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9 向上社交 ‖ 两种话语交锋的前线
对于向上社交这个概念,cake和and时常感到迷惑。一方面,我们看到的是对向上社交的激烈批判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铮铮,另一方面,各种向上社交的技巧和手段却广泛传播,成为显学。一正一反,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是观念的真实分野吗?还是说表面的差异本质是孕育于相同的本质呢? 🔴 00:08 第一反应中的 “向上社交” 00:59 职场饭局上的八面玲珑是向上社交的进身之阶吗? 03:13 女性在职场上参加饭局会比男性承受更多恶意 06:23 面对饭局上的上下级序列和各种潜在规则,顺从比say no更容易 🔴 08:20 重新定义“向上社交” 12:47 方法论思考——选择既定序列之外的微观场域,放弃进入大厂快速赚钱选择去做开源项目背后的逻辑 17:30 抓住宏观序列中找到微观场域 🔴 23:32 是否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向上社交” 26:06 选择不参加这场游戏,拒绝意识形态唤问——文字类博主拒绝和知名作家互换微信 29:22 《消失的骑士》——不惜一切代价求取生存并不可耻 31:10 飘忽不定的道德评判体系背后是成王败寇的社会达尔文主义,道德评价不是道德而是成败 35:10 始终牢记机会并不是对所有人都平等开放的,空泛的道德话语是对身处底层之人最穷凶极恶的剥夺
- 018 爱情 ‖ 两个自恋者心照不宣的合谋
cake和and都是骨子里的浪漫主义者,正因为如此,能打动我们的绝不会是鲜花,只能是眼泪。勇士披荆斩棘,历经艰险,跪在公主面前,这不是爱情,他为自己加冕,而她正在酝酿下一次考验。 爱与死之所以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并非是把爱置于死的对立面,恰恰相反,爱情的冲动就是向死的冲动。建构的“自我”保护着我,也囚禁着我,唯有爱和死,能带来解脱。爱的本质是对于自我的含泪弃绝,因此,眼泪,只能是眼泪。 🔴🔴 00:08 悼亡诗——自我哀悼乃至自我欣赏的困境 06:37 按图索骥的爱情中只有自我需求,没有他者 08:15 恋爱关系中,给予一个普通的动作“爱”的含义,便可以自我满足 11:30 男性和女性自恋模式 13:35 女人不存在 15:25 当男性说“我爱你”的时候,女性第一反应永远是怀疑 19:10 暧昧时期的互动更像出题人和做题人的合谋 22:10 浪漫不是表演,是私人的体验 24:54 爱情消失一定是断崖式的,没有加减分也没有量变质变。“只靠回忆维系让我活的像个死人” 33:23 爱并不是每个人的现实需求,事实是太多的现实需求包装成了爱的样子。只有将主体客体化,才能区分爱与需求 35:33 爱,是对于他者绝对肯定,自我消灭同时也孕育新生 41:00 镜像之爱与生成之爱
- 017 Aesop伊索 || 从构造的一个空间开始
and:如果别人说我们是广告怎么办? cake:不解释,让他们嫉妒。 00:05 决定出一期播客聊下Aesop东平路店探店体验和Aesop这个品牌的故事。 01:05 Aesop东平路店独特的红砖墙和麦秸秆篱笆的建筑外形设计,唤起了and对上海的最初印象。最初印象不等同于第一次看见,这里的差异在于是否存在一个决定性的生成瞬间。and很小的时候就来过上海,看过外滩和东方明珠,但是看过就看过了,没有更多。对and来说,真正的决定性的瞬间是去复旦附属耳鼻喉科医院就诊,当时一下车,眼中所见就是高大的梧桐,红墙,和麦秸秆篱笆,也就是那一瞬间,and构建了对上海的最初印象。 02:03 cake介绍Aesop品牌历史,Aesop最初的门店是在一个地下车库,and揶揄难道又是一个乔布斯式的筚路蓝缕的创业故事么,cake解释说不是,地下室是品牌主创自己的选择,包括内部设计也是融合了周围街区的元素。从最初的美发沙龙,到早期DIY的身体洗护,再后面诸如香水等品类的拓展,但是Aesop最初门店的精神一直没有变。平等地尊重历史、当下和未来,让门店本身来诉说品牌故事和理念。 04:55 Aesop东平路店的内部建筑格局—介绍:进门一眼看到的会客厅、陈列架后的隐蔽卧室、绿色马赛克木门的浴室。 08:08 服务员在打包的时候,会布袋子上喷不同类型香水;冬天来店,服务员会把顾客的大衣放到木柜里,并喷上季节性的香氛。生活理念的诉说有时候真的不一定需要语言,它可以被直接看见。 08:53 人会在什么时候选择使用香水?为什么选择使用? 10:00 据说人脑中的记忆的区域和嗅觉区域是相邻的,所以嗅觉记忆格外的长久。 12:04 东平路店的设计要素——天花板顶成片的麦秸秆、金色摆件,灵感来自茅屋、草船。 12:51 新天地店的设计要素——白色帷幔、圆桌式中央水槽,灵感来自石库门老弄堂。 15:10 cake说,Aesop不请代言人,坚持让门店讲述品牌故事,而在门店设计时,则会融入街区元素,关注和周围街区的连贯性,甚至还会推出街区指南。在Aesop的理念里,商业逻辑实际是让位于一种美学上的整体性的。 18:41 为什么会选择“街香”?因为它无差别地让人愉悦。因此,有时候选择“街香”是想让自己“看起来”更好,最好还是那种“无差别”的好。但是,有的时候,选择香水就是选择自我,选择在即将到来的舞会戴上什么样的假面。 