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刊词 | 如何看懂黑帮片——黑帮、流行文化与二十世纪的历史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大旗虎皮,现在是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主要研究电影史、电影理论和当代艺术理论。在这个专栏里,我打算与大家一起聊聊黑帮片《教父》三部曲,以及通过经典的黑帮片,跟大家聊聊美国的历史,美国的有组织犯罪,以及黑帮与电影之间非常有趣而复杂的关系。 * 黑帮片不只是暴力奇观 我们这一代人是看黑帮片长大的,我相信跟我同龄的人,都有相似的被黑帮片感动的经历。无论是小时候看吴宇森拍的周润发演的《英雄本色》系列,还是后来的《古惑仔》系列,香港黑帮片宣扬的义气和忠诚肯定以某种方式留在我们这一代人的精神世界里。在成为影迷之后,更是看了许多电影史上的经典黑帮片,比如《教父》《美国往事》,被这些电影感动。这些经典作品是影迷们凑在一起聊天时经常提到的下酒电影。慢慢地,我发现我始终对黑帮片情有独钟。 从2006年开始,我从黑帮片影迷转变为了研究者。当时我翻译了意大利导演塞尔吉奥·莱昂内的访谈录,他讲述了拍摄《美国往事》的前前后后,这段叙述完全改变了我对黑帮片的理解,从一个侧面打开了我们理解社会和人生的方式。从此以后,我就开始有意识地搜集与黑帮片有关的资料,进而延伸到对美国黑帮真实历史的强烈兴趣,搜集了中、英、法、日、意等多种语言的资料、著作300多种,其中真实帮派人物的传记就有30多本。我发现,黑帮片,不仅仅是看男人们打打杀杀,它不仅是一个电影类型,更讲述了历史所不曾讲述的一个侧面。比如在这个专栏里,我将要跟大家聊的美国黑帮片,这些影片所讲述的故事,几乎完美贯穿了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历史。我们会发现,这些黑帮片并不是我们表面看上去的仅仅讲述犯罪、展示暴力奇观那么简单,不同时期的导演们,在努力通过黑帮片来讲述美国历史不为人知的“背面”,那些在城市的夜晚中一些人的纷争、谈判、狂欢和死亡。 ▲电影《美国往事》海报(配图源自网络) 所以,当三联中读联系我时,我就毫不犹豫地想到了“黑帮片”这个题目。 * 看黑帮片的门道 什么是黑帮片呢?我们先来给一个定义:简单来说,黑帮片是以黑帮犯罪分子为主人公,以有组织犯罪为主要题材,根据真人真事或小说改编的电影,主要描写黑帮帮派之间、帮派内部成员之间的矛盾冲突,其中以走私、贩毒、抢劫、打斗、枪战、追车等为主要情节,通过黑帮帮派的发迹与衰落,用艺术的形式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在电影史早期的强盗片和社会问题片中,已出现帮伙犯罪,但黑帮片到20世纪30年代才不断发展成为一种电影类型。因为有声电影的诞生,为黑帮片这样一种专门呈现暴力的电影类型提供了强烈的震撼力。 黑帮片还经常与动作片、警匪片等类型有交叉。所以大家会看到,也许在动作片中也会讲到一些黑帮,或者在侦破电影当中,会有一些帮派分子。 经历过美国的新好莱坞时期之后,黑帮片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受观众热爱的经典类型;而今天,黑帮片发展成为一个全球化的类型。也就是说,它不像武侠片,如果是武侠片,它更多属于中国,西部片更多属于美国,而黑帮片似乎是一个属于世界的类型。我们会发现,美国、法国、意大利、日本、香港、台湾等等一些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黑帮片。 但是,黑帮片很显然不仅仅是电影那么简单。黑帮片有什么门道么?看黑帮片的门道太多了。我这里先举两个比较新的例子。 