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世界之战 | BuzzFeed股价狂飙 ChatGPT真的在颠覆新闻业吗?
两条独家新闻令美国数字媒体公司BuzzFeed股价在两天内连番数倍。本集节目中杨一回顾了BuzzFeed股价狂飙的过程,BuzzFeed是一家怎样的公司。Meta与BuzzFeed围绕创作者的合作透露出创作者经济在美国怎样的发展趋势。杨一也从他的角度观察了人工智能(AI)在媒体领域的进一步应用又会给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记者真的要被人工智能取代了吗? 听播客之外,也欢迎在小红书搜索“杨一”,关注更多精彩笔记。 - 延伸收听 - Emma:从夜班编辑到通讯社的财经记者 Apple播客 | 小宇宙 美国流媒体视频大战全员集结 战况究竟如何? Apple播客 | 小宇宙 - 制作团队 - 编辑 杨一 节目统筹 禾放 后期制作 陆佳杰 节目运营 小米粒 视觉设计 Jessi -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 2023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互动方式 - 节目/主播商务洽询:ad@justpod.fm 互动邮箱:yangyi@justpod.fm 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 杨一 微博:@JustPod @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JustPod / 播客一下
- 新春围炉夜话 | 没有2022的「去现场」
我开小红书啦!欢迎在小红书搜索“杨一”关注我哦。 本期节目中有一些想对《去现场》听众,特别是一直支持的老听众说的话。 - 音乐 - Auld Lang Syne, Mairi Campbell and Dave Francis, Sex and the City: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2008, New Lone Records - 制作团队 - 编辑 杨一 节目统筹 禾放 后期制作 陆佳杰 节目运营 小米粒 视觉设计 五颜六色的大亮哥 -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 2023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互动方式 - 节目/主播商务洽询:ad@justpod.fm 互动邮箱:yangyi@justpod.fm 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 杨一 微博:@JustPod @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JustPod / 播客一下
- 吕晓宇(下):从拉美到中东
本期节目为“JUSTREAD!夏日播客读书周”直播录音。《去现场》联合单读围绕青年学者吕晓宇的新书《利马之梦:晓宇的拉美笔记》举办了一场对谈活动“用记者的方法做国际研究”。嘉宾吕晓宇是青年作家、学者,他于2016年偶然得到机会前往秘鲁,进入一支总统候选人的竞选团队,亲身地实践何为“做政治”。在这个过程中,秘鲁乃至拉美的历史碎片不断闪现,晓宇的文本知识与现实经验不断碰撞,由此,他重新思考有关政治实践、学术意义和真实生活的问题。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继续探讨了他在秘鲁近距离观察总统选举的经验,以及在中东地区的研究经历。我们也讨论到在国际问题研究中,宏观结构与微观视角分别带来了什么。当我们“去现场”的时候,会不会反而带来了“亲历者的偏见”。 - 本集话题成员 - 主持:杨一(小红书:杨一) 嘉宾:吕晓宇,青年作家、学者 - 延伸阅读 - 《利马之梦:晓宇的拉美笔记》,吕晓宇 著,单读|铸刻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 - 制作团队 - 片头设计 陆佳杰 编辑制作 hotair 陆佳杰 节目运营 小米粒 logo设计 五颜六色的大亮哥 -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2023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互动方式 - 商务合作:ad@justpod.fm 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 杨一 微博:@JustPod @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JustPod / 播客一下
- 吕晓宇(上):听他的拉美笔记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杨一”(ID: thisisyangyi),获取更多《去现场》内容。 今年夏天,JustPod联合8家出版社举办了线上读书活动“JUSTREAD!夏日播客读书周”,《去现场》联合单读围绕青年学者吕晓宇的新书《利马之梦:晓宇的拉美笔记》举办了一场对谈活动“用记者的方法做国际研究”,本期节目为直播的录音。 嘉宾吕晓宇是青年作家、学者,他于2016年偶然得到机会前往秘鲁,进入一支总统候选人的竞选团队,亲身地实践何为“做政治”。在这个过程中,秘鲁乃至拉美的历史碎片不断闪现,晓宇的文本知识与现实经验不断碰撞,由此,他重新思考有关政治实践、学术意义和真实生活的问题。在本期节目中,他就与我们分享了自己在拉美,特别是秘鲁行走访学的见闻与观察。 - 本集话题成员 - 主持:杨一(微博@杨一1) 嘉宾:吕晓宇,青年作家、学者 - 延伸阅读 - 《利马之梦:晓宇的拉美笔记》,吕晓宇 著,单读|铸刻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 【听众联系处】单元正式启动。