22:10 cake介绍Aesop女性主义图书馆活动,活动当天,店员会将陈列架产品全部换成书籍,类似的活动还有很多,活动内容也是因地制宜,各不相同。 26:14 如果只是出于功能性的理由,品牌实际是不需要的,“无印良品”才是最佳选择。大部分时候,我们之所以选择品牌是觉得它能代表我,能替我表达。甚至,我们不需要认识到这个心理过程的存在,我们只是就这么做了。自我的表达是曲折而艰难的,很多时候我们只能依靠一个个的象征。从这个角度而言,品牌首先必须是一个象征。 27:15 自我构建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缓慢且艰难。我选择了品牌传递的理念,我购买了这一品牌的产品,我实际拥有了它。在这里,购买并拥有,是一种结构性的象征,象征自我将未曾形诸语言的欲望和形而上的理念,永远纳归为自己的一部分。 30:21 Aesop官网香水测评虽然非常简单,科学性上有待考证,但是结果却是意外的合适。and测出来的是镜之密语,不闻香,只看名字,联想到,我与自我的相互述说,以及自我对于镜中的我的怀疑和恐惧,暗合and最近一段时间的心理状态。 34:17 茅台自身产品本身没毛病,但营销策略倾向于某种价值序列货币化。一连串的联名,本质是给价格敏感人群以低价格品尝到茅台这个符号。这本质是价值序列选择吸引,而非品牌本身的感召。 40:30 and送师姐Aesop香水浪船——人生是一场探索,希望她生命的每个时刻都会有全新的发现。 43:12 抽象地看,个人关于香水的感受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一定有人比自己说得更早也更好。但是,感受生成的瞬间,自我和香水之间决定性联系建立的瞬间,是独特而有意义的。因此,重要的是那个建立连接的过程,而非结果,可以是嗅觉,视觉,甚至是某段文字带给你的触动,什么都可以。
- 016 欢迎来到批量复制的美食世界 ‖ 差评也救不了
cake和and是那种直觉式的美食爱好者。一道菜,入口,落胃,接下去是喜上眉梢,还是一声叹息,就全交给命运安排了。因此,对我们来说,每一次探店,都是一次全新的历险。 然而,这次却有了新的波折,出人意料的差评让cake和and错愕——当我们在评价的时候,我们到底是在做什么? 00:09 从出人意料的差评开始说起 01:08 归纳差评的关注点基本都在:服务差、菜量少、价格贵,但是对于菜的口味本身却是只字不提。cake和and甚至怀疑,他们来探店真的是为了美食的品鉴吗? 🥢🥢🥢公众号推文 大隐隐于市,珍馐源禾清https://mp.weixin.qq.com/s/WQQ3gE2TxIo-e2ytQfSKBw 🥢🥢🥢 02:09 我们真的有审视过自己对于饮食行业的服务的定义么?我们对于服务的至高幻想难道不就是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侍者对自己卑躬屈膝吗?海底捞那种过度服务迎合的究竟是谁?就餐饮行业而言,服务如不能和菜品相得益彰乃至为之增色,那么服务就沦为了一种噱头。 06:52 菜量少,价格贵,其实说得是一回事,也就是所谓的“性价比”低。而“性价比”的背后是一种等价交换的商品逻辑。一分钱一分货,听上去非常合理,但是这个逻辑真的站得住脚吗?钱是可量化的,对于美食的感受也可量化吗?清蒸东星斑一定比拆烩鱼头高贵吗?那么,这个价值序列从何而来?甚至,这个价值序列真的属于评价者自己吗? 08:26 当我们习惯于使用大众点评时,我们真的是在评价吗?我们所谓的评价,真的有改变什么吗? 08:42 不同的火锅店,评价竟然很趋同,其实不光是火锅店,大众点评的好评都很趋同。 09:29 火锅是为资本扩张量身定制的餐饮品类,严苛的原材料供应商管理和标准化服务流程是批量复制的基础,过度服务和各种宣发的噱头是吸睛手段,重油重辣的多巴胺式调口形成生理性依赖。可以说“火锅连锁店基本不等于美食”,火锅连锁店整个的开店逻辑就不是美食逻辑,而是资本逻辑。 12:09 高端餐饮通常有意规避性价比这个标签。但这也未必说明店家做出这样选择遵循的是美食逻辑而非资本逻辑,因为任何消费品类一旦走向了性价比,那就意味着卷生卷死的日子来了,不追求性价比可能只是一种盈利的策略。相反追求性价比也未必就不遵循美食逻辑,螺狮壳里做道场的店家也大有人在。 14:18 cake说起有家韩料店需要先关注公众号六七个月才能预约,但是老客带新就不用如此。这个机制基本拒绝了所有只吃一次尝鲜的消费者。 16:00 and分析,那些只吃一次尝鲜的客户反而会破坏这家店预期的品牌调性,反正这些人也不是店家目标客户群体,不如直接把他们排除开外,这样还能给高净值人群提供一种等级感和优越感。挑衅是一种很好的营销策略。 17:27 电影《menu》——高端餐饮是一种稀缺资源以及身份地位的象征,食客只关心自己能否去到主厨的餐厅吃饭,而不是食物本身,这让主厨觉得自己被某种无法反抗的逻辑驱使着抛媚眼给瞎子看。 20:21 萨义德的《音乐的极境》中提到古尔德说自己经常能感受到自己和现场观众之间无形的张力,有些时候会被迫进行不必要的戏剧化表达,这让他,一个创作者,感到不适,以至于最后他选择不再进行现场演奏。 21:21 海顿爱乐乐团的《告别》,演绎形式非常诙谐,但是这究竟是不是一种对观众的讨好,创作者被观众裹挟着去做非自己本心的事情。 🌰布罗茨基在《小于一》中《一首诗的脚注》里写到“对于“你为谁而写”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由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给出:“为我自己和为一个假设的第二自我。”