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纽约州州长安德鲁·库默(Andrew Cuomo)的表现非常引人注目,尤其是他在为抗击疫情的人员做动员讲话,以及公开表达对特朗普抗击疫情政策不满的时候。他是民主党人,来自于一个意大利裔家庭,他的父亲马里奥·M·库默(Mario M. Cuomo)也曾经担任过纽约州州长。大家或许不知道,他的父亲是美国极少数公开表达对《教父》不满的政府官员。 马里奥·库默与《教父》(The Godfather)之间的恩怨,在纽约早是人尽皆知。自从《教父》上映的40多年来,马里奥·库默始终公开批评这部电影,始终拒绝观看这部好评如潮的黑帮片,而且也公开表述不会阅读马里奥·普佐(Mario Puzo)的原作小说。因为作为意大利裔的纽约政治家,他坚决否认纽约有意大利裔黑手党的存在。原因当然很简单,如果他认可了纽约有意大利黑手党的话,相当于承认自己是受到黑手党扶持的政治家,他特别想撇清关系。可是,1992年总统大选期间,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在一次公开演讲中不慎失言,说当时担任纽约州州长的库默,“做事风格就像黑手党。”所以老库默当然对《教父》宣扬的黑手党故事嗤之以鼻。 可是,2013年10月,81岁的老库默做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他居然在电影院里看完了《教父》。之后,他在接受《纽约时报》记者山姆·罗伯斯(Sam Roberts)的采访时说,“《教父》也许真的是一部杰作。”(2013年10月21日《纽约时报》) ▲马里奥·库默(配图源自网络) 这是第一个例子。我们会发现,作为一个电影类型来讲,很多政治家是非常关注这些黑帮片的。我们再举另外一个例子。前一段时间,网上流行一个视频,一位前科伦波(Colombo)犯罪家族成员的迈克尔·弗朗泽斯(Michael Franzese)作为主持人录制了一期视频节目,评价一些黑帮影视作品中的经典桥段,由他在黑帮二十多年的经验,来判断这个桥段是否真实,并且为这些影片打分。他认为《教父》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黑帮片,但是在评价小教父麦克去拉斯维加斯与莫格林谈判的那场戏时,他却认为这段非常不真实,只能给1星。但他给马丁·斯科塞斯的《赌城风云》的一场戏打了5星,认为乔·佩西是历史上最真实的黑帮片演员,“他演得比黑社会更像黑社会”。之后,谈到刚上映的《爱尔兰人》,他尽管很喜欢影片中的演员,但认为其中许多情节完全不真实。之后他还评价了《好家伙》《黑道家族》等等这些黑帮影视剧。 可能有人会问,黑道人士真的会看黑帮片吗?他们评价黑帮片的标准与我们普通观众一样么?他们怎么评价那些经典的黑帮片?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可以告诉大家的是,几乎全世界的有组织犯罪份子,都非常爱看黑帮片,而且他们都不只一次去看这些黑帮片,有的犯罪成员,把《教父》看了十几遍,甚至能够背出影片当中的一些台词。这就说明,黑帮片不仅仅是影响了像安德鲁·库墨、马里奥·库摩这样的政治家,还真正影响现实中存在的有组织犯罪集团。所以,黑帮片远远不只是电影。 * 不为人所知的地下世界 在这个专栏中,我想带着大家通过经典黑帮片,仔细聊聊黑帮世界中那些有趣的人物、故事:一方面跟大家一起解读这些经典的黑帮作品,一方面想通过电影这个流行文化的窗口,让大家了解美国有组织犯罪历史上那些有意思的真人真事。我们会看到,美国的历史、文化和好莱坞电影工业,都与美国的黑帮家族之间有着非常复杂的关系。我们会聊聊那些在美国家喻户晓的黑帮老大的故事,以及许多我们熟悉的政治人物和明星,他们与黑帮之间的往来。 ▲《教父》剧照(配图源自网络) 也许今天的很多年轻人会觉得黑帮世界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遥远了,因为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许多美国的老黑帮已经逐渐从街头的不法犯罪中撤出,转而从事环保、金融、食品等利润更低、看不到暴力的一些行业,街头更多被有色人种占领。所以,我们似乎感觉,黑帮、有组织犯罪,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少了,我们日益生活在一个秩序井然的世界当中。但黑帮作为一种社会组织方式,并不会完全消失。因为,如果我们把警察理解为白天,维护美国社会秩序的力量的话;当城市进入到夜晚的时候,那么帮会成员依然会是在不同的街区、娱乐场所以及社会空间当中,去维护夜晚秩序的那些人。 其实我一直没有考虑好,到底怎样给大家讲《教父》与黑帮的关系,是一集一集单独讲,还是把三部曲的故事和制作花絮全部讲完,再讲这三部电影与真实黑帮故事之间的关系,感觉似乎怎么讲都不是很理想。如果一部一部讲,那么有许多人物和事件其实是彼此相关的;如果先讲完三部曲,再讲黑帮故事,就会占用很长时间,等我们再回到第一部讲里面的黑帮典故时,大家已经又生疏了。 思来想去,我做了一个决定,就是先把《教父》前两集的剧情和制作全部讲完,然后统一讲讲前两部与黑帮有关的历史掌故,最后把第三部单独讲。这么做的原因是,前两部的故事非常接近,人物有很大的连续性,更像是一部比较长的完整的电影,而且前两部电影中影射的黑帮人物之间,相对来说是一个时期的人物,这些原型人物之间也有很深的渊源,讲起来比较顺。前两部制作的时间也比较集中,整个的创作是一气呵成。而第三部大概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拍完的,故事与前两部之间时间隔得比较长,相对独立,科波拉的创作心态也有了变化,影射的也是比较新的故事,因此最后单独讲第三集并不会有太多重复内容。 这就是这个专栏要讲的内容。如果你对黑帮片感兴趣,或者你对于美国有组织犯罪的真人真事和黑帮的历史,以及好莱坞与黑帮之间非常复杂的关系感兴趣的话,欢迎大家来订阅这个栏目。我也会不定期地聊一聊大家感兴趣的与此有关的话题,分享我的阅读心得。 欢迎转发保存海报 一起走入美国黑帮电影的世界
- 1.1 | 《纽约黑帮》:纽约街帮时代的史诗之作
今天,我们首先从一部非主流黑帮片开始,讲讲黑帮片、美国黑帮的真实故事与美国历史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这部电影就是马丁·斯科塞斯2002年导演的《纽约黑帮》。 剧透慎入! ⬆️《纽约黑帮》中的本地帮包厘街小子 ⬆️《纽约黑帮》中新移民死兔党 ⬆️《纽约黑帮》结尾的决斗与征兵暴动混在一起 ⬆️哈维·韦恩斯坦、卡梅隆·迪亚兹、斯科塞斯和迪卡普里奥在戛纳 * 《纽约黑帮》是马丁·斯科塞斯与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第一次合作,这部电影打开了马丁与迪卡普里奥的友谊之门,之后两人又合作多次,为当代电影史奉献了许多经典作品,比如说《飞行家》《华尔街之狼》等作品,尤其是奉献了许多经典角色。 * 《纽约黑帮》是一部比较少见的另类黑帮片,讲的是19世纪纽约,我们可以称之为“冷兵器时代的黑帮片”,但讲的是美国黑帮的精神源头,是从19世纪中期开始的,是美国帮派文化的诞生。在这个意义上,这部电影非常重要,而且在美国电影史上极为罕见。 ⬆️《纽约黑帮》在罗马影城修建了一个纽约五点区的真实布景 * 通过《纽约黑帮》,我要和大家聊两件事,一件就是美国两党制的制度跟美国黑帮之间的关系,通过这部电影是如何呈现的。第二,就是纽约族裔社会的形成,与帮会文化的关系是什么。 欢迎转发保存海报 一起走入美国黑帮电影的世界
- 1.2 | 《纽约黑帮》的前世今生
