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vol.30 一份好礼物的秘密:不在于价格,而在于“我看见了你”
选礼物,这件看似简单的事,却常常让我们绞尽脑汁。是选择实用,还是追求惊喜?给不同的人的礼物,又该有何不同? 说到底,送礼物其实是在用行动表达:你,在我心里。 每一份用心准备的礼物背后,都藏着一个故事、一份“小心思”。真正打动人心的好礼物,价值从不在价格标签上,而在于它承载的那份“用心”与“懂得”——懂得对方的需要,懂得对方的心意,也懂得表达的恰到好处。 本期节目,我们将和大家一起深入探讨选礼物的学问。我们会从自己的真实经验和观察出发,为大家提供真诚的思考角度和实用的行动指南。希望大家在听完这期节目后,能够告别“不知道送什么”的困扰,找到属于自己的送礼之道。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选礼故事、困惑或是独家秘诀!你的经验,或许正是他人需要的灵感~ 【时间轴】 00:13 每年头疼时刻——为父亲挑选礼物 01:34 我们的选礼准则:用心、适配、惊喜 03:51 口红、项链、包包…送妈妈的礼物真的太好选啦 06:23 筋膜枪、运动手环…送爸爸的礼物要绞尽脑汁去想 08:33 生日万能公式:蛋糕+鲜花 10:08 兄弟姐妹之间真的啥都送 12:06 小朋友最爱:他们喜欢的IP周边 12:52 送姐姐的新婚礼物:熬了半个多月大夜做的diy小屋 15:10 柚柚子:不同类型的朋友,送礼策略不同 16:46 到底要不要提前问对方想要什么? 20:55 阿文送礼偏好:书、“美丽废物”、文创产品、独特小玩意儿… 22:51 组合拳是一个很好的形式 25:12 送对象的礼物…有些就是“赛博案底”的存在… 28:37 送同事,礼貌得体、能拿得出手就可以了 29:19 有些时候,心意比价格更重要! 30:49 收到乐事大礼包的我服了 32:11 前leader送的离职礼物,让人又震惊又感动 34:15 小卡、1000ml水杯、金坠子手链、他送的玩偶…都很让人印象深刻 35:41 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生日,收到了姐姐送的彩金项链 36:48 tips1:用心、真诚、有心意 41:23 tips2:包装要美!送达要及时! 42:41 tips3:不同时间节点送什么礼物也有讲究 43:37 tips4:送香薰、香水这种,一定要提前了解对方喜好 44:45 tips5:安全牌推荐:书、摆件、数码产品、手工类… 48:42 不知道送父亲什么就陪他吃顿饭吧
- vol.29 在喧嚣中寻找宁静:一场对抗浮躁的阅读实验
越来越觉得,人真的需要一些温柔的约束,有一定的约束感才能变得更好。于是,我们决定开启一个新专题——「习惯养成挑战」系列。 第一期的挑战,我们选择了「阅读」。 为什么是阅读呢?坦白说,我们俩已经太久没有长时间阅读过了。那些空闲的时间,不是在刷手机就是在追剧。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整个人也变得非常浮躁,耐心像沙漏般流失,做什么都求快、求速成。 这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情啊!再这样下去可能真的就“废”了,所以我们决定开始“自救”。 这个系列,是我们与自己的一场诚实的实验。我们想知道,当放下一些喧嚣,拾起一些“古老”的习惯,生活会回馈给我们什么。 我们也想把这份探索的过程,这份「自救指南」,分享给同样在寻找内心锚点的你。 如果你也在寻找一丝改变,渴望内心的秩序感,不妨和我们一起,尝试先从阅读一本书开始。 【时间轴】 00:14 为什么进行阅读挑战? 01:35 预想有多顺利,进行起来就有多困难 03:22 刚开始阅读,有深度和难度的书真的有点劝退 06:15 怎么一阅读时间就变慢了呢?! 07:33 不硬性规定,主打一个随缘阅读 11:00 早上通勤是一个绝佳的阅读时间段! 13:51 每日使用手机时间明显下降 15:57 有事儿做就不会没完没了的刷手机了 18:15 阅读让人对生活有了一种实感 19:39 非小说类书籍是助眠好物! 21:18 没有难度的无脑小说不参与挑战~ 23:23 进行学术性探讨也是很有意思的事儿 26:04 阅读让浮躁的我们“沉”下去了 28:36 刚开始会读不进去,但坚持一段时间就好了 32:08 用纸质书的感受会比电子书更好 36:16 采取强制手段!把手机放远一点! 38:13 允许自己被干扰、会走神,给自己正反馈 41:04 建立一个习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45:46 能保持学习的能力和深度思考的能力是很难得的 47:12 不要图快,慢慢积累的过程很重要 49:05 阅读是一件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 vol.28 让我们一起找回“我本就值得”的底气