如果你有什么想和《去现场》以及我分享的事情,或者想问的问题,都欢迎你写邮件至 yangyi@justpod.fm,之后会在节目中不定期回复各位的邮件。 - 制作团队 - 片头设计 陆佳杰 编辑制作 hotair 节目运营 小米粒 logo设计 五颜六色的大亮哥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去现场》,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和芒果动听收听。 -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 - 互动方式 - 微信公众号:杨一(ID: thisisyangyi) 微博:@JustPod @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 / JustPod 联系方式:yangyi@justpod.fm
- 相隔10年,两代传媒人的对话 | 去现场 x 实习生活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杨一”(ID: thisisyangyi),获取更多《去现场》内容。】 本集节目是「去现场」和播客「实习生活」的联合企划。在这次长达3小时的对话中,我和「实习生活」主播丁丁,以及两位00后嘉宾探讨了“不再那么吸引人”的传媒业和其未来趋势,传媒业和各个行业实习生们共性的一些问题,以及以上涉及到的部分社会现象和议题,其中不乏生动有趣的新闻案例和亲身经历分享。 由于总时长较长,本次对话将分为上下两集播出,本集为上集。 【本集话题成员】 丁丁:播客「实习生活」主播,即刻@就是阿拉丁 杨一:JustPod首席运营官,播客「忽左忽右」「去现场」主播,(即刻@杨一,微博@杨一1) Molly:gap year中,「未来预想图」实习编辑兼记者,即刻@特务头子 云尔:复旦大学大四应届生,播客「三五晨群」主播,曾在报业和电视台实习,微博@羲和敲鐘 【片头设计】陆佳杰 【编辑制作】丁丁 【节目运营】得闻 【logo设计】五颜六色的大亮哥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去现场》,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和芒果动听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杨一(ID: thisisyangyi) 微博@JustPod @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 联系方式:yangyi@justpod.fm
- 【播客推荐】15秒统治耳朵:算法时代的神曲制造 | JustPod x 先生制造
- 本集节目由JustPod与“先生制造”联合制作 - 本集《去现场》为您推荐JustPod团队的最新尝试,我们与知名杂志《时尚先生》旗下新媒体“先生制造”联合制作了一期播客节目,将平面媒体的专题报道以叙事播客的形式推出,用声音重新展示非虚构。 欢迎您使用任意播客应用,搜索“JustPod制造”订阅。 2018年,一首网络歌曲《学猫叫》带来了现象级轰动,仅一年时间便在全网积累下73亿音乐播放量。巨大的收听流量打破了音乐市场的全部原有逻辑,《学猫叫》的创作密码也被一再拆解、批量复制,但与此同时歌曲背后的原唱者却是完全隐形的。 我们找到了《学猫叫》的原唱,从她的故事以及歌曲的走红过程中,梳理神曲是如何被制造的,它又如何重塑了音乐市场。 - 嘉宾 - 刘敏,“先生制造”编辑 - 延伸阅读 - 15秒统治耳朵:算法时代的神曲制造 (公众号:先生制造) - Credits - 策划:谢丁 程衍樑 制作人:Xicvona 声音设计:佳杰 啸天 制作总监:王若弛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JustPod制造》,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和荔枝收听。 - 互动方式 - 微博@JustPod @先生制造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
- 杨潇:别再“讨论”非虚构了 赶紧写吧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杨一”(ID: thisisyangyi),获取更多《去现场》内容。】 本集《去现场》的嘉宾在邀约他录音之前,已经很多次被听众提起,希望我可以请他聊一聊。而我尽管之前有几次机会可以跟他私下交流,但还是很想请他上节目分享。他是杨潇,曾先后供职于《南方人物周刊》《时尚先生》,哈佛尼曼学者。这次我们从他即将出版的新书《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聊起,不仅谈到写作这本书的经历与想法,也谈到了非虚构写作。 这集节目也是《去现场》第一季的最后一集,感谢听众的陪伴与支持,第二季会很快回来,我们到时再会。 【主持】杨一(微博@杨一1) 【嘉宾】杨潇,作家、记者(微博@杨潇在西南大后方) 【延伸阅读】 《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杨潇,单读 之前给【去现场 X 实习生·活 传媒专业学生联合节目】投稿并愿意参与节目录制的同学,请加小小e微信(internsoflife)联系我们。 《听众联系处》单元正式启动。如果你有什么想和《去现场》以及我分享的事情,或者想问的问题,都欢迎你写邮件至yangyi@justpod.fm,之后会在节目中不定期回复各位的邮件。 【logo设计】五颜六色的大亮哥 【片头设计】陆佳杰 【编辑制作】啸天 【制作总监】王若弛 【节目运营】Alika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去现场》,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和芒果动听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杨一(ID: thisisyangyi) 微博 @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 联系方式:yangyi@justpod.fm