我先给大家讲一讲跟电影制作有关的花絮。 ⬆️赫伯特·阿斯伯里1928年《纽约黑帮》原作 * 如果外景地不存在,在好莱坞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用电脑特效来制作,这在当时《黑客帝国》《指环王》盛行一时时,是非常时髦的做法;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因循大制片厂比较传统的做法,在摄影棚里重新建造1:1的外景,斯科塞斯选择了后者。 ⬆️1861年五点区的街区照片 ⬆️1880年五点区的街区照片 ⬆️美国社会改良家、摄影师雅各布·里斯(Jacob Riis) * 在视觉参考方面,费雷蒂主要参考了19世纪美国非常有名的雅各布·里斯(Jacob Riis)的历史照片。在19世纪90年代,新闻记者、摄影师和社会改革家雅各布·里斯在纽约的许多贫民窟,包括影片中展现的五点区拍摄了许多街区照片,展示了拥挤的公寓、穷苦的儿童,以及像“强盗窝”一样的生活区。 ⬆️由于雅各布·里斯的摄影而被拆毁的Mullberry Bend ⬆️1863年纽约征兵暴动 * 在影片当中,屠夫其实是一个保守的种族主义者,一个纽约贫民窟之王,一个预感到自己在时代的洪流中注定毁灭的绝望的野兽,令人望而生畏。 ⬆️丹尼尔·戴·刘易斯饰演的屠夫比尔 ⬆️1873年五点区底层人的插画 欢迎转发保存海报 一起走入美国黑帮电影的世界
- 1.3 | 《纽约黑帮》上映始末
《纽约黑帮》因为要表达纽约的历史,所以不得不包含一些曼哈顿真实的建筑。但是我们要注意,影片拍摄期间9·11事件发生,原定于2001年12月份上映,但那时候整个美国沉浸在9·11事件的悲痛当中,电影没有如期上映。最后于2002年的12月上映,推迟了一整年。 ⬆️《纽约黑帮》中的结尾布景 斯科塞斯坚持影片必须以现代纽约的城市天际线结束,否则这片子就没有意义:我们不只是还原纽约历史,而是让人们知道纽约的今天和纽约的历史是有关系的。他说:“我们在9月11日之前绘制和剪辑了结尾那段天际线的镜头,之后有人建议我们应该把世贸中心的塔楼拿掉,但我觉得修改纽约的天际线不是我的工作。电影中的这些人创造了纽约的天际线,而不是破坏它。如果天际线坍塌了,最终,他们还会再建一条新的。” 所以在影片结尾,我们可以看到纽约世贸的双子塔,这可能是它在电影当中最后一次真实地露面。 ⬆️爱尔兰移民抵达纽约(《纽约时报》) ⬆️纽约五点区(Five Points, New York) ⬆️美国著名政客、坦慕尼协会主席威廉·特维德 ⬆️讽刺坦慕尼协会勾结黑帮在选举中作弊的漫画 在电影中,我们还看到一些次要角色,其实他们在纽约历史上也真实存在过。比如说在一开始斗殴的时候,有一个非常凶残的女性,她带着铁爪子,非常凶狠地抓人的头部。后来阿姆斯特丹回到这里,在酒吧里面依然看到了,这个人叫作地狱猫玛姬(卡拉·西摩)。猫玛姬这个人在纽约历史上是真实存在过的一个犯罪分子,一个女罪犯,她确实是非常恶毒和凶残的,尤其是特别喜欢咬别人的耳朵,在影片当中也有展现(电影中的猫玛姬是以真实的地狱猫玛姬为基础,与其他纽约历史上几个女罪犯的综合体)。在这个意义上,《纽约黑帮》不是一个虚构电影,它代表了黑帮片当中真实展现历史的那些电影,所以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欢迎转发保存海报 一起走入美国黑帮电影的世界
- 1.4 | 《纽约黑帮》: 最彻底的无知,最赤裸的痛苦,最黑暗的犯罪
