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63 金钱冥想——疗愈匮乏,永沐丰盛
在这个冥想音频中,你可能会触碰到匮乏、不够、不配得的根源,去爱它吧。 Shownotes 00:01 本次冥想的介绍 02:49 正式冥想开始 44:51 社群交流 BGM Nikola Tesla 369 Code Music with 432Hz Tuning [alt text] 爱发电上赞助
- 62 分手现场:总是在关系里逃跑是怎么回事(嘉宾:Milk)
这期是我和创业伙伴Milk的分手现场实录。我们谈论了彼此内在的“逃跑君”,细数相处过程中的珍贵时刻,乃至愤怒和遗憾。也会有欢乐和释怀流淌出来。甚至会想,今后找恋人或商业伙伴的标准可以是:能不能好好分离。 BGM 50 Ways To Leave Your Lover - Paul Simon 爱人错过 - 告五人 嘉宾 Milk,缪老师,播客「黄色柜子」 ShowNote 15:00 看到“真心”的第一反应,快跑! 21:00 不敢划清边界、表达愤怒是因为害怕分离 30:00 不生气的人会让人感到不安全和不信任 37:00 修行半天,修来个普通人 47:00 试着列下你的愤怒清单,能正式自己的欲望 55:43 讨好型人格是一种保护机制 1:03:50 State Before Story 1:06:58 分手了,想对彼此说点什么吗? 1:15:00 来聊聊工作里曾经有过的愤怒 1:27:00 分手了,我便可以当个“坏女人” 1:36:44 只要是分手双方一定会有愤怒 1:37:19 觉知地分手,也并不会是捷径 01:41:19 你为什么会想跟我当朋友? 01:45:06 我们都活得很认真 01:47:50 各自修行,互相为伴 欢迎加入我们的走心交友社群「章鱼觉醒」,说不定你也能找到一个最后能好好分手的伴侣呢(不是 [alt text] 爱发电上赞助
- 61 『瞬息全宇宙』是一份隐藏的bad trip指南(嘉宾 Steve 凉意 梁鸿儒)
Shownotes 02:14 为什么《妈的多元宇宙》就算剧透了也依然很好看 09:55 母亲愿意跟着堕落,才能真的拯救女儿 14:19 “我是你妈!”喊出的不是家长权威,而是和长大的孩子重构关系 31:10 看似软弱的丈夫,其实是最man、最坚韧的男人 42:16 代表虚无的贝果并非无厘头,其实充满深意 51:25 女儿陷入虚无的根本原因不是知晓一切,而是丧失关系 61:43 多元宇宙的设定真实反映了互联网生活的空虚与混乱 70:30 恨和愤怒表达出来,爱才有生长的空间 80:39 人们能接受人生选择的多元,却不能接受选择结果的多元 94:15 我们在现实里只是人口,在网上只是流量 99:14 为什么面对本质上虚无的宇宙,慈悲是最好的态度? 110:05 贝果有多荒谬,我们在上一辈人眼里就有多荒谬 嘉宾 Steve,播客《Steve说》主播,心理咨询师 Jess,播客《神爱玩财》主播,公众号@妈的讲真 梁鸿儒,家庭治疗师 凉意,播客《超智游戏》主播,非暴力沟通和亲密关系教育工作者 爱发电上赞助
- 60 不是每个妈妈生完孩子就会爱(feat. 凉意)
身为新手妈妈的我,孩子快7个月才第一次感受到巨大的爱,于是找非暴力沟通老师凉意复盘了一下,身为身心灵工作者,为什么正念、倾听、揣测善意,生娃后啥都不会了。 当然,一个多小时的聊天也只是这半年多的一个小小缩影。还有许多面向未来再谈。 Shownotes * 孩子七个月的时候我才第一次感受到巨大的爱 * 我的宝宝是不是也“应该”和别人的孩子一样睡整觉 * 心理工作者也要面对育儿也是复杂失控不确定 * 互相矛盾的育儿建议充斥着我的生活 * 是“太黏人”的孩子还是“需要爱”的孩子 * 养育孩子需要一整个村庄 * 原来不仅不同的宝宝有个性化需求,妈妈也是 * 养宝宝对父母来说都是在挑战各自的底层逻辑 * 现代育儿模式中的局限:科学主义与个人主义 * 补觉这件“对的事”为什么很难被重视 * 霸道总裁式的去帮助孕妈宝妈 * 一个相互约定如何照顾反馈的聊天系统 * 没有答案的状态让我有一份敬畏 * “事后诸葛亮”是条很大的豺狗 * 怎样帮新手妈妈能帮到点子上 爱发电上赞助
- 59 连自己都不爱的时候,最适合去爱众生了——再谈受施法冥想
BGM: Eivør - Trøllabundin 这期再次聊到受施法冥想。 受施法终归是一种平等心。 乐并不比苦更高一筹,而阴影也永远不可能盖过光。 它们只是在同等长度的一呼一吸间,进行着能量交换,像是静脉和动脉的循环流转。 而苦与乐都只是原材料,心是炼金术师。 受施法是温柔的疗愈。 比起那些长时间沉浸式、宣泄式的创伤疗愈,受施法是细水长流。 因为呼吸是一来一回的,所以痛苦再大都不至于压垮我们。 就像每一次把头扎进痛苦的河水时,都有机会抬起头喘口气。 而有了爱的加持,下次再面对痛苦时,又能再敞开一点。 受施法也打破了许多修行人所固有的自恋,因为它的一个根本前提是: 我们并不是孤立的人。 奇怪的是,在我们钻进牛角尖、对自己百般挑剔、失去所有希望的时候,往往最容易去爱众生。 好像在人类的出厂设置里,天生就写着对他人的慈悲与关怀。 哪怕当下特别不爱自己,想到千千万万人也在受苦,反倒突然涌出许多爱想给出去。 [image description] 加入章鱼觉醒社群,即可听到「与母亲的关系」主题的受施法冥想。 爱发电上赞助
