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边阅读」《人间杭州》读书会前置分享
“湖边阅读” 是 「声音图书馆VocalLibrary」与 “广州公益阅读”团体 「湖边营地」 的特别策划番外篇。 旨在为广州地区线下图书馆公益阅读分享会提供活动前后的相关话题准备,及参与者体验等纪实记录。以便读者更全面了解相关活动情况,并对受推荐出版物有更深入了解。 ===================================== 03:22 为什么会选择财经类作家吴晓波的作品来分享 07:20 杭州人与广州人不同的生意经 14:43 灵隐寺与杭州的佛教 20:06 杭州在浙商史的地位 24:30 杭州雅致的吃文化:21 西湖边的爱情故事 40:26 录播前的彩蛋 音乐 * 《边城》Mr.(2015) 录音场地 * 广州·黄埔·萝岗万达·星巴克咖啡
- 「湖边阅读」《新日之歌》读书会前置分享
“湖边阅读” 是 「声音图书馆VocalLibrary」与 “广州公益阅读”团体 「湖边营地」 的特别策划番外篇。 旨在为广州地区线下图书馆公益阅读分享会提供活动前后的相关话题准备,及参与者体验等纪实记录。以便读者更全面了解相关活动情况,并对受推荐出版物有更深入了解。 本节目为 广州图书馆 及 广州文旅志愿者“繁星行动” 指导的公益阅读推广活动支持。根据每期节目策划,匹配普粤语制作。 当现场的音符成为禁忌,当熟悉的相聚变成奢望,我们如何用歌声打破孤寂,重建联结?在萨拉·平斯克构建的近未来世界中,疫情与恐慌让公众集会非法化,音乐会只能在地下悄然举行。人们依赖虚拟现实维持着脆弱的社交。是拥抱虚拟的便利,还是冒着风险追寻真实的共鸣? 本次读书会将带领读者一同潜入《新日之歌》的世界,跟随两位女性主角的脚步,体验音乐在绝境中的不屈生命力。我们将探讨:在孤立成为常态的社会,我们如何定义“联结”?科技能否真正替代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当世界试图让我们沉默,艺术如何成为我们反抗与表达的途径? 如果你曾思考过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如果你曾为现场音乐的魅力而心潮澎湃,如果你也曾在不确定的时代中渴望真实的温暖与联结,那么这本《新日之歌》与这场讨论,将为你带来深刻的共鸣与启发。 2025年6月7日周六下午2:30在广州图书馆市一宫分馆,布亚,将与读者共同探讨萨拉·平斯克的获奖科幻作品《新日之歌》。活动将引导读者思考: 当熟悉的生活方式被颠覆,我们如何寻找新的连接与意义?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真实的体验与情感联结为何依然重要? 音乐与艺术如何在危机中慰藉人心、凝聚力量? (内含莎拉·平斯克新书《悠然长风》试读本福利) 书本推荐 作者: [美] 莎拉·平斯克 出版社: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品方: 科幻世界 原作名: Song for a new day 译者: 于娟娟 出版年: 2024-5 索书号: I712.4/8828 馆藏信息:广州图书馆文学图书区(非中国小说)北4楼0102列A面04架 在一个因疫情和恐怖袭击导致线下音乐会等公众集会被禁止的未来,人们的生活高度依赖科技进行连接。小说通过两位主角——坚守线下演出的音乐人露西·坎农和为虚拟现实演唱会公司发掘新人的罗斯玛丽·劳斯——的视角,深刻探讨了在隔绝时代音乐的力量、人际联系的渴望、虚拟与现实的边界、以及社群的意义。 作者介绍 作者:莎拉·平斯克(Sarah Pinsker) 2014年,莎拉·平斯克发表短篇《欣欣然背向深渊》,荣获西奥多·斯特金纪念奖,在科幻领域崭露头角。2019年,平斯克凭借长篇处女作《新日之歌》赢得星云奖,她的创作才华得到更广泛的认可。除此之外,她还获得过菲利普·K.迪克奖、雨果奖和轨迹奖等诸多荣誉。 莎拉·平斯克还是一位杰出的音乐人,发表过多张专辑。她的多才多艺为她的小说注入了独特的魅力,令读者耳目一新。 2020年,她的首部个人合集《悠游长风》(原名:Sooner or Later Everything Falls Into the Sea)获得菲利普·K.