这一节我们来讲一讲《纽约黑帮》里提到的这个地方,以及在这里曾经生活的那些人。 ⬆️纽约曼哈顿五点区的地图(19世纪) 著名作家狄更斯,在1842年曾经报道过纽约的五点区,把这里称作“一个罪恶和痛苦的世界”。当时,五点区正处在爆炸的边缘,在19世纪40年代,爱尔兰爆发了马铃薯饥荒,一波又一波衣衫褴褛的爱尔兰穷苦人,远渡重洋来到纽约,他们有的钱只够住在最廉价、最混乱的地方,就是五点区。在《纽约黑帮》开场,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爱尔兰人混居在一座巨大的贫民窟中。 ⬆️雅克布·里斯拍摄的五点区 1845年,纽约人口有37.1万人,1855年就达到了63万人,当时超过半数的纽约人的出生地是国外,1860年,移民占去纽约人口的47%。所以,为什么年轻稚嫩的阿姆斯特丹最终敢于与本地帮叫板,就是新移民太多了,本地帮再凶,也抵不过人多。由于移民太多,纽约不得不在1855年在城堡花园设立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移民安置点。新移民的加入和人口结构的剧变,让纽约逐渐成为一个多元文化的城市,也为纽约在经济迅速崛起的过程中提供了大量充足的底层劳动力。 当时,纽约成为在伦敦、巴黎、北京之后的世界第四大城市。历史学家认为,“在世界上所有的大都市中,只有纽约的声望可以主要归因于移民,这是独一无二的。”移民对纽约的历史这么重要,但我们不要忘了,移民也是美国黑帮的源头。 ⬆️纽约本地人与新移民的骚乱(绘制于1863) ⬆️代表新移民利益的死兔党 这些电影虽然都是黑帮片,但是仔细比较一下里面的人物风格,甚至是他们开枪的方法,都有很大的区别,就因为他们来自不同的族裔文化。因此,不同的族裔是我们理解美国黑帮片的一个重要视角,这在其他国家的黑帮片是完全不同的。我们专栏后面,还要聊聊一些有色人种的帮派,他们在美国黑帮世界中,也是处在底层的。 欢迎转发保存海报 一起走入美国黑帮电影的世界
- 1.5 | 《纽约黑帮》: 早期黑帮更像政治俱乐部
这一节我们来继续讲一讲《纽约黑帮》里提到的这个地方,以及在这里曾经生活的那些人。 ⬆️《纽约黑帮》中屠夫比尔和阿姆斯特丹 ⬆️强盗窝Mulberry Street,是一个帮派和暴徒聚集的小巷(拍摄于1896年),Jacob Riis ⬆️19世纪末纽约五点帮 阿斯伯里当年写《纽约黑帮》时,认为19世纪的帮派就是20世纪20年代有组织犯罪的前身,这个结论是比较武断的,他们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形态。在影片里,迪卡普里奥代表的“死兔党”(Dead Rabbits)和丹尼尔·戴·刘易斯代表的本地帮“包厘街男孩”(Bowery Boys),尽管在历史中是真实存在的帮派,但是他们更接近于政治俱乐部,并不是每天聚在一起你争我抢的,平时都有正式工作,只在晚上和周末才聚会,主要是为他们支持的候选人宣传,他们只是在投票时偶尔打架,殴打对手,但不只是为了抢夺地盘。 在历史记载中,五点区的确经常发生骚乱和暴力冲突,这里的人为什么打架呢?几乎每一次打架都是为了帮助他们帮派支持的候选人选上公职。因为只有他们支持的候选人有了官职,才能给帮会里的人提供更好的、稳定的工作和资金支持。因此,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帮派之间的矛盾是因为族裔之间的冲突而产生的,而这种冲突最终在美国是通过民主制度,以政治的方式解决。所以黑帮历史看上去只是底层人的巧取豪夺、争名夺利,其实是与美国政治息息相关,这些内容我们下一节再说。 欢迎转发保存海报 一起走入美国黑帮电影的世界
- 1.6 | 《纽约黑帮》: 移民、帮会与政党
这一节我们通过《纽约黑帮》这个片子来聊一聊黑帮与政治。 《纽约黑帮》不仅展现了族裔的问题,也通过黑帮揭露了纽约的政治。在死兔党和本地帮的斗争当中,帮会的恩怨与地方政治的摩擦融为一体。从这个角度看,《纽约黑帮》的故事所讲述的时期,也就是1846-1863年,不仅是大量新移民来到纽约的时期,也是民主党、共和党两党制逐渐形成的时期,而纽约帮会之间的恩怨也与美国的政党政治发生了关系。 ⬆️特维德和坦慕尼协会的讽刺画 ⬆️美国漫画家托马斯·纳斯特画的特维德讽刺画 ⬆️1880年代《纽约时报》讽刺特维德的漫画 在影片当中,阿姆斯特丹与比尔的矛盾,它不仅是帮派利益的冲突,也是本地人与新移民的冲突,也是天主教与新教的冲突,也是底层人和上层社会之间的冲突。这一点在民主选举的时候,则又演变为两个政党之间的政治冲突,这种独特的社会矛盾在影片的结尾达到了一个高潮。 欢迎转发保存海报 一起走入美国黑帮电影的世界
