谈他们在做的研究。作为一种社交方式,其实学术酒吧在海外已经流行一段时间了。在曼切斯特大学官网的社会责任页面上,我看到英国科学协会在英国多座城市都举办了学术酒吧活动。所谓的学术酒吧,指的是在酒吧里组织的非正式学术讨论。这个活动的具体形式是由一位科学家来展示他的研究并组织讨论。这些学术酒吧在英国很受欢迎,每次活动吸引的观众从30人到90人不等,他们对科学感兴趣,但不一定有相关的学术背景。 上海是一座具有文化包容的城市,学术酒吧在这里出现并不奇怪。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酒吧加学术”这个乍看很不协调的组合也招致了一些吐槽和嘲讽。有微博网友吐槽称,上海某学术酒吧通过问卷筛选观众,且入选的名额非常有限,让人不禁感叹,去酒吧都落选了。也有人认为学术酒吧有把学术当成一种浅显的符号、资本和时尚单品来消费的嫌疑。今天我们想聊一聊学术酒吧这种新出现的城市青年文化现象。 【本期嘉宾】徐鲁青 潘文捷 董子琪 尹清露 【音频&文字版整理】徐鲁青 周文晴 李雨桐(实习记者) 【时间线】 02:34 学术酒吧是什么去处 06:52 非正式学术研讨空间中女性的失语 11:54 非正式学术研讨有助于构建学术共同体的氛围 17:10 后疫情时代很多年轻人迫切希望面对面交流 19:52 学术酒吧应该设立准入门槛吗 33:25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对立和暧昧 36:27 法国经典文学中也存在对自然科学感念的滥用 41:07 中国传统学科在“科学化”的过程中损失了一些自身的特色 43:36 学术酒吧其实是对18世纪欧洲俱乐部文化的传承 47:22 面对面交流在社交媒体时代仍然不可替代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籍】 【中】曹雨《中国食辣史》 【中】黄燕华《走进酒吧的年轻女性 : 消费新时代的性别实践与身份认同》 【法】福柯《词与物》 【中】王笛《街头文化》 【加】简·雅格布斯《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 【法】雅克·朗西埃《无知的教师》 【中】何兆武&文靖《上学记》 【法】艾伦·索卡尔&让·布里克蒙《时髦的空话:后现代知识分子对科学的滥用》 【法】吉尔·德勒兹&费利克斯·加塔利《什么是哲学》 【美】利奥·达姆罗施 《重返昨日世界》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Kiss Of Death_Tinsley Ellis Salvatore_Lana Del Rey
- 不是底层,就没有权利书写底层吗?
本期主持人 | 徐鲁青 这一期想和大家聊一聊“写作能不能养活自己”。关于这个话题我自己思考了很久,我身边也有一些自由职业者,他们的工作形式就是接一个活,得到一笔收入,之后再继续找下一个活。他们之中有做插画的,也有做自由撰稿的,不过今年他们的工作情况都非常不好。我最好的朋友是一个插画师,按理说平时一个月他大概能接到3-4笔单子,但从今年5月份到现在一个单子也没接到,感觉他已经濒临抑郁了。我觉得其实在赚不到钱的时候最大的痛苦不单是失去生活来源,变得贫穷,还有自己的价值得不到社会性的认可,工作的成果得不到反馈。 前一段时间有一篇关于袁凌的文章叫做《一个贫困的作家决定去找工作》,我读完很有感触的,朋友圈也有很多人转发。这篇文章讲了小有名气的非虚构作家袁凌面临的生活困境:没有北京户口,单位社保和固定工作,在北京也没有房产。今年出版社的萎靡让他更加感受到自由职业的困难,所以他想要找兼职或者找工作,但他今年已经51岁了,即便有很多非虚构作品,也很难找到工作。 很多人读完这篇文章都会感到震惊:原来连像袁凌这么有名的人光靠写作也难以支持生活。另一方面联想到自身的处境也会有一些认同感。大家是怎么看待这篇文章的呢?你们读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本期嘉宾】董子琪 尹清露 潘文捷 林子人 【音频&文字版整理】周文晴 李雨桐(实习记者) 【时间线】 03:17 袁凌的担忧是否太过悲观? 