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Vol.12 内向者生存指南 | 在明暗交界处,维护我所珍视的核心
好久不见。 作为一个从小被用“内向”进行负面评价的我来说,这个词很长时间以来都成为我自我否定的根源。直到学会有耐心地养育自己,接纳自己,才逐渐开始喜欢上真实的自我。我逐渐明白,作为一个内向者,可能有些孤独,但并不值得羞耻。随着年岁见长,我那渐渐展开的精神世界,是我几乎全部愉悦的来源。 收听愉快。 · 本期内容导览: 02:38 方大同身上“坚硬的单纯”让我看到一颗圣徒的心 08:00 我喜欢刘小样那种有感知、有反思、有灵魂的生命状态 12:25 向这个外向者统治的世界宣战 14:31 阅读邱妙津——是站在分界线上生存,还是向着悬崖纵身一跃? 22:24 平衡极致的内向性,我的方法 28:25 人工智能时代,人身上依然珍贵的是什么? · 关于「盐的沉思」 一档适合深夜收听的读书与文艺漫谈。 作为INFJ型人,我阅读、观看、行走、沉思,希望以此梳理内心秩序,在充满异化的世界中确认自我主体性。 希望这档播客能让我们,在他人视线所不及之处发现意义,在日常生活的纹理中捕捉美的闪光。 在这个飞速运转的世界中,活得慢一点儿,深一点儿,松弛一点儿。
- Vol.11 盐的闲聊 | 道德自问与冬日破碎之心
好久不见!!又是同样的开场白:) 这期节目是一期实验,想到哪儿讲到哪儿,是一次非常治愈的感受。 我聊了聊最近在工作中遇到的事情,一些经常在我内心出现的自省,以及对于漫漫长冬的记忆碎片。 冬天大家都要照顾好自己的情绪和身体,期待下一次的相见:)
- Vol.10 《施图茨的疗愈之道》:面对人生之苦,如何自我疗愈?
好久不见。 再次更新,我想聊聊抑郁和疗愈的话题。作为长期的失眠症患者和曾经的抑郁症患者,当我看到《施图茨的疗愈之道》这部纪录片的时候,被深深的打动,并且在看到结尾的时候止不住地流泪。 所以想用一期节目分享这部片子,也分享我多年来应对抑郁和情绪问题的经历。 收听愉快。 · 本期内容导览 00:00 抑郁症,一个很难谈论的话题 03:40 标准答案与自我的冲突,让自我无法舒展 07:22 施图茨,一个极度脆弱、极度坚韧的人 10:01 施图茨的心理工具之一:关于生命力的三角 15:27 施图茨的心理工具之二:面对Part X和the shadow 20:07 关于现实的三个真相:痛苦、不确定性、持续的努力 23:47 施图茨的心理工具之三:成为把下一颗珍珠穿到绳子上的人 25:51 那一刻,我对他产生深深的怜悯 28:52 过度内省,可能是心理问题的源头 31:39 当我重新找回感知身体的能力 35:48 培养生活中细微的感知力 · 关于「盐的沉思」 一档适合深夜收听的读书与文艺漫谈。 作为INFJ型人,我阅读、观看、行走、沉思,希望以此梳理内心秩序,在充满异化的世界中确认自我主体性。 希望这档播客能让我们,在他人视线所不及之处发现意义,在日常生活的纹理中捕捉美的闪光。 在这个飞速运转的世界中,活得慢一点儿,深一点儿,松弛一点儿。
- Vol.09 陈绮贞的美学世界(下)