- 1.7 | 《纽约黑帮》:美国政党政治与近代黑帮的微妙关系
这一节我们通过《纽约黑帮》这个片子来聊一聊黑帮与政治。 我们看到马丁·斯科塞斯在《纽约黑帮》里,在美国政党政治的形成和近代黑帮冲突之间建立起非常微妙的关系。《纽约黑帮》它不是一部简单的近代黑帮片,而是把曼哈顿视为纽约的缩影,把纽约视为整个美国的缩影。通过讲述纽约的诞生,来讲述美国国家的诞生。 ⬆️阿姆斯特丹和其领导的死兔党 ⬆️《无间道风云》海报 最后黑帮还是协助政党参与选举的一个重要力量,这也是《纽约黑帮》这个片子特别想揭示的一个内容。 我们看到《纽约黑帮》的故事结束之后,纽约的政治腐败还在加剧,那么纽约的帮会组织发展如何?我们下一节再来说。 欢迎转发保存海报 一起走入美国黑帮电影的世界
- 1.8 | 《纽约黑帮》:五点帮———美国黑帮现代化过程中的转折点
我们继续来聊聊《纽约黑帮》这部电影,以及纽约的黑帮故事。 《纽约黑帮》的故事结束之后,纽约的帮派还在继续发展。到了19世纪末,《纽约黑帮》中那些大大小小的帮派相继都没落了,而一个新兴的帮派“五点帮”(Five Points Gang)成为这个地区最重要的帮派。这个帮派主要活跃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个帮派为什么非常重要,就是因为我们可以把它看作美国有组织犯罪从《纽约黑帮》那种爱尔兰残酷街帮,演变到《教父》那种现代有组织犯罪集团的“过渡性”帮派。 ⬆️五点帮老大保罗·凯利(Paul Kelly) ⬆️保罗·凯利的新布莱顿舞厅原址旧照 ⬆️五点帮的对手修道士伊斯特曼 ⬆️五点帮支持的坦慕尼协会主席提摩西·苏利文 ⬆️安迪·沃霍尔与巴斯奎特 对于美国有组织犯罪来说,五点帮是一个革命性的帮派,在保罗·凯利的领导下,纽约五点帮彻底改变了19世纪美国街帮时代的很多规矩和传统,而建立起一套崭新的黑帮世界的游戏规则。 因此,我们要说的是一个大家或许不是那么熟悉的理解黑帮片的历史线索,就是黑帮与公司之间的关系。 欢迎转发保存海报 一起走入美国黑帮电影的世界
- 1.9 | 《纽约黑帮》:黑帮与公司的共通点
我们继续来聊一聊《纽约黑帮》这部电影以及纽约的黑帮故事。 从1862年到1913年,美国出现了许多至今依然有深远影响的大型公司,而这些也是纽约黑帮崛起的时期共同出现的。 公司与黑帮,都是一种共同体,他们有着非常相似的共同点。他们都是为了追求某个共同的目标,在内部建立一整套让每个成员都认同的价值和文化,甚至这种行为原则是封闭的。为了这个目标,公司和黑帮都会在某个具体领域,与同行展开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往往关系到生死存亡。 公司,尤其是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兴起和城市文化的兴盛,那些新出现在街头的经济实体,是黑帮敲诈的主要对象。一方面,黑帮往往寄生在现代城市中新出现的行业中,比如黑帮划分势力范围的街区,往往由餐馆、零售店、洗衣店、酒吧、妓院、台球厅、舞厅、网吧等经济实体构成,而这些经济实体是黑帮地下经济的主要来源。 ⬆️保罗·凯利豪华酒吧 ⬆️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通过非法手段实现石油垄断 ⬆️《夺命金》中黑道兄弟在金融危机中毫无还手之力 欢迎转发保存海报 一起走入美国黑帮电影的世界
- 1.10 | 《纽约黑帮》:黑帮与电影行业