- 58 《活在当下指南》指南(feat. Steve & 学霸猫)
知名学者萨姆·哈里斯(Sam Harris)的著作《Waking Up》的中文版《活在当下指南》近期已经上市,这是学霸猫(俞立颖)和我(朱静姝)的合作翻译作品。我们的朋友Steve请我们一起聊了聊关于这本书的翻译过程,一起探讨了对”正念”、“灵性”的看法。 聊天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回到当下的过程。 延伸阅读 1 《我对中风的洞察》,TED演讲者Jill Bolte Taylor,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gs411z7PV 2 《唯识:新的意识科学》,作者杨定一 3 《知觉之门》,作者阿道斯·赫胥黎 4 《无名悲伤词典》:Xeno(细诺),https://www.dictionaryofobscuresorrows.com/post/16571284794/xeno 5 《我:弄错身份的个案》,作者杨定一 6 《能断金刚》,作者麦可·罗区格西 7 《活在当下指南》译者后记,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4109181/ 爱发电上赞助
- 57 非(要)暴力沟通?两个实践者的深谈(feat. 凉意)
从备菜到炒菜,一次根植于当下的深度对话。 Shownotes 1:00 录播客前的“备菜”过程 11:41 万事皆容器,搭好容器骂人也可以很安全 18:00 察觉到不想再过这样的生活,是非常困难的 22:22 脱离走脑,走心直面真实的需要 27:30 同理心到底是什么? 32:00 偏不想非暴力沟通的时刻 38:40 把Circling团队收到的负面反馈当成拓宽边界的机会 40:27 非暴力沟通的是“好人”人格,其它人格却想要乱来 48:00 存在即虐恋——人有追求不幸的权利,在不幸里也有愉悦 51:00 我们可以吹捧自己! 58:18 人们承受痛苦的能力远大于承受快乐的能力,舒展轻盈会莫名吓到我们 62:22 Jess:为什么会从非暴力沟通到Circling 70:10 无理取闹的样子其实是创伤被触发的样子 78:35 非暴力沟通初学者的不服:凭什么总是我去善解人意!? 82:37 情侣间翻旧账是因为曾经跨越了自己的边界 84:21 照顾自己很容易被引导成任性,不顾他人感受 87:25 像帆船纠正航向,偏着走,才能到你想去的地方 89:10 怎样找到最适合的提请求的味道? 93:57 非暴力沟通中容易被忽略掉的重要理念:自然的给予 100:20 去两个极端摆荡后,自然知道请求该怎么表达 107:53 We are we, we are one. BGM Snatam Kaur - Mul Mantra The Beatles - Here Comes the Sun 欢迎加入圈圈社群: circlingquanquan.com 爱发电上赞助
- 56 不想再讨好,又渴望被喜欢(嘉宾 Steve)
本期节目是Steve(心理咨询师,「Steve说」和「Man立」主播)跟我的深聊,从中你或许可以照见自己“被人喜欢”的渴望。而那份“不再讨好”的勇气,说不定会在退缩几步之后,毅然决然地到来。 Shownotes 04:21 有一天Steve突然很厌恶心理咨询这份工作 12:28 沉默的喧嚣就是心里有许多话,却一句也说不出来 23:21 我们现有情绪状态,故事只是赋予状态的解释 29:34 直面自我挑剔的“播客导演” 42:42 如果鼓励自己讨好别人会发生什么? 52:25 Steve因为说话太正被拒绝串台 61:44 坦诚地抱怨也有可能帮助到他人 76:25 袒露不那么伟光正的部分,可能会带来社会性死亡 80:21 死亡是纯粹而绝对的,能与之抗衡的只有值不值得 89:44 知名主播Tim Ferriss愿意自己现场成为来访者,暴露童年脆弱经历,让嘉宾示范部分心理学(IFS)的咨询过程 https://tim.blog/2021/01/14/richard-schwartz-internal-family-systems/ 92:23 成为别人的模范,只是做真实自己的副产品 98:15 聊到最后,我们依旧是希望被他人喜欢的 BGM Creep, Radiohead - Guillem Errando violin cover Brooklyn Duo - True Colors (Cello & Piano Cover) 爱发电上赞助