每个诗人在其写作生涯中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参与对一个理想的读者,对那个第二自我的寻找,因为诗人不是寻找承认而是寻找理解…这种对事物的态度,不可避免地引向收窄圈子,而这并不总是意味着读者素质的提高。然而,一个作家按其定义是一个民主派,诗人永远希望其作品产生的过程与读者的意识接受的过程有某种匹配。但一个诗人在其发展中走得愈远,他对读者的要求便愈高——不经意地——这样一来他的读者群便也愈窄。这个局面,往往以读者变成作者的投射告终,因为真实生活中几乎完全不会遇到这等生物。”🌰 23:37 爵士乐中经常会有意采用不和谐的音符来强制观众进入不舒服的状态,通过这种方式逼观众跳出自己的框架去思考音乐本身。 24:36 平台(大众点评)、店家和消费者的不对称三角形中,平台是最大赢家。 25:36 cake介绍早期大v刷好评是一个什么样的流程,and瞠目结舌,原来点评也可以以这种方式批量生产。 28:10 而现在,2.0阶段,商家直接通过送菜、送饮料让普通食客写好评,甚至可以把手机给服务员,他们直接帮你写好。 29:44 从点评最后呈现的结果看,高评分餐厅最大的共性就是极具性价比,然后再叠加一些营销的噱头或者是货真价实的特色。整体而言,在4.7/4.8分的餐厅里寻找鲜明的个性和独立的思考,基本是缘木求鱼。相对而言,3.7/3.8这种相对低评分餐厅可能还能淘到宝。 31:43 如何判断餐厅是否有追求?真正的差异在哪里?——以源禾清小馆的招牌菜阳朔啤酒鱼为例。 35:55 有些餐厅没有胆子真的文艺复兴,但是借着文艺复兴之名,敛财的胆子还是有的,而且很大。 40:14 商场的新店越来越少,开来开去都是一些老面孔,甚至是一个集团下不同价位的同类型餐厅。 41:20 资本的逻辑和美食创作的逻辑是有冲突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家不可耻,即使批判,批判的也不是那些商家,而是批判资本主义商品逻辑带来的负外部性。 42:42 在我们走进餐厅的时候,我们问过自己,真的是在期待美食吗?美食品鉴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43:52 美食品鉴本质是一种评价。但是究竟什么才是评价。如果评价只是对照某种既有的标准,找到被评价的事物在这一标准中的位置,那么评价者就只是一个工匠。真正的评价,必然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就像一束光透过三棱镜一样,那七彩光谱就是客观事物透过我们的折射。 45:55 and现在真正理解了村上春树《舞舞舞》中抨击的资本主义逻辑,但是我们可以选择不要让自己成为资本逻辑的一环——— 🌰“跳舞,只要音乐在响,就尽管跳下去。明白我的话?跳舞,不停地跳舞。不要考虑为什么跳,不要考虑意义不意义,意义那玩意儿本来就是没有的,要是考虑这个,脚步势必停下来。一旦停下来,我就再也爱莫能助了,并且连接你的线索也将全部消失,永远消失。那一来,你就只能在这里生存,只能不由自主地陷进这边的世界。因此不能停住脚步,不管你如何觉得滑稽好笑,也不能半途而废,务必咬紧牙关踩着舞点跳下去。”🌰
- 015 阶级感 ‖ 你所说的阶级只是幻觉
这一期播客,cake和and反复录了很多次,总觉得在阶级面前,个体是那么的无力,只有认命才能获得内心平静。然而,内心里另一个声音又告诉自己,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阶级感的起源 00:11 说到阶级,cake最先想到小时代里的纸醉金迷,而and想到的是“我奋斗18年才和你一起在星巴克喝咖啡” 00:33 很多时候,我们在谈论阶级的时候并没有深究阶级究竟是什么,与其说我们在谈论阶级,不如说在谈论阶级感。而触发每个人阶级感的事物往往存在巨大的差异,对有的人来说,小时代才能触发阶级感,但对于有的人而言,一杯星巴克就够了。 02:07 and回想小时候一起住弄堂的小伙伴,如果硬要说有等级秩序的话,也完全不依据家庭背景。不过稍微再大点的时候,父母语焉不详的叮嘱and不要和xx一起玩 05:25 and去父亲的朋友家做客,父亲的朋友事业很成功,资产雄厚,去之前父母会郑重叮嘱and要乖,不要做丢人的事情。因此,无论and如何好奇想要尝试,都因为害怕出丑丢人说自己不要或者不喜欢 09:33 cake和国外读书的小伙伴假期一起玩,父母没有任何提醒,也不觉得有任何特别 11:02 从原初创伤的角度心理分析,如果孩子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相对秩序的过程不是来自于自发的实践,而是来自于父母人为构建,孩子极其容易形成难以挽回的劣等感。这就是“阶级感”的起源 11:50 差异不等于等级,差异就只是差异。差异是肯定性的,而等级是否定性的。事实上,阶级感的形成恰恰是因为一开始就没有肯定差异,以差异为耻,因而走向了既定的等级秩序之中 12:30 and回忆第二个阶级感的体验。在中学,很明显能感觉到老师对于成绩最优秀的同学和成绩一般的同学是完全不一样的态度。同样是偷偷踢足球,and会被拒绝进入教室,但是优秀的同学则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15:20 上学阶段,其实人与人之间的相对关系很大程度是被老师直接影响,而不是通过个体之间的碰撞而来的。因此,每一个个体都实际面临着两种秩序的碰撞。