04:33 关于袁凌的成功学范式批判 06:47 袁凌的困境可能更多来自于现实和理想之间的落差 08:29 语言文字产品化是写作者的必经之路吗? 10:54 先物质再现实还是先现实再物质 13:43 野生作家大多会选择回到家乡小县城继续创作 16:45 光靠写作,自由创作者能养活自己吗? 18:15 现在成名的自由创作者大多都是自带流量的KOL 22:00 作家正在变得越来越穷 23:37 自媒体时代带给作家和出版业很大的冲击 27:12 写底层是否剥削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1:43 只有底层人才能书写底层人的故事吗? 34:46 “书写底层就是剥削底层”的背后逻辑 37:21 泛化文化挪用的概念是一种反智主义,消解了写作本身 37:58 在不同阶层之间是有可能达成相互理解形成共识的 40:05 关于底层写作的剥削感来源于利益和名声的社会分配不均 43:07 作品带来的公共效益不仅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籍】 【中】荞麦《普通婚姻》 【美】威廉·德雷谢维奇 《艺术家之死》 【中】胡安焉《我在北京送快递》 【中】袁凌《我的皮村兄妹》 【中】王慧玲 《基层女性》 【美】J.D.万斯《乡下人的悲歌》 【美】芭芭拉·艾伦瑞克《我在底层的生活》 【美】莫里斯·迪克斯坦《黑暗中舞蹈:美国大萧条文化史》 【美】约翰·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 【美】斯蒂芬·克莱恩《痛苦的实验》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赵雷《阿雕》
- 超绝钝感力与读空气能力,哪个才是东亚社交必备?
本期主持人:潘文捷 前段时间网上流行着关于日本京都人说话阴阳怪气的段子。比如网友说自己在京都的星巴克自习,店员每次都说:“为了考资格证学习,今天也辛苦了!欢迎下次再来呢!”京都当地人告诉他,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别再来了你个二货”。 其实,在中国也有很多需要察言观色的场合,比如说俗称的“领导夹菜我转桌,领导听牌我自摸”,就是不会读空气的典型。常常被冠之以低情商、不会来事、没眼力见儿。但另一方面,拥有超绝钝感力似乎也是一件令当代网友羡慕的事情。例如完全没有听懂京都人的言下之意,反而既能自我感觉良好,也让阴阳怪气的人吃瘪。超绝钝感力是优点还是缺点?我们什么时候需要钝感力或者不需要?当代年轻人在读空气和超绝钝感力之间有偏好吗?如果一个人生性敏感,却被要求更钝感;或者一个人完全钝感,却被要求有点儿眼力见。这种时刻该怎么办呢? 【本期嘉宾】尹清露 林子人 董子琪 【音频&文字版整理】徐鲁青 李雨桐(实习记者) 【时间线】 01:59 来自日语的读空气 05:15 读空气是不要质疑与反抗权威 16:54 国产剧的核心剧情是揣摩人心 23:08 钝感力是一种生存策略 28: 14 年轻人的钝感力与00后整顿职场 35: 07 对读空气的反击 39: 45 钝感力源于我们对平等的追求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籍】 《日本及其历史枷锁》[美] R.塔格特·墨菲 中信出版集团 《巨浪下的小学》[英]理查德·劳埃德·帕里 文汇出版社 《纵向社会的人际关系》[日]中根千枝 商务印书馆 《钝感力》[日] 渡边淳一 上海人民出版社 《被讨厌的勇气》[日]岸见一郎 古贺史健 机械工业出版社 《情绪价值》[英]罗斯·哈克曼 中信出版集团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1-29 Variatio 28 a 2 Clav
- 精神卫生中心文创大卖,是“精神状态美丽”的一种结果?
