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15. 一年心理咨询后,我变得更开心了
大家好,这期想和大家聊聊「心理咨询」这件事。 为什么想聊心理咨询呢,因为在最近做年终复盘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最大的变化是我变得更开心了,而这其中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我在心理咨询中收获的自我认知和转变。 本集中,我邀请了同样在心理咨询中受益的好朋友小河林和我一起分享「心理咨询」的一手体验和感受。我们聊到了自己如何对心理咨询产生好奇却又不知道怎么开始,如何从“尴尬”、“迟到”和“无话可说”展开自我探索,又如何从觉得自己“没什么问题”到发现原来对自己的了解只有“冰山一角”…… 聊到最后我们发现,自我探索是一趟有点难但却会上瘾的高山攀登。而在这趟攀爬中,若有人能在你的旁边扶你一下,那不失为一件幸福的事。 p.s. 本集内容为纯个人咨询感受分享,不代表任何专业咨询建议。欢迎大家与我们分享你的咨询体验! 【本集内容】 04:18 第一次心理咨询是什么时候? 05:21 在什么样的契机下开始心理咨询? 14:56 大多数的人觉得自己“没有问题” 16:45 集体主义中的“服从”让我们丧失自我 17:50 心理咨询最大的收获——Sylvie:我变得更开心了 25:51 一个拧巴的人开始更轻松地做决策了 28:41 从“丢钥匙”事件中发现我需要陪伴 34:07 发现未知的自我不是一锤定音的过程 37:44 心理咨询最大的收获——小河林:我允许自己有情绪了 40:02 自我觉察:意识到自己总用同一把刀切所有的菜 44:16 自我清理:也许你该和别人聊聊了 53:10 向咨询师“索要”问题解决的答案 58:49 咨询师是同伴,不是引领者,不是权威 1:06:25 换咨询师是个怎样的过程? 1:08:47 有没有和咨询师“无话可说”的时候 1:13:41 像一个产品一样了解自己,开发自己 1:16:36 心理咨询如果有终点,该指向哪里? 【相关推荐】 《他乡的童年》 李一诺X脆弱世界:从思想到行动,人是如何被塑造的? BGM:《In Between》——Holly Henry
- 014. Livehouse蹦野迪,上香拜佛跳大神,夏天走了他也没告诉我啊
哈喽各位! 在立秋过去七十多天后,我们决定实现首次线下合体,奉上一期关于2023夏天的“大乱炖”。 S:咱就是说一整个大delay…… 🐏:《乐队的夏天》演唱会都还没开,咱说话硬气点儿!想夏就夏! 抱着电脑上草原是种什么体验? 东北跳大神如何令人目瞪口呆? 一个人听livehouse中毒怎么破? …… 现实高潮迭起情绪直接拉满,节目保留“鸡叫”10+次,实际线下超过100+次。收听过程中如遇发疯情节,请多担待。 话不多说,让我们一起重返超长待机的夏天: 02:24 极致的明媚与热烈无法复刻 05:28 S回前司,续“厕所”前缘 08:10 为什么“中毒”livehouse? 14:22 S在东北蹦最野的迪 18:44 一个人去音乐现场,狂戳爽点 24:51 当年轻人决定卸载抖音 33:03 郑执《仙症》回归现实,东北跳大神能有多野 42:47 深入一个东北家庭:东北还是你东北 46:13 “附近”是如此真切,又如此遥远 50:34 尽情拓宽感受的广度,更了解自己 51:40 什么是我们当下认为“对的事”? 【相关内容】 刚下飞机,人在草原,鞋裂开了 东北社交牛X症「先脱再说」 电影《晒后假日》 书籍《仙症》 【边听边看】 (请欣赏s的生活流和🐑的专业出品) 「生活真没好」 「嘎嘎甜」 「大葱卷一切」 「东北蹦迪必备—喊麦大哥」 「俗完了之后来点雅」 「洗眼睛系列」 BGM:蓝色大门(Fly Away Remix)——三册柏
- 013. 真实芭比养成记:从「面目模糊」的乖乖女到「稳定发疯」的女战士
