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智利实验:新自由主义的历史机遇与致命盲点|郦菁
丰富的自然资源、较早的民族独立与相对和平的外部环境,使拉美成为各类意识形态和发展理念的实验室,多种政治实践在其中激烈碰撞,带来过各种昙花一现的经济“奇迹”,更多时候则是政权更迭、贫富悬殊与社会崩溃——这些复杂的现实结果提供了大量解读空间,其中智利的“芝加哥小子”就是一段新自由主义的著名公案。这一故事蕴含了多重冲突,让国家与市场的支持者都乐于援引这一案例:有人认为,经济学家与军政府的合作、甚至“智利计划”这一名称本身,已经隐含了自由市场才是一项国家计划的巨大悖论。也有人认为,果断的自由化改革带来了智利的经济成就:正是因为不同性质的政府都保护了自由市场的延续,才使得智利获得了较拉美诸国更稳定的发展。 尽管类似的争论不会有明确结论,但争论的背景已经改变:新自由主义作为全球范围内主导性政治经济范式的地位已经被动摇,自由化的结果在包括智利在内的全球各地都激起了激烈反弹——回看这段往事似乎已经有了较为合适的历史距离。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浙江大学社会学系的郦菁老师,借由《智利计划》一书提供的历史素材,回顾这场半个世纪以前的经济改革,关注新自由主义被选择、实践、推广的政治机遇及关键行动者,探索新自由主义兴起与衰落的历史逻辑。如同50年前的这场改革在智利开始时,没人知道自己已经加入了新自由主义大潮,在新自由主义逐步衰落的当下,我们也将追问:是否已经有新的逻辑开始孕育?我们的未来,又将是一个怎样的未来? ——本期嘉宾—— 郦菁 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本期节目您将听到—— 04:00 什么是新自由主义?理论、政策与文化批评的三重含义 08:05 最早、最全、最激进:为什么智利是新自由主义研究的重点案例? 11:49 巨变第二天:1973年的智利社会与阿连德政府的遗产 19:34 从默默无闻到被权力赏识:“芝加哥小子”的学术生涯与政治机遇 26:59 休克疗法:弗里德曼为什么支持最激进的转型方案? 30:14 延续与迭变:第二代“芝加哥小子”与民主化政府的温和方案 36:04 新自由主义的分散实践如何转变为政策范式:制度化过程中的关键行动者 42:16 “我们反对的不是地铁涨价,而是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何以成为全民公敌 44:45 拉美为何常常上演左右急转的政治剧目? 51:26 重视再分配和舆论战,新自由主义就能扭转局面? 54:47 新自由主义的未来:市场侵入社会与社会保护运动 ——关键概念、作品、任务及拓展阅读—— l 《智利计划》 :塞巴斯蒂安·爱德华兹著,郭金兴译,中信出版集团,2024 l 《新自由主义简史》:大卫·哈维著,王钦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 l 内嵌型自由主义(Embedded Liberalism):“内嵌型自由主义”来自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翰·鲁杰(John Ruggie)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20世纪70年代国际经济秩序特点的描述 l 《控制论革命者》:伊登·梅迪纳著,熊节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l The Politics of Free Markets: The Rise of Neoliberal Economic Policies in Britain, France, Germany, and the United States:Monica Prasad, 2006,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onica Prasad在书中对四个国家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发展进行了比较历史分析。她认为美英两国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并非因为这些国家的左翼力量太弱,反因在某些方面过强。在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时,美英两国的税收政策相比法国和西德,对企业和富人更具惩罚性,在一些关键领域,产业政策对企业更为对立。这些对立的结构为美英政治家提供了机会,而法国和西德更注重增长的政策阻碍了右翼推行新自由主义。 l 弗里德曼在其论文《实证经济学方法论》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即检验一个经济学理论是否有效的唯一标准是其对现实预测与实际数据的比较,而理论假设的现实性则与理论的检验毫不相关。 l 《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爱德华多·加莱亚诺著,王玫 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8 l Pink Tide(粉红浪潮):自上个世纪末开始,拉丁美洲迎来了一波左翼运动的高潮,大量左翼色彩浓重的政党在选举中获胜并上台执政,这一现象被西方媒体和学界称作”粉红浪潮”(Pink Tide)。 l Dual state:在政治学中,"Dual state"(双重国家)是指一种国家结构,其中两个不同的权力体系并存并互相影响。这个概念最初由德国政治学家恩斯特·弗伦克尔(Ernst Fraenkel)在其1941年出版的著作The Dual State中提出。 l 社会保护运动:卡尔·波兰尼(Karl Polanyi)在其著作《大转型》(The Great Transformation,1944年)中提出了“社会保护运动”(social protection movement)的概念。波兰尼的理论主要探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波兰尼指出,随着市场力量的扩大,社会自发地产生了一种反应,即“社会保护运动”。该运动旨在通过工会运动、立法、福利制度和国家监管等措施,限制市场无节制扩张,保护劳动者、自然资源和社区免受市场逻辑的侵害。 ——片头片尾音乐—— 片头音乐:Wind Of Change - Scorpions 片尾音乐:Which Will- Nick Drake ——关于信睿播客—— 这是一档由《信睿周报》团队出品的学者谈话类播客节目。在这里,我们力图打破学科界限,将更多思想资源接入知识图谱,为每个“偶然”进入我们视域的话题、事件或文化产品,提供结构化的思考与历史的景深。 ——制作团队—— 策划/制作:周天悦 后期:Hz
- 43混乱撕裂的当下,区域研究如何理解世界? | 宋念申x殷之光
刚刚落幕的国际盛会些微冲淡了全球化的低潮感,但加沙、俄乌的停火谈判仍深陷僵局,媒介技术的发展并未消除地域界限与文化差异,远方的悲喜剧也早已不再像过去那样紧扣我们的心弦。共同的经验和愿景似乎消失了,知识的政治性又被重新强调,全球化并未更接近“地球村”预言,却留下了社会内部的分裂、困境和迥异命运,并继续切割我们认识世界的观点。在这样一种撕裂的当下,区域研究还能否提供一种理解世界的客观视角与整全观点? 本期节目,宋念申、殷之光两位老师从自己伴随全球化的成长经历出发,以在世界各地生活、教学和学术交流的经验为例,分享了他们在跨国流动以及知识生产中的所思所感:跨文化、跨学科的交流、对话如何可能?如果不再以“帝国之眼”、或在其注视之下观察世界,我们又应该以什么参考系感知自身的位置、共情他人的命运?随着区域国别研究在国内学科建设中的重要性不断上升,在中国开展的区域研究,与发端于英美的区域研究,可能有什么不同? ——本期嘉宾—— 宋念申 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教授 殷之光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 ——本期节目您将听到—— 04:07 亚运会小群演、国际新闻记者到留学生:改开一代的全球化景观 09:35 抽象与具身的知识:新奇、迷茫、矛盾的世界感官 19:37 在芝大读书的启发:对知识的批判与递进,需要学者的主观介入 25:21 “不爽”是问题意识的开始:从照葫芦画瓢到主体性发现 29:50 成长、知识经历大不同,跨国学术交流会变成“鸡同鸭讲”吗? 37:01 “了解区域国别研究,对月薪3000的我有什么用?” 44:30 我在美国教历史:种族少数更亲近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 47:34 历史中的区域研究:帝国知识、冷战驱动与现代化理论 55:04 肯定、学习好的作品,但也要理解每种视角背后知识和权力的局限 58:54 《汪晖对话集》之问:在中国开展的区域研究可能有什么不同? 01:03:43 离开“单中心”会走向新的中心、或者彻底的碎片化吗? 01:11:51历史视角的重要性:或可作为对冲静态的政治需求的一种途径 ——关键概念、作品、任务及拓展阅读—— l《汪晖对话集》:汪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2023 l 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被誉为“新自由主义教父”,于1976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代表作《资本主义与自由》被翻译成18种语言出版。 l 哈耶克: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于197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其著作《通往奴役之路》被认为是“最为畅销的”自由主义著作。 l 阿拉伯之春:2010年底至2011年初发生在北非和西亚地区的一场以“民主”和“民生”为口号的反政府运动。该运动源于突尼斯,后迅速蔓延至埃及、利比亚等国,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动荡和政治变革,也引发了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势力的滋生。 l AAS(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亚洲研究学会”是一个国际性学术组织,旨在促进亚洲地区研究的发展和交流,会员多达8000人,主要分为中国和中亚、东北亚、南亚、东南亚四个研究区域,是亚洲研究领域最重要的国际性学术盛会之一。 l 詹姆斯·斯科特:美国政治学家、东南亚研究专家。研究兴趣包括政治经济学、无政府主义、意识形态、农民政治学、革命、东南亚和阶级关系等。主要著作包括《统治与抵抗的艺术》、《弱者的武器》、《国家的视角》、《逃避统治的艺术》等。 l 美国现代化理论(Modernization Theory):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针对全球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制定的对外政策,也是美国社会科学界建构的一套知识表述,在80年代演变为一种全球性意识形态。 l 帝国史研究:英国的帝国史研究早期侧重宗主国向殖民地传播经济政治制度和现代文明观念的过程,起源于殖民地史学和“东方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为专门研究领域。 l 辉格史观:也被描述为“辉格式历史解释”(the Whig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y),辉格史观者倾向于用现在的标准评判过去、把“当下”视为历史的目的、用历史解释为现在服务,被批判为是一种带有目的论式的进步史观。 l 沃伦·黑斯廷斯(Warren Hastings):英国首任驻印度总督。在18世纪末期极力促进殖民知识的生产,大力资助对印度文化的研究,以巩固殖民统治。 l CCAS (Committee of Concerned Asian Scholars):“关心亚洲(问题)学者委员会”的英文简称。该组织由研究生和年轻大学教员于 1968 年创立,旨在反对美国参与越南战争。该会于当年的亚洲研究协会费城年会成立。 l《制造亚洲》:宋念申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 l《发现东亚》:宋念申著,新星出版社,2024 l《新世界》:殷之光著,当代世界出版社,2022 ——片头片尾音乐—— 片尾音乐:Wish You Were Here - Pink Floyd ——关于信睿播客—— 这是一档由《信睿周报》团队出品的学者谈话类播客节目。在这里,我们力图打破职业、学科界限,将更多思想资源接入知识图谱,为每个“偶然”进入我们视域的话题、事件或文化产品,提供结构化的思考与历史的景深。 ——制作团队—— 策划/制作:周天悦 后期:Hz