大家好,欢迎来到新一期《盐的沉思》。今天这期节目,是陈绮贞的下期。在这一期的节目中,我将解读陈绮贞的后三张专辑,以及她的散文集《不在他方》。 2019年我在上海看完陈绮贞的演唱会,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说起来有点难以置信,作为陈老师十几年粉丝的我,竟然是第一次看她的演唱会。学生时代时,是如此沉迷于陈绮贞用异常的敏感编制出的针尖上的宇宙。今晚熟悉的旋律响起,跟随屏幕上的一句句歌词,松动的积木再次紧紧咬合。我仍然认为陈绮贞作品的核心是它们的文学性,它们是宇宙与人心中闪烁的诗篇。今晚沉迷其中的我,是一万个共同做梦的人中的一个。爱许多的歌手与乐队,陈绮贞仍然是独一无二的那个,毕竟这些音符与字句,是我无聊青春期的背景音,为精神世界的长成添了几笔重要的针脚。” 我听陈绮贞的音乐最多的时候,是在青春期。而我之所以那么喜欢她的音乐,不只是因为精神上的共鸣,还因为她所营造的那个审美世界已经长在了我的血肉里。我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分享给你,若有回声,甚为欣喜。 收听愉快。 . 本期内容导览: 01:28 关于小众与大众 04:25 陈绮贞2009年的专辑《太阳》 20:40 陈绮贞2013年的专辑《时间的歌》 30:13 陈绮贞2018年的专辑《沙发海》 38:55 陈绮贞的散文集《不在他方》 . 关于「盐的沉思」 作为一个INFJ型人,我在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总是显得有些笨拙。这带来了一些慌乱,但也让我更加专注于内心,在他人视线所不及之处发现意义。 阅读是我梳理内心秩序的方式,也让我找到与世界的连结点。在这个播客中,我想分享那些对我来说重要的话题和作品,有些关于时代焦虑、心理成长、女性困境等宏大问题,有些只是我在细微处发现的美的闪光和人性的温热。 这是我对抗异化的方式,相信也能成为我与同类产生共振的连结点。
- Vol.08 陈绮贞的美学世界(上)
大家好,欢迎来到新一期《盐的沉思》。今天,我想聊聊另一位我所钟爱的音乐人,陈绮贞。 聊起陈绮贞,人们总是会提到“小清新”这个词。然而,陈绮贞的世界对我来说,从来都不是“小清新”这三个字可以概括的。她不是平面的、静止的,而是立体的、不断更新的。她一直有一种创作者强烈的自我意识,这让她的生活和创作相互反哺,让她的审美世界越来越丰盛。 这是一期费了很大力气的节目。本来想通过一期节目说完,却一下子没有刹住车。所以,关于陈绮贞的节目还会有下期,敬请期待。 接下来,就让我们乘着船,缓缓驶入陈绮贞的美学世界。 - 本期内容导览: 00:48 和张悬一样,陈绮贞也是一位对我很重要的音乐人 05:56 从“小清新”谈起 10:15 艺术家的特异功能:“解离” 12:00 陈绮贞作为创作者的自觉 19:06 陈绮贞的艺术内核:脆弱与敏感,浪漫和疯狂 23:03 陈绮贞的艺术语言 26:53 陈绮贞的第一张专辑:《让我想一想》 34:10 陈绮贞的第二张专辑:《还是会寂寞》 42:15 陈绮贞的第三张专辑:《吉他手》 51:01 陈绮贞的第四张专辑:《华丽的冒险》 - 关于「盐的沉思」 作为一个INFJ型人,我在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总是显得有些笨拙。这带来了一些慌乱,但也让我更加专注于内心,在他人视线所不及之处发现意义。 阅读是我梳理内心秩序的方式,也让我找到与世界的连结点。在这个播客中,我想分享那些对我来说重要的话题和作品,有些关于时代焦虑、心理成长、女性困境等宏大问题,有些只是我在细微处发现的美的闪光和人性的温热。 这是我对抗异化的方式,相信也能成为我与同类产生共振的连结点。
- Vol.07 张爱玲(下)| 解读《金锁记》《倾城之恋》《第一炉香》