可悲的是,绝大多数情况是个体放弃自发秩序而向外部秩序臣服,甚至走向反动,自我正当化这种本质属于外部强加给个体的秩序 🔴阶级感的自我循环 16:48 最本质的成因是面对差异选择了否定而非肯定,而之所以选择否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个体独立感知和认识差异之前,外界就给这种差异给出了规定,通常是某种强制的排他性和人为设置的各种认知壁障。这就是阶级感的客观来源 18:55 在客观来源的基础上,出于规避创伤的心理驱力,自我会不断否定和自己有着所谓的“阶级差异”的事物。一旦自我走向某种极端的心理防御,自我更新的大门就彻底关上了。 20:30 《美丽新世界》——警惕别人给你灌输阶级观点“鲜花和书本是有害的” 🔴跨阶级的互动 21:11 and本科的外籍同学和他分享了很多自己从未想象的事情,虽然当时身上还残留着过去的物质,会存在自我否定和劣等感,但是and依旧选择去接触和尝试。 24:20 《回归故里》的作者迪迪埃·埃里蓬父亲去世后,朋友劝他回家时说,至少遗嘱公开的那一刻,你本人需要在场。但对于工人阶级家庭出身的他而言,根本就不会有任何遗嘱。 26:00 cake的朋友接受了cake的善意,但是内心充满了愧疚感。最后不想再租cake家房子的时候对cake说,我觉得你好像什么都不缺。 28:05 因为阶级感的存在,处于下位的人没办法把自己的想法说出口,即使这种想法再怎么真实和直接。预设的阶级秩序在一开始就剥夺了下位者的声带。而另一方面,下位者通过对上位者之所以上位的无差别的合法性质疑,对上位者亮出獠牙。跨阶级的交往,从开始到结束都是血淋淋的。 30:28 我看到了不同阶级的我们之间的差异,我肯定这种差异,并坚信这些差异构成的自我是有价值,可能周期很漫长,但总有一天我可以证明自己的价值 31:30 跨阶级的互动往往伴随着说不出口的痛苦和伤害 32:00 《回归故里》的作者写道:一对朋友,就是两段社会史试图共存的过程,有时在一段关系的发展中,即便它很短,也是在阶级“习惯”的惰性作用下的两个阶级之间的相互伤害。即便他们对彼此的态度和话语并不具有很强攻击性,也没有故意想要伤害对方,上述事实依然成立。 35:24 肯定差异,勇敢地接触和自己完全不一样的人,可能伴随着阵痛,但是收获的是全新的自我。 38:13 如果交“门当户对”的朋友,那友情就沦为了一场盛大的自恋
- 014 世界读书日 ♾️ 阅读是一场流动的盛宴
cake和and都热爱阅读。如果孩童时代的阅读还带着某种自发的随机性的话,cake和and现在的阅读肯定属于高度自觉地自我塑造了。因此,对我们而言,阅读就是一场流动的盛宴,在永不终止的盛宴之中,我们持续地构成自我。 00:01 不是所有的读书都算是读书,做题模式本次不予讨论 01:39 小镇青年and,在小学三四年级把《飘》翻来覆去看了二三十遍,笑称那时候每一次恋爱都是cosplay白瑞德 02:44 cake的读书早早带上了某种工具属性,被父亲要求每天背作文 04:19 因为读了韩寒,and开始学着叛逆 04:57 父亲说“要多看那一柜子精装版的”,and童年在新华书店看的最多的是“经典名著”,细回想以法国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居多 06:30 and借了很多书给别人,也被别人借了很多书,对于书籍本身,and没有执着 08:27 cake买书有种收藏家情结,不愿意借书,宁可多买一本 09:51 阅读是一场流动的盛宴——and虚伪地告解:自己的梅里美中短篇小说集就是是借了别人没有归还 11:24 and回想为什么会早早痴迷于阅读本身,很可能和小时候经常被父母反锁在家里有关,封闭的环境会让人渴望进入另一个世界 14:31 有意识积累VS无意识积累——and在高中时还是会在自习课偷偷看闲书,并坚信功利主义的阅读没有出路 16:44 题库够大,是可以以假乱真,但作文是骗不了人的 17:36 and高中开始看《南方周末》,在每日主题演讲上大谈《苏共亡党二十周年祭》,同学老师的沉默震耳欲聋 19:16 因为社科书籍难买,父亲的师父推荐订了《读书》杂志,从不懂硬看到慢慢体会到思辨的乐趣 23:13 “你就是书读的太多了”——知识分子这个称谓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和对方拉开距离来保护自己,或者这干脆就是一场无关知识却关乎话语权的漫长拉锯 27:23 师兄送and kindle之后,夜猫子and开始高强度的阅读 29:00 and谈本科读《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的感受:自我在不断地坍缩时,这种阅读是一种共情式的慰藉,喔,原来世界上曾有人和我体验着相同的情感 32:28 and谈到同学去清华读土木后感受到巨大的冲击,然后和自己聊起太宰治的《人间失格》,cake指出这种冲击更多是阶级的,并非智识上的 33:16 and说在英国留学时,第一次认识到原来有人是从小有看漫画书的习惯的 35:26 大学里现实的评价机制让人感觉无力和幻灭,and表面的颓废实际是一场剧烈的价值重估,但因为曾经的阅读,and选择了肯定自己 37:13 你很早就看过画展,而我直到现在才从梅洛·庞蒂的文集中遇见塞尚 40:20 cake和同事聊到每天读书都会有一种格格不入的羞耻感,这种羞耻感本质就来自于一种最小单元的社会评价 43:23 读书事关自我,是非常私人的体验,cake和and坚信,读书一定是一件好的事情
- 013 打住,先回答我生育的权利主体是谁?