- 54 你也有“勤奋后遗症”吗?
很多人心中都有两个小人,一个说“我要拼!”,一个说,“我要躺!” 回想我自己的奋斗历程,好像前者主导太多,如今后者患上了“勤奋后遗症”,一自律就反抗。 于是本期节目我请来了我们社群的一位“不愿勤奋”的带领者Ling,和勤奋做视频教人赚钱的Rachel,来一起聊聊勤奋和勤奋后遗症。 BGM "Everything Is Just a Mess" by The Brook & The Bluff Shownotes 06:00 你生命中最勤奋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14:50 一份迷思:“现在要是能像过去那样努力,就会更厉害” 18:00 勤奋只是特别小的一个因素,认知、能力、策略、方向或许更重要 23:03 内容创作者回看自己的作品,大多会感到不满(吗?) 30:06 我们为何有了“勤奋后遗症” 34:25 回不去毕业前的样子,恰恰是件好事 37:58 “苦”的美学意义 40:03 讲究传承的技艺里,都会用吃苦来达到“臣服” 44:43 弗洛姆的“逃避自由”,和尼采的“超人” 47:35 自由的副产品是迷茫 50:23 说自己不勤奋,背后是“渴望活在深刻的激情中” 51:05 激情或时机或许会来得自然而然,但很多人都不敢等待,害怕“我不动就是在倒退” 58:07 两种压力,Distress和Eustress 64:04 放下“要做出惊世骇俗的作品”的压力 66:41 不勤奋也可以是一种主动选择 72:53 许多人把单打独斗视为理所当然,其实同伴支持很重要 79:03 社会一边歌颂勤奋,又一边推崇“毫不费力” 爱发电上赞助
- 53 失败还好,成功可太吓人了
关于“害怕成功”的一点碎碎念。 推荐阅读: The War of Art: Break Through the Blocks and Win Your Inner Creative Battles, Steven Pressfield 摘录整个关于恐惧成功的一节分享给大家—— Resistance feeds on fear. We experience Resistance as fear. But fear of what? Fear of the consequences of following our heart. Fear of bankruptcy, fear of poverty, fear of insolvency. Fear of groveling when we try to make it on our own, and of groveling when we give up and come crawling back to where we started. Fear of being selfish, of being rotten wives or disloyal husbands; fear of failing to support our families, of sacrificing their dreams for ours. Fear of betraying our race, our 'hood, our homies. Fear of failure. Fear of being ridiculous. Fear of throwing away the education, the training, the preparation that those we love have sacrificed so much for, that we ourselves have worked our butts off for. Fear of launching into the void, of hurtling too far out there; fear of passing some point of no return, beyond which we cannot recant, cannot reverse, cannot rescind, but must live with this cocked-up choice for the rest of our lives. Fear of madness. Fear of insanity. Fear of death. These are serious fears. But they're not the real fear. Not the Master Fear, the Mother of all Fears that's so close to us that even when we verbalize it we don't believe it. Fear That We Will Succeed. That we can access the powers we