大家好,欢迎来到新一期《盐的沉思》。今天这期节目,是张爱玲的下期。 傅雷曾经这样评价张爱玲作品的主题: “遗老遗少和小资产阶级,全都为男女问题这噩梦所苦。噩梦中老是霪雨连绵的秋天,潮腻腻,灰暗,肮脏,窒息的腐烂的气味,像是病人临终的房间。烦恼,焦急,挣扎,全无结果,噩梦没有边际,也就无从逃避。零星的磨折,生死的苦难,在此只是无名的浪费。青春,热情,幻想,希望,都没有存身的地方。川嫦的卧房,姚先生的家,封锁期的电车车厢,扩大起来便是整个社会。一切之上,还有一只瞧不及的巨手张开着,不知从哪儿重重地压下来,压痛每个人的心房。” 我选择了三篇张爱玲的小说,《金锁记》《倾城之恋》与《沉香屑·第一炉香》,来分享我的解读。 收听愉快。 - 本期内容导览: 01:08 傅雷对张爱玲的评价 06:42 《金锁记》:黄金的枷锁困住了错位的人 26:03 《倾城之恋》:一场战争让各怀心事的男女卸下伪装 44:28 《沉香屑·第一炉香》:平凡中的恐怖、“心甘情愿”的堕落 - 关于「盐的沉思」 作为一个INFJ型人,我在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总是显得有些笨拙。这带来了一些慌乱,但也让我更加专注于内心,在他人视线所不及之处发现意义。 阅读是我梳理内心秩序的方式,也让我找到与世界的连结点。在这个播客中,我想分享那些对我来说重要的话题和作品,有些关于时代焦虑、心理成长、女性困境等宏大问题,有些只是我在细微处发现的美的闪光和人性的温热。 这是我对抗异化的方式,相信也能成为我与同类产生共振的连结点。
- Vol.06 张爱玲(上)| 于乱世繁荣、随时代浮沉,古怪而有趣的灵魂
大家好,欢迎来到新一期《盐的沉思》。这一期节目,我想聊聊张爱玲。 我不算“张迷”,但我自认为是一个合格的张爱玲的读者。无论你对张爱玲是否熟悉,希望这期节目都能增加一点点你对张爱玲的认识,或者启发你一点点对张爱玲的理解。 本期节目会分为上下两集,上集的主要内容是张爱玲的生平经历,我会结合她的散文和一些学者的传记,讲述她的人生故事,并加入自己的理解和解读。下集的主要内容是张爱玲的作品,我会挑选一些重要的或者我私心很喜欢的篇目,分享作品内容,以及我的思考与解读。 收听愉快。 - 本期内容导览: 00:20 是时候来聊聊张爱玲了 05:05 外曾祖父李鸿章、祖父张佩纶:光彩不再的显赫家族 06:50 暴力专断的父亲与前卫独立的母亲 19:28 17岁离家出走事件:“数星期内我已经老了许多年” 24:37 港大优等生生涯与泯灭人性的战争 29:32 名震上海滩:“出名要趁早” 35:40 爱上胡兰成:“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45:10 漂泊异国、第二段婚姻与晚年隐居 - 关于「盐的沉思」 作为一个INFJ型人,我在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总是显得有些笨拙。这带来了一些慌乱,但也让我更加专注于内心,在他人视线所不及之处发现意义。 阅读是我梳理内心秩序的方式,也让我找到与世界的连结点。在这个播客中,我想分享那些对我来说重要的话题和作品,有些关于时代焦虑、心理成长、女性困境等宏大问题,有些只是我在细微处发现的美的闪光和人性的温热。 这是我对抗异化的方式,相信也能成为我与同类产生共振的连结点。
- Vol.05 聊聊张悬(安溥)| 珍惜那些拧巴、固执和老派的人