本期主持人 | 董子琪 最近,上海精神卫生中心“600号画廊”重新拉开帷幕。这次的展览以进食障碍为主题,在此之前,这里已经举办过很多关于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阿尔兹海默等精神类障碍的主题展,作品大多来源于患者的艺术创作和自书分享。 这些年来,上海精神卫生中心还推出了很多文创周边,包括咖啡、月饼、文件夹、T恤等,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借助有趣文创产品和新潮的玩法,宛平南路600号越来越被大众熟悉。我也买了一款所谓的“精神咖啡豆”,但我发现这款咖啡豆的产地是云南,只有包装是600号的。 大家可以聊一聊关于宛平南路600号展览的具体印象以及关注过的相关文创产品,讨论一下为什么大家会这些精神卫生类的文创产品感兴趣。 【本期嘉宾】尹清露 徐鲁青 林子人 潘文捷 【音频&文字版整理】周文晴 李雨桐(实习记者) 【时间线】 02:29 精神病院里的艺术疗愈 06:02 疫情后人们对精神疾病更加重视并开始对其去污名化 11:57 精神病开始变成年轻人的自嘲和标榜 16:13 宏大叙事式微下我们都是《西游记》中的小妖怪 17:54 “美丽精神状态”背后的“发疯”玩梗 21:24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精神病的状况会愈加严峻 23:52 个性的献祭和对理性的过度追求可能是精神病的根源 29:43 精神病症和艺术创作之间有天然的相关性 31:40 艺术创作中对苦痛的大胆揭示能带来更彻底的治愈? 33:53 精神卫生中心是一个秩序性很强的空间 36:04 体力劳动真的比脑力劳动更让人轻松快乐吗? 41:45 “治愈”的起源和必然的孤独 43:39 从“治愈”到“致郁”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籍】 【中】吴承恩《西游记》 【英】马克·费舍《资本主义现实主义》 【英】奥利弗·詹姆斯《自私的资本主义者》 【瑞】卡尔·荣格《现代人的心灵问题》 【中】孔丘《诗经》 【美】露易丝·格丽克《合作农场的冬日食谱》 【中】林立青《做工的人》 【日】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日】吉本芭娜娜《厨房》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片头:ICARUS_Tony Ann 片尾:志铭_犬儒乐队
- 谈谈巴黎奥运会:松弛感和“菜是原罪”竟能并行不悖?
本期主持人 | 尹清露 从开幕式到现在,巴黎奥运会有诸多话题值得我们讨论。 首先是开幕式引发颇多关注:与往届开幕式在室内举行不同,法国人将开幕式直接搬到塞纳河边,整个巴黎成为了一个开放的开幕会场;无论是在巴士底狱大唱死亡金属的断头皇后,还是在电子音乐中舞动的跨性别者或缓缓升起的10座女性雕塑,都是法国信手拈来的文化符号。然而,混(随)乱(性)的节目编排,以及后续法国搞错运动员国籍的乌龙事件引发了“法国人是松弛还是摆烂”的争议,以跨性别模特为特色,被认为戏仿了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画作的场景也激起了天主教徒的不满。 值得注意的是,在地缘政治和法国政治如此紧张的局势下(以及疫情后),我们如此强调奥运的松弛就十分值得玩味了,似乎奥运变成了不可多得的情绪出口。 奥运开始后也有不少值得关注的现象,率先在国内互联网出圈的是“00后运动员的松弛感”,在混合团体10米气步枪中拿下首金的盛李豪和黄雨婷在比赛中格外淡定,两人的微博网名“光靠干饭就”和“A阿条本条”也被认为有一种满不在乎的美感;随着霹雳舞、冲浪、滑板、攀岩成为近年来的新项目,赛场上涌入了许多“小孩哥小孩姐”,国内观众评价他们时侧重的不再是为国争光,而是他们如何真挚地热爱运动本身。但另一方面,在竞技体操男子团体决赛中,两次掉杠的苏炜德引发观众口诛笔伐,“竞技体育,菜是原罪”这句流传许久的话也再次被提起,提醒着我们,在竞技体育中,对硬实力的崇拜仍是第一位的,即使要“松弛”,实力也仍然是最大的前提。 【本期嘉宾】董子琪 林子人 潘文捷 【音频&文字版整理】周文晴(实习记者)李雨桐(实习记者) 【时间线】 04:04 首创室外的巴黎奥运会开幕式展示了法国丰裕的历史文化遗产 07:08 央视解说偏重意义解释,和开幕式整体“玩世不恭”的画风格格不入 12:46 开幕式不仅让法国被看见,也让女性的存在被看见 19:00 开幕式中身骑银马的机械女战士形象来自法国民族英雄圣女贞德 21:14 这届奥运会中男女运动员数量相等,有标志性意义 23:39 网友热议的“巴黎奥运会松弛感”来源于对法国的刻板印象 27:11 举国体制可能也是中国运动员难以松弛的原因 30:36 “松弛”是基于绝对实力的“摆烂”,归根结底还是焦虑的 33:35 儒家传统和基督教对于原罪有截然不同的阐释 37:38 媒体对于“松弛感”的运用迎合了大众的潜在社会心态,即“又想躺、又想赢” 43:36 霹雳舞加入奥运的背后也做了很多“牺牲” 46:39 以霹雳舞为代表的嘻哈文化在今天的法国拥有一定的社会教育性质 49:50 奥运新增霹雳舞项目是一个双赢,迎合了年轻人的喜好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籍】 【英】罗伯特·戴维斯/贝丝·琳达史密斯 《文艺复兴人》 【法】纳塔莉·科耶等 《玫瑰传奇:中世纪爱的艺术》 【日】斋藤环 《战斗美少女的精神分析》 【中】张灏《幽暗意识与时代探索》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片头 Imagine (2024巴黎奥运会开幕式现场)_Juliette Armanet 片尾 Hymne À L 'Amour (2024巴黎奥运会开幕式现场)_Céline Dion
- 年轻人为什么给苹果手表做“牛马”?