为什么我们总认为“只有优秀才配被爱”?为什么他人的看法成了自我价值的标尺?为什么面对夸奖时,我们总是觉得自己不配? 从小到大,那些隐形的否定、世俗的规训、性别的枷锁似乎将“我不配”的种子深埋心底,让我们在本该肆意绽放的年纪习惯性蜷缩。 本期节目,我们将探讨自我配得感低的原因,并从根源出发找寻提升配得感的方法。 提高配得感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但我们可以先从一个小改变开始: 每天早上对自己说一句:“我很棒!我值得拥有一切!” 当我们不再等待被允许,而是坚定地说“我值得”,那么整个世界都会为我们让路。 「我的存在本身,就值得被爱、被尊重、被看见。」 【时间轴】 00:14 配得感:存在即值得,无需向世界证明 01:50 不会表达爱的父母和那些“有条件的爱” 03:40 很愿意给别人花钱,但对自己却很吝啬 08:45 当经济独立,我才敢说“我值得” 09:44 好像只有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才能觉得自己配 12:13 为什么不能gap呢?人不是机器,就是需要停下来休息呀! 19:59 咱们女人就该学学男人那种“盲目自信”! 22:36 拒绝谈钱羞耻!我就是爱钱!我就是配高薪! 23:51 自我否定、完美主义、自我怀疑逐渐吞噬配得感 29:20 把自我价值建立在别人的评价当中 30:38 对他人的夸奖表示怀疑 33:51 不相信无条件的喜欢和关爱 38:59 讨好型人格和习惯性过度解释 41:31 允许自己“不够好”,接受自己的一切 44:13 做让自己有成就感的事情,提高自信 44:44 建立自我评价体系和外部支持系统 47:01 别怕,别想,去做,先“装”起来
- vol.27 沟通自救指南:让沟通效率翻倍的小tips
你是否经历过沟通中的“鸡同鸭讲”?或是因误解而产生争吵? 沟通不畅带来的不仅是低效,更是情绪消耗和关系裂痕。 本期节目我们将从亲身经历出发,拆解有效沟通的底层逻辑,并分享高效沟通的实操方法。 希望这期播客可以帮你减少沟通内耗和苦恼~ 【时间轴】 00:14 因工作沟通不畅爆发友谊危机? 04:48 - 21:58 有效沟通的6大核心逻辑 · 04:48 认真倾听|反驳型人格真的很难沟通 · 06:55 换位思考|对方的储备+对方的感受+对方的需求 · 08:45 清晰表达|有逻辑+减少语气词/口癖/无效词/模糊性的词语 · 13:05 结果导向|沟通是为了解决问题 · 13:50 直面沟通|不要害怕发生冲突 · 16:05 提前准备|减少沟通成本,提高效率 21:14 - 31:51 实操技巧:日常聊天 · 22:28 用“肯定+但是+观点”代替直接拒绝 · 24:25 提问式结尾 · 26:41 大主题/细节/感受+延伸思考 · 28:22 客观描述+感受+需求 31:51 - 51:33 实操技巧:提高工作效率 · 32:52 先共情再理性 · 34:29 结构化表达/可视化数据/具体细节 · 40:15 用“给方案+求证”代替直接提问 · 43:41 反向确认+沟通留痕 · 47:12 减少不必要的铺垫和赘述,直接给结果 · 49:05 用“我”代替“你” · 50:12 不用太卑微,但把感谢挂在嘴边 51:33 - 55:17 总结:良好的沟通能解决绝大部分问题 · 51:33 事实>情绪,逻辑>感受,目标>对错 · 54:00 建立“利他思维”
- vol.26 生活,就是如此
