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2 在京都小住:樱花树下,鸭川河边
🎙️【本期主播】: 莫琪 朋友们,这里是「爱在城市散步时」系列。「爱在城市散步时」的每一集,我会选一个城市,分享一些,我在那座城市的故事,以及我喜欢的城市旅行路线。 那么新一期,京都散步开始! 春天在京都鸭川边上住了一个礼拜。在Airbnb上定了一个两层楼的民宿,地点在进卫通,步行至鸭川左岸边5分钟。 我们是从大阪做地上铁来的。到了京都,风貌确实是大变了样子。出地铁一刹那,我竟然恍惚到了墨尔本的skilda。两侧都是矮矮的商铺,里面琳琅满目的挂着纪念品。京都的西方游客可真不少,让我大开眼界。 或许是《我的京都》书里对于平安京,也就是京都的描述无比正统和传统。我没料到这扑面而来的游客感会如此浓烈。直到下了公车,停靠在了民宿附近的京大医学部,一切才如想象般展开。 好了,本期播客关于京都的故事还是从鸭川说起吧。这条南北贯通城市的河流,是京都的脐带河或者说母亲河。 台湾绘本《最亲爱的京都》里有一句话“京都人不需要水上乐园,因为夏天有鸭川”。我觉得更合适的可能是:京都人不需要游乐场,因为京都有鸭川。 更多的图文请转步red: 浪晕七仔 📒 03:08 京都,恰到好处的生活图景和人情 09:22 夏日的纳凉祭 12:22 鸭川对于京都城市的影响 15:59 住民宿,居然穿越到了《多啦A梦》里 19:06 京都人,各扫门前雪的姿态 23:31 京都 notes 25:21 贵船的流水素面 28:36 三千院的庭院 29:48 高台寺百鬼夜游 31:46 京都的守旧与创新 34:00 我在京都居酒屋 41:40 京都拉面小路 跳乌龟 在鸭川晨跑的时候 散步时的夜樱 居酒屋 神马 站着吃的居酒屋:taka cafe : wife and husband 📪 【听友交流群】鼓起勇气开设了热气球听众uu的小宇宙电波热线,欢迎大家加入,我们一起讨论如何出发,实用的全球生活经验,以及好玩的目的地。你的每一条经验与感受,都很重要!(微信号:reqiqiu27, 热气球全拼+27)
- 11 流浪在斯里兰卡:当一个国家宣布“破产”
🎙️【本期主播】: 莫琪 朋友们,这里是「爱在城市散步时」新系列。「爱在城市散步时」的每一集,我会选一个城市,分享一些,我在那座城市的故事,以及我喜欢的城市旅行路线。 那么新一期,斯里兰卡散步开始! 在斯里兰卡的10天充满了奇妙与冒险。要说这个地方的迷人之处,我想是矛盾。这里残留着浓厚的殖民印记,行走过的土地,都是殖民战乱后层叠的历史现场。 当地人虔诚的信奉宗教。而宗教的冲突与共生,让这里矛盾从生。 这里的自然景观,拥有无穷尽的生命力。大海环抱森林,让我为之深深着迷。 在2022年经历的经济危机政府破产之下,我想这个国家,尚处于一场重建之中。路上随处可见的孤单的流浪狗,或许是一种映照。 更多的图文请转步red: 浪晕七仔 📒 01:31 斯里兰卡和《英国病人》 02:39 百年间的殖民伤痛 03:32 政府破产后的民生危机 04:00 商人对于游客的“猎取” 07:27 人与人的联结,在这里没有束缚 14:06 印度洋上的一颗“宝石” 17:43 科伦坡的Bawa建筑之旅: NUMBER 11 和 the gallery cafe 22:44 科伦坡小而美的手工店 23:28 斯里兰卡的佛教文化:佛牙寺巡礼 26:09 康提的悬崖别墅 28:43 在雅拉,住世界上最美的希尔顿酒店 Bawa,number 11 狮子岩,锡吉里耶 康提酒店 雅拉海边 📪 【听友交流群】鼓起勇气开设了热气球听众uu的小宇宙电波热线,欢迎大家加入,我们一起讨论如何出发,实用的全球生活经验,以及好玩的目的地。你的每一条经验与感受,都很重要!(微信号:reqiqiu27, 热气球全拼+27)
- 10 生活在皇后镇:下班后,邻居开飞机载我去兜风
🎙️【本期主播】: 莫琪 hi, 大家好!本期嘉宾,用365天在新西兰重启人生的@在橋外 小雨 在我的好友里,小雨一直是个活得有棱有角,有自己坚持和诗意的女孩。 她在3年前抢到了去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打工度假签证,并在随后2年里拿下工签,决定将新西兰作为一个长期居住和生活的地方。 她坦言自己不喜欢像奥克兰这样的大城市,抹不去的焦虑就像是过去的每一天。而在皇后镇,这个“世界青年汇聚的丽江”,她找到了一种属于自己的生活。 