- 42网球夺金!足球还有多远?运动社会学看奥运 | 郑少雄x王智慧
在刚刚结束的奥运会网球女子单打决赛中,中国选手郑钦文战胜对手,为中国取得奥运会历史上首枚网球单打金牌。与从体校打到公开赛的上一代运动员的经历有所不同,郑钦文是从小就在商业化比赛中成长起来的一代,郑的世界排名成绩也一度被认为是市场激励下家庭托举的成功案例。但在奥运赛场上,郑钦文在赛后采访中表示,“为国家打球”是她在巴黎一路过关斩将、击败世界排名更高对手的最关键动力。因此,这枚金牌既体现了运动员培养路径多元化的潜力,也展现了体育竞技中国家、市场与社会的力量复杂交织。 实际上,这一代网球运动员在国际赛事中拼杀排名的时候,也正是我国的城市中产逐渐壮大、网球从小众运动渐为大众化的时期。不论是将其作为爱好、升学工具乃至职业选择,城市中产已逐渐乐于为孩子的体育特长投资;县域社会也开始将特色球赛作为宣传锚点,并尝试以此作为乡村振兴与文化融合的切入点。这些自下而上的变化,能否给我国弱势球的发展带来活力?实现战略目标之外,体育运动对于社会个体的日常意义又是什么?本期节目,两位嘉宾尝试从运动社会学的角度,透视竞技体育发展背后国家、市场与社会推力。 ——本期嘉宾—— 郑少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王智慧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教授 ——本期节目您将听到—— 03:44 两位老师本届奥运会中最关注的项目和运动员 05:21 观众对男团体操失误和郑钦文临时放弃双打的不同反应 08:08 “三大球”最体现游戏性,也最能体现基于集体意识的团结感 11:58 “举国体制”练体育,是时空压缩的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 14:47 选择性追赶:海选+“掐尖”迅速建立中国在小众个人项目上的优势 22:24 “举国体制”再反思:西方国家的“举国”时期及其替代机制 27:04 郑钦文与“单飞”一代:网球运动员背后的市场与国家 31:33 运动员“中产化”如何改变体育竞技 39:00 培养出一个郑钦文,不亚于创办一家上市公司 44:18 升学节点上的单选题:搞体育,还是卷学习? 53:38 儒家文化对体育开放,“体”“教”分离可能是历史例外 58:14 “村超” “村BA”:“三大球”在县乡社会 1:09:59奇观过后的‘Glocalization’:体育在地方的“文化转译” 1:16:45 体育的“祛魅”与“赋魅”:体育背后的社会变迁vs.不可化约的体育之美 1:21:14 运动社会学可以研究什么? ——关键概念、作品、任务及拓展阅读—— l 奥运三问:1908年《天津青年》向国人提出:中国人何时能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能夺得奥运金牌?中国何时能举办奥运会? l 三级训练网:我国的一种运动员培养体制,狭义的“三级训练网”包括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分别对应体育传统学校和中小学运动队、体育运动学校和业余运动体校、国家集训队和各省专业队,形成层层衔接的培养体系。 l 包苏珊(Susan Brownell):美国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人类学系文化人类学教授,是一位具有广泛学术兴趣、丰富研究履历和优秀运动天赋的体育人类学家,也是国际公认的研究当代中国体育的专家,对于中国体育的诸多议题均发表过备受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研究成果。代表作品有Training the Body for China: Sports in the Moral Ord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1995)、Beijing's Games: What the Olympics Mean to China(2008)、The Olympics in East Asia: Nationalism, Regionalism, and Globalism on the Center Stage of World Sports(2011)等。 l NCAA(National Collegiate Athletic Association):“全国大学体育协会”的简称,由一千多所美国和加拿大大学院校参与结盟,负责组织各类校际体育竞赛,其中最受关注的是上半年的篮球联赛和下半年的橄榄球联赛,是美国大学生学习之余最重要的盛会之一。NCAA的赛事尽管高度商业化,但也被认为连接了学校、社区和全国身份认同和情感寄托。 l 2034新建元杯足球赛:由中国足球小将发起人、知名足球评论员董路先生发起并创立,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参赛人数最多的小学生足球赛事,因2034年世界杯将会是2009-2010年龄段球员的“当打之年”得名。“新建元2034杯”第四届小学生足球大会(U12)总决赛于苏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举办,“西北狼”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2:1战胜广州铭途。这场比赛现场观赛人数高达10120人,微博直播在线观众超过10万。 l 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ationality)与价值理性(value rationality):马克斯·韦伯提出人的理性分为两种类型,前者针对确定的目标计算成本和收益,强调技术效率与功利考量;后者进行价值判断,没有统一的标准,强调行动的意义、伦理及人性价值。 l Glocalization(全球本土化):曾被多位学者定义、阐释,多数学者同意把“球土化”解释为全球化的非单边化和非同质化,即在世界各个部分相互联系和彼此依赖日益紧密、渗透与融合不断加强的同时,回归民族、回归地域、回归传统的特殊性和多样性也正在萌发。 ——片头片尾音乐—— 片尾音乐:Still Falling For You - Ellie Goulding ——关于信睿播客—— 这是一档由《信睿周报》团队出品的学者谈话类播客节目。在这里,我们力图打破职业、学科界限,将更多思想资源接入知识图谱,为每个“偶然”进入我们视域的话题、事件或文化产品,提供结构化的思考与历史的景深。 ——制作团队—— 策划/制作/后期:周天悦
- 41从“特朗普神图”与拜登退选看美国的媒介化政治 | 邓建国
特朗普在竞选集会上遭遇“刺杀未遂”事件后,一张特朗普脸部沾血、在美国国旗下高举拳头的新闻摄影被广泛传播,并被其竞选团队迅速转化为“天选之子”叙事;民主党一方,拜登在更早些时候的电视辩论中表现不佳,这也被认为是其退选的关键诱因。近日发生的不少“媒介事件”,都为美国大选增添了戏剧化波动。从传统媒体时代到社交媒体时代,通过媒介宣传自己的政绩和观点、取得民众的了解与信任,一直都是竞选活动的重要部分;政治家的媒介形象与媒介素养,也早已变成候选人政治才能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伴随特朗普遇刺和拜登退选,假新闻与阴谋论也充斥着社交媒体空间。在摄影记者的照片中享受着“媒介光晕”的特朗普,事后仍不放过每一次攻击媒体的机会。削弱传统媒体的认识论权威,为何成为“特朗普主义”议程中的关键一环?新闻衰落、媒体极化又会给美国选举政治带来怎样的挑战?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系教授邓建国,从特朗普遇刺后的“人生照片”聊起,谈谈美国政治与媒体的关系。 ——本期嘉宾—— 邓建国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系教授 ——本期节目您将听到—— 04:46传媒人的第一反应:一张“过于完美”的照片 05:47 英雄、圣徒与肉身:一张集体创作的“神图”中的政治信息 13:08 迷雾中的林肯遇刺与“全息版”特朗普遇刺:媒介饱和时代的突发事件报道 16:38 从城邦到联邦:媒介决定民选的“范围” 18:50 罗斯福、肯尼迪到特朗普:媒介变化,适者生存 25:35 媒体是“人民公敌”?特朗普为何持续攻击机构性媒体 28:37 从地方走向全球的市场化媒体:新闻专业主义的历史构建 34:30 从对同一张照片的呈现看美国的媒体极化 39:20 “决定性瞬间”的悖论:用经验判断靠近“决定性” 43:26 传统媒体“回光返照”?摄影记者的高光时刻与卖断货的《乡下人的悲歌》 ——关键概念、作品、任务及拓展阅读—— l Media savviness:“媒介悟性”,指对媒介的理解和敏锐的判断能力,经常用于描述对媒体内容的批判性理解和熟练运用。 l《舆论》:沃尔特·李普曼著,常江/肖寒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l《文化与社会的媒介化》:施蒂格·夏瓦著,刘君/李鑫/漆俊邑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 l《帝国与传播》:哈罗德·伊尼斯著,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l Facebook“数据门事件”:2018年,“剑桥分析”公司被曝通过一款App违规获取约5000万Facebook用户及其好友的数据,并利用这些数据为政治竞选活动服务。 l《发掘新闻》:迈克尔·舒德森著,常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l “决定性瞬间”:法国摄影大师布列松于1952年提出的摄影美学观念,即在某一特定时刻,用极短的时间将构图、光线、事件等因素有机结合,抓拍事物的表象和内涵,使其成为永恒。 ——片头片尾音乐—— 片头混剪素材来自:1933年3月12日罗斯福的“炉边谈话” 1960年9月26日美国第一场电视直播的总统辩论 尼克松对阵肯尼迪 2016年9月26日总统辩论 特朗普对阵希拉里 片尾音乐:Venus In Furs - The Velvet Underground ——关于信睿播客—— 这是一档由《信睿周报》团队出品的学者谈话类播客节目。在这里,我们力图打破职业、学科界限,将更多思想资源接入知识图谱,为每个“偶然”进入我们视域的话题、事件或文化产品,提供结构化的思考与历史的景深。 ——制作团队—— 策划 / 制作:周天悦 后期:Hz、周天悦