本期主持人:林子人 前几日我读到一篇题为《多少年轻人,在给苹果手表做“牛马”?》的报道,文章的开头是这么写的: “苹果手表最初被设计出来,是为了帮助人们摆脱手机的控制,通过运动等方式获得身心放松。但如今,它成了不少年轻人‘折磨’自己的‘新型刑具’。很多人调侃自己说,一旦戴上了智能手表,就像‘上了套的驴’,不干出点成绩来不肯停下;又像主动戴上‘电子镣铐’的‘运动囚徒’,不把卡路里消耗的数字刷到新高,就不能‘出狱’。” 报道中提及,苹果手表有一个运动闭环功能——手表将监测佩戴者当日活动消耗卡路里、锻炼时间和站立时间,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健身需求设定属于自己的目标,完成目标,三个圆环才能合上——让许多用户患上了“合环强迫症”。 这篇报道吸引了我的注意,其实是因为我在这个月初刚刚开始使用苹果手表,目前正处于与这只电子表的“蜜月期”。作为一个使用苹果手表还不满一个月的新用户,我发现苹果手表确实在改变我的生活习惯上施展了重要的影响力;但我也发现,苹果手表在进一步将社交网络填入我的生活缝隙,争夺我的注意力。 【本期嘉宾】尹清露 徐鲁青 潘文捷 董子琪 【音频&文字版整理】徐鲁青 李雨桐(实习记者) 【时间线】 03:05 苹果手表:健康检测的好帮手or手机的附属品 06:00 购买苹果手表背后也可能是对科技潮流的追求 08:52 “苹果生态”的形成和成瘾 12:18 苹果系统背后体现的“技术独裁性”和“技术封建主义” 18:02 苹果手表是更具有粘附性的“赛博格” 20:15 时间度量工具的变化也会导致人们时间观念的变化 28:33 苹果手表等智能产品的使用也伴随着隐私的泄露 34:07 健康的个人义务和公共责任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籍】 【法】塞德里克·迪朗《技术封建主义》 【法】吉尔伯特·西蒙东《论技术物的存在模式》 【美】杰里米·里夫金《欧洲梦:21世纪人类发展的新梦想》 【英】玛格丽特·麦卡特尼《病患悖论:为什么“过度医疗”不利于你的健康?》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variatuon
- 工作心理学:愧疚的闲暇与自愿的过劳
本期主持人|潘文捷 不知道大家是否刷到过这样的贴子,讲述父母一辈人既上班又养育孩子,精力依然那么旺盛,可是自己这代人仅仅是上班就耗尽了一切力气。“你如何平衡生活和工作”这个总是被拿来询问女性的问题,如今似乎被摆在所有人的面前。工作和家庭生活可兼得吗?社会学家霍克希尔德在《时间困境: 当工作和家庭被颠倒》一书中提出,在过去,很多男性把工作当成避风港,如今越来越多的职场女性也是如此,她们害怕失去在职场上的位置,因为这样的位置变成了安全感、自信心和强烈价值感的来源。缩减工作时间,会意味着失去和职场世界的链接。许多女性接纳了一个更悠久、男性导向的职场世界对职业和风险的定义,远胜于男性接纳和分担家庭中“女性”职责的意愿。而女性的改变比男性更大的原因之一就在于,职场的“男性”世界似乎比家庭和孩子的“女性”世界更荣耀、更有价值。关于时间的性别之战正在进行,真正的受害者是孩子。 今天想和大家讨论的是,我们的工作时间是否越来越长?我们是自愿还是被迫过劳?工作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本期嘉宾】小熊 尹清露 董子琪 徐鲁青 【音频&文字版整理】徐鲁青 覃瑜曦(实习记者) 【时间线】 01:02 工作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07:14 gap year羞耻:享受闲暇带来的是巨大愧疚感 13:18 鸡娃妈妈将家庭变成了职场,将孩子培养成资本 15:25 时代差异带来的“躺平”,背后是难以出头的明天 17:06 当工作成为生活,当生活充满工作 32:45 家庭与工作:难以平衡的天平两端 40:09 女性在家庭与生活中的独特困境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籍】 【美】阿莉·拉塞尔·霍赫希尔德(Arlie Russell Hochschild)《时间困境: 当工作和家庭被颠倒》 【英】沙尼·奥加德《回归家庭?》 【日】日本NHK特别节目录制组《消失的劳动者》 【美】杰玛·哈特莉《她们不是唠叨,只是受够了》 【德】诺贝特·埃利亚斯《死之孤独》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Etude Op. 10, no. 4 in C sharp minor - 'Torrent'.mp3 48000.pek
- “门罗事件”之后,我们如何面对她的作品?