最后这一节我们来说一说,我之所以研究黑帮片,是因为对于一个电影史研究者来说,电影这个行业本身就与黑帮世界有着复杂的关系。 简单来说,黑帮与电影的关系有这样五层:第一,黑帮的犯罪故事一直都是电影创作的灵感源泉;第二,电影业和娱乐业一直是黑帮敲诈勒索的重点行业;第三,黑帮片成为黑帮的广告宣传,参与了黑帮文化的传播和创造;第四,黑帮人士参与黑帮片的制作,推动了电影创作和发展,第五,黑帮片反过来成为黑道世界的教材,成为他们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1960年代末期东映公司开始实录黑帮片的制作 ⬆️《忠奸人》的原型、卧底FBI探员约瑟夫·皮斯托 ⬆️美国导演迈克尔·贝在香港拍摄《变形金刚4》 欢迎转发保存海报 一起走入美国黑帮电影的世界
- 1.11 | 《纽约黑帮》:电影与黑帮的互动
最后这一节我们来说一说,我之所以研究黑帮片,是因为对于一个电影史研究者来说,电影这个行业本身就与黑帮世界有着复杂的关系。 电影是大众艺术,畅销电影本身就是一种“公共知识”,在黑帮世界没有一个权威标准机构的时候,电影恰恰可以帮助他们建立一些统一的标准。 荷兰的日本专家伊恩·布鲁玛(Ian Buruma)在《日本之镜》中就提到这样的现象,日本的雅库扎都是黑帮片的狂热粉丝,他们经常模仿日本实录黑帮片中的雅库扎的做事风格。因为什么?因为不同的黑帮组织之间,没有统一的仪式和风格,山口组也不能与住吉会一起演练一套规范的日本雅库扎仪式,而让日本雅库扎风格逐渐统一起来的,其实是黑帮片。黑帮片在传播一种黑帮风格,而这成为日本不同地区、不同城市、不同性质的暴力团的共同教材。到20世纪80年代,这些团体基本上都按照经典日本黑帮片的内容,统一了组织内部的仪式,包括一些内部规则。 许多黑帮成员会有自己喜欢的黑帮片演员,一方面是觉得对方成为黑帮人士的理想化身,一方面是学习他们在演戏的时候如何制造恐惧感,这些手法既然可以在大银幕上打动观众,就可以让他们在现实中去威吓普通人。 ⬆️美国电影工业著名的黑帮片顾问演员穆萨基亚,实为纽约犯罪家族成员 ⬆️日本著名黑帮片演员安藤昇,原为黑帮老大 ⬆️美国著名演员乔治·拉夫特,后弃影从事博彩业 ⬆️台湾黑帮片《艋舺》邀请黑道兄弟做群演 所以黑帮片往往会改变许多黑帮世界的一些人和事,比如说黑帮人士的符号、墨镜,最早它其实是电影的一个发明,犯罪学家甘贝塔考证,这个符号其实并不是来自于黑帮人士,黑帮人上街的时候是不需要戴墨镜的,最早来自于美国的黑色电影《枪疯》(Gun Crazy)。 ⬆️犯罪学家考证,墨镜风衣礼帽的犯罪装束源于电影《枪疯》 至于《教父》系列影响黑帮的故事,那就太多了,甚至启发了新的犯罪手法等,我们到讲《教父》那一期专门去讲。 好,到此为止,专栏的第一部分的内容就结束了,如果你觉得内容还不错,欢迎大家能在朋友圈分享一下。大家有什么感想可以留言,有哪些问题也可以反馈给我,我找个机会统一回复大家。谢谢大家的收听! 欢迎转发保存海报 一起走入美国黑帮电影的世界
- 1.12 | 课程彩蛋 |你所感兴趣的那些问题
大家刚才听到的这一段是《教父》当中的一段西西里的民谣。非常感谢大家能够选我这个节目,我是在北京大学工作,从事电影方面的研究,但是黑帮片并不是我的主要研究领域,我主要研究电影理论和电影哲学,只不过由于个人的兴趣,从少年的时候就特别地喜欢黑帮片,这么多年也积攒了很多材料,所以有一些个人的心得体会。 西西里岛位于意大利南部,地中海上许许多多的小岛屿,散落在西西里岛的海岸边,给予了它独特而密集的自然景观和风味,这里从未受到过污染 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好得有一个学习的体验,从上周开始,新然同学开始作为助教参与工作,那么我也想在专栏计划之外,找一些合适的时机,专门回答一下大家的问题,或者说跟大家做一个沟通和交流。