- 40 jELLYCAT:天真的动画师与毛茸茸的人类学家 | 郭春宁
不论是作为横扫平台和地面店的“逆周期”销冠,还是攻占社交平台的表情包和“梗图”明星,很少有玩具品牌能像jELLYCAT一样,同时收获商业成功与文化流行。与Chiikawa、三丽鸥家族等先有原始人设和故事文本、再衍生为玩具周边的ip相比,以“丑萌”“好摸”的实体玩具为形象起点的jELLYCAT显得更为特殊。此前,对于jELLYCAT的走红已有多种分析,但不论是经济下行时期花小钱买开心的“口红经济”,还是对人际关系普遍失望的年轻人对替代性关系的期待和热忱,似乎都还不足以解释:为何单单是jELLYCAT,能在竞争激烈的玩具市场和亚文化生态中取得成功? 本期节目,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郭春宁将以jELLYCAT爱好者的身份,带着学界与业界的交叉视角,为我们解读支持jELLYCAT运营成功的一整套“生态体系”。这其中,具有辨识度的动画表现力,以及对粉丝文化开放的参与式设计理念,尤其功不可没。作为一个商业成功案例之外,jELLYCAT也为我们展现出毛绒玩具在制造联结和重构关系方面的潜力。我们也由此谈到动画作为一种叙事机制展现出的无可替代的魅力,以及动画人类学对传统影像民族志的拓展方案。 ——本期嘉宾—— 郭春宁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影像艺术家,主要从事动画与新媒体艺术研究。 ——本期节目您将听到—— 03:50 与jELLYCAT结缘:一次流感与一次媒介奇遇 06:38 形象与质感的惊喜:“口红经济”所不能解释的jELLYCAT热 09:40 从竞争逻辑到分享逻辑:jELLYCAT的社交属性与情绪价值 13:20 顺应粉丝经济的参与式设计:官方团队与粉丝“二创”的有效互动 19:34 触感与视效:感官的等级秩序与艺术的反叛 25:28 风格的意义:皮克斯范式与AIGC挑战下的定格动画 35:00 每个卡通作品的商业成功背后,都是一套“生态系统”的成功 37:00 动画人类学:动画如何拓展民族志的表征边界? 38:56 animare:动画的原初理念就是探索生命的本质 42:28 jELLYCAT的跨文化传播:中国、北美与欧洲的接受度 44:41直播间作为一种“二创”:jELLYCAT直播间小剧场 52:00国产平替jELLYCAT如何可能:团队沉淀、市场敏感与概念创新 ——关键概念、作品、任务及拓展阅读—— * 杨·史云梅耶:捷克当代著名定格动画大师,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其动画特别关注如何捕捉并传递物的“触感”。代表作品有《对话的维度》(1983)、《食物》(1993)、《极乐同盟》(1996) 等。 * 口红经济(Lipstick Economy):描述了一类经济学现象,指在经济衰退或不确定时期,人们会减少大宗商品和奢侈品的消费,但会增加购买一些相对便宜但能带来即时满足感的小商品,比如口红。 * Small, but mighty: how cuteness has taken over the world, The Economist, Feb 10th 2024, Culture * 定格动画(Stop-motion):一种动画技术,通过逐帧拍摄物体的微小移动来创建连续运动的效果。在每一帧之间,物体的位置或形状都会稍微改变,当这些帧以一定的速度连续播放时,就会产生物体移动的错觉。这种技术可以用于各种材料和对象,如粘土、玩具、纸片、模型等。 * 《最深切的感觉:触觉文化史》:康斯坦丝·克拉森著,王佳鹏/田林楠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 * 米歇尔·希翁:影视声音理论学家、具体音乐(Musique concrète)作曲家、《电影手册》影评人。代表作有《视听:幻觉的构建》《声音》等。 * 安伯托·艾柯:哲学家、符号学家、历史学家、文学批评家和小说家。 * 贝里奥:20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重要先锋派作曲家,其音乐风格结合了序列主义、电子音乐、机遇音乐、以及“拼贴”手法。 * 阿德曼动画工作室:世界顶尖的“定格动画”制作者,曾制作《小鸡快跑》《无敌掌门狗》等经典黏土作品,2023年底被报道因“黏土短缺”而面临停拍危机。 * 皮克斯动画工作室(Pixar):位于美国加州的专门制作电脑动画的公司,擅长开发动画制作软件与技术,2006年被华特迪士尼公司收购,跳跳灯是其动画片头经典形象。出品了《玩具总动员》(1995) 、《头脑特工队1/2》(2015/2024)等著名动画长篇。 * The Inter Group:为jELLYCAT制作动画的团队 * 《生命3.0》:迈克斯·泰格马克著,汪婕舒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18 * 富晓星、郭春宁:《动画人类学何以可能?从“动画纪录”谈起》,载《信睿周报》第73期 * 富晓星、郭春宁:《动画纪录:当代人类学的一种表征实验》 ,载《民族研究》2021年第2期 ——片头片尾音乐—— 片头音乐:幸せの黄色いリボン - 関口和之 片尾音乐:黄色大门 - 容祖儿 ——关于信睿播客—— 这是一档由《信睿周报》团队出品的学者谈话类播客节目。在这里,我们力图打破职业、学科界限,将更多思想资源接入知识图谱,为每个“偶然”进入我们视域的话题、事件或文化产品,提供结构化的思考与历史的景深。 ——制作团队—— 策划 / 制作:周天悦 后期:树芬 视觉设计:杨楠
- 39与历史学者八卦:清宫走得出“大女主”吗? | 郑小悠x橘玄雅
清朝宫斗剧是历史影视剧中极富话题性的一种类型。在这类作品中,不论是积极适应环境、登顶权力巅峰,还是坚守初心个性,最终被系统排斥乃至摧毁,主人公都往往表现出“大女主”杀伐决断的能动特质,在其中经历有失有得的成长故事。为了让人物形象对现代观众更具吸引力,编剧时常需要对历史情境进行改造或夸张,以排布出能让她们充分展露才能与个性的空间和机会。这些让位于情节发展与人物塑造的“布景化”历史元素,也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我们对历史的基本感性认识。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两位清史研究者,我们将从清代皇室婚姻制度的设计聊起,尝试还原清代宫廷女性情感与行动空间中的种种具体限制。我们发现,面对严密咬合的制度机器与不断集中的帝王权力,个人野心和发挥余地被不断缩小;而在君臣关系与一夫多妻的双重约束下,情感向“爽文”也几乎无法开展。更令人遗憾的是,即使在文献留存相对丰富的清代,这些后宫主位也仅留下了极为有限的历史痕迹。这为对其开展有效的历史研究增加了难度,有关后妃的研究也因种种限制,长期处在历史研究的边缘位置。 ——本期嘉宾—— 郑小悠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 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清代政治史、制度史。著有《人命关天:清代刑部的政务与官员》《年羹尧之死》《雍正:天地古今惟一啸》等。 橘玄雅(笔名)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在读,研究方向为清史、满学。著有《清代后妃杂识》《清朝穿越指南》等。 ——本期节目您将听到—— 05:04 秀女制度:谁能选?怎么选? 06:27 谁是旗人?八旗制度的起源与演进 12:47 “贡女”与“江南民女”传说:制度化选拔之外的个例 15:48 “父亲母亲,我选上了!” —— 选秀有社会流动功能吗? 24:28 孝庄与慈禧:清代的君权、后权及其例外状态 30:59 “窗根听政事”“床头看折子”?后妃有参与政治的模糊地带吗 37:40 “走钢丝”般的君臣联姻:以年羹尧为例 44:28 外安蒙古,内抚重臣:皇上和谁过夜,要做政治权衡吗? 48:15 太后的“懿旨”:偶然的权力真空中,女人能有话语权吗? 52:34 后宫深深深几许?外卖、桌游、听戏曲 57:58 科学八卦帝后情感生活:读取“碎片化”档案时的注意事项 1:03:44 如何考查历史中的真实宫斗的频率和烈度 1:06:12 在“君臣体系”和“一夫多妻”的前提下理解爱情 1:11:41 如何围绕后宫开展严肃历史研究:制度史与性别史的视角 1:13:22 面目模糊的后宫女性:宫斗剧这么火,为啥没人研究宫斗史? ——关键概念、作品、任务及拓展阅读—— * 《清朝穿越指南》:橘玄雅 著,重庆出版社,2017 * 《清代后妃杂识》:王冕森 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2 * 猛安谋克:金朝时期女真族的军事和社会组织单位。“猛安”意为千户,“谋克”意为百户,是“猛安”下一级的组织单位。这种制度有助于金朝政权对地方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和军事动员,对后来清朝的八旗制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亲蚕礼:“天子亲耕,王后亲蚕”。亲蚕礼是中国古代皇后、皇妃举行的国家祭典之一,主要是为了祭祀蚕神,祈求蚕丝产业的繁荣,体现了对农业特别是丝织业的重视,也显示了皇后作为国家母亲角色的一部分职责。亲蚕礼通常在春季举行,皇后会亲自参与养蚕、取丝等活动,以示对农事的尊重和支持。 * 《御制董鄂后行状》:是清朝皇帝顺治帝为纪念其妃子董鄂妃而撰写的文献,深切地寄托了自己的哀思。“行状”是古代一种记载个人生平事迹的文体,通常由朝廷官员或皇帝本人撰写,用以表彰个人的品德和贡献。该文献详细记载了董鄂妃的生平、事迹以及她与顺治帝的关系,是研究顺治帝及其宫廷生活的重要史料。 * 《年羹尧之死》:郑小悠 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2018 * 《九王夺嫡》:郑小悠/橘玄雅/夏天 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21 * 《清朝皇位继承制度》:杨珍 著,学苑出版社,2009 * 《壸政:清代宫廷女性研究》:毛立平/沈欣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 ——片头片尾音乐—— 片头音乐:Huti - Compostela 片尾音乐:不要再来伤害我 - 张振宇 ——关于信睿播客—— 这是一档由《信睿周报》团队出品的学者谈话类播客节目。在这里,我们力图打破职业、学科界限,将更多思想资源接入知识图谱,为每个“偶然”进入我们视域的话题、事件或文化产品,提供结构化的思考与历史的景深。 ——制作团队—— 策划 / 制作:周天悦 后期:树芬 视觉设计:杨楠
- 38《学神》:高中的地位竞赛,如何塑造精英的权力观念?|姜以琳