secretly know we possess. That we can become the person we sense in our hearts we truly are. This is the most terrifying prospect a human being can face, because it ejects him at one go (he imagines) from all the tribal inclusions his psyche is wired for and has been for fifty million years. We fear discovering that we are more than we think we are. More than our parents/children/teachers think we are. We fear that we actually possess the talent that our still, small voice tells us. That we actually have the guts, the perseverance, the capacity. We fear that we truly can steer our ship, plant our flag, reach our Promised Land. We fear this because, if it's true, then we become estranged from all we know. We pass through a membrane. We become monsters and monstrous. We know that if we embrace our ideals, we must prove worthy of them. And that scares the hell out of us. What will become of us? We will lose our friends and family, who will no longer recognize us. We will wind up alone, in the cold void of starry space, with nothing and no one to hold on to. Of course this is exactly what happens. But here's the trick. We wind up in space, but not alone. Instead we are tapped into an unquenchable, undepletable, inexhaustible source of wisdom, consciousness, companionship. Yeah, we lose friends. But we find friends too, in places we never thought to look. And they're better friends, truer friends. And we're better and truer to them. Do you believe me? 爱发电上赞助
- 52 身为工具人,我们只活出了16分之一(青色组织的理念与实践)
真实、自在、幸福地工作,有可能吗? 青色组织就是这样一种实践。 而我所在的团队 Circling China,也在成为青色组织。 Show Notes 01:20 番茄钟2.0的玩法 04:09 及时庆祝,不要等到大项目完成 07:30 组织形式的进化 07:49 红色组织——冲动型——黑帮 08:36 珀色组织——服从型——教会、军队 09:38 橙色组织——成就型——上市公司、银行 11:57 绿色组织——多元型——NGO/社会企业 14:17 青色组织的典范,荷兰博组客(Buurtzorg)护工组织 19:30 没有老板,但有教练,有健康的、有机的阶序 21:30 Buurtzorg 4000多人的团队里,CEO的职能 23:19 真正的激励=内在驱动+同伴支持+客户需求 24:32 在实现价值和意义的过程中,并不存在竞争对手 26:00 青色组织的特点(一)身心完整 27:47 平均每10个员工里,只有1个是享受工作的 28:19 在工作场合,我们只活出了1/16的自己 30:33 不需要打卡,相信员工会自己安排时间 32:44 “沉默日”,用临在和默契与同事交流 33:22 年终考评不再是令人紧张尴尬的欲抑先扬 35:56 员工自主提加薪,薪酬委员会给出建议 37:38 要让每个人身心完整,最关键的是,做真实的自己后,能收到大量持续的正反馈 39:53 Circling作为真实表达、倾听身体信号的实践 41:14 青色组织的特点(二)自主管理 41:43 追求的不是平等,而是每个人都有优越感 42:31 没有KPI,以什么作为问责机制呢? 