- 拐点上的凤凰还能涅槃吗?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杨一”(ID: thisisyangyi),获取更多《去现场》内容。】 2021年2月26日,在香港上市的凤凰卫视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发出公告,宣布从当日起,刘长乐先生已卸任该公司行政总裁职务,仍留任董事会主席及执行董事。徐威获委任成为公司新任行政总裁。而据媒体报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副总编孙玉胜也获任命成为凤凰卫视常务副总裁。很多人把刘长乐的卸任看作这家电视媒体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拐点。 今年3月31日是凤凰卫视成立25周年。我的个人播客《杨一电台》 在五年前,也就是凤凰 20 周年台庆时曾经采访几位凤凰观众,共同回忆这家电视台与我们相伴的时光。本集《去现场》我和同事佳杰重制这集节目,保留五年前节目的叙事形式,对声音设计进行了优化。站在一个重要的拐点,我们也回忆我们五人与这家电视台共同走过的青葱岁月。 凤凰陪伴我们成长,我们也见证着凤凰的成长。为什么爱凤凰、怎样爱凤凰、凤凰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们又因凤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是一个媒体与一群人的故事,这是我们与凤凰的故事。 【主持】杨一(微博@杨一1 ) 【嘉宾】胡昀(@Sean谦)、刘政亿(@flyinglzy)、钟旅军(@凤凰先生331)、郑立欣(@Eric被注册了 ) 【采访时间】2016年1月1日、2016年1月29日、2016年2月1日、2016年2月2日 【首播时间】2016年3月21日 【重制时间】2021年3月15日 【相关资料】 Anticipatory Compliance (George Monbiot·2008年4月22日) Murdoch and China (the Guardian·2003年8月24日) How Murdoch Got Lost in China (Stephen Kotkin·the New York Times·2008年5月4日) 《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规定》(1993年) 【延伸阅读】 《凤凰卫视这些年》(张林·现代出版社·2016年) Rupert Murdoch's China Adventures: How the World's Most Powerful Media Mogul Lost a Fortune and Found a Wife (Bruce Dover·Tuttle Publishing·2008年) The Murdoch Archipelago (Bruce Page·Tantor Media·2013年) 【音乐】 《凤凰飞翔》(刘德华·人间爱·1999) 《蓝天》(李玟·Promise·2001) 之前给【去现场 X 实习生·活 传媒专业学生联合节目】投稿并愿意参与节目录制的同学,请加小小e微信(internsoflife)联系我们。 《听众联系处》单元正式启动。如果你有什么想和《去现场》以及我分享的事情,或者想问的问题,都欢迎你写邮件至 yangyi@justpod.fm,之后会在节目中不定期回复各位的邮件。 【logo设计】五颜六色的大亮哥 【片头设计】陆佳杰 【编辑制作】杨一、陆佳杰 【制作总监】王若弛 【节目运营】得闻、Alika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去现场》,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和芒果动听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杨一(ID: thisisyangyi) 微博 @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 联系方式:yangyi@justpod.fm
- 十年“寻路中国” 舶来的非虚构如何打开中文特稿写作新思路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杨一”(ID: thisisyangyi),获取更多《去现场》内容。】 今年是美国作家何伟的《寻路中国》在中国大陆出版十周年。在这本书出版前,何伟以及他的同事欧逸文在《纽约客》杂志上刊发的关于中国的特稿作品,已经通过《读库》及其他个人翻译路径陆续进入中文世界,但《寻路中国》中文版的正式出版所引发的关注与讨论或许是空前。它让更多的中国媒体人了解到“非虚构写作”,以及在西方已经有近半个世纪历史的“新新闻主义”风潮,同时也打破了对报告文学、纪实文学与特稿写作的传统认知。 本集《去现场》请来了《寻路中国》大陆译本的责任编辑张吉人,他与我们回顾了这本书引进的始末,以及如何从“单本作品引进”逐步发展成为颇具特色的“译文纪实系列”。他同时会告诉我们一个以翻译作品为主的出版编辑每天的工作是怎样的,还会从出版的视角看中文非虚构创作十年来的变化。 【主持】杨一(微博@杨一1) 【嘉宾】张吉人,上海译文出版社编辑 【延伸阅读】 《末日巨塔——基地组织与"911"之路》(初版名为《巨塔杀机》) 《寻路中国 : 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 《江城》 《打工女孩 : 从乡村到城市的变动中国》 《再会,老北京 : 一座转型的城,一段正在消逝的老街生活》 之前给【去现场 X 实习生·活 传媒专业学生联合节目】投稿并愿意参与节目录制的同学,请加 小小e 微信(internsoflife)联系我们。 