01:05 来到皇后镇,世界青年们的丽江 03:21 抢到了whv签证,去到新西兰 05:08 奥克兰并未让我脱离“逃离”的焦虑 06:56 搬到皇后镇,我在早餐店做小小厨子 14:19 做4休3的神仙生活 15:03 到底什么是“正经”的工作? 16:09 撕去社会标签后,我知道我是谁了 20:06 我来到了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但我觉得我来对了 22:23 皇后镇上,大家都是好友邻 23:46 下班后,邻居载我开飞机去兜风 27:22 为什么决定从旅居到留在新西兰 32:49 幸好还活着,还能经历这么多 36:27 30岁,正是折腾的年纪 38:02 社会身份的平等,能托举起大部分人 42:01 在新西兰,人就像树一样生长 小雨的微博和b站,记录了很多她在新西兰的故事 📪 【听友交流群】鼓起勇气开设了热气球听众uu的小宇宙电波热线,欢迎大家加入,我们一起讨论如何出发,实用的全球生活经验,以及好玩的目的地。你的每一条经验与感受,都很重要!(微信号:reqiqiu27, 热气球全拼+27)
- 09 生活在墨尔本:东亚女孩,也可以肆意生长
🎙️【本期主播】: 莫琪 hi, 大家好!本期嘉宾,欢迎从留学到创业,在墨尔本生活了近10年的@Fuguwears 2017年,我背着背包,在墨尔本whv落地,还举目无亲,偶然一天刷ins,发现我高中隔壁班的女孩儿eleven,也来墨尔本读书了。 那一年,她住过我在墨尔本的4个家。当我离开墨尔本的时候,她还是象牙塔里不谙世事的女孩。 3年前,重回墨尔本的时候,我去找她。她已经和当年的女孩儿不再一样,她在fitzroy开起了自己的vintage shop,兴高采烈地给我介绍着自己的店和她淘到的每一件二手衣服。 上周,我们隔着网线再次进行了一次漫长的通话。我再一次觉得,她在这个城市的9年里,成长了很多。 原来一座城市真得会改变一个人,她看待世界的角度,思考和勇气。 02:13 在墨尔本,将热爱变成了事业 03:06 这里给我自由,去做以前不敢做的决定 08:34 all in一切,筹款开了一间古着店 11:04 东亚女儿,如何转变父母观念 15:35 中国女孩在澳洲的困境 18:25 如何找到认同身份,并将自己的不同转化为优势 24:37 澳洲人消费习惯背后折射的价值观 29:53 全世界淘货的日常 32:31 充分相信自己的直觉,改变了我的命运 40:40 生活就是有1000种 321A smith street, Fitzroy, Melbourne 让人幸福的一对couple 📪 【听友交流群】鼓起勇气开设了热气球听众uu的小宇宙电波热线,欢迎大家加入,我们一起讨论如何出发,实用的全球生活经验,以及好玩的目的地。你的每一条经验与感受,都很重要!(微信号:reqiqiu27, 热气球全拼+27)
- 08 生活在德国:留德10年,我选择回国
🎙️【本期主播】: 莫琪 hi, 大家好!欢迎本期嘉宾@Meimei (梅闻话),她结束了10年在德国的日子,选择回国生活。 和meimei聊完,我最大的感触是《悉达多》里的一句话:「我不再将这个世界与我所期待的,塑造的圆满世界比照,而是接受它,爱它属于它」 meimei留德10年,从学生时代到在慕尼黑拥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10年后,她毅然决然地清空了家里的一切,选择回国,进大厂做了一名设计师。 我们相识于公司,因为同一个项目相熟,成为了好朋友。在一个明媚的春天午后,我们两决定聊聊。她为什么要回国,以及为何在回国后又陷入了“虚无主义”的故事。 我问她,你会后悔吗? 00:31 飞往德国的候鸟,在巴伐利亚州的10年 03:14 德国的硕士生活:文学、哲学和艺术 04:23 大学城楼下的学术酒吧,一喝酒就放飞的德国人 05:27 “语言”好像是一种天赋 09:08 德国是J人之果:有序、勤奋、边界感 12:09 德国生活的幸福感:有山有水,享受自然 14:34 不焦虑也不急着搞钱的德国人 15:49 被社会托着的人,精神状态良好 17:16 10年时间成本,清空一切 21:00 坚定地回国,小马过河 21:47 设计师的工作体验:德国vs中国 25:48 工作氛围:德国vs中国 26:54 会质疑自己,会后悔吗? 29:02 薪水性价比:德国vs中国 31:10 花了更多时间,去缝缝补补自己 35:29 回国真得让我大开眼界! 37:03 “自由落体”,不在乎落在哪里 📪 【听友交流群】鼓起勇气开设了热气球听众uu的小宇宙电波热线,欢迎大家加入,我们一起讨论如何出发,实用的全球生活经验,以及好玩的目的地。你的每一条经验与感受,都很重要!(微信号:reqiqiu27, 热气球全拼+27)
- 07 出逃在英国:拜拜写字楼,29岁岔路口,我要去做咖啡师!