大家好,欢迎来到新的一期《盐的沉思》。这一期我拿出了满满的诚意,升级了录音设备,希望能够给(为数不多的)听众更好的收听体验。 很久以来,我一直无法对旁人描述张悬对我的影响。我不是典型意义上的粉丝,从来不参与粉丝同好的讨论。我曾经在一个自我的孤岛中,一遍遍地循坏张悬的专辑,渴望着成为那样一个独立、自由又随性的人。 很多年过去,我已经不怎么听歌。前阵子无意间又看到安溥的新闻,我又回忆起那些,听着她的歌,独自沉思的夜晚。 今天,第一次地,向你们讲述,我的张悬,我们的张悬。 - 本期内容导览: 00:45 对于青春期时的我来说,张悬是温暖、自由、独立的存在 03:51 脱离娱乐工业的体系和逻辑,创作者意味着什么? 05:31 书香门第中,那个叛逆、脆弱又孤独的小孩 08:17 专辑《My life will...》:天赋型选手对自我冷峻的洞察力 14:56 歌曲《live酒馆300秒》:容易情绪崩溃的大F人 18:18 专辑《亲爱的,我还不知道》:所有人事已非的景色里,我最喜欢你 21:21 在旁人开始祝福你的时候,企图破坏自己 25:00 专辑《神的游戏》:词语迷宫包裹下的自我暴露 27:58 我越来越少听歌,安溥也开启长达三年的闭关 29:42 在不平静的世道中,珍惜那些拧巴、固执和老派的人 - 关于「盐的沉思」 作为一个INFJ型人,我在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总是显得有些笨拙。这带来了一些慌乱,但也让我更加专注于内心,在他人视线所不及之处发现意义。 阅读是我梳理内心秩序的方式,也让我找到与世界的连结点。在这个播客中,我想分享那些对我来说重要的话题和作品,有些关于时代焦虑、心理成长、女性困境等宏大问题,有些只是我在细微处发现的美的闪光和人性的温热。 这是我对抗异化的方式,相信也能成为我与同类产生共振的连结点。
- Vol.04 白先勇其人其文:难书的深情、坚硬的世道与遗民的感伤
大家好,《盐的沉思》的第四期,想聊聊我最爱的作家之一的白先勇。 我惊叹他在当年二十多岁的年纪,就能够有短篇小说集《台北人》中那样老练的笔调,和对人、对世道的敏锐洞察。 我被散文《树犹如此》中的难书的深情所打动。这篇文章写他与恋人的生离死别,写得极尽隐忍克制。可是,那种丧失之痛,尽在留白之处。 那些人,那些故事,与我离得很遥远。可是,凭借着文字,它们走到离我很近的地方,与我分享着同一种普世的情感。 希望我的分享,也能够打动你。收听愉快。 . 本期内容导览: 00:00 不做垂直类的播客,而是分享跟我有关的一切 01:55 为什么想做一期播客聊聊白先勇 04:23 出身显赫、孤独的童年与文学的启蒙 10:18 大学转系、开始写作与创办《现代文学》 14:18 双亲去世与定居美国 16:24 《树犹如此》:与恋人的相识、相恋,最后生死两别 31:30 白先勇与同志文学 36:09 《台北人》:遗民的感伤与俗世的况味 51:32 期待能看到白先勇自传的那天 . 关于「盐的沉思」 作为一个INFJ型人,我在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总是显得有些笨拙。这带来了一些慌乱,但也让我更加专注于内心,在他人视线所不及之处发现意义。 阅读是我梳理内心秩序的方式,也让我找到与世界的连结点。在这个播客中,我想分享那些对我来说重要的话题和作品,有些关于时代焦虑、心理成长、女性困境等宏大问题,有些只是我在细微处发现的美的闪光和人性的温热。 这是我对抗异化的方式,相信也能成为我与同类产生共振的连结点。
- Vol.03 为什么学霸纷纷转型身心灵行业?