各位好! 这期我们邀请到了中学时的学姐momo,展开了一场关于自我转变的大探索。 在旁人的印象中,她一直是标准的好学生形象,乖巧,懂事,优秀。可现在的她,却摇身变成了朋友圈里那个生命力最旺盛、最绽放、最“爱谁谁”的女战士,或者用她本人的原话,“女疯子”。 她旺盛的能量也点燃了本次对话,热情又真实,犀利又精准: “把生命比作一场乐园,要尽情地玩” “我不允许别人占据关于我是谁的定义权” “买定离手,然后关你屁事,关我屁事,关他屁事” “你不是普通,你只是懒” …… 她似乎遇到问题总能马上行动,总是能量满满从不内耗,有着一副坚硬的外壳从不轻易倒下。 然而,在对话后我发现,她不过是和这个真实的世界有着更加成熟妥善的关系,她从不躲避真实世界的困难,也不害怕失败,更不畏惧承担风险,在取舍的天秤中笃定下注,然后潇洒离去… 正如当芭比走进真实世界,她便不想再回去了。因为对她来说,真实世界才更让人心动。 Welcome to the real world! 本集高频能量发射中,祝你接收能量愉快。 【本集高光】 01:59 和momo是互存同学录的发小关系 03:03 为什么想请momo来做客我们的播客 07:10 简单介绍momo的经历 09:54 永远停不下来的momo,如何兼具松弛与卷王气质? 13:27 把人生比作游乐场,如何能尽兴且快乐地玩? 18:24 对于工作这件事,怎么掌握主动性? 20:30 momo是如何找到她的人生使命的? 31:35 如何处理毕业后进入真实世界后的落差? 35:12 谁难受谁行动 42:34 如何处理自己的现状与理想目标太遥远的那种无力感? 44:11 “买定离手”,“关你屁事,关我屁事,关他屁事” 45:19 如何摆脱他人的评价和目光? 47:10 作为30岁的单身女博士被疯狂贴标签 50:55 跳钢管舞找回自己的“女人味” 54:05 揭开坚硬外壳之下的脆弱那一面? 58:48 不内耗的关键一步:懂得取舍,主要是舍 59:08 敢于承担风险,不害怕失败 1:00:06 你认为自己是个普通人吗? 1:01:57 幻想很美,但它不落地,它很假,welcome to the real world 1:07:31 三十岁的计划是决定为自己做一件婚纱
- 012.「社交悍匪」倾囊相授:社交这道难题,我们帮你解了
大家好,这期想和大家一块聊聊「社交」。 虽然是多年的好友,但是在「社交」这件事上,S和🐑却是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就是传说中的社牛,甚至说是社交悍匪也不为过;而S则在社交中更为被动和谨慎。 不过我们在一件事上却是充分达成共识的:社交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社交为我们建立关系,带来链接,打开局面,迎接新的可能性。 因此这一期我俩作为站在社交性格图谱两端的代表,讨论了作为“社恐”心态中的犹豫/害怕/自我不确定,以及作为“社牛”的乐观/韧性/自我接纳… 聊完后,我们猛然发现,原来社交这道题并不难解,更重要的是确立自我的价值感,与不完美的自我和解。 在社交中向前一步,这事稳赚不赔。 祝你收听愉快! - 【本期节目内容】 02:25 我们都是“社恐”——社交恐惧分子和社交恐怖分子 05:11 想做这期播客的起因 13:26 🐑的奇葩社牛时刻 24:04 社交困境:如何大胆地主动出击?如何应对内心的三大障碍:害怕不够完美/被拒绝/被评价 28:43 秘诀一:成功出击只是“分子”,先扩大“分母”! 32:15 秘诀二:“马上做”比“再想想”更重要! 33:46 秘诀三:保持乐观,保持韧性 39:45 秘诀四:敢于承认自己不够完美,需要帮助,学会“示弱” 46:01 Be water, don't be 杨洋! 51:29 秘诀五:肯定自己的价值,相信自己值得被帮助! 54:04 走进“附近”,用社牛发展人文主义 1:03:08 秘诀六:把精力更多放在事情如果做成的正向兴奋上,而非如何不成的负面暗示上 1:05:54 各种人格测试/性格标签,其实在营造刻意的人格对立 1:11:04 主动出击,是一件稳赚不赔的事 1:16:15 最后一条社交守则:永远真诚,永远真实 BGM:万一对了呢——ChiliChill
- 011. 被「有限游戏」困住的我们,决定在30岁前加入这场「无限游戏」