“我准备好了,你可以生了。” “你准备好了,为什么我就要生?” 🔴1. 生育的权利主体是谁? 00:05 从男性同事以一种“设身处地”的口吻催生开始说起 01:04 现实中关于生育的讨论更多关注的是利弊,实际上,这模糊了最本质的问题——生育的权利主体是谁? 01:27 为什么谈性很羞耻,谈生育很自然?如果说在当下的语境中,性还具备某种私人性质的话,生育已经彻底地社会化了,亦即,福柯所说的“马尔萨斯式的夫妇”。 04:38 一种理论的“奇观”,“因为我准备好了,所以你可以生了”,这里的“我”通常可以是丈夫,也可以是双方家长。 08:36 生育权利主体的模糊,让女性“被动”进入了母亲的角色,而这会为之后的养育过程埋下祸根。如果一个女性是因为别人生育,那么她为之付出的合法性基础又在哪里呢?在舆论言之凿凿地批判那些“冰箱妈妈”的时候,有考虑过这种情况是何种原因造成的呢? 10:18 《老友记》中Rachel得知自己怀孕的时候,是自己决定将宝宝生下来,这无关Ross的想法 🔴2. 为什么要生育? 弊端: 12:30 育龄女性的职场困境 13:50 生理性的摧残 14:19 社会角色陡转带来的适应不良 好处: 17:07 生理性的满足——孕激素对人的作用,然而,如果只为了追求生理性的满足,和吸毒又有何异呢? 19:40 社会性的完整——自证自我社会功能的完整,从而被社会更好的接纳。《飘》中的已婚女性,无论年龄大小,总是扎堆在一起,聊着仿佛亘古不变的产科话题,并对未婚女性指指点点 21:31 重构自我的“机会”——父母在小孩身上寄托自己未能完成的心愿 🔴3. 生育之后怎么办? 26:28 “父母”养育“孩子”——‘subject-object’的结构昭示着孩子只能作为客体存在吗? 27:44 《天道》中丁元英驳斥母亲的养儿防老观,如果养儿是为了防老,就不要说母爱伟大了,这只是一种包装成为亲子关系的债务关系 28:43 芥川龙之介《河童》中,小河童出生时会被问“你愿意来到这个世界吗”,如果他不愿意,就会被注射液体消失。 29:14 人类不是河童,孩子何时具备主体性是没有类似于河童自我选择的决定性瞬间的,因此,父母和孩子之间会是一场关于自我和自由边界的漫长拉锯 31:30 传统文化中的“恩养”,实际是反复在和孩子强调,他从出生起就背负着永远无法偿还的债务,因此,他必须压抑自我,懂事听话,这本质是一种对于孩子的主体性阉割。因此,传统文化中父权反抗的顶点是哪吒式的剔骨还父,削肉还母,本质还是服从着“恩养”的结构,而西方的父权反抗的顶点是弑父 32:48 and初中因为学校辩论赛讨论晚归半小时,父亲找到自己后当着同学老师的面给了and一记耳光。and理解父亲的第一反应为什么不是失而复得的喜悦,而是必须对失控的儿子进行最深刻的惩戒,因为在父亲的意识里,弄丢孩子,无论是谁的原因都会被社会谴责,那一刻,那种被社会规训的焦躁超越了其余所有的一切 36:35 《饥饿的盛世》中提到,每个叛逆的儿子到最后都会发现深肖自己的父亲,and深以为然,and非常恐惧自己在否定父亲的过程中陷入了和自己父亲相同的结构 38:27 忘却是一种背叛,铭记那个曾经是孩子的自己,才有可能成为自己当初最憧憬的那种父母 39:30 师兄老婆以自己的审美直接无视孩子对于动漫的选择,而cake小时候在姑姑家可以自由挑选自己想看的动漫 41:44 在拉康的观点里,父亲在最初阶段行使禁止的功能对于孩子的人格成长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后期过度的禁止功能会导致人格的萎缩 45:46 父母和子女均应是独立个体,双向寄生是亲子关系最可悲的可能
- 012 妈妈发话了:不结婚就不要谈恋爱
cake和and都还没结婚,在厌倦了已婚者掌控了所有关于婚姻的话语后,决定让这个世界听听未婚者的声音。 00:08 为什么没有聊结婚这个已经在list很久的话题 01:00 关于结婚,cake爸爸唯一的问题是“他是个正经人吗” 02:10 结婚是“锁死”一个人的终极手段吗 04:17 and妈妈传递东亚震撼:“要么结婚,不结婚就不要谈恋爱” 06:41 与其问一对感情很好的情侣为什么还不结婚,不如问问自己为什么需要婚姻 08:00 父母催婚很大程度上是在投射自己的焦虑,社会对父母的评价只有在子女成家立业后才能完美闭环 09:00 习惯沉默的and面对催婚不再沉默,每一次谈话都是一次交锋,一味沉默只会被对方理解为软弱,如果自己已经坚定选择,就坦率表达 13:07 and被质疑“你就是怕女生拖你后腿呗”,本质是默认男强女弱,而女性需要一段婚姻来维系自己的稳定价值感 19:40 “你只能说我是少数,不能说我不正常”——不结婚是非主流路径,但主流路径上的诸位也没有judge我是否正常的资格。当年被催婚,承受压力的受害者,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了更加凶残的加害者。 20:24 我能独立完成社会功能,甚至完成的很好,那我还需要接受社会的规训,去结婚生子吗? 21:48 papi酱的理想模式——结婚是个人的事情,父母不需要也不应该参与进来,永远把自己排在第一位 25:14 父母催生小孩本质是为了自己人生的圆满,但如果做一件事发心不正,那这件事必然会走向不可避免的恶化 29:56 sloss脱口秀,父亲告诉sloss“人生这张拼图,最中心的永远是是伴侣和爱情"。那如果没有爱情就意味着自己的缺失吗?人生不是拼图,这个比喻包含有一种结构性的谬误 32:39 父母自己觉得婚姻很美好,但是子女却不想结婚,某种程度上,是子女对于父母的亲密关系的质疑和否定 33:10 重要的是自己做选择,相信自己的选择,以及盈亏自负 34:03 两个人之间存在100%对等付出吗,基于这个理念出发到头来只会发现每一次付出都伴随着无法消弭的被牺牲感 36:00 假装理性把相亲抽象成一个交易行为,但又想要在里面寻找爱情 37:51 即使是在亲密关系中,我也不是什么都可以,什么都愿意——留学时非常不情愿地把公寓里唯一一张桌子让给男友写作业 41:16 如果家庭里充斥着随处可见的争吵,cake觉得这比独居更可怕 42:06 结婚意味着一个人拥有了新的身份,但要做的不是接受身份对你的建构,而是亲自去定义和建构 43:10 如果婚姻关系成了事实上的共依存,陪伴无法证明感情诚挚,只能暴露自我的缺失 46:53 and师姐说“结婚刚开始是爱情,久了会变成亲情”,and拒绝这一表达 48:45 聊子供向动漫,and推荐探险活宝,然而对方丝毫没有考虑小孩的想法,表达中只有自己的偏好 50:17 在进入婚姻,并生育小孩后,她说“自己现在只能看看咪蒙短剧了”。and理解做妈妈的不易,但and不愿意放弃自己的追求 53:36 家庭是一种意识形态,每一个选择不结婚的人,都会面临自我的审判,然而意识形态是客观,是“我之外”,而那份即使面临审判我也要坚持抗争的心情才是“自我” 54:30 恰恰是因为,我们是不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我们才会对自我感动乃至交易式的浪漫行为嗤之以鼻 56:50 结婚并不需要冲动——他们说的婚姻是什么?你想要的婚姻到底是什么?到最后,我为什么需要婚姻?