🎙️【本期主播】: 莫琪 hi, 大家好!今天是“出逃的101种方式”第一期,欢迎嘉宾@Holly,她刚刚结束2年在英国的咖啡师生活。 在2023年前,Holly和大部分city girl一样,在上海做着白领的光鲜工作。在一个很偶然的情况下,她知道了英国的“高潜力人才”签证,于是裸辞了在上海的高薪白领工作,前往了英国,做咖啡师。 作为一个J人,她坦言:辞职不是一个瞬间,而是一个缜密的计划,她花了半年时间准备。在29岁才开始看世界,她觉得也不算晚。“女性之路是一条越走越宽的旅行,不然就很容易回到女性的‘圈套’之中。” 两年的日子结束,她说,也偶尔焦虑,但没有那么紧绷。我想,这段时光在某种程度上,一定是治愈了她的。 📪 【听友交流群】鼓起勇气开设了热气球听众uu的小宇宙电波热线,欢迎大家加入,我们一起讨论如何出发,实用的全球生活经验,以及好玩的目的地。你的每一条经验与感受,都很重要!(微信号:reqiqiu27, 热气球全拼+27) 📒 【本期摘要】 J人的逃跑之路 01:38 英国的小众签证,让我去英国gap了两年 04:38作为J人,辞职不是一个瞬间,而是一个缜密计划 05:02 职业规划:轻体力活 07:13 如何规划自己的启动资金、财务预算、城市选择 12:24不受原生家庭的约束,来自于经济的独立 英国咖啡师 vs 澳洲咖啡师 16:27 如何在英国找到咖啡师工作? 19:30如何在做澳洲咖啡师? 22:31咖啡师工作日常:收小费当然最开心啦 26:26被疯子袭击,遇到歧视怎么办? 33:35在澳洲做咖啡师,享受即时快乐 42:53上海才是世界咖啡排名第一的城市吧! 45:43世界各地的人,爱点什么口味咖啡? 48:26 给想做咖啡师的朋友们,一些实用建议 29岁,开始探索世界不算晚 51:53 一个人的独自旅行 56:23和世界各地的人做朋友 1:02:00最终决定离开英国,有焦虑,但不再紧绷 1:05:21东亚女性普遍的处境,让我们很理解彼此 1:08:23 如果说有什么后悔的,还想做的事是什么? 咖啡店工作ing gap两年,也走遍了英国各地
- 06 首尔散步时:像韩女一样过一天
🎙️【本期主播】: 莫琪 朋友们,这里是「爱在城市散步时」新系列。看标题也知道,在致敬我最喜欢的话痨电影《爱在三部曲》。如果你也熟悉并喜欢这部电影,一定和我一样,爱上的是男女主角漫无目的地散步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然后絮絮叨叨的讲一些看似不那么重要的话——但或许,这就是「意义」本身吧。 「爱在城市散步时」的每一集,我会选一个适合散步的城市,分享一些,我在那座城市的故事,以及我喜欢的城市散步路线。或许我是局外人,以游客视角看,总会有那么些滤镜。所以如果我在那个城市的那一刻的感受与你不相同,请轻拍。当然我也很欢迎大家,一期分享散步的感受! 那么第一期,here we are, 首尔散步开始!欢迎收听我的音频日记。更多的图文请转步red: 莫琪 📒 00:36 从中女看韩女 03:15 少女时代,韩流入侵时 08:29 18岁,我们的毕业旅行在首尔 15:51 再一次踏上首尔,感受依然是,青春呐 16:35 汉南洞的一顿晚餐,吃得百感交集 19:19 真心分享我的首尔散步路线 💗 25:36 最爱的一间咖啡店 ☕️ 24:27 最爱的一间面包店 🍞 此行最爱的一顿晚餐:hanan nampo 🍞 店:tour a tour ☕️ eert ☕️ Anthracite
- 05 生活在葡萄牙:神仙工作,抚平了我的卷和焦虑