每次都会在日记本里写下“要好好生活”,但生活到底是什么? 是呆在母亲身边就莫名心安;是决定在父母面前卸下懂事面具坦诚相见;是躺在草坪上惬意的感受阳光;是循环歌曲进行心灵按摩;是赶完ddl瞬间感受到的颅内高潮;是和AI深夜聊天突然看清自己;是和朋友排队两小时只为领个冰箱贴… 正是这些看似"无用"的零碎日常,构成了我们活着的实感。 本期播客不聊大道理,也没有深刻反思,只有生活中的那些微小的感受和不经意的发现。毕竟生活从来不是宏大叙事,而是无数个“此刻”的蒙太奇。 不管好坏,下回遇到这种"啊,这就是生活"的瞬间,记得记录下来。 看,活着的感觉多实在呀! 【时间轴】 00:40 窝在妈妈身边真的可以快速回血! 04:25 与其内耗不如发“疯” 09:51 当我们停止扮演“懂事小孩” 16:38 大自然给予的治愈是不可替代的! 20:55 一心情不好就听特定的歌曲是为什么? 26:18 赶完ddl的爽点只有体验过的人才知道 29:44 别内耗,放轻松,问题不大! 35:50 与DeepSeek深夜对谈,重新认识了自己 41:32 实践会让我们找到自己更擅长的部分 45:13 兜兜转转终会走上属于自己的那条路! 46:25 队可以排2小时,冰箱贴必须拿下 48:02 没有意义就是意义 49:53 有起伏对比,才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 vol.25 绝望的直女:不想爱男,但又无法爱女
当代直女的恋爱就像是一场注定输光的赌局,我们能在理论上解构性别,却解不开对异性荷尔蒙的原始渴望。 生理上喜欢不了女性,心理上喜欢不了男性,谁懂我们直女的痛! 【收听指南】 · 真实案例预警!!! · 含男量80%,厌男量80% · 女孩子太好了!世界上不能没有女性! 欢迎收听本期充满冒犯性大实话的性别观察实录~
- vol.24 说普通话的我和说方言的我仿佛不是同一个我
明明认识十年了,但一和对方说普通话还要进行心理建设才说的出口;明明平时我们嘻嘻哈哈,但一切换成普通话,我们就变得在做汇报一样;明明说四川话语速飞起,但一说普通话就变得很温柔…这些都是为什么呢? 其实只是普通话束缚住了我们而已! 本期完全freestyle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我们平常聊天的感觉,我们聊的时候也觉得更加放松、自然和流畅。希望之后录播客也能一直是这种状态能吧! 欢迎大家收听本期有一点点吵、一点点抢话的freestyle播客~ 【时间轴】 00:27 我们之间真的很不习惯用普通话交流 04:01 用什么语言认识的就会用什么语言交流 06:41 用四川话交流比用普通话更顺畅! 08:47 与说普通话差不多的别扭:叫彼此的名字 11:49 用普通话交流更像作报告不像聊天 13:08 是不是四川人说普通话都会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16:03 有些方言词汇真不知道用普通话应该怎么说! 18:37 吵架的时候本想疯狂输出,结果普通话卡壳了… 22:12 四川人真的很会阴阳怪气! 30:34 平翘舌、前后鼻音、l和n太为难我们了! 33:04 发语音聊天像有什么羞耻症一样 37:32 回看以前记录下来的东西,好尴尬啊 41:00 熟能生巧才能更得心应手!
- vol.23 一个人会很孤独?不,我们很享受独处!
为了聊这个话题,我们专门找到了前几年很流行的《国际孤独等级表》,仔细一看,发现里面绝大多数的事情我们都做过,甚至有些事情就是常态。当然,我们独自一人做过的事情肯定不只只有这十件事。我们真的一个人做过好多好多事情哈哈哈~ 以前会觉得一个人很孤单、很孤独,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变得很享受一个人独处的时光,这让我们觉得舒适和自由。 能和别人一起经历、一起分享感受是很快乐和美好的, 但是,孤独是人生的常态, 一个人的生活也可以丰富多彩,别害怕。 【时间轴】 01:10 一个人逛超市|就是日常娱乐活动 04:27 一个人去餐厅吃饭|经常会这样做 07:54 一个人去咖啡厅|好像只有有事的时候会去 09:20 一个人去看电影|太日常了! 13:12 一个人去吃火锅|不好点菜啊… 14:39 一个人去KTV|超级爽!强烈推荐! 17:46 一个人去看海|内陆地区的孩子从小就很向往 20:19 一个人去游乐园|对游乐园不太感冒… 21:05 一个人搬家|勉强算有过吧 23:39 一个人去医院|好像有人陪反而会不习惯 29:03 一个人压马路|日常娱乐活动+1 33:02 一个人锻炼|自己一个人能更专注 34:47 一个人逛博物馆、看展|日常娱乐活动+1+1 36:30 一个人去寺庙|会让人变得平静 37:31 一个人去书店|属于是从小就开始的娱乐活动了 38:43 一个人坐在草坪上晒太阳|一个人晒太阳很舒服的! 41:08 一个人去法院旁听|有点小众了,但很有意思 43:14 学会和自己相处,享受自我独处的时光