44:55 青色组织的特点(三)进化使命 45:27 出于恐惧,我们预测并控制;基于意义,我们感知并回应 46:18 制定计划然后照章执行,就像蒙着眼骑自行车 48:16 Buurtzorg的两个护士让全公司转了型 49:41 Circling China团队倾听组织使命的方式:角色扮演 51:00 FAVI:没有预算,莫名其妙就把钱挣了 52:31 两个基本条件:创始人;大股东 53:51 青色组织创始人要检验自己的阴影:是否出于对权威的抗拒? 56:40 青色组织的挑战 60:21 Circling China志愿者招募 推荐阅读 1.《重塑组织》弗雷德⾥克.莱卢 2.《⾃主管理——博组客的⾃组织转型实践》阿斯特丽德·维⽶尔;本·温廷 3.《召唤勇⽓:觉察情绪冲击、不逃避尖锐对话、从⼼同理创造真实的主导⼒》布芮尼.布朗 BGM 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Theme Zapp - I Can Make You Dance Jack Johnson - Banana Pancakes 封面图片来自「Reinventing Organizations Illustrated」 爱发电上赞助
- 51 从乖乖女、国际模特到占星师:才不要“成为更好的自己”(嘉宾 Yui)
本期Jess请到了章鱼觉醒的群友Yui,讲述模特这个光鲜亮丽的行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艰辛,以及Yui是如何开始向内探索、成为占星师的。如果你对占星保持怀疑和批判,不妨带着开放的心态听一听,因为占星只是一个工具,而我们真正需要的,只是尽可能多的观照与觉察。 嘉宾 Yui 微博/Instagram @huiisyui BGM 喫茶店 - Frad Sunny - Boney M 爱发电上赞助
- 50 你一弃疗,身体就自愈——Orthobionomy教会我的10件事
你是不是也常常口口声声“毫不费力”,却很难真正做到? 这件事,身体早就会了。 本期介绍一个身体工作流派,Orthobionomy,它不仅让我学会了如何修复驼背、脊柱侧弯、高低肩、长短腿、腰痛、圆肩、压力山大不会释放等问题,更让我学会了松弛,学会对身体智慧报以信任。 Shownotes 00:01 转动脖子的练习 05:07 Orthobionomy的含义——正道 05:48 只要不跟身体作对,它是知道怎么自愈的 06:06 Jess的第一次Orthobionomy体验 07:55 接近于灵性体验——“着床”;臣服 09:53 创始人歪打正着的故事 12:01 一本在家就可以自学的书,Luann Overmyer 「疼痛自疗全解(改版):骨骼与身体自我矫治疗法. 唤醒身体自愈力」 12:45 每个人都有“内在医生” 15:38 身体也是一个24小时播客 Orthobionomy教会我的十件事 (附练习) 16:09 一. 难受时,什么都不做,比做一堆事,有帮助得多 16:17 日常如何骨盆稳定 19:10 二. 关注舒适,而不是关注痛苦,从try harder, 到 try softer 20:12 不能通过变更黄来变绿(见第49期多重迷走神经理论) 21:40 三. 以退为进 (转脖子) 22:24 四. 无需矫正,只需顺着“错“的方向,轻轻提醒 22:33 如何改变走路外八? 23:56 小时候戴背背佳的体验 24:52 五. 看到部分之间的联系 25:00 坐骨神经痛,起身会腰疼怎么办? 26:19 坦然承认“我不知道身体的全部智慧” 27:13 六. 信任——在我们有意识调整之后,身体后台还在继续修复 27:24 骨盆前倾和后倾 29:19 脊柱侧弯 31:37 七. 点到为止,过犹不及 31:41 牙齿紧,松动骨盆的练习不能多做 33:33 八. 失眠时,“正念烙饼”,既让大脑有事干,又让身体休息 35:10 放松手指关节 37:53 九. 要培养阳性,用20%的抗阻,加100%的支持 39:03 无痛开胯,缓解打坐疼痛 42:02 十. 面对情绪,参照以上9条 43:38 如何用最小的力气释放愤怒 47:43 Jess掉了一个坑——“费力地学习毫不费力” 49:49 “毫不费力”成了一种“灵性正确”? 53:05 欢迎社群自发组织“弃疗”“躺平”小组/线上活动 BGM Villagers - Dawning On Me Debussy - Deux Arabesques (Harpe) - Héloïse de Jenlis [章鱼二维码.jpeg] 爱发电上赞助
- 49 能靠他人,就不必靠自己——多重迷走神经理论及应用