迪克奖;同年,首部长篇《新日之歌》一举夺得星云奖。本次活动我们也将带来《悠然长风》的中文试读版与大家见面,一同探索未来的音乐世界! 分享嘉宾:布亚 刘亚瑄(布亚),暨南科幻酥烘焙坊过气坊主,热衷于将“科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活动时间:2025年6月7日(周六)下午14:30-16:30参与人数:30人活动方式:线下分享活动平台:广州图书馆市一宫分馆(广州市越秀区文明路65号广州市工人文化宫1层) 分享嘉宾:布亚,暨南科幻酥烘焙坊过气坊主,热衷于将“科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活动联系:Sara,读书会主办人报名方式:扫下方二维码报名
- 「湖边阅读」《再会,公共人》读书会前置分享
“湖边阅读” 是 「声音图书馆VocalLibrary」与 “广州公益阅读”团体 「湖边营地」 的特别策划番外篇。 旨在为广州地区线下图书馆公益阅读分享会提供活动前后的相关话题准备,及参与者体验等纪实记录。以便读者更全面了解相关活动情况,并对受推荐出版物有更深入了解。 ===================================== 《The Fall of Public Man 再会,公共人》|【美】理查德·桑内特(Richard Sennett)著 05:30 公共与私人的历史变迁 17:15 现代社会个体化与公共空间变化 22:35 互联网时代下的公共话语权变化 31:09 互联网时代公民公共空间话语权的界定与规范 35:08 媒体公信力的建立与社会变迁 38:15 流动的现代性与社会规范的重构 音乐 * 《前前后后左左右右》谢霆锋(2000) 录音场地 广州·黄埔·保利鱼珠时光B1·Artshion可续生活
- 「湖边阅读」《内心垂死》读书会现场分享
4月26日下午,在广州图书馆市一宫分馆,湖边阅读2025的第一场公益阅读展开了帷幕,本次读书会围绕罗伯特·西尔伯格的小说《内心垂死》(原标题:Dying Inside)展开了一场深入而精彩的讨论。 01:44 本次读书会选择《内心垂死》这本书,最初的分享梗概是“在不同的世代,我们将如何面对孤独”。布亚指出,虽然这个主题可能让人联想到社会心理学,但实际上孤独是这篇科幻小说的核心,并由此引出了今天讨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新浪潮科幻。 04:15 简单介绍了读书会分享的初衷后,布亚将话筒交给现场的参与者,提出了两个议题: 1. 为什么会来参加这次读书会? 2. 是否看过这本书,对这本书的印象如何?。 参与者们分享了各自的初衷和对《内心垂死》的初步印象。 13:25 在听取了大家的初步分享后,布亚开始了更深入的分析。他首先对比了《内心垂死》与另一本科幻小说《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指出两本书的主角都经历了从正常到拥有超常能力再到最终失去能力的过程,探讨了这种“天赋”的特异性。布亚抛出了一个引发思考的问题:这种心灵感应能力在文中被视为了一种天赋吗?天赋一定是能够带来价值增量的东西吗?他认为,戴维·谢里格运用这种天赋的方式是将其用于个人的便利和自私的利益,这与传统意义上的天赋有所不同。 30:15 接着,布亚详细介绍了本书的作者罗伯特·西尔伯格以及科幻新浪潮运动的背景。他强调,新浪潮科幻关注心理描写、思考和语言创新,并不以科学技术为核心。《内心垂死》正是这样一部作品,其情节发展更多基于主角的内心状态和身份认同,带有存在主义的思考。 48:40 对本书及作者的介绍结束后,现场再次进入讨论环节。 01:36:20 布亚进一步分析了谢里格的心灵感应能力,认为这是一种自私和琐碎的隐藏欲望,如同不讨人喜欢的方式去窥探人性。他提出,如果遇到一个真善美的人,是否会改变谢里格的看法? 01:42:36 最后,几位读者分享了自己关于孤独的看法。有人分享了自己曾陷入孤独漩涡的经历,认为最终要以平和接纳的态度面对孤独,并以同样的态度面对他人。大家还讨论了孤独的主观性,以及在群体中也可能感受到的孤独。布亚也强调了孤独定义权在自己手中,重要的是如何与自己相处,找回内心的宁静。 活动现场照片: 本期读书会有关的作品列表 * 罗伯特·西尔弗伯格的小说《内心垂死》 * 丹尼尔•凯斯的小说《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 远藤达哉的漫画《间谍×过家家》 * 朴树的《平凡之路》 * 加缪《局外人》 * 卡夫卡作品《变形记》和《审判》 * 阿尔弗雷德·贝斯特的《被毁灭的人》 音乐 * 《黄种人》谢霆锋(2012) 活动场地 广州市文明路广州图书馆市一宫分馆