最近,我突然意识到,我所关注的很多“学霸”都转型做了身心灵博主。他们有非常好的名校背景,毕业之后也曾经在光鲜亮丽的行业工作,可是到了一个时间点,他们做出了一个与过去人生南辕北辙的选择,开始从功利主义中隐退。 作为一个曾经的“做题家”,一个典型的东亚小孩,这个有意思的发现,让我产生了许多思考。 我曾经是一个功利主义的、谙于讨好的“好学生”。在我脱离了学生这个身份之后的许多年里,我仍然在弥补自己成长教育中的缺失,试图让自己变得完整和自洽。 这一期节目,有很多的自我暴露,有一些看起来不太成熟的思考。惟愿对这一思考过程的记录,能够启发有缘人,对你们产生一些价值。收听愉快。 . 本期内容导览: 00:00 学霸与身心灵博主 02:14 东亚小孩是如何成长的 06:21 曾经我非常憎恨自己身上的乖巧、顺从、讨好 10:36 我曾因为功利的目标放弃了很多东西 13:15 作为INFJ,我曾用极度的理性压制情感的部分 16:08 身心灵的教导能平衡过度使用理性导致的“身心分离” 19:03 身心灵的共通课题:臣服与接纳 22:20 身心灵本来不用学习,我们本来就应那样活着 24:37 反思化解与金钱紧张关系的两条进路 26:45 对修行的工具化让它从它所产生的哲学中脱离出来 29:18 我将身心灵的理论作为一种思想资源、心灵资源来学习 30:43 警惕身心灵中“语言的游戏” . 关于「盐的沉思」 作为一个INFJ型人,我在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总是显得有些笨拙。这带来了一些慌乱,但也让我更加专注于内心,在他人视线所不及之处发现意义。 阅读是我梳理内心秩序的方式,也让我找到与世界的连结点。在这个播客中,我想分享那些对我来说重要的话题和作品,有些关于时代焦虑、心理成长、女性困境等宏大问题,有些只是我在细微处发现的美的闪光和人性的温热。 这是我对抗异化的方式,相信也能成为我与同类产生共振的连结点。
- Vol.02 流量狂欢、内容井喷与我的互联网信息断舍离
最近,我经历了精神上的倦怠期。这种倦怠又和我的信息摄取方式息息相关。 于是,我卸载了抖音,反思自己在这个充满流量盛宴的时代,该如何更主动的构建我的信息摄取渠道。 当我回过头反思,我在短视频平台上消耗的日日夜夜,其实并没有为我带来什么。对于我来说,短视频只是一个杀时间的机器而已。 我渴望回到本质,渴望阅读更高质量的信息,也渴望能从被异化的宿命中解脱出来,找到真正的自由。 这是我的分享,谢谢你的聆听。 . 本期内容导览: 00:00 INFJ型人热爱网上冲浪,但碎片化信息令人焦虑和倦怠 02:44 卸载抖音并不是什么痛苦的决定 04:09 我与短视频的爱恨情仇 09:51 我的互联网冲浪史:校内网、新浪博客、早期新浪微博 11:23 如今的互联网,更难找到好内容了 13:51 我曾经被新闻专业主义所打动 15:39 作为小宇宙重度用户,我喜欢播客这一内容形式 18:42 获得优质深度信息最好的方法是读书 20:38 豆瓣、实体书店、读书博主与讲书节目 26:47 原创性内容与二手信息、三手信息... 27:54 真正的一手信息其实是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 关于「盐的沉思」 作为一个INFJ型人,我在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总是显得有些笨拙。这带来了一些慌乱,但也让我更加专注于内心,在他人视线所不及之处发现意义。 阅读是我梳理内心秩序的方式,也让我找到与世界的连结点。在这个播客中,我想分享那些对我来说重要的话题和作品,有些关于时代焦虑、心理成长、女性困境等宏大问题,有些只是我在细微处发现的美的闪光和人性的温热。 这是我对抗异化的方式,相信也能成为我与同类产生共振的连结点。
- Vol.01 一个INFJ型人决定做播客/推荐女性主义经典著作《奥兰多》
你好,这里是盐的沉思,我是主播盐Amelia。这是我们的第一次见面,希望我做的内容,你会喜欢。 本期内容导览: 00:00 作为一个典型的INFJ,我决定做这个播客 04:33 从北大三女生对上野千鹤子的采访为起点,聊聊我的女性主义意识觉醒 08:40 本期推荐书籍弗吉尼亚·伍尔夫《奥兰多》以及其中先锋的性别意识 关于「盐的沉思」 作为一个INFJ型人,我在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总是显得有些笨拙。这带来了一些慌乱,但也让我更加专注于内心,在他人视线所不及之处发现意义。 阅读是我梳理内心秩序的方式,也让我找到与世界的连结点。在这个播客中,我想分享那些对我来说重要的话题和作品,有些关于时代焦虑、心理成长、女性困境等宏大问题,有些只是我在细微处发现的美的闪光和人性的温热。 这是我对抗异化的方式,相信也能成为我与同类产生共振的连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