本期用简单有趣的方式介绍了Stephen Porges的多重迷走神经理论,以及我们可以怎么应用到生活中。也会提出一些反直觉的观点,比如: * 能靠他人,就不必靠自己,光明正大当loser * 越是不怕麻烦和依赖他人,越能发展出独处和自爱的能力 * 明明已经很累了,反倒要再动一动,才休息得好 * 要获得平静,不能绕过愤怒 接下来我们会有一些列活动,比如“舞动你的神经!在线云蹦迪”,以及“Circling神经日记封闭团体”,欢迎下载知识星球APP,加入「章鱼觉醒」,一起在玩乐中认识和滋养我们的身体! BGM Ryini Beats - Acoustic Guitar Instrumental Beat 2019 #10 Alex Serra - In the Real World 推荐阅读 Deb Dana - The Polyvagal Theory in Therapy: Engaging the Rhythm of Regulation Peter A. Levine - Waking the Tiger: Healing Trauma Shownotes 01:53 一个关于安全感的底层 “元理论” 06:00 为什么身体不听大脑的话? 07:24 迷走神经在身体里的位置 10:12 三层神经系统:运动、静止、社交 10:31 怎么听身体的“安全词” 呢?交通灯的比喻 12:54 绿灯,社交神经,充电模式 16:59 电影《绿行星》,抱着婴儿充电 20:29 黄灯,交感神经/运动神经,放电模式 22:49 现代社会让我们常常处在“战”或“逃”的紧张中 24:39 不需要自责,因为这是身体的自主反应,不妨感谢它 26:54 红灯,静止神经,省电模式 29:08 为什么只有人有创伤后应激障碍,野生动物就没有? 34:03 文明社会把僵住视为懦弱,把抖动视为疯癫 37:20 神经学视野下的安全感——身体里有一抹“绿” 31:06 不再追求持久的平安喜悦,而是培养一套灵活而有韧性的神经 42:03 如何从红灯或黄灯回到绿灯?共同调节和自我调节 42:53 能靠他人的时候,就不靠自己——光明正大当loser 45:15 越是不怕麻烦和依赖他人,越能发展出独处和自爱的能力 46:34 共生(codependent)和相互依靠(interdependent)之间的区别 48:22 除了伴侣和朋友,还有哪些共同调节的方式? 50:42 要从红灯回到绿灯,不能绕过黄灯,尤其是愤怒 53:47 明明已经很累了,反倒要再动一动,才休息得好 56:24 身边没有亲友 ,如何自我调节? 58:39 抑郁起不来床怎么办? 61:29 许多人习惯把红黄当成绿,安全的环境里反而感到不安全 63:15 不必担心过去没有安全感,因为神经系统不断在重塑 64:57 如何应用这套理论? 66:20 一切不以接纳为基础的改变都是耍流氓 68:23 未来社群活动预告:舞动神经云蹦迪 & 封闭Circling神经日记团体 ———————————————————————————————————————————————————————————————— 欢迎到小宇宙/网易云/喜马拉雅/苹果Podcast等平台给我留言,跟远方的你互动,是我创作的巨大动力。 下载知识星球app,搜索『章鱼觉醒』,加入社群,每天都有Circling,还有更多好玩的游戏和工作坊,期待见到你! 爱发电上赞助
- 48 趁双11,聊聊我的欲望、匮乏与金钱焦虑
Jess & Jade, 两个长期冥想者,聚在一起居然大部分时间都在聊性。 很惊喜在这个时间节点遇见Jade,让我意外捡回了当初做婊酱FM的那份野性和冒险精神。 时隔近两年重新聊性,我的视野里夹杂了创伤、灵性、社群,看山不是山; 却又在某些口无遮拦的瞬间,看山还是山。 Shownotes Intro BGM: Random Rab - Lace 02:10 为什么我选择在阿姆斯特丹生活 06:10 从崩溃的荷兰女博士走上心理疗愈之路 10:42 有的人吃了启灵药,也过不好这一生 15:20 为什么经历性侵后,我反而对性更开放 17:37 从极端性爱体验,到很普通很简单的性 22:43 开放式关系的体验是怎样的 31:15 性爱体验不好,怪对方还是怪自己 32:30 除了多约炮,女生如何了解自己的身体 44:51 为什么暂停做婊酱了 51:25 每个人的处最好是先给自己 56:06 从身体的赤身裸体,到灵魂的赤身裸体 58:21 修行人不需要戒色吗 63:40 Circling就是谭崔本身 Ending BGM: Groove Armada - At The River ———————————————————————————————————————————————————————————————— 欢迎到小宇宙/网易云/喜马拉雅/苹果Podcast等平台给我留言,跟远方的你互动,是我创作的巨大动力。 下载知识星球app,搜索『章鱼觉醒』,加入社群,每天都有Circling,还有更多好玩的游戏和工作坊,期待见到你! 爱发电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