本期播客意义重大。过去的2个月里,我们迎来了崭新的29岁,这意味着留给我们修改播客名字的时间,不多了。 30岁,女性的30岁,渴望成功的女性的30岁……这样的修辞设定是否合理,社会舆论的渲染或许是场假象? 还好在29岁之际,我们共读了《有限与无限的游戏》这本书,并由此打开了对人生的全新视角:去生长,而非生存,去创造,而非战胜。玩时间,而不是被时间玩。 尽情地去期待和生长吧,也欢迎你随我们一起加入到这场无限的游戏中来。 【节目内容】 03:01 “女性三十岁”被特殊对待,多半是被社会渲染的 06:49 为什么🐑会对30岁有如此大的执念 12:27 29岁带给S的冲击和变化:脱轨了 15:18 时间坎儿的对比:只能裸辞1年 vs 到30岁了怎么办 20:49 “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也许是一句狗屁 23:20 S回看电影《世界上最糟糕的人》,想法彻底改变了 31:12 还在学习看到、直面恐惧这件事,主动祛魅 37:15 关于《有限游戏和无限游戏》这本书带来的启发 42:28 现实生活中会存在“无限游戏”吗? 43:58 有限游戏=生存之战,无线游戏=生长之源 49:04 讽刺的现状:人被机器化,非植物性地生长,一直想赢,带着面具 53:41 录制播客这一年对我们的影响 1:02:20 期待在不同的岁数,call back相同的概念 BGM:Featuring Uzuhan-ARAI/Uzuhan
- 010. 一个21岁女生的心灵奇旅: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追求,而在于此刻
记得两年前当电影《心灵奇旅》上映时,我像很多人一样在影院落泪了。那个时候的我正在寻找着自己的Calling,因此深深地被电影中描述的那种Spark的状态所触动,并坚定地相信着人生的意义正是在于寻找心灵的火花。 然而两年后,当我重新回看《心灵奇旅》,我却发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故事:生命的火花不只在于追寻自己的梦想,更在于每一刻的呼吸,每一天的日出日落,每一次当树叶穿越阳光落在你的眼前。 而当我对于人生价值有了全新的视角之时,我遇到了Sunshine,一个积极探索自我,拥抱无限可能的自由灵魂。因此我邀请她做为《三十未满》的首位嘉宾,分享她的心灵奇旅。 从患有“广泛性焦虑症”怎么样都不开心的她,到和陌生人对话,踏上摩洛哥的逃离城市之旅,通过瑜伽倾听身体的声音,正视个人的创造,践行正念的法则……人生的火花,原来就在全身心投入的当下。 跟随我们,来趟心灵之旅吧。 - 【主播】 羊同学:公众号「羊同学是好同学」 Sylvie:公众号「Genuine People」 【嘉宾】 Sunshine:播客「非日常spark」,个人Blog - 【本期节目】 05:30 在灵感买家俱乐部相遇:买家Sylvie遇上卖家Sunshine 09:14 怎样和完全陌生/现实中毫无交集的人,展开随机对话? 13:50 一个人逃离东京,前往摩洛哥,解决我的“广泛性焦虑症” 17:27 透过瑜伽倾听/清空身体,感受专注 19:10 什么是广泛性焦虑症——脑子永远不能停歇 22:56 表面开朗外向,做事游刃有余,实则内心很不开心 25:25 21岁,试图在极限环境里尝试“自我救赎” 27:33 把人推向低谷的力量,其实是细微焦虑的累积 30:08 在摩洛哥“打工换宿” 33:07 为何迷恋上一个人的旅行? 37:31 真正连接自己的身体,拥抱当地文化,感受幸福与满足的日常 40:32 Sunshine眼中的“走下主轨道” 46:34 过上想要的生活,需要的是内心的平和,与外界无关 51:22 有想法会立马去尝试,失败了也就失败了 55:19 失败了也没关系,也有意义 1:05:18 如何和自己的身体做连接 1:24:42 让自己去觉察自己的身心,而不是被他人评判 1:27:51 Sunshine的gap year计划 1:35:21 放手去拥抱未知的未来,而不是做计划 1:38:15 两年后重新体会《心灵奇旅》想要传递给我们的信息 BGM: Head in the clouds -Hayd - 本期节目封面创作 by Sunshine 「这一幅画再现了访谈中提及的Sunshine对未来的想象:不知道路通往何处但是重云过后一定是耀眼的天空」
- 009. 北大学妹:名校生就能答对女性主义这道题吗?