- 011 妇女节企划 ♾️ 女性电影《时时刻刻》♾️ 达洛维夫人说她要亲自去买花
“伟大的心灵是雌雄同体的。” ——在《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中,伍尔夫引用了柯勒律治的话。 cake喜欢伍尔夫,and也是。 00:08 女性电影《时时刻刻》简介:小说《达洛维夫人》,影响着三个女人的命运,她们分别是作者Virginia,家庭主妇Laura和编辑Clarissa。她们身处不同的时空,却面临相似的困境,而精神不自由,生活支离破碎,死亡如影随形…… 00:39 Virginia——《达洛维夫人》的作者,在远离伦敦的郊区构思自己的小说。精神疾病之于她不仅是生理上的折磨,更是精神上的枷锁。她渴望作为一个正常人生活却被正常人排除在外。她游离在现实和虚构的间隙,却始终直面命运 02:40 Laura——《达洛维夫人》的读者,家庭主妇,拥有外人看来幸福美满的家庭。然而,她无时无刻不在怀疑人生的意义。她是丈夫的妻子,孩子的母亲,朋友的依靠,她属于所有人,却惟独不属于自己。看似美好的中产生活,是一座精心打造的囚笼 05:26 Clarissa——和达洛维夫人同名,报社编辑,和同性恋人同居,并有一个女儿。然而她的生活重心却一直都在罹患艾滋病的前男友身上,想要举办派对,让所有人高兴,但是这一切都只是她的一厢情愿,所有一切早就已经在支离破碎的边缘 09:28 理性和疯狂是人之可能性的两端。如果一个人可以在理性和疯狂之间自由地滑移,那么ta就是正常的。 11:03 被审判为疯癫就失去所有为人的权力 18:15 Virginia直面疯狂和毁灭恰恰是生命意志的彰显。死不是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22:33 常识中的女性是属于丈夫的妻子,是属于孩子的母亲,唯独不属于她自己 23:44 成为妻子,成为母亲并不是每个女性的共同归宿,说到底,这只是一种选择 26:12 女性的自我价值自我认同不应该建立在母亲或妻子的身份之上 28:42 Laura抛弃了自己的孩子,也舍弃了自己母亲和妻子的身份,她知道她有罪,但是她没得选,如果不这样,她的自我意识只能驱使她走向死亡 30:17 家庭本质是一种意识形态,女性在接受意识形态唤问的时候,真的准备好了吗? 33:34 女人在一天之中度过了自己的人生——Clarissa的生命在和前男友共度的那个夏天之后就停止了 35:45 女性的永恒困境——她以为自己主动背负起了命运,实际上她一开始就被决定了 36:29 三位女性演员在不同的细节中关于女性困境融入了自我的表达 40:38 女人的双重性:歇斯底里的女人和“母亲”。朱迪·福斯特说过“女性的魅力在于疯狂,而男性的魅力在于脆弱”。而歇斯底里和母亲形象的共存是不被允许的,所以本质来说,这个困境的名字叫——“你要么选择做一个女人,要么选择做一个母亲” 42:17 男性视角下的女性——他们迷恋“歇斯底里的女人”,但是他们需要“母亲” 45:44 尽管身为男性,and有长期作为权力关系中下位者的经历,因此可以理解女性的困境,甚至唤起了自己的创伤性体验 48:34 疯癫不是一种区分正常和不正常的方式,女性永远可以做自己的选择 49:41 女生给男友买四张《芭比》电影票?在女性问题上,and认为斗争的对象不应该是男性的个体,甚至不应该是男性本身,是意识形态 50:26 任何一种镇压性机器都无法每时每刻监控着你,真正每时每刻对你产生影响的是意识形态。而女性获得自由需要解构这种意识形态。 55:33 女性的解放之路注定坎坷,直面自己的人生会异常痛苦 57:37 解读电影名《时时刻刻》(the hours),不是在呼告什么,不是在传播某种意识形态话语,是告诉所有人,女性的真实困境是什么 60:18 希望每一位被意识形态唤问的女性,都能解构一切,从时时刻刻的困境中走出,获得自由
- 010 聊聊学习 ‖ 保证一点干货都没有
选择“学习”这个话题,cake和and其实颇为犹豫。两个人其实都觉得,学习最好的状态恰恰是忘记自己在学习。生活中,我们看到了太多关于学习的话语。很多时候,洋洋自得自己又懂得一条学习的秘诀,到头来只是多了一丝杂念。 因此,这一期,我们谈到不是学习的方法,而是个体学习的感受。坚信这一点——我们说的每一句话,都可能是错的。 00:06 生活中的学习:cake学壁球的体会,正确的挥拍远比打到球重要 05:50 工作中的学习:入职后,专业不匹配,一切都要从头学起 08:24 从交付到研究,and职业转身的体会 11:24 工作本身就是学习最自然的方式,如果只是为了达到中位数的水平,完全无需焦虑,交给时间即可 13:56 如果为了看到更多的风景,跨领域的学习,跳出工作本身去看待工作可能更为关键 14:47 上大学之前的学习:像硬盘读取,强调快速调用,而非构建自己的体系 16:28 and从习惯照搬书中的理论来解释生活,转变为去努力发现理论失效的瞬间 19:53 上大学后,and最大的迷茫是,我为什么要学这些?这一切我既不喜欢,又看上去毫无用处。于是陷入停滞 23:07 “无用”的学习可能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回报你 26:10 cake坚持每天看书2小时——“渣男”多开+“荤素”搭配 28:42 我们为什么想要学习?因为学习是持续构成自我的过程 30:00 知识积累带来的是方法论的完善,而观念的冲击却会带来一个人底层逻辑的版本刷新 33:36 and学滑板的体会:最好的学习发生在作死却不死的最边缘 36:10 希望我们的学习是自上而下的重构自我,一起终有回报