本期主持人|尹清露 就在加拿大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丽丝·门罗逝世两个月后,一件被掩埋了太久的秘密浮出水面:近日,门罗的小女儿安德丽娜·斯金纳对加拿大媒体《多伦多星报》披露,称自己童年时曾经遭受继父盖瑞·弗兰姆林性侵,母亲对此知情,但仍与弗兰姆林继续生活,直到他于2013年去世。 根据安德丽娜的描述,虽然她在事后告诉了生父,她的生父却决定向门罗隐瞒此事。当安德丽娜时隔25年终于向门罗坦白真相,门罗的反应是“感到自己被背叛了”,似乎完全意识不到自己在跟一名受害者说话,而受害者正是自己的女儿。从安德丽娜的自述中可以看出,性侵对她的一生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她因此患上暴食症等病症,让人稍感欣慰的是,她找到了应对创伤的方式,她如今是安大略省的一名冥想和正念教师,擅长治疗童年创伤。 这次事件引起了广泛的震惊和讨论,也把“作品与艺术家能否分开看待”这个老问题摆上了台面。一个被普遍提起的观点是:门罗之所以能把人性的复杂刻画得如此精彩,说明她曾亲身经历过。门罗带有类似情节的短篇小说《破坏者》,也由此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它包含一名年轻女孩被年长的标本制作师性侵的情节,而他的女性伴侣却对此视而不见——尽管她曾资助过女孩上大学。然而,这种事后归因的做法又是否妥当呢? 抛开“作品与本人”的亘古议题不谈,事件真正令人心情复杂的地方在于如下事实:一名写出了女性内心最细微复杂的感受和心声、被誉为女性主义典范的作家,她的真实行为却背叛了自己的亲生女儿。讽刺的是,在门罗拒绝为女儿伸张和辩护时,她用到了“厌女文化”一词作为理由——根据安德丽娜的回忆,门罗对事件的回应是“她太爱他了,如果我期望她拒绝自己的需求、为孩子牺牲、弥补男人的过失,那么我们的厌女文化就是罪魁祸首。” 【本期嘉宾】 林子人 徐鲁青 董子琪 潘文捷 【音频&文字版整理】徐鲁青 周文晴 左佳华(实习记者) 【时间线】 02:30 门罗事件的回顾 05:00 门罗事件中性别的双重标准 12:06 作家的作品到底有多少的自传成分? 16:57 读者通过对作品审查寻找作者的真我 19:07 被简化的女性主义教条 25:20 复杂且具体的生活情境 36:21 写作与文学的道德 41:03 作者和作品能划清界限吗?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籍和电影】 【加】爱丽丝·门罗 《逃离》 【中】曹雪芹《《红楼梦》 【波兰】纳博科夫《洛丽塔》 【巴勒斯坦】Saba Mahmood《Politics of Piety》 【美】埃里克·豪陶洛·马瑟斯 《划清界限:如何对待失德艺术家的作品》 【法】茹斯汀·特里耶《坠落的审判》 【意】玛吉·吉伦哈尔 《暗处的女儿》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OP:柴可夫斯基《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ED:史塔密兹《降B大调中提琴奏鸣曲》
- 中式恐怖透心凉
本期主持人|董子琪 所谓的中式恐怖是什么样的?一双绣花鞋?大红灯笼高高挂?还是单元楼梯间的煤球堆和红对联? 最近读李安的访谈录时,注意到他在电影《喜宴》中对中式大团圆的理解:大团圆是虚假的,内里其实非常悲哀和感伤,因为每个人都为大团圆付出了代价。这点出了李安故事悲喜交加的情感内核,也间接回应了中国缺少悲剧传统、热爱庸俗大团圆的说法。 中式恐怖根植于大团圆的情感吗?一方面,它与传统、过去和老灵魂相关。就像澎湃思想市场的那篇文章指出的,中式恐怖作为一种游戏风格,几乎总在重复冥婚、纸人和绣花鞋等元素。与美式恐怖不同的是,玩家并非处于完全陌生的空间或秩序崩坏的荒野,而是在一个充满熟悉之物的复古空间,甚至就是玩家童年生涯的一段拟象。