大家有什么想问的、想说的可以反馈给新然,我会选一些大家都比较关心的问题,跟大家互动。 我自己是三联书店的一个作者,我的一本书曾经在三联书店出版,同时我也是《三联生活周刊》的作者,曾经在这本周刊上写过很多关于电影的文章。我对“三联”这个品牌有很高的认可。在三联中读这里面,我也知道,有很多朋友本身也是博学的读书人,所以也特别希望通过这个节目能认识更多的朋友,跟大家多多地沟通和交流,这也是读书栏目的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无论是作为专栏的老师,还是作为听众,我们都在这种这一段经历当中有所收获。 欢迎转发保存海报 一起走入美国黑帮电影的世界
- 2.1 | 《教父》:一个秉承家庭价值观的男性成长故事
从今天开始,我们要一起聊聊《教父》系列。我当然会讲讲《教父》在电影创作上的技巧,但最主要的还是讲一讲《教父》与美国黑帮之间的关系。 我们这个单元的安排是这样的,最开始,我还是要逐一介绍一下《教父》三部曲的剧情,分析一下人物和主题,聊聊有意思的幕后制作故事,最后,我会专门用几节时间,来说说《教父》中那些真实的人物和情节,以及改变了美国甚至全世界的有组织犯罪的风格。 * 剧情重温 今天我们先从《教父1》开始。在我看来,《教父》第一部,讲述了柯里昂家族改朝换代的故事。这一部背景是在二战结束后,美国社会发生了变化,纽约五大犯罪家族之间形成的联盟,在新的利益面前开始瓦解。 ⬆️老教父维托·柯里昂 ⬆️桑尼被杀 影片中有一句话,当军师汤姆与老教父、桑尼3个人商议是否接受毒品时,汤姆说,毒品生意至少在未来10年是利润丰厚的,我们不做,别人也会做的。但在现实中,就像巴西尼家族一样,后来还是有意大利黑帮进入了贩毒生意,因为从西西里进货太方便了。二战后青年亚文化的兴起,毒品市场太大了,底层一些小毒贩总会因为地盘你争我夺,影响了街头秩序,最后还是要家族出面,来维持毒品行业的稳定。 ⬆️麦克和心爱的女友 虽然影片长达3个小时,但麦克作为儿子和继承人的崛起成为影片叙事的核心,影片也伴随着他的转变、接受教父的权力、获得整个家族的信任而达到高潮。所以,我认为《教父1》的核心,是一个关于男性成长的故事。 ⬆️麦克·柯里昂 而且,我们注意到,影片将家庭的象征意义,通过麦克的崛起,延伸到柯里昂家族的直系亲属及其后代之外,延伸到他所领导的家族的所有成员,这些人构成了一个虚拟大家庭。麦克最后就是为了这个大家庭,也就是整个犯罪家族,而不惜杀死家庭成员卡洛,所以,到了第二部,家庭的象征意义进一步放大,成为对整个意大利裔美国人群体的隐喻。 欢迎转发保存海报 一起走入美国黑帮电影的世界
- 2.2 | 《教父》改编拍摄:从穷困潦倒到一夜爆红
从今天开始,我要和大家聊一聊《教父》系列。 接下来,我们说说《教父》是怎么拍摄的。我们先说《教父》小说的作者马里奥·普佐,因为如果没有普佐,就不会有这部小说,也就不会有这部伟大的电影。 ⬆️马里奥·普佐 所以,《教父》虽然伟大,但它还真不是普佐发自内心想写的作品,而是他在文学圈子里走投无路时,为了生活不得不写的东西。 在《教父》这本书小说还没出版之前,电影改编版权就被买走了,当时好莱坞的版权交易就是这么快。普佐本人对这个电影版权其实不太上心,他压根没想到这片子能红,更没想到的是,这部电影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1968年春天,普佐见了派拉蒙公司的制片经理罗伯特·埃文斯(Robert Evans),别看这个人还不到40岁,但他已经对好莱坞电影工业了如指掌,是经验丰富的老油条了。由于在制片《教父》时他还年轻,我们就叫他小埃吧,他在《教父》这个单元里,是一个反复登场的人物,大家可以记住他。 ⬆️派拉蒙公司的制片经理罗伯特·埃文斯 ⬆️弗朗西斯·福德·科波拉 欢迎转发保存海报 一起走入美国黑帮电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