在许多关于大学生的研究中,不少将自己戏称为“做题家”的学生向研究者报告,尽管尚能应付考试,却常因“自我低估”和“缺乏游戏感”,在大学生活中倍感压力与迷茫。这与另一群看上去更加游刃有余的顶尖学生的“配得感”与“惬意感”,形成了某种互映:处在优势地位的学生不仅有各种办法保持自己的地位,也决定了其他学生需要在一个怎样的参照系中自我感知、自我定义。在分数评价体系之外,究竟是谁在引领和制定规则?这种结构又为什么看上去难以被打破?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学神》一书作者、上海纽约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姜以琳。通过参与观察北京重点高中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并持续追踪他们日后在高校和职场中的表现,姜以琳发现,这群精英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就习得了地位竞争的规则与技能。对他们来说,高中的生活经验不仅巩固了精英阶层的“配得感”,还通过对“轻松惬意”的追求,培养出了对更为精细的区隔的敏感。这些人生初期的竞争经验深刻影响了他们对于地位体系的认识,进而塑造了他们对于“社会法则”的信念。 ——本期嘉宾—— 姜以琳 上海纽约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 ——本期节目您将听到—— 04:17 明星作品《学神》到底是一部怎样的研究 05:10 初入田野:以“熟悉”为优势,以“陌生”为方法 09:05 步调一致的“全包”学校:北京与台北的备考差异 13:09 学神、学霸、学渣、学弱会在哪些方面被区别对待? 18:43 危险的“天赋说”:不同位置的人如何合理化不平等 22:17 扳回一城:能“托底”的家庭作用几何? 26:07 价值传递:从“老师最喜欢成绩好的学生”到 “社会最喜欢有钱的人” 30:27 学神的坠落与自救:当高中尖子生在耶鲁遭遇“智商碾压” 32:23 大家会自然地“复制”地位游戏,却很少有人质疑 34:22 被叙述者的发声:书中的主人公如何评价这本书? 36:35 “弱势”的迷思:透视精英也是社会学的重要议程 38:43 精英之外:那些不存在“学神”阶层的中学 41:07 未完的精英研究:下个十年的研究计划 ——关键概念、作品、人物及拓展阅读—— * 《学神》:姜以琳著,郑昕远译,中信出版集团,2024 * Privilege,Shamus Rahman Khan,2010,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The Best of the Best: Becoming Elite at an American Boarding School,Gaztambide-Fernandez, Ruben A.,2009,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优绩主义(meritocracy):优绩主义是一种社会政治理念,强调根据个人的能力、才能和工作表现来决定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获得机会的分配。在优绩主义中,人们通过个人努力和优秀表现来取得成功,而非基于社会地位、财富或世袭权力。这意味着在一个优绩主义制度下,个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才能获得社会认可和奖励,而不是靠已有的社会地位或背景。优绩主义的支持者认为这可以激励人们努力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而促进社会的公平和发展。然而,一些批评者认为优绩主义可能导致不公平和排斥弱势群体的现象,因为成功的定义可能基于特定的背景和价值观。 * 《精英的傲慢》:迈克尔·桑德尔著,曾纪茂译,中信出版社,2021 * 符号互动理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符号互动论又称象征互动论,是一种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通过符号(如语言、手势、象征行为)来交流和塑造社会现实,个体的行为受到他人反应的影响,人们根据对他人反应的理解来调整自己的行为。符号的意义是通过社会共同构建的文化传统传播的,人们在互动中逐渐形成共同的理解和模式。符号互动理论强调个体之间的社会互动对于社会结构和文化的形成和维持的重要性,并且强调了符号在塑造社会现实中的关键作用。 ——片头片尾音乐—— 片头音乐:Tunnel - Naja Naja 片尾音乐:白色太阳枪(Reprise) - The Lee’s ——关于信睿播客—— 这是一档由《信睿周报》团队出品的学者谈话类播客节目。在这里,我们力图打破职业、学科界限,将更多思想资源接入知识图谱,为每个“偶然”进入我们视域的话题、事件或文化产品,提供结构化的思考与历史的景深。 ——制作团队—— 策划 / 制作:周天悦 后期:周天悦 陈颖欣
- 37硅谷民族志(下): 硅谷“元游戏”:竞逐男性气质|吴桐雨
自年初起,硅谷接连发生了数起令人震惊的家暴致死案件。有人认为,工程师群体中暴力事件的频发,是硅谷在业绩低迷和人事动荡压力之下一条刺眼的裂痕。更有评论透过这道裂痕,看到了硅谷文化中根深蒂固的男性气质崇拜,并将这些暴力事件视为男性气质崇拜文化带来的负面后果。在对硅谷某头部公司进行的参与观察中,社会学学者吴桐雨也观察到,除了在上期节目中提到的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劳动游戏,一种竞逐男性气质的比赛也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不同种族、不同性别的工程师采用了不同的策略和行动,以适应这样的性别文化。 本期节目是“硅谷民族志”系列的下集,我们将继续基于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吴桐雨老师即将出版的英文专著Play to Submission: Gaming Capitalism in a Tech Firm展开讨论。在上期节目中,我们主要讨论了科技企业的劳动控制形式及其对劳动过程理论的发展;本期节目我们将着重讨论工程师群体的内部分化、硅谷男性气质的多种层次,以及正在走出“大繁荣时代”的硅谷还能否继续其“游戏化控制”等话题。感谢大家的持续关注,也欢迎大家回顾上期的精彩内容。 ——本期嘉宾—— 吴桐雨 浙江大学社会学系百人计划研究员,研究方向包括劳工社会学、科技产业、性别研究等。 ——本期节目您将听到—— 3:32 沉默的大多数:作为人口多数与意见少数的亚裔工程师 5:10 “吉祥物化”的绝对少数:科技产业中的女性 9:20 游戏主体性的前提:谁是“玩家一代”? 12:16 不稳定与脆弱性:亚裔工程师参与游戏的另类动机 15:34 “不够专业” “情绪化” ...... 亚裔工程师眼中的白人工程师 19:53 在男性气质鄙视链中挣扎的工程师式男性气质 21:34 在游戏中补偿“男性气质”:性别因素如何驱动游戏参与? 24:15 “硅谷神话”破灭后,“游戏化控制”还能否继续? 27:19 “游戏”变“做戏”?游戏会沦为一种表演性公司文化吗 ——关键概念、作品、人物及拓展阅读—— * 龙与地下城:龙与地下城(Dungeons & Dragons,简称D&D)是一款角色扮演游戏,被认为是现代角色扮演游戏的奠基之作。在D&D中,玩家可以扮演各种虚构角色,例如魔法师、战士、游侠、牧师等等,通过各种任务和冒险,不断提升角色的能力和经验。 * 劳工研究中的“precariousness”:"Precariousness"是劳工研究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工作和就业条件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和脆弱性。它通常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就业不确定性:劳动者面临工作不稳定性,包括临时工作、零时工作、季节性工作或合同工作,而非长期、稳定的全职工作。(2)收入不稳定性:劳动者的收入来源不稳定,可能会面临收入波动、收入不足以及缺乏福利和保障。(3)社会保障不足:劳动者缺乏适当的社会保障和福利,例如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金等。(4)工作条件恶劣:劳动者可能面临恶劣的工作条件,例如低工资、长工时、缺乏安全保障、缺乏工会组织等。推荐延伸阅读:Guy Standing (2011), The Precariat: The New Dangerous Class. London: Bloomsbury Academic * H1B:H1B签证是美国针对外国专业人士提供的一种非移民签证。它允许持有者在美国工作,通常会规定特定的职业领域和特定的雇主。H1B签证为外国专业人士提供了在美国工作和生活的机会,但申请过程复杂,竞争激烈,且受到配额限制、需要雇主的支持 * Intersectionality(交叉性):Intersectionality(交叉性)是一个理论框架,旨在理解和分析不同社会群体的交叉身份和权力关系。该理论最初由法学家和社会学家金伯利·克伦肖(Kimberlé Crenshaw)于1989年提出,用于描述和解释种族、性别和阶级等多重身份认同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交叉性理论,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些处于双重或多重歧视中的群体。如,黑人女性会因其种族和性别身份而经历黑人男性或白人女性都不曾经历过的挑战和压力。 * Messerschmidt, J.W. (1996), ‘Managing to Kill: Masculinities and the Space Shuttle Challenger Explosion’, Research on Men and Masculinities Series 9, 29–53 * 白莲花度假村 第二季 (The White Lotus Season 2)2022, HBO * 福柯意义上的docile:在福柯(Michel Foucault)的理论中,权力并不只是通过暴力或压迫来实现,而是通过各种制度、规范和社会机构的运作来实现的。这种权力的实现方式使得个体或群体倾向于自愿地接受、内化和服从这种权力。福柯认为,现代社会通过各种机构和技术,使个体成为“docile bodies”(顺从的身体),这些身体受到规范化、训练和控制,从而实现了社会权力的运作和维护。 * 本真性(authenticity):本真性(authenticity)是情感劳动研究中的重要概念,需要与真诚性(sincerity)概念相区分。情感劳动中的情绪展演主要涉及真诚性的问题,即劳动者的行为与其真实的感受不符,例如在工作场合展现微笑但内心并不感到愉快。而本真性指遵从真实的自我,要求“自我”的认知和真实的感受具有内在一致性。如果劳动者只是为了维系良好的社会关系而戴上特定的“面具”进行表演,但实际上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与真实的情绪不符,那么情感劳动的后果并不是失去本真自我,而更多是由于无法真诚表达自我感受而造成的情绪倦怠。但如果由于外界持续灌输的职业规范而建立起认知,这种情况下劳动者的真实感受和自我认知发生冲突,就会威胁到自我的本真性。 ——片头片尾音乐—— 片头音乐:なさけない & はずかしい - ゆらゆら帝国 片尾音乐:Minority - Green Day ——关于信睿播客—— 这是一档由《信睿周报》团队出品的学者谈话类播客节目。在这里,我们力图打破职业、学科界限,将更多思想资源接入知识图谱,为每个“偶然”进入我们视域的话题、事件或文化产品,提供结构化的思考与历史的景深。 ——制作团队—— 策划/制作:周天悦 后期:陈颖欣 周天悦
- 36硅谷民族志(上):卷出Sora的劳动控制,远比“996”高明|吴桐雨