单元楼的楼道、厂区的大门、医院和学校都可能是恐怖的场景。 可是为什么熟悉也会造成恐怖感?从电影里看,似乎港片更擅于把握中式恐怖的要领,像是《双瞳》(2002)里建筑在居民楼里的道观,壮观而诡异;《时来运转》(1985)里父债子偿的逻辑驱使着阴差故事的发展;《灵气逼人》(1984)被男子抛弃后自杀的女鬼会身着红衣红鞋附身。无法摆脱的历史记忆也是中式恐怖的要素之一,《鬼吹灯》系列的黄皮子大仙、蛊咒传说与知青下乡的革命往事混合。中式恐怖与梦核的关系也颇有意味,有许多“醒来吧,现在是2005年”的帖子,画面里有蓝色铝合金玻璃、windows2003系统的电脑、桌子排成一圈的空荡教室,黑板上写着“2005年元旦晚会”——又是一个团圆的热闹景象。我能感受从中到压抑的怀旧与抒情的意味。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各位心中的中式恐怖。 【本期嘉宾】尹清露 潘文捷 林子人 徐鲁青 【音频&文字版整理】徐鲁青 周文晴 覃瑜曦(实习记者) 【时间线】 02:03 婚丧嫁娶,中式恐怖的元素 06:15 《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恐惧来源:桎梏女性的社会权力结构 11:55 从传统民俗到游戏,中式恐怖的不同形式 18:33 与日式和美式恐怖相比:关键在于诡异感 27:12 诡异的关键是“完全超出认知的东西” 29:58 中式恐怖与社会历史变革的关联 33:19 世纪之交的中式梦核,是怀旧还是恐惧?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籍】 【美】李安、卡拉·雷·富勒《李安访谈录》 【中】鲁迅《女吊》 【美】斯蒂芬·金《宠物公墓》 【日】小中千昭《什么才是真正的恐怖》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电影】 《双瞳》 《时来运转》 《灵气逼人》 《鬼吹灯》 《大红灯笼高高挂》 《万箭穿心》 《招魂》 《午夜凶铃》 《闪灵》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文武贝《我的一个道姑朋友》、班得瑞 Caribbean Blue
- 高考报志愿,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听张雪峰的?
本期主持人|徐鲁青 最近两年,张雪峰在高考前后总能成为舆论焦点,其爆款金句“理科590分,学新闻一定后悔”、“孩子报新闻系就把他打晕”和今年建议农村学生做“乡村医生”都引起了网民们的激烈讨论。从市场接受情况看,“张雪峰们”似乎借助互联网创造出了新的商业热点。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在没有张雪峰的时代是如何填报志愿的,大家又是如何看待张雪峰效应呢? 【本期嘉宾】尹清露 潘文捷 林子人 【音频&文字版整理】徐鲁青 覃瑜曦(实习记者) 【时间线】 01:48 从个人喜好到就业前景:高考志愿填报的多重考虑 09:37 高考志愿填报的信息壁垒 13:57 “张雪峰热”的背后,是小镇做题家和精英学生的区隔 19:12 选“好”专业并不能一劳永逸 22:40 大学生中的两类人:直觉依赖vs目标掌控 29:34 风险时代,普通人追求的确定感 32:57 志愿填报只是社会阶梯攀爬的第一步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籍】 【中】谢爱磊《小镇做题家》 【中】郑雅君《金榜题名之后》 【中】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Goldberg Variations, BWV 988 - 18 - Variatio 17 a 2 Clav.