- 009 告别选择恐惧 ‖ 选择不是抗拒命运 而是理解命运
【发生在这期播客之前……】 and:人只有一种命运。 cake:那选择的意义是什么呢? and:Amor fati. 理解并深爱自己的命运。 cake:所以疯狂星期四你也选麦门吗? 00:06 cake最近一次选择恐惧是为好朋友挑生日礼物 01:11 选择恐惧困难的两种场景:因为不容有失VS因为选择本身 03:17 cake点外卖30分钟+选下饭剧30分钟,而真正吃饭只要10分钟 05:30 选择就像是摄魂怪,“你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06:07 互联网时代信息纷繁芜杂,当代人的选择开始异化成吞噬时间的怪兽 09:22 cake一次性买3件同款外套——在选择中,我们时常忘记时间也是成本 10:44 网购比价适可而止,你的注意力远比三五块钱珍贵的多 13:39 被动选择or主动选择——被动选择未必真的“被动”,主动选择也未必真的“主动” 17:40 虚构的选择,本质是寄希望于用选择的过程而非选择的结果去缓解内在焦虑。时刻警醒自己:眼下的选择必须吗? 21:06 选择本质上是选择放弃什么而不是拿起什么,是不回头往前走 22:18 and理解的选择是一瞬间的,每一次选择都是一次决意,一次孤注一掷 26:25 我们把重大的人生选择交给别人,这是因为,如果事情弄砸了,看上去也不是我们的错 31:20 人就像一颗骰子,把自己投掷到人生之中 34:10 每个人都只有一种命运,从这个角度理解,选择的过程不是抗拒命运,而是理解命运 37:40 and在被询问如何选择时,回答会加上非常多的限定,因为自觉自己无法为他人的人生负责,也不愿意牵扯他人的因果 45:00 cake理解人生的选择有时候就像是旅游,只管出发,充分感受就好了 48:09 关于选择,最重要的是祛魅选择本身,把自己投掷到人生之中
- 008 下头!明明是虾头男却从不容貌焦虑
这期播客的主题是cake选的,and听到后,抓了抓脑袋,假装为难地讪笑道,可我从不容貌焦虑啊。作为都市丽人的cake听了立马拳头都硬了。明明是虾头男,凭什么他那么自信从不容貌焦虑啊…… 00:30 不同性别视角下的容貌焦虑——cake在意容貌,and则“不以为意”,扬言“不以外貌取胜” 03:47 cake费尽心思准备了pre,却只被“夸”好看 06:29 男性和女性的社会评价序列中容貌的排序相差甚远 08:04 为什么事业成功但容貌欠佳的女性会被视为是不得已的努力;而男性却可以把irregular face作为勋章衬托自己的成功? 10:45 and回想高中里班花是怎么选出来的——女生追求性别红利本质是一种被男性定义的游戏 15:41 不玩性别游戏,平等的对待不同性别 17:14 越是简单封闭的生态系统,女性价值取向越单一,越容易成为容貌焦虑的重灾区 18:30 关于化妆的技术性讨论——弥补瑕疵还是放大个人特点 21:57 cake在选择了自己的个人风格后,就不再会刻意地追赶潮流 24:47 人穿衣服还是衣服穿人——衣装是工具,是个人气场的放大器 28:07 不刻意的穿搭往往会和个人气质非常协调 29:44 亲密关系里还需要容貌焦虑吗?不修边幅是信任还是懈怠? 35:10 亲密关系的发展可以是多领域的,关系的纽带未必只是情感 37:13 “ta不就是脸长得好吗”——看似贬低容貌的价值,实则在深层结构中却是深深的匮乏感 41:07 不否定容貌这一客观存在,同时也坚信在这之外还有很多的维度可以探索
- 007 猜不透 插USB线交流算了
and经常和cake感慨,要是自己是X教授就好了,这样能省多少揣摩人心的破事儿。 cake听完表示赞同,然后从背后掏出了万磁王的头盔。 无论是人际交往,还是亲密关系,猜测人心似乎是绕不过去的话题。一如hide-and-seek,在这座心与心的迷宫里,有时候你要找,有时候你要藏。但最致命的不同是,这场游戏可能会有两个输家。 00:21 cake最早的揣摩人心的经历开始于亲子关系 06:48 and的人心揣摩术在“揣摸出题者的意图”这点上狠狠尝到了甜头 09:09 领导神神秘秘的喊and去会议室,and一路上疯狂脑补 10:45 可预测性是人际关系中的心理刚需 11:30 亲密关系中,猜测似乎是种原罪 15:10 猜测——证明的二元结构,可以强化关系中的确认感而非信任感 16:56 真实的自我表达是一剂解药,然而这一点在我们的最初的教育中就是缺位的 17:56 心理创伤如果未被正确解析是永远不会消化的,只会异化成为甚至本人都难以理解的症状,随时可能被应激反应唤起 19:40 我们为什么喜欢揣摩人心? 23:30 关系建立初期时,猜测对方是一种趣味,为什么在建立关系后却成为了一种消耗? 24:45 人的状态是流动的,认为对方的行为必须符合自己的预测本身就是一种傲慢 27:40 cake认为如果不想等待,可以主动表达 28:34 and认为比起共情,自己更需要理解 30:56 揣摩人心是为了理解他人,而非验证自己的正确 32:32 and说自己有时候就像《老友记》中菲比的心理医生男友,饱受白眼 33:27 揣摩人心进一步就是精神分析,不仅是对对方下一步行动的预测,也是对于背后结构性原因的追索 35:26 如果你猜的比对方自己理解的还要准确,这个时候做什么都像是错的 39:18 只有你身处意识形态之外,才有可能认识到自己身处意识形态之中——阿尔都塞《论再生产》 43:18 揣摩人心的方法论总结