- 「湖边阅读」《内心垂死》读书会前置分享
“湖边阅读” 是 「声音图书馆VocalLibrary」与 “广州公益阅读”团体 「湖边营地」 的特别策划番外篇。 旨在为广州地区线下图书馆公益阅读分享会提供活动前后的相关话题准备,及参与者体验等纪实记录。以便读者更全面了解相关活动情况,并对受推荐出版物有更深入了解。 ===================================== 《DYING 内心垂死》|【美】罗伯特·西尔夫伯格 著 04:20 布亚的自我介绍 06:30 《内心垂死》的简单介绍 14:20 关于读心与沟通的话题 20:30 我们真实的环境会有戴维的这种困境么? 23:45 你想要怎样的超能力,能力型的还是认知型的? 30:30 你愿意付出什么代价去获取这种超能力? 本期访谈有关作品列表 * 巴别塔:传说古巴比伦王国的一座奇迹 * 金草叶《如果我们无法以光速前行》 * 超人:美国漫画史上第一位英雄 * 超能力 音乐 * 《心之科学》容祖儿(2018) 录音场地 广州·黄埔·保利鱼珠时光B1·Artshion可续生活
- 【湖边阅读】从精神分析视角看《王尔德童话》:关于“死亡驱力”的探讨
"湖边阅读” 是 「声音图书馆VocalLibrary」@城事边记EdgeStory与 ”广州公益阅读“团体 「湖边营地」 的特别策划。旨在为广州地区线下图书馆公益阅读分享会提供活动前后的相关话题准备,及参与者体验等纪实记录。以便读者更全面了解相关活动情况,并对受推荐出版物有更深入了解。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邀请了心理咨询师東方和声音图书馆的主播左薯叔,一起来以精神分析的视角,解读《王尔德童话》,探讨王尔德作品的唯美、异类和死亡。 本期分享现场实录主要内容: 00:00 读书会活动介绍 04:49 从精神分析视角解读王尔德童话 07:54 介绍王尔德 10:31《快乐王子》:对“大爱、博爱、奉献”的赞美 13:33《夜莺与蔷薇》:对“小爱、爱情”的赞美 16:07《自私的巨人》:对“无私、分享”的赞美 19:03《忠实的朋友》:对“自私”的反思,对“愚顿”的警醒 22:33《火箭的故事》:对“自傲”的反思 24:53《少年国王》:外物之美 vs 內在之美 27:30《西班牙公主的生日》:虚伪而貌美 vs 纯真而丑陋 29:22《渔夫与他的灵魂》:灵魂之美 vs 肉体之美 34:59《星孩儿》:易得之美 vs 难得之美 44:48 探讨童话中的死亡与爱情主题 57:06 王尔德作品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01:02:51 电影《破地狱》观后感及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探讨 01:14:12 探讨艺术、生活与选择的复杂关系 01:23:22 探讨死亡观念与社会文化的影响 01:31:34 探讨生命、牺牲与自由的价值 01:36:26 探讨自杀的定义与社会学角度 01:39:06 探讨生命、死亡与自我牺牲的深刻意义 本期节目探讨了生死议题,深入讨论了对死亡的不同看法和对自杀行为的复杂理解。讨论强调了牺牲和勇于牺牲的概念,指出真正的牺牲通常基于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观的选择。节目通过分享王尔德的作品,探讨了死亡与再生的观念以及艺术对生活的深刻反思,特别分析了“死亡驱力”的心理层面。节目还触及了社会对死亡态度的变化,以及艺术在这一变化中的角色。通过琼瑶遗书事件,进一步讨论了死亡的复杂性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整场节目鼓励听众以开放和深入的态度探索生命的意义。 =================================== List|音乐列表 【QQ音乐歌单《城事边记-声音图书馆》同步收录】 Moonlight(inst),Dept,《1월의 밤 (1月的夜晚)》,2021 先哭为敬,郑欣怡,《先哭为敬》,2021