Sora、Claude 3的接连发布,再次引爆“大模型”的讨论热潮,也引发了不少人对于中美创新能力差异的焦虑。并不缺乏资金和优秀人才的中国企业,却为何总是在颠覆性产品上“慢半拍”?传说中安逸、“养老”的国外“大厂”,是如何在高度竞争的全球市场中保持领先的?科技资本如何让这些聪明、有反思能力,被认为相当注重工作-生活平衡的工程师,为产品研发全身心投入,同时又能保持高水平创造力? 本期节目,我们有幸邀请到浙江大学社会学系的吴桐雨老师,她曾在美国某头部科技公司展开了长达13个月的参与观察,并基于此探讨了美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微观基础。在她即将出版的英文专著Play to Submission: Gaming Capitalism in a Tech Firm中,她细致地呈现了科技大厂的“游戏宇宙”,展示了科技资本如何通过调动工程师的“玩家主体性”使其沉醉于开发工作,又是如何用游戏化的设计遮掩其劳动控制意图的。本期节目是“硅谷民族志”系列的上集,主要讨论了科技企业的劳动控制及其对劳动过程理论的发展,下集则会聚焦码农群体的内部分化及硅谷的男性气质塑造,欢迎大家持续关注下集的精彩内容。 ——本期嘉宾—— 吴桐雨 浙江大学社会学系百人计划研究员,研究方向包括劳工社会学、科技产业、性别研究等。 ——本期节目您将听到—— 05:08 迎难而上的选题:亚裔女性也应该可以讲述白男工程师的故事 08:10 把喝酒作为方法:突破关键报道人 17:36 游戏文化震撼:被“俄罗斯轮盘赌”化解的劳动分工危机 24:00 泰勒主义的前世今生:怎么让工人干更多的活? 31:41 “隐于后台”的数字泰勒制:如何用免费mm豆监测工程师的工作效率? 33:32 当布洛维和布雷弗曼吵架:工人就那么傻吗?工人只想着偷懒吗? 41:00 工人为何愿意玩游戏?哪些结构性因素决定了游戏成立的条件? 44:30 经典劳动游戏理论不足以解释美国科技资本的一些新现象 51:58 “甜甜圈邮件”(Donut Email): 恶作剧游戏及其变异 57:25 周末“开黑”竟是为了加班:什么游戏让工程师debug上瘾? 65:46 “忙着从一个游戏跳到另一个游戏”:游戏宇宙的建构与被隐形的劳资关系 ——关键概念、作品、人物及拓展阅读—— ·Engineering Culture:control and commitment in a high-tech corporation,Gideon Kunda,2006,Temple University Press (中文版本即将由薄荷实验出版)在本书中,作者吉登·昆达对美国一家大型IT公司的工程师文化和企业文化进行了田野调查和批判性分析。为什么人们如此努力工作并乐在其中?是工作本身让人如此满足吗?问题的答案在于理解企业文化如何影响了员工的看法。通过对工程师的深度访谈、公司的日常生活和仪式的参与观察,作者生动地描述了管理层如何使用各种方法来宣传所谓非正式的灵活的工作环境,以及在促进个人成长的同时,提高和奖励个人的主动性及创造力。然而,作者证明,这些无所不在的努力掩盖了一种复杂微妙的规范控制——在这种控制中,员工的思想和心灵成为企业影响的目标。本书仔细剖析了这种控制形式对员工工作行为和自我意识的影响,探讨高科技公司的企业文化如何在工程师身上发挥作用,以及工程师又如何参与和塑造自身及其所在的企业文化。 ·《全球“猎身”:世界信息产业和印度技术劳工》:项飙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海外民族志与中国社会科学》:谢立中 著;高丙中 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 Leslie Salzinger: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副教授兼性别和妇女研究主席。她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了社会学博士学位,之前在芝加哥大学和波士顿学院的社会学系任教。她撰写并教授性别、资本主义、国籍和种族及其正在进行的共同建构(ongoing co-formations)。她的民族志研究,主要集中在拉丁美洲,特别是墨西哥。她的主要研究问题涉及经济过程的文化构成和政治经济中主题的创造。她获奖的第一本书Genders in Production: Making Workers in Mexico’s Global Factories(生产中的性别:在墨西哥的全球工厂制造工人),分析了跨国生产的性别维度。她目前正在进行的工作Model Markets: Peso Dollar Exchange as a Site of Neoliberal Incorporation(示范市场:作为新自由主义合并场所的比索美元交易所),分析了比索/美元交易所市场是墨西哥从“发展中国家”向“新兴市场”转变的关键性别和竞争场所。 ·“质询”(Interpellation):阿尔都塞阐述了意识形态能从无数个人当中“征招主体”,将其改造为心甘情愿的属民。这一改造过程,阿尔都塞称之为“质询”(Interpellation),即呼唤某人,询问他“你是某某吗?”从而使他得以确立主体意识,接受此种意识形态提供的整体图像。Leslie Salzinger在分析墨西哥加工厂中性别主体的生产时,使用了“质询”来捕捉“通过在他人的命名中识别主体来创造主体的过程”。因此,主体性变得不再是一种仅基于结构位置的固有身份。Leslie Salzinger避开了阿尔都塞分析的功能主义方面,认为质询需要被理解为一个多方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主体性(subjectivities)可以根据语境构建在同一个身体(body)上。因此,一方面,质询是即时发生的,但另一方面,它也成为一个迭代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质询时刻被串在一起,以创造对主体性的局部和策略性解释。 ·《制造同意:垄断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变迁》:[美] 迈克尔·布若威 著;李荣荣 译,商务印书馆,2008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网络社会的崛起》):西班牙学者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系列书籍《信息时代三部曲:经济、社会与文化》(The Information Age: Economy, Society, and Culture)中的第一部。 ·亚马逊泰勒制度的报道:2015年《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长文Inside Amazon:Wrestling Big Ideas in a Bruising Workplace。该文剖析了亚马逊管理层用来敦促员工努力工作的残酷手段与策略,展示了其艰难的工作环境和“恶毒”的企业文化。包括:1)鼓励员工举报揭短,2)没完没了的绩效考核,3)施加各种数据统计的压力。文中,一位亚马逊内部员工说:“几乎每一个曾和我一起工作过的人,我都看见他们在自己的桌上哭过。” ——片头片尾音乐—— 片头音乐:Painted Sun in Abstract- Soundtrack from The Social Network 片尾音乐:Island in the Sun - Weezer ——关于信睿播客—— 这是一档由《信睿周报》团队出品的学者谈话类播客节目。在这里,我们力图打破职业、学科界限,将更多思想资源接入知识图谱,为每个“偶然”进入我们视域的话题、事件或文化产品,提供结构化的思考与历史的景深。 ——制作团队—— 策划/制作:周天悦 后期:陈颖欣 周天悦
- 35 “全民追凶” 时代的罪案传播学|刘海龙
从统计学意义上看,国内的犯罪率并不高,但作为偶发事件的犯罪新闻却常常引发不合比例的关注,重大刑事案件在公共舆论平台上也总占据着抢眼的位置。媒介技术的发展也改变了受众和事件的关系:我们从信息的被动接收者,变成了可以发布线索、表达判断甚至参与调查的案情参与人。我们可以追踪嫌疑人在各个社交平台上的“电子足迹”,尝试建立他们的“心理侧写”;也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督促相关部门作出回应,甚至直接或间接对案件相关人士的生活制造影响,乃至影响案件的结果走向。 如果说,在大众传播时代我们讨论的是由专业媒体人代理行使的“媒体审判”,那么在社交媒体时代,案件的推进则往往伴随着人人可以参与并且深度情感卷入的”媒介化审判“。在一些关注度颇高的案件中,甚至出现了“全民追凶”的奇观——这一现象是如何形成的?算法逻辑和信息茧房,会让人们形成对“真相”完全不同的理解和判断吗?“新闻专业主义”在案件报道中是否还有意义?我们又应该如何面对对立的观点与纷杂的信息?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刘海龙教授,从传播学的视角出发和我们分享对上述问题的看法。 ——本期嘉宾—— 刘海龙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本期节目您将听到—— 03:06 谷歌工程师杀妻案、吴谢宇案、劳荣枝案……为何重大刑事案件总能占据舆论中心? 08:45 哪一类案件最容易成为传播热点?“流行”案件的关键特征 13:15 阴谋论是如何产生的?谣言为什么总比真相跑得更快? 21:16 新媒体“参与文化”下的案情讨论与线索追踪 25:12 社交媒体时代案件信息的筛查和监管变得更加困难 27:30 “把关人”消失后,平台可能承担起怎样的监管责任? 30:36 传统媒体的罪案报道方面的优势与劣势 35:49 如何理性吃瓜:“全民追凶“时代的媒介素养 ——关键概念、作品、人物及拓展阅读—— * 环境守望:大众媒体的社会功能之一,由传播学家拉斯韦尔在1948年提出,指大众传媒向人们提供各类信息,帮助他们了解外部世界发生的重大事件和周围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关于公共危机事件的各种信息。 * 亨利·詹金斯:美国媒介学者,南加州大学教授。詹金斯的早期研究主要围绕电视迷尤其是科幻迷展开。他于1992年出版的《文本盗猎者:电视粉丝与参与式文化》被认为是粉丝研究的开山之作,在粉丝文化研究领域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 * 冷媒介与热媒介:麦克卢汉在1964年发布的《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就媒介分类提出的概念。麦克卢汉认为,低清晰度的媒介,如手稿、电话、电视、口语等属于“冷媒介”。因为清晰度低,它们要求受众用多种感官去感受,并且需要丰富的联想和参与。相反,书籍、报刊、广播、无声电影、照片等是“热媒介”,因为他们都作用于一种感官而且不需要更多的联想。 * 媒介审判:指新闻媒介在报道或评论过程中,超越司法程序,对正在审理的案件的案情分析、案件定性、涉案人员定罪量刑等问题提出公开判断和结论。这种行为可能形成一种足以影响法庭独立审判的舆论氛围,干预司法独立的和破坏司法公正。 * 大陆法系和海洋法系:现代世界两大主要法系。大陆法系又称欧陆法系,倾向于将成为法律编纂成册,在各法律领域发布“法典”,用以规定社会主体之间的关系。海洋法系又称普通法系,倾向于反复参考判决先例,最终产生类似道德观念一般的普遍的、约定俗成的法律。 * 施剑翘复仇案:即1935年施剑翘报杀父之仇而刺杀军阀孙传芳的案件。施父曾被孙传芳俘虏、杀害并暴尸。施剑翘在天津伺机枪杀孙传芳后,向当地警局自首,后得到媒体、大众的广泛同情,并于1936年获得国民政府特赦。学者林郁沁曾围绕这一案例写作《施剑翘复仇案:民国时期公众同情的兴起与影响》一书。 * 奥卡姆法则:据传由14世纪方济会修士威廉·奥卡姆提出的逻辑学法则。法则认为,如果关于同一个问题有许多种理论,每一种都能作出同样准确的预言,那么应该挑选其中使用假定最少的。 * 约瑟芬·铁依(Josephine Tey):生于苏格兰,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推理小说女杰。铁依特立独行,不以数量取胜。终生只完成八部推理小说,但作品都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代表作有《时间的女儿》、《歌唱的沙》等。 * 数字足迹:数字足迹(也称“数字影子”)是指出现在互联网或数字设备上的一组独特的可追踪数字活动、行为、贡献和通信。数字足迹可分为被动或主动。前者包括个人的网络浏览活动和存储为cookie的信息;后者通常为用户主动发布的,在网站和社交媒体上分享的信息或互动的痕迹。 ——片头片尾音乐—— 片头音乐:Zu Asche, Zu Staub (Psycho Nikoros) - Soundtrack from Babylon Berlin 片尾音乐:Man of War - Radiohead ——关于信睿播客—— 这是一档由《信睿周报》团队出品的学者谈话类播客节目。在这里,我们力图打破职业、学科界限,将更多思想资源接入知识图谱,为每个“偶然”进入我们视域的话题、事件或文化产品,提供结构化的思考与历史的景深。 ——制作团队—— 策划/制作:周天悦 后期:陈颖欣 周天悦 视觉设计:杨楠 统筹制片:吴洋