- 006 关于交朋友这件事我一直是新手
cake和and都曾经历过渐行渐远。从最初的惺惺相惜,到之后的倾盖如故,但是,最后总会逐渐走向凋零。拥有时总想更加热烈,狂热的爱着对方,甚至想要彻底占有彼此,成为唯一。然而,当我们满心期许着烈火烹油,鲜花着锦时,终点却已经到了眼前。 00:04 我们也知道很多朋友注定走散,但还是会感到遗憾 03:39 常年手机静音的cake愿意为日本留学的朋友常开提示音 04:09 and同意留学时经常会有一种和世界失联的空洞感,cake朋友的独占欲也情有可原 05:52 时隔多年,意外收到朋友的微博私信,但再见面却找不回曾经的感觉 09:48 不是朋友变了,是我们往前走了——虽然曾经共享过同一个时空,但在对方缺席的多年里,我已经不再是当时的我了 13:17 and谈斯蒂芬金的《尸体》——主角戈登和三个同伴结伴寻找一具尸体,却不曾想这已是分岔路口前最后的风景 17:00 中年戈登得知柯西意外去世,停车在雨夜无声抽泣,感到自己的一部分永远的失去了 19:39 在卷出天际的高中阶段,and的人际关系无比糟糕 22:43 在处于事实上的霸凌状态中,有人却认同and,说“我觉得你身上有游侠气” 24:00 我不需要刻意维持关系,甚至可以完全不联系,但只要想到你,心里就有暖意 27:05 你身上的一部分永远的融入到我的自我之中 29:50 对朋友也会有占有欲吗 30:23 同事直言对cake有占有欲;朋友A发现and同时和共友B聊天后表现就开始异常了起来 34:06 对朋友有占有欲并没有什么不对,但如何平衡确实考验技巧 34:54 正因为只是搭子,没有过多的期待与要求,关系反而容易变得融洽起来 35:59 and的乒乓球搭子,完全没有共同话题但打球玩得很开心 36:40 cake追星认识了一个微博网友,长期保持着线上联系 37:48 网友清空微博后还会在网易云平台上给cake留言 39:20 “你觉得我们有一天会见面吗” 42:15 如果搭子可以是朋友,那么朋友为什么不能是搭子呢?——忘记关系排序,忘记关系升级,甚至,忘记朋友这个概念本身,享受“具体”而非“抽象”的友情 46:30 关系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它始终是流动的 48:17 希望大家都能拥有流动的关系,有缘一定会重聚
- 005 礼物 ‖ 送你未敢触及的可能性 我把自己的一部分送给你
对于cake和and而言,送礼是条光荣的荆棘路,《麦琪的礼物》是荆棘之路的终点。最初是惊喜的尖叫,随之而来的是痛彻心扉的嚎啕,最后的最后,是两颗灵魂更加靠近,彼此依偎。 一份礼物,是由自我的碎片,彼此的理解,共同的期许和一切美好的东西融合而成。 00:12 cake每逢下半年就发愁,节日+生日,一年的送礼KPI都集中在那几个月了 01:29 and今年收到两份截然不同的礼物 03:35 纯技术向讨论,如何给领导送礼。cake和and懂是都懂,但送是不可能送的 06:01 我们都给谁送礼:亲近的人or工作交集的人 07:13 真正的亲密关系中,送礼不会是一件特别需要当一回事的事 08:42 万能礼物——香水、乐高 09:35 and送礼原则:希望礼物能让ta喜欢;希望礼物中有我的一部分特质;希望礼物可以陪伴着ta 10:38 挂上中国结的圣诞树 13:07 Q版小像,送礼双方的共同记忆 15:05 回礼指南:回礼略低于对方礼物价值,回礼需要一定的时间间隔 19:16 亲密关系中,送礼不应该是一种试探,心意不需要通过送礼来证明 21:29 cake拒收的礼物——你只是在自我感动,顾影自怜 23:33 如何理解直接开口要礼物这件事情 26:46 送礼一定要选择在特定的日子吗? 28:53 不定期送礼是因为我心里时刻在记挂着你 30:00 对于cake来说,万能礼物之外,再送一份才完整 31:54 “我送你一种可能性”——每年夏天会送朋友一件一直想穿但又不太敢穿的裙子 34:13 送出sony晶雅音管后,and躲被子里哭了三个月 37:23 and按头安利——送朋友兼具花果香和泥煤味的威士忌 39:14 并不一定是因为生日才送礼物,是想把我喜欢的感受分享给你,并希望你也喜欢 40:41 cake和and例行的攀比拉踩环节 42:25 送礼是本应该是很美好的事情,是“我想要”,而不是“我应该” 46:02 cake送花一定要DIY 49:32 送礼是送出一部分的自己,希望你的礼物永远不会落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