- 【湖边阅读】《球状闪电》:三体宇宙前的大刘哲思
"湖边阅读” 是 「声音图书馆VocalLibrary」@城事边记EdgeStory与 ”广州公益阅读“团体 「湖边营地」 的特别策划。旨在为广州地区线下图书馆公益阅读分享会提供活动前后的相关话题准备,及参与者体验等纪实记录。以便读者更全面了解相关活动情况,并对受推荐出版物有更深入了解。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邀请到了IT工程师故城(网名)来分享刘慈欣的科幻小说《球状闪电》。作为一位理工科背景但热爱文学的读者,故城为我们带来了独特的视角,探讨了这部作品中的科学、哲学和人生思考。 02:15 作品背景与个人经历 故城介绍了自己对《球状闪电》的初次接触。他在大学时期首次阅读了这本书,时隔八九年后重读,有了新的感悟。作为一名IT工程师,故城表示:"理科是为了工作,文科是为了陶冶情操",这种跨学科的背景使他能从多角度解读这部作品。 04:30《球状闪电》与《三体》的比较 虽然《三体》更为知名,但故城认为《球状闪电》同样值得关注: - 两部作品可以独立阅读,但阅读顺序可能影响理解深度。 - 《球状闪电》更贴近现实,涉及的科学概念相对容易理解。 - 《三体》涉及更多超前的科幻概念,如量子纠缠等。 07:45 科学与现实的交织 强调,球状闪电是真实存在的自然现象: - 提到西北师范大学首次记录到球状闪电的视频。 - 计划在分享会上展示关于球状闪电的真实科学研究。 - 讨论了小说中对球状闪电颜色的描述与现实观察的差异。 11:20 哲学思考与人生态度 小说中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考: - "迷上一样东西"作为人生幸福的关键。 - 科学家为追求真理而牺牲个人生活的选择。 - 科技发展与和平、战争之间的复杂关系。 15:35 科学与哲学的融合 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将量子物理中的电子跃迁原理与人生阶段的转变进行类比: - 量子跃迁的不连续性与人生重大转变的相似之处。 - 科学原理如何映射到哲学思考中。 18:50 阅读建议 对于即将参加读书会的听众,故城给出了以下建议: - 已读者可以深入了解量子原理和球状闪电的最新研究。 - 未读者不必担心剧透,因为小说的细节描写和文笔本身就很有价值。 结语: 《球状闪电》不仅是一部科幻小说,更是一次跨越科学与哲学的思想之旅。通过故城的解读,我们看到了这部作品如何在现实科学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世界。无论是科学爱好者还是文学爱好者,都能在这本书都能通过这本书激发对科学与人生的思考。欢迎听众们来参与我们的线下讨论。 本期访谈现场:INGZ Cafe,广州
- Vol.3 一场穿越维度的感性之旅
2024年11月23日周六下午,湖边营地在广州图书馆市一宫分馆举办读书会活动,嘉宾小布以蔡天新先生的《数学与艺术》一书为基底,通过直观感受去理解和审视数学和艺术中的美,尤其是维度的概念,并从低维谈到高维,包括无穷维。主线是审美,旨在展示数学、艺术中的美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本次活动小布及两位老师,和大家深入探讨了高维空间、电磁力、数学与艺术之间的联系,以及多重宇宙的概念。在高维空间中,物质和电磁相互作用的特性与我们熟悉的三维空间大相径庭,这不仅挑战了我们对物理世界的理解,也启发了对数学抽象性的深刻思考。数学中无理数、无穷大等概念,以及希尔伯特旅馆的思想实验,展示了数学的无限可能及其在揭示宇宙奥秘中的关键作用。同时,对话通过欧拉公式等例子,揭示了数学与艺术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强调了抽象美感在探索未知领域的价值。此外,通过复变函数模曲面等话题,进一步阐述了数学如何激发艺术创作,反之亦然。