- vol.22 熬夜坦白局:半夜没睡觉的我们都在干些什么
夜深了,还不睡? 是追剧追到停不下来,还是和朋友深夜彻聊忘记了时间,亦或是半夜灵感迸发效率飙升?当然,也有可能是午夜emo胡思乱想了… 每天都告诉自己不要再熬夜了,结果每天都在熬。我们为什么总会熬夜呢?我们到底在熬些什么呢? 作为夜猫子,我们决定复盘一下自己熬夜的那些夜晚都在干些什么。不知道大家熬夜时会做的事情和我们一不一样! 【时间轴】 00:21 有的时候熬夜真的就熬得莫名其妙 01:50 追剧太容易让人上头熬夜了 04:17 和朋友在一起永远有聊不完的天 07:56 唱k、爬山、喝酒、吃烧烤…还挺精彩 10:35 晚上的求知欲怎么那么旺盛啊! 14:18 熬夜看吃播、吃夜宵很小众? 17:58 大晚上的突发奇想收拾衣柜是为什么? 19:52 漫无目的地刷手机真的让人好空虚 21:23 看助眠视频or摄入大量信息? 25:49 谁还没有深夜emo感情的时候了 27:57 半夜看同人文看emo了,也是没谁了! 30:10 深夜总是很容易被一些话语戳中内心 32:32 一个人在房间唱歌也是有点中二哈哈哈 35:17 随缘吧,能睡就睡,睡不着就做点有意义的事
- vol.21 过年大吐槽!我们是如何和家人“斗智斗勇”的!
本来我们想和大家聊一聊在过年时我们所面临的事情以及我们的处理方式的,但是呢,因为真的有太多太多让我们想要吐槽和“控诉”的地方了,所以架不住情绪先行,即使有大纲也逐渐“跑偏”哈哈哈。 当然,我们在吐槽中还是聊了一些我们的应对方式的,也可以说是回击方式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帮助到大家~ 欢迎大家收听我们的过年大吐槽呀~ 【时间轴】 00:26 阿文:那些在我家我不理解的大年三十晚上的“仪式” 03:05 到底是为了什么?彰显权威?面子? 05:52 柚柚子:在外面和朋友过年真开心! 06:56 矛盾频发!为什么不能纯粹的开开心心过年呢? 09:16 应酬让人心累啊,饭局能不参加吗? 12:47 花钱就是分分钟的事,一年又白干 16:11 被问学业和工作怎么办?那就点到为止 18:37 不是我们想阴阳怪气开怼,而是张口闭口恋爱结婚生孩子,真的很烦 26:04 怎么那么喜欢教人做事啊,不爹味说教就不会聊天了? 35:58 过年就是一个大型的炫耀比赛 44:02 阿文:今天突然很想尝试以后不回家过年 45:52 讨厌的不是过年,而是过年会发生的事情 46:32 只有自己变强大,有钱有权才能改变现状 51:01 采用没有那么温和的方式是因为温和的方式没用
- vol.20 不当数据女工,不做韭菜——两个solo追星女的快乐法则!
大家都追星吗? 我们俩一直以为,作为同龄人,我们的追星时间线和追星原因应该是差不多的,但仔细地盘了一下才发现,原来我们俩的追星经历差别那么大,追星的原因更是完全不同。 不过,我们对于追星的看法和态度倒是非常的一致。 现在的很多追星行为和粉圈文化我们真的很不理解,所以,作为两个理智的solo追星女,我们想和大家聊一聊我们的追星历程以及我们对追星的看法。 大家对于追星这件事是怎么看的呢?追星是单纯给你带来快乐和激励,还是说也会引起一些内耗呢?欢迎大家在评论留言讨论呀~ 【时间轴】 00:15 追星女孩和妈妈的聊天对话让我们大为震惊 01:52 大部分的父母应该都不赞同孩子追星 02:26 柚柚子和阿文的追星经历 06:32 solo追星的我们真的很开心 08:01 为什么我们觉得买周边性价比不高 10:12 阿文:追星是在追理想当中的自己 12:24 柚柚子:追星就是ta能给我提供情绪价值 13:36 ta是不是事业批,对我们来说重要吗? 16:18 我们对塌房的包容度好像还挺高 16:58 追星是否能给予我们激励? 19:52 “服务”于明星是不可能的 22:08 ta能走多远最终还是取决于ta自己的实力 26:39 自己的现实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29:30 学生党千万不要省自己的生活费去追星! 31:58 远离粉圈,幸福追星 33:08 低龄粉丝太太太可怕了 35:49 养成系的粉丝给路人的观感真的很差 37:56 爱豆和粉丝低龄化会产生很多不好的影响 39:58 健康追星的前提是要先有正确的观念 42:14 跟车、追私的意义是什么呢? 47:16 如果追星让你不快乐了,那就及时暂停 48:32 追星一定要以自己的感受为主!