🎙️【本期主播】: 莫琪 hi, 大家好!欢迎本期嘉宾,曾经生活在葡萄牙的戏剧演员、老师@木木。 她对里斯本生活的描述是这样的: “当你调整好自己以后,你会发现那里有非常多可以享受的东西。” “在那边没事干的时候,就带一本书,带一个衣服垫在下面,然后就躺在草坪上面看飞机经过,看看书, 吃吃蛋挞。” “早上稍微悠闲一点,把早饭一吃,自己料理一下,临中午的时候就会出发去剧场,下午开始排练,晚上结束后大家在一起喝一杯。” 而我对里斯本的记忆,可以倒带到某年冬天。我坐在里斯本的剧场里,看着我的好朋友木木在舞台上表演最后一幕。 结尾她说“人生有很多场告别,告别我们20岁的佛罗伦萨,布拉格,巴黎,告别上海,告别澳洲……告别你的23,亲爱的莫琪,生日快乐。” 结束后,我们坐在剧场里喝了几杯,和所有演员贴面,拥抱,飞吻,wink (木木说这是葡萄牙礼仪四件套)。被拽着去了粉色的酒吧巷,凌晨坐在人声鼎沸的台阶喝了Sangria。 📒 【本期摘要】 02:12 命运的齿轮转动,第一次去里斯本生活的契机 09:00 世界各地青年住在一个公寓,就像是“真人秀” 10:55 里斯本生活初体验:很宜居很chill 16:56 葡萄牙的特色美食,真得很不错 20:09 第二次去住,变成一个里斯本local 25:39 葡萄牙人,工作起来也很卷? 33:52 第三次去,我深入了当地的华裔群体 36:46 里斯本的中国城:当地侨民们,背负着一种打拼的精神 41:07 里斯本的华文学校,我在里面教孩子们戏剧 46:02 波尔图的故事感:闹鬼的房间和喝醉的酿酒厂 51:49 葡萄牙的落日感和生活感 剧院生活 里斯本的家里望出去 敬里斯本一杯~🥃
- 04 生活在北海道:像日剧里一样,只活在此刻
🎙️【本期主播】: 莫琪 hi, 大家好!在北海道的半个多月生活,像从一场漫长的电影中醒来。每一天,都在雪地里行走,体验着久违的冷空气和时间感。 早上,推开公寓的窗,远处山脉在晨雾中若隐若现。走进咖啡店,点一杯热咖啡配吐司,看着西装笔挺的上班族走过。夜晚,透过窗户望出去,昏黄路灯映照下的雪花簌簌而落,就像某部日剧尾声,有首浪漫的音乐响起...... 在这半个多月里,以札幌为中心点,去函馆看了圣诞烟火,去美瑛寻找世界上最孤独的树,也去小樽看了情书。 欢迎收听我的音频日记。更多的图文请转步red: 莫琪 📒 05:11 见到独居在北海道的阿姨 8:12 我住在北海道40平的独居公寓 103:08 北海道 jr pass 全境使用指南 11:31 函馆的圣诞烟火 13:39 小樽的电影感 15:15 美瑛,雪原里世界上最孤独的树 19:21 札幌的咖啡店和美食美酒 📪 【听友交流群】鼓起勇气开设了热气球听众uu的小宇宙电波热线,欢迎大家加入,我们一起讨论如何出发,实用的全球生活经验,以及好玩的目的地。你的每一条经验与感受,都很重要!(微信号:reqiqiu27, 热气球全拼+27) 北海道的小公寓 函馆的圣诞烟火 美英的圣诞树
- 03 生活在巴黎:30岁,我来法国重读本科
🎙️【本期主播】: 莫琪 hi, 大家好!欢迎本期嘉宾,我多年的好友,目前正在巴黎读书的大学好友@大饼。 她是我在上海戏剧学院编剧专业的同班同学,加多年好友。大学毕业后她在美国南加大攻读导演专业。 大饼于疫情间回国,在国内工作一段时间后,于30岁的时候,决定去往法国读本科,重启人生。 于是今天,很高兴我请来了这位如今身在巴黎乡下的朋友。我自以为身边过得最潇洒,总是充满出乎意料的女朋友。 巴黎郊外的家门口 巴黎学校 课堂上 📒 【本期摘要】 part 1 :为什么去巴黎重读本科? 2:00: 30岁,下定决心去法国读本科 05:19:为什么读完美国硕士,还要选择去法国 06:51:如何 diy 整个申请流程 part 2: 在法国的重重困难,打怪升级 12:26:挑战1:和70岁的韩国白发奶奶一起,在南法语言班学习 13:51:挑战2: 30岁的自己和18岁法国青年们读书,压力源自体力,而不是心理 14:58:挑战3: 比起年龄差异,差距更大的是文化和语言 24:13:在法国读本科的具体感受 31:40:如何克服焦虑,抛下一切,重启人生? 36:15:巴黎生活,和洛杉矶、上海的不同?