最后,小布鼓励大家探索数学之美,提倡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对维度等抽象概念及其在物理学和艺术中应用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发现跨学科思考的魅力。 ps:大家想了解更多,可以关注「湖边营地」公众号,有文字版的活动回顾 shownotes 00:00 不要去理解;要去感受。这是一次穿越维度的【感性】之旅,我们更强调数学中直观、感性上的那一面,关注数学中更具有艺术、审美性的那一面。 01:38 我们先从一段视频开始,维度是科幻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03:45 如毕达哥拉斯所说:“万物皆数”。首先从数字开始,将时间追溯到两千多年以前的古希腊时代,也就是伟大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生活的时代。 06:06 毕达哥拉斯是一个古代数学家,他创造了“哲学”和“数学”这两个词,其中最著名的成就是毕达哥拉斯定理,即勾股定理。 10:55 埃舍尔的作品《蜥蜴》,想象浅色的蜥蜴是有理数,其他颜色的是无理数,没有了无理数,这些蜥蜴无法铺满整个平面。 00:00 今天刚好是11月23日,被设定为斐波那契日, 斐波那契数列(Fibonacci sequence),又称黄金分割数列。 15:02 另一个重要的无理数,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圆周率π。让我们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来感受一下π的魅力,让我们听一下π的声音。 19:10 二维的题目叫幻想与真实。讲一个“幻想中的数”,也就是虚数。 20:25 我们真的有仔细想过维度到底是什么意思吗? 21:19 理解维度和自由度的概念 26:55探讨数学中的维度概念 29:29理解虚数及其几何解释 37:38复数的历史及数学美感 41:35在进入更壮美的数学领地之前,我们先进入分数维的世界。 54:06 分形是一种描述起来困难,但画出来非常好理解且十分美丽的东西。让我们用一个例子来感受一下分形的美丽吧。 56:31 探索完了一维、二维和分数维,我们即将进入最熟悉的领域:三维,我们生活的空间。 01:02:19 古代中国的天才艺术家们,在没有掌握先进的几何技术的情况下,也发明了一套在二维平面上表现出三维空间的深度的方法论,简称“三远”。 01:06:39 这幅阿尔弗莱德·西斯莱《鲁安河畔的莫莱》,在画作中构建没影点(vanishing point),使得平行线在无穷远处相交,从而增强画面的立体感。 01:10:45 三维空间如此美好,我们自然要珍惜它。那么像开头我们看到的,《三体》里面描绘的那种三维空间被二维化的情况,真的可能发生吗? 01:15:22 在告别了三维世界之后,我们接下来的旅行将逐渐加速,进入更高维、更抽象的空间。 01:15:38 黑洞是宇宙中一种密度极高的天体,其引力强大到连光都无法逃脱。 01:26:06 我们重访时间,来看一看艺术作品里的时间题材。 01:32:14 复变函数的美妙特性。正如辛顿所说,我们将很难想象高维空间是什么样子的,更多是依靠计算来探索。 01:44:58 希尔伯特旅馆容纳无限客人问题分析 01:49:49欧拉公式之所以美,是因为它把数学中最重要的几个常数(e、π、i、1、0)以一种非常优美简洁的方式联系起来。 01:59:14艺术有着多种含义和意义。 友情嘉宾:黄老师、殷老师 主播:小布(一个奇奇怪怪的文科生,目前主要自学纯数学方向的课程内容,日常沉迷于此、不可自拔。) Hello,朋友们,现在是湖边营地的广告时间。 如果你是阅读爱好者,影视发烧友,户外活动达人,有意向成为公益活动分享嘉宾。 欢迎有以上需求的朋友们添加湖边营地小助手「hubianyingdi」找到我,恭候各位志愿人士。 【互动方式】 欢迎收听《湖边阅读》,一档在是广州公益阅读项目的主办方之一。我们期待以一种平易近人的方式,贴近大众的生活,同时又不失幽默的专业,让大家在阅读交流中获得愉悦,在愉悦中获得思考。 湖边阅读听友群:添加微信 hubianyingdi 商务合作&嘉宾自荐:添加微信 hubianyingdi 小红书: Sara.C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如果喜欢湖边营地的湖边阅读节目,恳请能在小宇宙音频平台留下