《听众联系处》单元正式启动。如果你有什么想和《去现场》以及我分享的事情,或者想问的问题,都欢迎你写邮件至 yangyi@justpod.fm,之后会在节目中不定期回复各位的邮件。 【logo设计】五颜六色的大亮哥 【片头设计】陆佳杰 【编辑制作】CC、啸天 【制作总监】王若弛 【节目运营】Alika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去现场》,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和芒果动听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杨一(ID: thisisyangyi) 微博 @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 联系方式:yangyi@justpod.fm
- “中国组”如何报道中国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杨一”(ID: thisisyangyi),获取更多《去现场》内容。】 2020年年底,香港有线电视新闻台将《新闻刺针》节目组全体裁员,引发《有线中国组》记者不满,决定跟随集体辞职。这一事件也再次让外界关注到香港媒体中的“中国组”。本集《去现场》的嘉宾麦俊是一位资深“中国组”记者。“中国组”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存在,港媒关注怎样的内地新闻,一份地处香港的英文媒体又在中国的全球叙事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主持】杨一(微博@杨一1) 【嘉宾】麦俊,《南华早报》驻北京记者,曾担任《明报》中国组记者 《听众联系处》单元正式启动。如果你有什么想和《去现场》以及我分享的事情,或者想问的问题,都欢迎你写邮件至yangyi@justpod.fm,之后会在节目中不定期回复各位的邮件。 【logo设计】五颜六色的大亮哥 【片头设计】陆佳杰 【编辑制作】CC 【制作总监】王若弛 【节目运营】Alika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去现场》,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和芒果动听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杨一(ID: thisisyangyi) 微博@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 联系方式:yangyi@justpod.fm
- 朱鸣岐:即使媒体不再是一份工作,我也离不开它
各位《去现场》的听友牛年快乐!农历新年后的第一集,请来了前凤凰优悦广播U Radio主持人朱鸣岐。九年前,伴随着港府推动数码声音广播(DAB+)发展战略,凤凰卫视正式启播了香港地区第一家数码广播普通话频道--凤凰优悦广播「URadio综合台」。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齐聚香港,开始了新媒介的创业,朱鸣岐就是其中之一。离开媒体圈,朱鸣岐如今从事宏观经济分析师的工作,他又如何完成职业跑道的转换。媒体人离开媒体行业真的只有无奈与遗憾吗?本集《去现场》来听朱鸣岐的媒体故事。 【主持】杨一(微博@杨一1) 【嘉宾】朱鸣岐,荣鼎集团宏观经济分析师,前凤凰优悦广播U Radio主持人 《听众联系处》单元正式启动。如果你有什么想和《去现场》以及我分享的事情,或者想问的问题,都欢迎你写邮件至yangyi@justpod.fm,之后会在节目中不定期回复各位的邮件。 【logo设计】五颜六色的大亮哥 【片头设计】陆佳杰 【编辑制作】CC 【制作总监】王若弛 【节目运营】得闻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去现场》,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和芒果动听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杨一(ID: thisisyangyi) 微博@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 联系方式:yangyi@justpod.fm
- 鼠年最后一访:前凤凰记者的“牲口”岁月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杨一”(ID: thisisyangyi),获取更多《去现场》内容。】 很多人都听说过凤凰卫视的一句知名的企业文化口号“女的当男的用,男的当牲口使”,本集《去现场》的嘉宾王恳就对此感同身受。他曾经先后担任凤凰卫视驻上海、北京记者,本集节目听他讲述曾经的记者岁月。 这也是《去现场》春节前的最后一集节目,在此祝各位听众新春快乐、健康平安。春节期间《去现场》将停更一周。我们年后再见! 【主持】杨一(微博@杨一1) 【嘉宾】王恳,前凤凰卫视记者 《去现场》与播客《实习生·活》共同发起了一起嘉宾&声音征集。如果你是新闻、传媒相关专业在读生,愿意和大家分享你实习的一点经历和体会,欢迎用文字或音频将它告诉我们。详细参与方式,请见公众号。 《听众联系处》单元正式启动。如果你有什么想和《去现场》以及我分享的事情,或者想问的问题,都欢迎你写邮件至yangyi@justpod.fm,之后会在节目中不定期回复各位的邮件。 【logo设计】五颜六色的大亮哥 【片头设计】陆佳杰 【编辑制作】CC 【制作总监】王若弛 【节目运营】得闻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去现场》,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和芒果动听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杨一(ID: thisisyangyi) 微博@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 联系方式:yangyi@justpod.fm