- 34巴以冲突的暗线:生命政治、家族社会与人的再造|赵萱
达成暂时停火协议前,持续近一个半月的巴以冲突已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引发了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据估计,本轮冲突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1.5万人,其中超1/3为儿童。暂告一段落的军事冲突是巴以社会矛盾的一种暴烈体现,而另一种日常性的政治则在更广阔的区域内、以更安静的方式继续运行:以色列修建的700多公里的隔离墙将巴勒斯坦西岸地区分割了成161个互不连接的部分,用以连接犹太定居点并保证其与阿拉伯社区的分隔,密布其中的检查点则精确筛选、控制着巴勒斯坦人(以及犹太人)的流动。这套基础设施政治对巴勒斯坦人日常生活的侵入,构成了冲突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前提。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赵萱老师,他曾在东耶路撒冷进行过为期15个月的田野调查。基于这段调查经历,他的民族志作品将巴以冲突放回到真实的日常生活世界,将冲突的关注重点从固定的领土转移到流动的人口,着力展现冲突背后多族群、多宗教、多元治理术下复杂的巴以社会肌理。跟随赵萱老师的讲述,我们将走近巴以居民的日常交往、通讯交通、人生选择以及他们眼中的“好生活”,并尝试在这套对于人口乃至主体性施展的精细控制与管理术中,反思政治的日常性,以补充我们对于民族国家、领土和边界的理解。 ——本期嘉宾—— 赵萱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人类学、海外民族志、批判边界研究等 ——本期节目您将听到—— 03:55 09年、12年、17年三访巴以: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06:50 加沙-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人的空间分布 10:33 耶路撒冷:神圣文本中的“中心性”与历史现实中的“边陲感” 23:35 三种类型的犹太人定居点:谁在定居点生活? 28:29 嵌入式定居点中巴以民众的日常交往 36:03 定居点、隔离墙和检查点构成的基础设施政治网络 40:20 地缘政治之外:以色列生命政治体系 44:55 家族是理解阿拉伯社会的关键进路 53:07 “好人亚金”的摇摆:两种价值体系下的“新”阿拉伯人 ——关键概念、作品、人物及拓展阅读—— 《耶路撒冷以东:一部巴以边界的民族志》:赵萱,2023,商务印书馆 云柱行动:以色列于2012年11月14日至21日期间在加沙地带展开的军事行动,目的为报复此前哈马斯方面对以色列南部城镇的袭击。“云柱”一词源自圣经的出埃及记的情节:神奇的云柱曾指引以色列人越过了沙漠并保护他们免受迫害。 阿克萨清真寺:一座位于耶路撒冷的清真寺或祈祷厅。该寺始建于倭马亚王朝,后经多次毁坏、重建。该寺地处耶路撒冷旧城圣殿山,具有高度的地缘政治意义,是巴以冲突的焦点之一。2017年曾有袭警嫌疑人潜逃至阿克萨清真寺附近,致使以色列当局一度关闭该寺,受国际舆论关注。 法塔赫:即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中最大的派别,成立于1959年,现占据约旦河西岸地区。该组织从1965年开始主张以暴力手段对抗以色列当局,但在80年代以后转向和平谈判,并一度与主张暴力的哈马斯割席。 犹太复国主义:又译为“锡安主义”,指一种支持犹太人到巴勒斯坦地区重建故国的政治运动和文化,兴起于19世纪,并经历二战种族屠杀之后达到高潮。犹太复国主义在初期并未限定复国地点,但在20世纪后聚焦巴勒斯坦地区且成功建国。由于受到当地阿拉伯居民抵抗、引发战争冲突,犹太复国主义也面临负面舆论。 特拉维夫-雅法:以色列第二大城市,由特拉维夫和雅法两座城市合并而成。“特拉维夫”一词源自犹太复国主义经典《新领土》,意为“春天的小丘”,后被用以命名古城雅法外围的一处犹太定居点。后者发展逐渐超过雅法,并成为以色列建国初期的首都。 哈瑞迪:一种恪守犹太律法传统、抗拒现代价值观念和实践的犹太教保守派。作为犹太教最保守的教派之一,哈瑞迪教徒认为自己的信仰和宗教常规直接传承自摩西,在日常生活关注家庭,重视性别隔离,抵制电视、互联网等现代媒体,并穿着其标志性服饰。 生命政治: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在20世纪70年代发明的概念,指一种联系生命控制和地区人口政治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政治法律会通过某些可感知的参量对生命加以评估。福柯认为生命政治的目的在于“确保、维持和增加生命,并使之秩序井然”。 ——片头片尾音乐—— 片头音乐:Unadikum(我呼唤你) 童声合唱 片尾音乐:Nassini-EI-Donya Mazikana Allama ——关于信睿播客—— 这是一档由《信睿周报》团队出品的学者谈话类播客节目。在这里,我们力图打破职业、学科界限,将更多思想资源接入知识图谱,为每个“偶然”进入我们视域的话题、事件或文化产品,提供结构化的思考与历史的景深。 ——制作团队—— 策划/制作:周天悦 后期:陈明路 周天悦
- 33“老年恐惧”的个体调适与社会传播:来自心理学的解释|张昕
中国的老龄化程度正在不断加深。据估计,到2050年,我国65岁以上老人占人口比例将突破30%,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国家。一个日益老龄化的社会不仅需要相关社会保障政策的支持,如何在个体层面上实现积极老龄化,也成为重要的社会课题。令人担忧的是,社会中弥散着“厌老”情绪和对于老年群体的负面认知,这种情绪的起源很有可能是广泛存在的“老年恐惧”。这种对于衰老的恐惧既植根于我们的生物本性,也因社会期待而有所加强。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我们能否将“厌老”情绪解释为生物进化的产物?这一情绪如何受到社会文化的塑造,又会对社会造成何种伤害?除了打破对老年人的刻板印象和偏见,能够站在老年人的角度,理解老年人的心理状态、适应老年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同样至关重要。如何理解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如何帮助认知症患者重建他们的意义世界?本期节目中,我们邀请到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张昕老师,请他分享心理学在这些问题上的前沿研究和最新证据。 ——本期嘉宾—— 张昕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 ——本期节目您将听到—— 03:48 在发展心理学中被边缘化的“老年心理学” 06:13 “厌老”心理是一种生物进化的结果吗? 07:37 老年个体对于种群基因库的意义:口传经验与“祖母假说” 09:50 社会认同理论与恐惧管理理论:“厌老”的两种社会心理学解释 13:56 老年歧视的社会伤害:年轻人也可能是老年歧视的受害者 23:50 “重亲轻友”?老年人的情感支持网络的重构 28:45 如何理解和适应老年人的情绪表达方式 38:00 大脑从开始衰退到发生认知障碍,其间经历了什么? 44:10 不同脑区的退化速度有区别吗? 47:12 认知症照料者的心理健康同样值得关注 ——关键概念、作品、人物及拓展阅读—— * 进化心理学:一种通过现代进化论解释生物(通常是人类)心理和行为特点的心理学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种群在早期经历的自然选择塑造了其心理特征、文化偏好,例如婚姻模式、美感、彩礼等。因此相关学者在解释人类心理特点时,往往强调该特点对种群基因延续的意义。 * 祖母假说:一种借助进化论解释人类女性绝经现象的假说。该理论认为,相比持续性的生育,年长女性能够通过精心抚养已有的子女或孙辈,更有效地延续自己的基因。因此,生育能力的下降和消失能为女性带来了进化上的优势。 * 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一种利用社会认同观念来解释跨群体行为的理论。社会认同是个人自我认知的一部分,源自他对相关社会群体的归属感。社会认同理论指出,这种认同与群体成员的普遍特征、对外比较、群体声望等因素关联,并影响群体对内和对外的各种行为。 * 恐惧管理理论(terror management theory):是一种社会心理学和进化心理学理论,认为人们既有自我保全的本能,又意识到死亡是不可避免、难以预料的,因而陷入一种心理上的基本冲突。这种冲突造成恐惧情绪,而人们为了消解恐惧,则会利用各种手段,例如逃避现实,或某种对抗生理现实的文化信仰。 * 自我老化态度(self perception of ageing):指老年人对自己变老的态度和评价。这种评价一方面指向一般意义上的老年人,另一方面也指向正在变老的自己。后一种评价的积极程度会影响个人的心理健康、认知功能、生理健康甚至寿命。 * 刻板印象威胁:指人们在进行某种任务时,担忧自己可能会验证大众观念对自己所属群体的刻板印象的困境。这种威胁感通常与如下因素正相关:1.任务的难度;2.任务对其能力的评估意义;3.任务与相关刻板印象的关联。这种威胁感还会带来信心锐减、表现不佳和兴趣丧失等负面影响。 * 社会情绪选择理论:一种描述个人行为动机在其生命周期中的变化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随着年纪增长,对未来时间预期的缩短,会变得越来越有选择性,倾向于将更多资源投入在其情感上更有意义的目标和活动。理论还认为,变化会影响个人认知过程,使老人愈发青睐利好情绪的信息,而回避不利信息,甚至为此收缩社交范围,以规避情绪上的风险。 * 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一组在临床和科研中筛查认知功能障碍的测试卷。这项测验通常被用来筛查痴呆症,也被用来评估认知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和病情发展。 * 蒙特利尔认知测验(MoCA,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一种筛查认知功能障碍的医学测验方法,因发明于加拿大蒙特利尔而得名。这项测验共计30分,时长10分钟,涉及短期记忆、执行能力、注意力等认知功能,能有效检验轻度的认识功能障碍(MCI)和早期的阿兹海默症,故而被广泛使用。 ——片头片尾音乐—— 片头音乐:춤 Epilog - 李秉佑 (이병우) 片尾音乐:笑脸 - 谢东 ——关于信睿播客—— 这是一档由《信睿周报》团队出品的学者谈话类播客节目。在这里,我们力图打破职业、学科界限,将更多思想资源接入知识图谱,为每个“偶然”进入我们视域的话题、事件或文化产品,提供结构化的思考与历史的景深。 ——制作团队—— 策划/制作:周发发 后期:陈明路 周发发