- 【湖边阅读】公益读书会: 《人生复 本》I 活在当下便是最好
"湖边阅读"是声音图书馆 @声音图书馆VocalLibrary」与"广州公益阅读"团体 「湖边营地」的特别策划番外篇。 旨在为广州地区线下图书馆公益阅分享会提供活动前后的相关话题准备,及参与者体验等纪实记录。以便读者更全面了解相关活动情况,并对受推荐出版物有更深入了解。 本期节目为2024年10月26日,广州图书馆广州工人文化宫分馆 的公益读书会读者分享采访录音整理。 本期访谈有关作品列表 书籍 阿西莫夫 ,《神们自己》 上田早夕里,《寻梦芦笛》 琳恩·盖姆韦尔,《数学与艺术》 另外在@湖边阅读 还将会有主分享人 启名 的现场录音整理。欢迎跳转湖边营地的《人生复本》读书会。
- 湖边营地的《人生复本》读书会
关于平行世界的题材,近几年大家应该都已经被灌得差不多了。《瑞克和莫蒂》、《蜘蛛侠平行宇宙》以及《瞬息全宇宙》,都在这个经典题材之下,寻找着新的突破口。我们这次从《人生复本》出发,就是为了探讨一个问题,为什么人类会如此痴迷于“穿越”? 如果说《瑞克和莫蒂》的Portal Gun是为了向外探索更多可能的冒险,《瞬息全宇宙》是对家庭关系的一种逃逸,那么《人生复本》则是在无数个平行世界的可能里,寻找通向自己原本内心世界的“反向穿越”。 2024年10月26日周六下午2:30广州公益阅读“鲸灵科哲探索计划”项目在广州图书馆市一宫分馆,嘉宾启名为读者分享了布莱克·克劳奇的科幻小说《人生复本》,呈现了关于自我身份的一系列思考。本次活动线下16人参加,线上则有212人,共228人参与了这场精彩的活动。 作者介绍: 布莱克·克劳奇(Blake Crouch) 美国悬疑小说作家。1978年出生于北卡罗来纳州的山麓小镇斯泰茨维尔,毕业于教堂山的北卡罗来纳大学。2000年,布莱克大学毕业,获得英语与创意写作双学位。 · 一场关于回家的平行世界穿越 绝大多数平行宇宙是关于向外探索,人生复本是向内探寻。但它并没有更深入的讨论自我,没有对分裂的平行时空做哲学的思考。 · 由情感驱动的科幻故事 故乡是因为他乡的存在而被建构出来,日常生活同理。它是一个奥德修斯式的故事,是关于回家,是关于对日常生活的一种珍视的审视,就是日常生活也是很宝贵的,这是一个典型的美国文学的传统。没有把自己放到一个科幻写作的框架。同时是对每一个自己的人生选择,也是也是一个称之为日常生活的哲学。 · 关于自我的一场审视 不要美化未曾选择的道路。整个故事的发生,是因为杰森2过于美化了自己未曾选择的道路。他找到了一个和自己的世界完全对立面的,一个自己毫无名气,但却有个美满家庭的道路。结果事实证明,刚开始他妻子可能会觉得自己的老公穿衣品味变好了,性生活更和谐了,教育孩子更加直接了。各种阿尔法男性成功人士的刻板印象,在他身上淋漓尽致的被体现下来。相对而言,原来家庭里的杰森,在这个alpha male版本的杰森2面前,显得非常的弱小无助。 · 对于家庭父权的一次解构 分裂的父亲带来家庭决策权的变迁。其实讨论关于家庭里父亲角色地位的问题。杰森被取代之后,他的男性思维当然是要去夺回自己的父权,想要夺回自己家庭的所有权。这时候也就意味着一个潜意识,男性在家庭里把自己认为是家庭的一个主体。这是一个男权思维的惯性。他们认为我的地位被夺取了之后,我的家庭就变异了,变质了,不是以前的那个了。显然他忽略了一个问题,家庭有三个人,为什么说你一个人走了,3分之2还是原来的成员,你来确定这不是以前那个家庭,而且还有另外一个你所构成。 涉及书单: 《人生复本》-布莱克·克劳奇(Blake Crouch) 《奥德修斯》-荷马 《神们自己》-阿西莫夫 《醉步男》-小林泰三 《焦虑是自由引起的眩晕》-特德·姜 《寻梦芦笛》-上田早夕里
- 【声音图书馆之湖边阅读1]《人生复本》:软科幻 里的当代奥德修斯
“声音图书馆之湖边阅读”是「声音图书馆VocalLibrary」@城事边记EdgeStory 与“广州公益阅读”项目之「湖边营地」的特别策划篇。 旨在为广州地区线下图书馆公益阅读分享会提供活动前后的相关话题准备,及参与者体验等纪实记录。以便读者更全面了解相关活动情况,并对受推荐出版物有更深入了解。 本节目为广州图书馆及广州文旅志愿者“繁星行动”指导的公益阅读推广活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