- 为春节补刷综艺的你 翻看这本综艺密码簿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杨一”(ID: thisisyangyi),获取更多《去现场》内容。】 快过年了,2020的热门综艺你都看过吗,你还记得哪些?2021年,你还会继续追综艺吗?一档综艺节目的创作密码是什么?中国大陆的综艺还在抄模式吗?韩综对中国综艺到底有什么影响?如今的全球综艺创意链又是怎样的路径?这集《去现场》请来综艺策划文杰为你解码。准备春节补刷综艺的你,可以先来翻看这本综艺密码簿。 【主持】杨一(微博@杨一1) 【嘉宾】杨文杰,综艺策划 《去现场》与播客《实习生·活》共同发起了一起嘉宾&声音征集。如果你是新闻、传媒相关专业在读生,愿意和大家分享你实习的一点经历和体会,欢迎用文字或音频将它告诉我们。详细参与方式,请见公众号。 《听众联系处》单元正式启动。如果你有什么想和《去现场》以及我分享的事情,或者想问的问题,都欢迎你写邮件至yangyi@justpod.fm,之后会在节目中不定期回复各位的邮件。 【logo设计】五颜六色的大亮哥 【片头设计】陆佳杰 【编辑制作】CC 【制作总监】王若弛 【节目运营】得闻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去现场》,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和芒果动听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杨一(ID: thisisyangyi) 微博@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 联系方式:yangyi@justpod.fm
- 张鸥:电视直播“老兵”的“新”思考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杨一”(ID: thisisyangyi),获取更多《去现场》内容。】 本集《去现场》的嘉宾张鸥,是一位新闻老兵,加入央视已经超过20年。在这次录音前,我以为这会是一次“叙旧”,但出乎我的意料,它成为了一次对于新媒体直播的观察与探索。传统媒体在突发新闻直播领域的经验是如何运用于融媒体时代的? 【主持】杨一(微博@杨一1) 【嘉宾】张鸥,央视新闻记者 【延伸阅读】 《直播幕后:电视突发直播一线手记》,张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 3年1月 《去现场》与播客《实习生·活》共同发起了一起嘉宾&声音征集。如果你是新闻、传媒相关专业在读生,愿意和大家分享你实习的一点经历和体会,欢迎用文字或音频将它告诉我们。详细参与方式,请见公众号。 《听众联系处》单元正式启动。如果你有什么想和《去现场》以及我分享的事情,或者想问的问题,都欢迎你写邮件至yangyi@justpod.fm,之后会在节目中不定期回复各位的邮件。 【logo设计】五颜六色的大亮哥 【片头设计】陆佳杰 【编辑制作】CC 【制作总监】王若弛 【节目运营】得闻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去现场》,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和芒果动听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杨一(ID: thisisyangyi) 微博@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 联系方式:yangyi@justpod.fm
- 新的一年,“逃离”媒体ing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杨一”(ID: thisisyangyi),获取更多《去现场》内容。】 在《去现场》中,我曾经采访过很多已经离开媒体圈的前媒体人,不过这集节目,我请来了一位刚刚提交辞呈离开媒体的朋友。李皙寅是前财经记者,也是《去现场》的听众。他在2021年新年后,离开了媒体老东家,跳槽到一家初创企业工作。刚刚开始新工作的他会面对怎样的新生活,过去媒体的工作经验又对他的新工作有什么帮助。站在他个人的新起点,我也想帮他做一次记录,记录下这一份“新鲜感”。 【主持】杨一(微博@杨一1) 【嘉宾】李皙寅,前财经记者 《去现场》与播客《实习生·活》共同发起了一起嘉宾&声音征集。如果你是新闻、传媒相关专业在读生,愿意和大家分享你实习的一点经历和体会,欢迎用文字或音频将它告诉我们。详细参与方式,请见这里。 《听众联系处》单元正式启动。如果你有什么想和《去现场》以及我分享的事情,或者想问的问题,都欢迎你写邮件至yangyi@justpod.fm,之后会在节目中不定期回复各位的邮件。 【logo设计】五颜六色的大亮哥 【片头设计】陆佳杰 【编辑制作】CC 【制作总监】王若弛 【节目运营】得闻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去现场》,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和芒果动听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杨一(ID: thisisyangyi) 微博@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 联系方式:yangyi@justpod.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