轮到我们了——在北大宿舍女生对谈上野千鹤子事件发酵一周后,涌动的强烈的表达欲让这期节目落地。 异常撕裂的声音此起彼伏,在女性主义新旧脚本的交替中,身处过渡一代的我们该聊点什么?学术理论不在行,婚姻生育尚未触及,阅历经验难用丰富下定义。 除了真诚和真实,我们一无所有。亦或者,Sylvie同样来自北大毕业的女性身份能以最大的同理心,直面难以言说的女性困境。 我们暴露了身份带来的枷锁,我们承认了拧巴与不自洽,我们发现了两性关系的缝隙,并愿意埋下良性的种子。 两个逐渐走向成熟的女性,决定在28岁的年纪,留下一期不成熟的注解。 临近三八节,提前对所有女性说一声节日快乐。 祝你收听愉快 【主播】 羊同学:羊同学是好同学 Sylvie: Genuine People 【节目内容】 「关于视频 02:50 为什么要把带锋芒的标签藏起来? 05:26 看完视频第一感受:开弹幕vs关弹幕,共情,相似性,足够坦诚,舆论太擅借题发挥而背离讨论初衷 「关于被名校“反噬”这件事 13:59 主流社会的期待vs个人价值观的拧巴 16:13 正视割裂,让枷锁慢慢脱落 20:23 “做自己”这件事,“既得利益者”们更困难 「对女性/男性的理解/困境/位置 32:20 所有女生都是潜在的女性主义者 34:25 从人的角度有一套逻辑,从女性的角度又有一套逻辑 37:56 女性主义和“裸辞”这件事的关联 41:46 公共信息对我们的教育和催化 46:09 女性新旧脚本过渡期的我们,该如何自处 47:39 女性主义就是不糊弄自己,逐步实现自我解放主义 55:50 男性也要通过成为女性主义者,达到自我解放 BGM:亲爱的你——钟凯琳
- 008. 再见2022:人不是活一辈子,而是活几个瞬间
2023已经来了,但又好像没完全到来。某些瞬间仿佛我们还在消化2022遗留下的PTSD。 幸好农历新年前还有这20天,还有时间去回溯,去总结,去梳理那些「怎么搞都来不及」。拖是个办法,把拖的焦虑变成新一年的展望,更是个办法。 当铺天盖地的数字化报告把人近乎淹没,戳破那层虚无后,我们决定来场非常具体的、私人化的年终总结。 苏联诗人说过,人不是活一辈子,而是那几个瞬间。我们想了想那些不足为外人道、却鼓舞的瞬间,在这期播客分享出来: 03:17 用个人的/真实的年终总结 对抗 平台的/数字的/年终总结 09:05 提起总结,想到的不再是成绩/成就,而是某些平凡动人的瞬间 Part1:用【3个关键词】给2022贴标签 10:24 Sylvie:打开,看见,连接 20:41 羊同学:从容,感受力,兴趣 Part2:有没有什么遗憾呢? 28:26 ……….一切不过是,nothing to lose。 33:37 玩时间,不要被时间玩。 35:40 新年要更勇敢,尝试更多冒险 Part3:私人moments大公开 43:51 Sylvie:日落下逼近无限的时刻 49:09 羊同学:延绵山脉前的文学舞台 51:33 羊同学:被过山车极速“抛”到九霄云外 52:54 羊同学:收到项飙的回信 …… 54:45无任何目的性的,无功利心态,只因当下的自我被毫无保留地包围、充满了 55:50 相信生命的馈赠,实践感恩 57:07 克服恐惧,活出“更有生命力”的人生 【欢迎配合食用!】羊同学的年终总结:在一节一节的历史里,匍匐前行 BGM:Goodbye 2022——Dept/J.O.Y
- 007. 你和小时候的自己失联了吗?我怀念曾经那个蓬勃生机的自己
新年好!2023年的首期内容,其实录制于去年年末。 这一次的聊天要从一项大型童年考古行为说起——翻看自己的小学的毕业册和同学录(确有同学录这种古早的事物)。打开封存的盲盒,从而发现了一连串不得了的事: 情真意切却已断联的同学, 天马行空却记不起来的梦想, 还有那个曾经不加修饰,热烈又充满好奇的自己… 很社死,也很怀念。 原来,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和小时候的自己已经失联很久…… 2023的第一个新年祝愿,希望大家都可以和小时候的自己「保持联络」!随我们踏上这趟旅程,重新找回小时候的自己 本期你将听到以下内容: 01:08 由一本远古的同学录引发的…… 04:35 小时候的梦想是什么 12:15 成长变成了“建高墙”,把人逐渐封闭起来 13:15 另一种童年:不断内化目标的成长 19:36 恢复“出厂设置”,找回自己的主线任务 28:10 重拾好奇心与想象力,激活内心的种子 31:15 对内容创作这件事“去魅” 36:11 义务教育缺失对我们创造力的保护,但每个人都是有天赋的 45:44 找到自己的能量和状态,放大个人感受,无需迎合规则 46:27 be yourself,正向循环,然后闪闪发光 BGM:岛屿孤独星——金池/孟慧圆