- 防晒衣与套中人 | 编辑部聊天室
本期主持人|林子人 端午假期,我在回家路上看到一个打扮奇特的女生:她穿着一件帽衫,拉链一直拉到眼睛下面,整个上半身只露出了一双眼睛。那个女生显然是为了防晒,但那天其实是多云的天气,气温虽然不低但阳光并不强烈。回到家和我妈闲聊,她掏出手机点开电商APP,让我帮她挑选防晒衣的颜色。我还挺吃惊的,因为她以前从来没有在意过防晒问题。 然后我就开始不自觉地注意到,马路上多了不少身穿防晒衣、撑着遮阳伞、戴着墨镜、防晒面罩和防晒帽的行人,主打一个“全副武装”;社交媒体上也有很多“防晒衣”的分享贴。数据证实了我的观察: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防晒衣行业标准白皮书》显示,2021年至2026年,防晒服饰市场规模预计将保持9.4%的年复合增长率,将成为新的千亿规模产业。2026年,中国防晒服饰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958亿元,其中防晒衣以超过50%的市场占比成为防晒服饰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防晒意识的空前高涨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种种推动因素包括人们对健康和美丽的追求,商业的推动(正如乔布斯的名言所说,“不要问消费者想要什么,一个企业的目标就是去创造需求”,我们有理由相信防晒衣可能是一种通过广告传播被创造出来的需求),或许还包括某些与社会氛围同频共振的微妙心态。本期编辑部聊天室,想与各位聊聊这个话题。 你们是怎么看防晒这件事的?会采取哪些防晒措施?买过防晒衣吗? 【本期嘉宾】 林子人 尹清露 徐鲁青 董子琪 【音频&文字版整理】徐鲁青 周文晴 左佳华(实习记者) 【时间线】 03:37 会传染的防晒焦虑 06:38 防晒需求与全球灾异 10:46 被纳入流行穿搭的防晒衣 18:57 防晒是一种延迟满足? 25:34 防晒的文化隐喻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籍】 【美】伊丽莎白·科尔伯特 《灾异手记:人类、自然和气候变化》 【英】弗兰克·菲雷迪《恐惧:推动全球运转的隐藏力量》 【俄】契诃夫《套中人》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Quintet for Piano In a Major Trout Op.114 D667: Andante - Caspar da Salò Quintet
- 骂ta你内疚了吗?从“内疚粉”一窥明星与普通人的网络人
本期主持人|潘文捷 你知道内疚粉/愧疚粉吗?这个词意味着对一个公众人物印象的翻转。 “内疚粉”一词来源于周一围和朱丹夫妇。一开始,网友们发现周一围谈论朱丹时使用大男子主义的语气,他不认同朱丹的演技,说她不专业。此后,周一围又被拍到和女助理共用吸管喝同一杯奶茶,对此,朱丹在网上写道,媒体为什么要不遗余力地把自己老公往“坏男人”的人设上推?当时网友的评论是:“朱丹,别再对自己撒谎了,他不爱你。”但舆论迎来了再次反转,网友们发现,朱丹曾因为轻信好友被骗光了积蓄,是周一围到处借钱帮她还了巨额债务。周一围油腻、渣男等形象立刻翻转,成为了完美爱人的代表。不少网友为过去的言论道歉,开始热议朱丹“是周一围最大的黑粉”、“不会表达”,纷纷转为周一围的“内疚粉”。 最近,金莎的男友孙丞潇也拥有了不少“内疚粉”。孙丞潇比金莎小19岁,两人宣布恋情时即受到许多质疑。《爱的修学旅行》中二人谈到,孙丞潇去杭州向金莎表白,天天给她做饭,53天菜色基本不重样,做了超过100道菜。但他在节目上表现出紧张和局促,被网友质疑是装出来的憨厚老实和天真,有评论称“他演技太糟糕了”、“明显在装可怜博同情”、“肯定是故意的”。近期在《岛屿少年》中,孙丞潇展现出了全然不同的样子,对菜价了如指掌,还为13人准备了饭菜。他的努力并未得到认可,反而因做饭时间过长,遭到了队长的严厉批评。不少网友对这个节目中的孙丞潇好感倍增,称,“孙丞潇,带上你的锅碗瓢盆,升咖了”,“孙丞潇,你现在也有愧疚粉了”。 本期想和大家聊聊内疚粉/愧疚粉,你印象中的内疚粉有哪些例子?如何看待公众人物这种人设的变化? 【本期嘉宾】尹清露 徐鲁青 董子琪 【音频&文字版整理】徐鲁青 覃瑜曦(实习记者) 【时间线】 01:40 从谩骂到拥护的内疚粉 05:20 造星工业下,完美人设不再吃香 09:15 从讽刺文学到网络骂战 15:38 应对网络暴力:用魔法打败魔法 17:08 极端语言可能导致事实失真 21:02 明星与粉丝的距离越来越近 25:32 面对评论,公众人物和普通人的自我调节机制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籍】 【中】鲁迅《华盖集:夏三虫》 【加】雷勤风《大不敬的年代》 【中】赵园《明清之际的思想与言说(增订本)》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Etude Op. 10, no. 4 in C sharp minor - 'Torrent'
- 《歌手2024》:八竿子打不着的歌曲,真的能够一决高下吗?