- 32婚育数据的“统计陷阱”:中国人不愿结婚了吗?|於嘉
今日七夕,浓情蜜意。但如今,“爱情甜蜜”早已不再能“自然”地导向“适龄婚育”。不论是短视频街采中年轻人对于婚育普遍流露出的悲观情绪,还是媒体报道中“中国单身人口近3亿”“我国离婚率高达44%”等耸人听闻的数据,我们似乎正在经历一场婚姻观念的巨变。而随处可见、主体各异的催婚催育大军更是“坐实”了这种婚育焦虑。 但是,从宏观数据上看,近年来中国人的婚姻趋势真的发生了扭转性的变化吗?普遍性的不愿婚育,是经济发展带来的必然后果吗?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人的各项婚育“指标”究竟处于怎样的水平?本期节目,我们将和北京大学社会研究中心助理教授於嘉老师一起,从婚育指标常见的误区聊起,尝试通过社会统计和跨国比较的视角,理解我国目前的婚育趋势。此外,我们也讨论了宏观数据对于个体的意义、质性/理论研究能给量化学者带来了哪些启发等问题。 ——本期嘉宾—— 於嘉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社会研究中心助理教授 ——本期节目您将听到—— 4:37 单身人口近3亿?中国人不愿意结婚了吗 7:48 扑朔迷离的离婚率:44%的“离婚率”是如何测得的? 11:02 “粗离婚率”有比较意义的前提:代际人口、婚育政策都没有剧烈变化 12:49 队列(cohort)追踪法可以更好刻画宏观层面上的的婚姻稳定度 15:19 民政统计的数据质量仍有提升空间 18:44 经济发展一定会带来普遍性的不愿婚育吗? 21:00 性别、阶层、文化、宗教等因素如何交叉造就了东亚的低婚低育 33:07 很多国家出现了婚姻与生育的解绑趋势 36:12 了解宏观数据对于普通人的意义 40:28 从数据中来、到生活中去:质性/理论研究能给量化学者带来哪些启发? ——关键概念、作品、人物及拓展阅读—— 粗离婚率:年度离婚数与总人口之比。它是众多离婚率指标之一,也是政府、学界判断社会婚姻状况的常用指标之一。因为其分母通常远大于分子,所以粗离婚率常以个位数的千分比表示。粗离婚率易受出生、结婚人口数量代际波动影响,不能完全反映社会婚姻真实稳定程度。 Baby boom:被译为“婴儿潮”或“生育高峰”,指人口统计中,一定区域和时间内出生人数快速上升的阶段。1949年后,中国先后在建国初期,1962-73年,1986-1990年经历三次婴儿潮。这些阶段出生人口因为在总人口中占比中较大,所以对粗离婚率等统计指标有重要影响。 队列追踪法(Cohort Study):一种社会统计方法。它是指将社会总人口划分为若干队列(例如80后,90后),分别研究各队列在不同阶段(例如出生后20年,30年等)的变化。在社会婚姻状况的研究中,它分别统计各队列在各阶段的结婚离婚状况。相比粗离婚率,队列追踪法更能准确描述社会婚姻真实状况。 OECD国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OECD成立于1961年,旨在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有美国、英国、法国等38个成员国。OECD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通常较为发达,在家庭、育儿方面尤甚。 第二次人口转变:第一次人口转变,也称经典人口转变,是指人口结构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变化的过程。第二次人口转变是对比第一次人口转变提出的人口学框架,用来描述很多人推迟了进入婚姻时间、甚至一些人选择终身不婚,同居、婚外生育和离婚率上升的人口学趋势。 子女中心主义:指家庭的运作、决策围绕子女发展为中心。子女中心主义仍深刻影响中国家庭,对传统家庭功能和婚姻稳定意义重大。这表现在拥有子女的家庭的婚姻状况更为稳定,也表现为家庭父母对子女教育普遍高期望高投入。 Marriage-childbearing Package:是由学者伊庆春提出的概念,也被译为“婚育套餐”,指人们像购买套餐一样,将结婚和生育紧密捆绑,以生育子女为婚姻核心的情况。这一情形普遍出现与中国、日本、韩国等国。 密集母职(Intensive Mothering):由美国南加州大学学者莎伦·海斯(Sharon Hays)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概念,指中产阶级家庭内,母亲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来抚养教育孩子的观念风气。 下行式家庭主义:由阎云翔提出的家庭研究概念,指全家的资源集中在子辈、孙辈身上的情况。 孝道实践:是由社会学家刘汶蓉提出的家庭研究概念,指密集母职式养育下的中产阶级子女,因长期专注学业,无法在成年早期通过工作取得独立和稳定的社会身份,并且依赖父母提供物质、社会方面的帮助,只能通过孝顺父母意志来获得认可,凸显自己的道德性和价值,明确自我身份。 性别平等理论:是由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彼得·麦克唐纳(Peter McDonald)提出的理论,旨在描述经济发展与生育水平的关系。性别平等理论认为,女性受教育程度和劳动参与度提高,女性的性别观念转变,生育意愿降低,社会生育率下降。但随着男性的性别观念也逐渐变化,性别公平程度在公私领域都达到较高水平时,生育水平会回升。 《私立小学闯关记》:[日]槙原久美子,刘晓婷 译,2021,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 《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美]薇妮斯蒂·马丁,许恬宁 译,2018,中信出版集团 於嘉, 2022. 何以为家:第二次人口转变下中国人的婚姻与生育[J]. 妇女研究论丛(5): 47-69. 於嘉, 赵晓航, 谢宇, 2020. 当代中国婚姻的形成与解体:趋势与国际比较[J]. 人口研究, 44(5): 3-18. ——片头片尾音乐—— 片头音乐:김밥 (紫菜包饭)- The Jadu 片尾音乐:Go Solo - Tom Rosenthal ——关于信睿播客—— 这是一档由《信睿周报》团队出品的学者谈话类播客节目。在这里,我们力图打破职业、学科界限,将更多思想资源接入知识图谱,为每个“偶然”进入我们视域的话题、事件或文化产品,提供结构化的思考与历史的景深。 ——制作团队—— 策划/制作/后期:周发发
- 31行走的媒介史与文化史:传播学者眼中的Citywalk|张昱辰
在成为又一个被“炒红”的生活方式之前,Citywalk是什么?一百多年前,欧洲思想家们在大都市的街头漫步,由此获得了对于资本主义运行方式以及现代人生存境况的洞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情境主义运动则将行走看作一种逃遁与抵抗的实践。今天,当速度和效率不再是城市出行的唯一追求,出行方式沟通身体与城市的媒介功能日渐浮现。不同的出行方式如何影响我们接收到的城市景观?行走如何塑造了我们与城市的关系?建设“可供步行的”城市和空间何以重要?本期节目,我们将和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张昱辰老师一起,回顾Citywalk的媒介史与文化史。 ——本期嘉宾—— 张昱辰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 ——本期节目您将听到—— 2:45 成为传播热点前的Citywalk 4:55 Citywalk与“特种兵式旅行”:旅行观念的极与极 9:45 作为媒介的出行方式:步行、汽车、电车中的城市观光 17:35 从狭义到广义:Citywalk概念的流变 19:33 把Citywalk作为方法:知识分子中的步行理论家 25:36 情境主义运动:行走作为一种反抗 37:54 步行城市:Citywalk视角下的城市规划 50:32 Citywalk线路大推荐! ——片头片尾音乐—— 片头音乐:Week-end à Rome - Nouvelle Vague 片尾音乐:上海童年 - 顶楼的马戏团 ——关于信睿播客—— 这是一档由《信睿周报》团队出品的学者谈话类播客节目。在这里,我们力图打破职业、学科界限,将更多思想资源接入知识图谱,为每个“偶然”进入我们视域的话题、事件或文化产品,提供结构化的思考与历史的景深。 ——制作团队—— 策划/制作/文字整理:周发发 后期:西音 /*特别致歉:录制条件所限,本期录音存在不可逆转的音质损伤,推荐在较安静环境下收听,或配合文字稿服用*/ ——文字稿(节选)—— 完整版请参见“信睿播客”公众号 4:55 Citywalk与“特种兵式旅行”:旅行观念的极与极 张昱辰:我很不喜欢讲“本质性”的差异,我自己感觉,如果一定要讲 Citywalk和特种兵旅游的差异的话,我觉得Citywalk更强调深度地去探索一些相对和传统的宣传视角不同的城市的侧面或景观,它甚至有的时候是“反景观”的。它更强调小众的兴趣,更强调我在城市中的那种探索的那种感觉,所以是可能是一种深度融入城市文化生活的重要路径。 项飙老师说的“消失的附近”,是对当下城市日常生活的一种细微的感知。我们现在对社区、对城市实体空间的了解相当缺乏,大家好像离开了消费就没法享受了。所以怎么样让城市更丰富的细节层次展现在大家的眼中,如何能够与城市的肌理有更深入的互动,这些都是 Citywalk的意义所在。我当时在论文( 重构“恋地情结”:城市徒步中的传播与文化政治)当中说,这是一种”对家园的朝圣”,我是觉得它是要让大家对彼此都看似很熟悉的家园,有一种重新的再发现、再认识,让家园重新产生那种光晕。在这个过程中,与人、与地方产生联结,建构一种地方感。在看展览、看话剧、看演出、逛商场、逛公园之外,发现一种更有意思、更丰富的、更具复杂性的体验城市的方式。 9:45 作为媒介的出行方式:步行、汽车、电车中的城市观光 张昱辰:其实不同的交通方式不仅是从一地到一地效率上的改变,你刚刚提到的一点,我们选择的移动的方式,其实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对空间的感知。你刚才说在天津,地铁刚刚出来的时候,成为当时的人们去“打卡”的一种重要的活动,其实上海也是。上海开通第一条地铁线路的时候人潮涌动,而且最有意思的我记得,当时有人还专门去买所谓的“地铁观光卡”,仿佛地铁是“观光”这样的一种活动,这些在现在看来都是很有意思的。 我看史料说,上海在“一市三治”时期开通了有轨电车,坐在“铛铛车”上来看城市的体验,和走在路上观察城市,是完全不一样的体验,就是感觉很新奇、很好玩,所以就产生了新的那样的一种与城市的景观的关联。我自己理解就是视觉的关联,但同时又有一种新的身体上的关联:你的身体要跟其他的乘客在一起,但是视觉上可以去跟城市拉开距离。而且有轨电车在当时据说要比人力车便宜一些,所以基本上中下层的劳动人民也可以有机会去体验自动化的通行方式。这可能是像上海这样的中国城市自动化出行的一种开端,打开了一种新的城市感知方式。 