- 006. 是谁圈定了我们人生的边界?哦,是自己
本期是一次非常即兴,但格外真诚的对谈。 我们从最近读到的《当下的力量》说起,聊了聊关于过去、当下、与未来,我们是如何在时间的错位中迷失自己,以及在开播半年后,我们又是如何重新理解《臣服实验》的。 原来在我们永远舍不得停下的脚步背后,也是数不尽的选择、焦虑、担忧……而在这些恐惧中,我们逐渐地圈定了自己人生的边界,对“迈出那一步”始终迟疑不决。 记得录完本集播客后,我和🐑说,我想要多做50分的自己,而不是100分了。哈哈,祝你收听愉快! 你将在本期播客听到: 03:38 读《当下的力量》给我力量 08:35 担忧过去和未来没有意义,唯一能拥有的就是当下 11:20 “在不确定性中找确定性”很安全也很危险 16:51 人的思维往往具有很强的欺骗性 18:08 开播半年后,重新认识《臣服实验》 24:30 无所畏惧地活,才是前行的底色 32:24 试着从“一定要怎么样”变成“怎么样都行” 39:51 选择不回去上班,也是一种“恐惧” 43:29 活在当下=be in the moment 44:59 《肖生克的救赎》: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座“无形的监狱” 48:27 即便跳不出去,也可以在恐惧的边界发生“摩擦” 50:56 在50%ready的状态下,也可以尝试开始 BGM:until-Lotte Kestner
- 005. 为什么我们无法逃离「狗屁工作」?
凯恩斯在20世纪30年代曾预言,到20世纪末,科技水平已足够进步,人们每周的工作时长只需15个小时。而如今是什么鬼样子,天可怜见。 本期工作主题,两个「涉工未深」的社畜(一个现在时,一个过去时)从这本爆款新书《毫无意义的工作》聊开 ——你的工作有意义吗?人为什么想追求有意义的工作?人为什么还会从事并忍受无意义的工作? 跟随本期播客,你将听到: 03:49 一本无法在公司工位上阅读的书 13:37 我们是否应该对工作投注太多期待 17:45 厂内vs厂外,关于大厂工作的虚无感和有限成长 27:44 世界上存在不狗屁的工作吗? 31:39 工作其实是逃避深度思考的绝佳借口 34:18 科技越进步,人们的工作时间反而越长 40:04 当消费主义代替了生产主义,购买力取代了生产力……我们还有出口吗? 48:43 在有限条件下,创造属于自己的「随机波动」,不放弃寻找生活的意义 欢迎配合阅读!:羊同学《毫无意义的工作》个人书评 【关于作者】 大卫·格雷伯(David Graeber,1961年2月12日-2020年9月2日),美国人类学家,无政府主义活动家。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以对官僚主义、政治和资本主义的尖锐描写而闻名。 BGM:黄金迷宫(The Golden Maze)——丁世光/Vicky宣宣
- 004. 裸辞这一年:我在学着让自己恢复「出厂设置」
终于迎来了裸辞主题这期。 996的大厂社畜,对近一年不工作的挚友发出了灵魂拷问: 给自己的一年期限降至,你不焦虑吗? 工作后的gap year该如何定义? 脱轨恢复“自由身”,腾空跃起后,还会落回原地吗? 更多答案,你将在本期和我们一起探索: 本集我们会谈到: 01:32 裸辞期间不同阶段的不同感受 04:02 为了补偿上班的报复性消费:有人购物,有人刷剧,有人就想在家里发发呆 07:11 gap year是为了拿回生活的控制权 08:30 当我们发现像个陀螺一样不停工作30年可能是一个假象 11:42 gap year中学习逐渐解放自己,恢复出厂设置 20:42 留白是给自己一个聆听自我的时间 23:37 gap year中的焦虑时刻 25:44 关于是否要“重回轨道”的思考 33:03 gap year不应该是“间隔年”,应该是“跳跃年” 34:47 在gap year中学习保持开放 37:03 对比工作中的“打地鼠”,gap year就好像在“天上飞” BGM:Heaven-Emilee