本期主持人:尹清露 这期我们来聊一个最近热议的话题:音乐综艺节目《歌手2024》。如许多乐评所说,是“全开麦无修音”的直播形式让这档节目重焕新生,直播意味着意外,《歌手》自开播以来也因此话题不断。从第一期排名出炉后“那英五旬老太大战八国联军”的热梗出圈,到网传Adam Lambert空降节目的预言成真,节目场内和场外仿佛打破了“第四面墙”,观众边看直播边紧张地为选手们捏一把汗,实时查看各路乐评,博主们的reaction视频也成了观众的乐趣之一。 《歌手》首先是一档竞技性的音乐综艺,这也是为什么请来的两位国外歌手Chanté Moore和Faouzia都是唱功极佳的唱将类型,在网友眼中,也只有同属唱将的那英能与之一战。这种比拼方式十分符合中国传统观点中对“唱得好”的定义,甚至在网络舆论场上一度上升到“为国争光”的程度。但是在节目安排上,却能看到不少时代变化后的错位,比如请来赛道和受众完全不同的二手玫瑰,以及中年男性喜欢的“车载烟嗓”式歌手海来阿木,令人疑惑节目的标准,以及在音乐审美已无法被统一起来的今天,音乐竞技到底在竞争什么。 节目想要照顾各个圈层的听众,又有意引入国外大牌歌手进行交锋,也让节目产生了一种魔幻的效果,甚至出现了“格莱美大战草莓音乐节”的画面,欧美流行歌手Adam Lambert和属于“下沉市场”的网络歌手海来阿木站上了同一个舞台,接下来,另一位袭榜歌手Charlie Puth和孙楠也有可能同台对打。正如乐评人耳帝所说,相比起海来阿木的表演本身,“因为短视频的出现与颠覆性影响力,以至于海来阿木唱《流浪兄弟》竟然会和斯汀、亚当·兰伯特、惠特尼·休斯顿的歌出现在同一个舞台上,这才是这个时代的传播学与社会学更值得探究的问题。” 《歌手2024》现场。图片来源:豆瓣 【本期嘉宾】林子人 董子琪 徐鲁青 【音频&文字版整理】徐鲁青 李雨桐(实习记者) 【时间线】 03:48 音乐live现场的情感联结是完美录音无法替代的 06:38 两位外国选手的加入为《歌手》增添新的看点 08:26 舞台上难以兼顾的竞技性和音乐性 13:01 飙高音者胜出?有时歌手自身独特的魅力更吸引人 16:35 《歌手》唱功比拼的背后还涉及到不同文化审美体系的差异 19:59 歌手的成功离不开其为听众提供的情绪价值 25:53 社交媒体视域下流行音乐的去中心化 29:58 声音媒体的式微和乐评人的去权威化 35:21 《歌手》“民族情绪”背后体现的更多是文化交流 36:34 《歌手》的评价标准依然被包裹在欧美主导的传统流行音乐体系里 38:48 如何将本地local的音乐元素和现代编曲相结合是中国音乐工业面临的问题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籍】 【日】毛利嘉孝《流行音乐与资本主义》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Piano Concerto No.3, Op.37 - III. Rondo. Alleg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