- 02 生活在澳洲:中国姑娘,在墨尔本当大厨
hi, 大家好!欢迎本期嘉宾,我多年的好友,目前定居在澳洲墨尔本的@王嘿嘿。 🎙️【本期主播】: 莫琪 我和嘿嘿相识于2016年的澳大利亚墨尔本,很巧,那个时候我们都抢到了澳大利亚政府发给中国的第一批打工度假签证(WHV)。 一年签证之后,我继续去英国读书,嘿嘿选择了留在墨尔本,开启学厨之旅。 7年时间里,她从墨尔本到奥克兰再回到墨尔本,7年之后也终于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在墨尔本工作的厨师。 这次谈话,也是我第一次和嘿嘿深度去谈,她在厨师学校的生活,以及她在后厨工作的经历——一切很不真实,却也让我不禁想,这确实是她会过的生活! 01:51:第一次想为自己做决定,2016年抢到了打工度假签证 04:44:第一份工作,在煎饼店打工 06:46:多年前,南半球盛夏的一顿饭,至今也难以忘记 09:29:人生的一个课题,是接纳一切 10:44:决定去学厨的原因 15:49:2017年,再度前往新西兰打工度假,却遇到了人生最大的诈骗! 20:00:“嘿嘿,你一定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然我都不相信梦想了” 27:10:厨师学校的生活,正式开启! 42:50:在墨尔本当大厨,不一定全部是为了热爱
- 01 生活在北欧:物价很高,人很快乐
hi, 大家好!欢迎本期嘉宾,我的10年好友,曾在北欧、葡萄牙生活的戏剧老师——木木。 🎙️【本期主播】: 莫琪 10年前,我和同系好友木木一起前往北欧挪威,开启了我们半年的交换生生涯。在这里我们学习戏剧,和小朋友们一起表演。 在海湾城市卑尔根,我们就像是抽中了世界给我们的巨大盲盒。那年,我们都是第一次坐上如此遥远的航班,在荷兰转机时,廊桥上的那句话“world, here i come”,成为木木一直以来的手机屏保。 卑尔根这座城市,小而宁静。环山环海的地貌,让这里像是一座被安静包裹在襁褓的小baby。那个时候,没有任何社交app供我们搜索,我们就这样“略带莽撞”的走进了这座城市的从冬天到夏天。 一开始为这里的雨雪天、高物价震惊,却也为这里人的松弛、自在、以自己为尺度的生活态度,深深折服。 欢迎收听本期节目!我们也将从挪威的生活,挪威的教育,聊到一些“他乡的童年”。
- 序言:生活在别处,是一种想象
hi 大家~🐱 这是一档全新的单人播客。 我曾从事记者与marketing相关的工作,也在澳洲当过一段时间的自由咖啡师。20岁一个人背着行囊,冒失地闯入冰岛,穿行过欧亚大陆;30岁,对于这个世界依旧很好奇。 🎙️ 这档节目会将视角落在“生活在别处”这样一个概念。我会邀请一些朋友来房间做客。 他们可能是在海外定居,可能是离开故乡生活的这样一群人。我对于这个话题的兴趣,其实源于一个词,就是“自由”。这个或许在后面的对话中,我们可以不断提起。 另一方面,这间房里有一个可以伏案学习的书桌。我可能会在这档节目里去翻翻书,又或者是不那么专业地讲一些对于某领域的学习和思考。 💗 你也可以在这里找到我👉:小red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