- 003. 「糟糕人生」也可能是我们最想要的人生
本期我们将从最近的一次观影《世界上最糟糕的人》聊起,在分歧和共鸣中试图回答:“我们究竟是谁?我们到底要过什么样的人生?怎样才算过好了这一生?” 标签,努力,热爱,自由......糟糕并不可耻,糟糕是一种真实。现实里的我们,又要如何成为一个「不那么糟糕的人」? 本期,你将听到: 00:43 介绍《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04:21 电影观后感大battle 14:25 我们各自的理想人生是什么样的? 26:05 脱轨的人生会还有什么可能性? 30:58 寻找热爱其实就是寻找自我 51:07 享受寻找热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关于电影】 一部名为《世界上最糟糕的人》的挪威女性电影带来了不少启发。30岁的年轻女性朱莉,虽睿智独立,却仍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影片将现实的生育温柔地融合到“生”、“死”、“爱”的永恒讨论之中,投射出每个普通人面对选择的焦虑和不安。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相关内容】 9号酒馆《不工作躺平的第四年》 wework真实改编《初创玩家wecrashed》
- 002. 花痴特辑:那些年,从未逝去的偶像剧
痴汉相,甜泡泡,和真实的心绞痛…… 本期你将见证两位知识女性(自诩)的土狗时刻: 01:36 细数和《流星花园》的爱恨情仇 15:22 为偶像剧正名 之 偶像剧帮我们打开了陌生文化世界的大门 24:26 无论什么年龄都难以抵抗偶像剧的魅力 27:47 到底什么是好的偶像剧? 32:12 偶像剧的转型 之 女性向现代剧的崛起 34:58 从《欢迎光临》《三十而已》《爱很美味》讨论现代剧对女性的取悦与谄媚 39:15 现实题材、女性题材可能是对“偶像剧”的偷梁换柱! BGM:情非得已 ## ## 【关于三十未满】 一档女性好友成长型对谈节目。 一对相知16年的好友/同学/前同事。真心对彼此,真实讲观点,真诚过人生。不担心到了三十岁是否需要改名,先做到三十再说。观点,体验,浅说,深聊。 ## ## 【关于主播】 羊同学是好同学(微信公众号同名):原媒体民工,现互联网基层厂妹。良善憨人,想当作家,迷恋复杂和深度思考。搞笑女。 Sylvie:原互联网大厂民工,现裸辞自我放飞中。外冷内热,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又三分钟热度的ENFP女。
- 001.《臣服实验》:人生不过是一场无限的游戏
【本期节目快速导览】 02:43 为什么想做这档播客 05:54 介绍《臣服实验》 16:34 如何重新理解“臣服” 27:47 “臣服”=“躺平”吗? 41:46 建立一套自我抵御的机制 49:58 为什么想叫「三十未满」 50:36 关于我们如何看待年龄焦虑 BGM:This view-Surfaces ## ## 【关于三十未满】 一档女性好友成长型对谈节目。 一对相知16年的好友/同学/前同事。真心对彼此,真实讲观点,真诚过人生。不担心到了三十岁是否需要改名,先做到三十再说。观点,体验,浅说,深聊。 ## ## 【关于主播】 羊同学是好同学(微信公众号同名):原媒体民工,现互联网基层厂妹。良善憨人,想当作家,迷恋复杂和深度思考。搞笑女。 Sylvie:原互联网大厂民工,现裸辞自我放飞中。外冷内热,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又三分钟热度的ENFP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