而汽车带来的革命性的变化,有的时候是我们自己都难以完全体会的。我们现在很多习以为常的、觉得不需要太多讨论的东西,其实都是由汽车等一些新的移动方式带来的。我建议有兴趣的老师或者同学,可以了解一下有国外学者在做的Automobility Study。有大量人文社科学者,会去展现汽车和社会的关系、和人的主体性的关系、和其他技术的关系,在不同的历史场景和空间场景之下,做了非常多很有趣的研究。 所以我自己特别强调的一点,就是我们做新闻传播学,无论我们说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怎么强大、传播方式怎么样发达,但是我们的生活还是需要身体移动的。我们的身体在空间当中的那种movement,是我们生存必需的。所以物质性的交通、出行,永远是是占据我们生活经验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无法完全被我们想象的那种信息技术的传播所替代。 17:35 Citywalk概念的流变 张昱辰:其实我们讲Citywalk,跟我们平时讲的 “walk in the city”是不是一样?我自己也是一直有疑问。如果说从宏观的方面讲自然是OK的,所有在城市当中的漫游都是Citywalk。所以我看到社交媒体上有人会批Citywalk,说Citywalk不就是遛弯嘛?我自己当时研究的Citywalk其实是挺狭义的,或者说跟现在小红书上流行的Citywalk有一些不同,好像更强调有主题的、有规划的,由专业组织的团队化的旅游。 19:33 Citywalk作为一种方法:知识分子中的步行理论家 张昱辰:我们现在看很多的文字记录,谈 Citywalk或者是walk in the city的知识分子好像特别的多。可能在当时的语境下,只有有钱、有闲的人,才有可能专注在城市的漫游上。更加好玩的是,我觉得因为传统媒介的限制,笔、文字其实都是掌握在少数精英分子手中的,所以我们现在的人可能只能通过精英知识分子的这样的一种阐述,通过他们的文字来去感受那些“走路的历史”。普罗大众走路的历史,可能我们现在已经感受不到了,即使要感受也得借助他们的文字来做感受。 你刚刚讲到本雅明,其实本雅明本身是柏林人。但是大家觉得他一跟这个城市徒步 Citywalk产生关联,一定是在巴黎。他在巴黎发明了一个关键词,就是所谓的浪游者、漫游者那个词,作为他城市文化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他不像我们现在说的这种所谓的消费人群,而是能够去跟城市有那样的一种,既疏离,又能够去深入城市进行观察的这样的一种关系。就像波德莱尔那样的敏锐地在城市空间中进行探索,然后还能去透视不同的城市人那种生活状态,是很聪明的、很敏锐的那些人。 后面可能大家不知道,本雅明其实走出了巴黎,还在佛罗伦萨、那不勒斯、莫斯科这些地方都呆过。而且本雅明生前是非常的辛苦的,他不是那么受到学界认可的,他最终自杀在西班牙小镇。所以他的那种视角,其实在当时也不一定非常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在后来启发了一大批学者、作家、文人。 25:36 情境主义运动:行走作为一种反抗 张昱辰:除了本雅明之外,我觉得更好玩的一对学者,一个是德波,就是情境主义的代表人物,还有一个是德·塞托。德·塞托专门在他的《日常生活实践:1.实践的艺术》那本书的第七章讲行走于城市,他说,从曼哈顿顶端来俯瞰城市,是无法真正体验城市,那是疏离的观察。只有真正的降落到街道当中去,感受城市的生命力,才能去真正的体验的城市。第一种视角,从曼哈顿的顶端来俯瞰城市的视角,主要是空间的组织者、城市的规划者、地图的绘制者,那种远距离投射的“上帝的视角”,但是他忽视的是城市的日常生活。步行者那样一种城市的视角,其实跟前面这种视角完全不一样,它强调的是日常生活的体验。这个视角是上帝视角看不见的那样的一种城市,它强调的是人的观念、人的视角。以人为本的视角,恰恰比上帝的视角更加复杂。 我们说普通人在日常文化实践当中的各种“逃遁行为”“规避行为”,基本上都是通过walk来展现的。所以德·塞托说,游戏、步行、购物等等,其实都是对规训的一种抵抗,虽然不可能完全逃开原先资本主义规训的范畴,但是某种程度或者某些时空之下,也可以做有效的避让或有效的对抗。 还有一位是我前面提到的雅各布斯,她在分析美国当时的城市被汽车这样一种交通方式所吞噬的时候就很焦虑,她希望能够去恢复可步行的街区,恢复街区公共空间中,人和人通过步行结识,达成日常生活的交往,所以她说步行是一种“街道芭蕾”。 在日本,赤濑川原平、藤森照信他们在20世纪80年代就编辑出版了《路上观察学入门》,2020年被三联书店引进了。他们是希望大家用行走的方式在城市当中进行细致的观察,通过不同角度的观察,把我们熟悉的环境转化成陌生的地方。观察的能力决定着体验城市的深度,比如说捡拾建筑物的碎片、发掘路上各种奇妙的故事、探索一些住户的情况,用博物馆学的方式去了解这个城市。去获得乐趣、获得一些灵感。 我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我觉得一定要推荐给大家的,就是Rebecca Solnit的那本Wanderlust,现在翻译成中文了,叫《走路的历史》。这本书我觉得它格外好的一点,它梳理了欧美知识分子、文人,他们的行走的故事。索尔尼特别批判的就是美国的那些城市,它们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着消费、制造建立的,所以公共空间变成了商店、住所等公共场所的空间。但索尔尼特别强调,步行其实是公民权的开端,人要成为市民、成为公民,是一定得去步行的。 37:54 Citywalk视角下的城市规划 周发发:我们今天谈Citywalk,其实是在一种非常理想化的情境中。但现实中的城市交通秩序,依然是以满足大规模的城市通勤为首要目标,于是形成了一种“机动车挤压非机动车、非机动车挤压行人”的空间秩序等级。所以我们接下来想聊一聊, Citywalk是不是在超大型城市其实更难实现,以及,我们现在的城市规划,是不是有时忽视了我们的步行需求、我们对于城市的这种情感的需求? 张昱辰:步行本身为什么作为一种很重要的实践方式被知识分子推崇,其实是有它的历史背景在的。在18世纪和19世纪早期,很多欧美城市人会认为在大城市中行走是危险的。因为是大城市是工业化的,他们强调的是在自然当中行走。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有步行实践在城市中被推崇。步行之所以开始在城市当中被推崇,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当时的情境,就是汽车的问题、拥堵的问题,就是所谓自动化交通对城市空间的占用、垄断的问题。所以大量的学者开始通过对步行的推崇,去呼吁更人性化的空间:不是属于汽车的城市空间,而是属于人的空间。 很吊诡的是,大城市是车水马龙的,但大城市也是最早出现Citywalk的。我们说团队化的、有专业导游的、有固定路线的Citywalk,都是出现在大城市,从伦敦、巴黎,到国内我觉得最早是香港、上海,等等,大家会觉得大城市反而可能更加有故事。 所以在中国我觉得很好玩,很多人都觉得上海比北京更容易开发路线,因为上海的老式街道、小街道很多。北京是有胡同,但是除了胡同之外,其实有些很宽的路、双向大车道、过街天桥、地下天桥,走起来就很累。而且北京的断头路多,避暑、避雨的地方也很少,所以可能相对而言,北京对 Citywalk没有像上海那么友好。 我自己觉得好的步行空间、好的步行的城市,首先是要有有意思的街道。不能太宽,要是那种窄街,然后有很多的店面,有很多的市民文化,能保存历史的地方,有很多有意思的建筑。还有一点像你刚刚说的,一定不能让机动车抢空间,一定要有步行的这样的一个相对安全的区域。其实汉堡、赫尔辛基、马德里,都在强调很多街道要“无车化”。可步行的环境,能够去改善人们对城市的体验,而且塑造出积极的、吸引人的城市空间的。所以怎么样去设计这样的一些好的街道,是建筑学者、历史学者都应该去讨论的问题。
- 30为什么没有学术语言能概括塞尔达的“好玩”?|王儒西x周安安
《塞尔达传说:王国之泪》是任天堂于今年5月12日发售的又一部现象级大作。在继承了前作完成度极高的开放世界的基础上,《王国之泪》开拓了空中岛屿和地下世界,并增加了拼接、组装等允许玩家“脑洞大开”的操作自由度。借由这些基础性操作,玩家得以乘坐自制的火车、飞机、赛艇“上天入地”;更有沉迷制造变形金刚、永动机、生物发电等“黑科技”的“海拉鲁科学家”们扬言要为海拉鲁带来N波“工业革命”。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相当好玩的游戏。但是,“好玩”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如果说游戏区别于其他媒介的核心是其交互性,通过交互实现“好玩”的关键又在哪里?我们常说游戏是“第九艺术”,但我们该如何定义游戏的艺术性和严肃性?是否存在必须通过交互性来达至的“严肃”,这种“严肃”又一定和“好玩”对立吗?本期节目,我们将从自己的塞尔达游戏体验聊起,并尝试回应这些困惑。 ——本期嘉宾—— 王儒西 英国杜伦大学人文地理学博士 周安安 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博士 ——本期节目您将听到—— 6:04 “寻找”的乐趣与“反GPS化”设计:塞尔达对空间关系的创造性呈现 8:42 弱引导的魅力:“三角法则”苦心经营出的“漫游感” 13:23 任天堂的反骨:对游戏性的极致追求 17:27 如何定义游戏的艺术性和严肃性? 21:00 是否存在必须通过交互性来达至的“深度”? 25:26 游戏鉴赏仍缺乏体系化的分析工具 27:45 塞尔达在开发者眼中的严肃性:涌现式设计 29:24 游戏在传达人文经验上的特殊表现力在哪里,塞尔达做的如何? 36:59 反异化的按摩:只有在游戏里我们是“上午打猎,下午捕鱼”的“完整的人” 42:30 知识分子能为游戏评论带来什么不同于玩家和开发者的视角? ——本期节目提到关键人物、作品、概念—— * 箱庭式设计:由“马里奥之父”、塞尔达初代创始人、游戏设计师宫本茂提出的游戏设计理念。“箱庭”的本意为日本的庭院式盆景,在游戏设计中被引申为“小世界”之意。箱庭式设计指在有限的空间中,通过精心设计排布,让玩家感觉到丰富的探索性和自由度;游戏的“大世界”则依靠各个箱庭的连接、转换来搭造。 * 荒野大镖客:救赎2(Red Dead:Redemption 2,2018):简称RDR2,是Rockstar发售的一部以“拓荒时期”末期的美国西部为背景冒险类开放世界游戏。 * 从《塞尔达传说》系列看“涌现式设计”,“机核兴趣频道”播客,2023/5/18 * 见证者(The Witness,2016): 由独立开发者Jonathan Blow主持开发的单人解密游戏。 * 只狼:影逝二度(Sekiro:Shadows Die Twice,2019):From Software发售的第三人称动作冒险RPG游戏,故事设定于16世纪后期日本战国时代,玩家将操控一位忍者帮主人复仇。 * 青沼英二:供职于任天堂的游戏设计师和游戏制作人,因担任《塞尔达传说》系列作品的制作人而闻名。 * 最后生还者(The Last of Us, 2013):又名美国末日,简称“美末”,是一部由Naughty Dog开发的一款末日生存类游戏。 * 拉卡托斯:匈牙利哲学家,他曾把科学史分为内部史和外部史。内部史是科学理论自身合理性发展的历史,外部史是各种社会、历史和心理因素对科学发展影响的历史。 ——关于信睿播客—— 这是一档由《信睿周报》团队出品的学者谈话类播客节目。在这里,我们力图打破职业、学科界限,将更多思想资源接入知识图谱,为每个“偶然”进入我们视域的话题、事件或文化产品,提供结构化的思考与历史的景深。 ——制作团队—— 策划/制作:周发发 后期:西音 片头片尾音乐:王儒西 视觉设计: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