- vol.19 什么是梦境,什么是现实?|盗梦空间
闭上双眼,进入梦乡,梦境总是以一种奇幻又难以捉摸的方式展开。 你都有做过什么梦呢? 梦境与现实真的泾渭分明吗? 说不定,我们在现实中所认为的真实,也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梦境。就如同庄周梦蝶,是庄周梦到了蝴蝶,还是蝴蝶梦到了庄周呢? 在看完《盗梦空间》之后,我们震撼于精彩的剧情和视觉效果,也感叹于对梦境与现实边界的模糊处理, 我们还对“梦境”与“现实”进行了思考和讨论。 【时间轴】 00:29 “梦境已经成为了他们的现实世界” 02:52 “第一层一个礼拜,第二层六个月,第三层十年” 04:54 在同一时间被惊扰,然后一层一层醒来 07:11 看完电影内心有太多疑问了 08:21 戛然而止的结尾更让人回味无穷 09:54 我们会不会一直都活在梦中? 11:05 同样的梦竟然做过三次 13:44 像电视连续剧一样的梦 15:23 预知梦 21:35 梦里的感受太过于真实,哭醒了 23:41 梦境能反映我们的潜意识 27:09 梦境会提醒我们,有些事物我们可能并没有放下 34:31 有时候真希望梦境能变成现实 38:43 愿意永远生活在梦境里吗? 41:55 梦中的那个我是我吗?
- vol.18 2024年终总结:是暴风般成长的一年呀
时间眨眼飞逝,2024年即将画上句号。 回首这一年,我们的生活好像并没什么变化,但是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却有了很多新的想法和思考,也做了很多新的尝试,算得上是暴风般成长的一年吧。 新的一年,我们也要继续成长进步呀! 【时间轴】 00:50 今年更爱自己,更包容自己了 05:40 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接受得到的结果 09:04 东亚小孩好像一直都会被困在成绩里 12:17 告别白幼瘦,告别容貌焦虑 18:15 追求兴趣爱好的感觉真好 21:00 一定要做自己喜欢和想做的事 22:23 柚柚子抛弃“正统”,开始尝试“不务正业” 25:55 一项重大的新尝试——做播客 28:02 柚柚子:今年拖延减少了! 30:21 明年真的不要再熬夜啦!!! 33:52 今年核心朋友圈竟然并没有变化 35:27 阿文:对父母“祛媚”了 39:56 应该多陪陪家人的 42:12 父母和我们记忆中的样子不一样了 45:34 感觉自己还是“小孩” 48:41 好好过好当下的每一天
- vol.17 友情里的那点事儿
任何关系都需要经营,友谊也是。 【时间轴】 00:22 付出不平等的友谊让人很内耗 05:01 对于朋友类型的划分 10:28 “有期望就会有失望”这句话在友谊中也适用 11:36 柚柚子是主动付出型,而阿文是被动型 15:30 聊得来、三观一致、有上进心很重要! 18:23 朋友是自己主动选择的家人 21:42 你怎么对我,我就会怎么对你 24:13 人与人之间就是利益关系 25:23 被当吸血包、恋爱替代品… 29:05 理想的高质量友谊 30:25 渐行渐远的原因:三观、生活状态不一样了 33:11 以前对于“阶段性朋友”真的会很难过 34:34 随意点,这事儿就是缘分
- vol.16 分手后还能做朋友吗?爱情与友情的界限在哪里?
今天想和大家讨论一个俗套且老生常谈的话题——分手之后是否还能做朋友? 【时间轴】 00:25 柚柚子:当然完全切断,不可能做朋友 01:24 阿文:可以是在列表里“躺尸”的那种朋友,非必要不联系 04:34 初高中时期的双向明恋后来怎么样了? 09:53 和前任必须要有边界感! 13:27 一定要断干净!分手后不要企图做老好人! 16:38 如果不能和平告别那就暴力切断吧 21:32 和前任做朋友的本质是舍不得这段关系 24:21 分手的确很痛苦,但时间可以治愈一切 26:46 分手后真的很难再做朋友 27:58 从好朋友到恋人需要慎重决定! 28:23 道理都懂,但彻底结束也需要一些时间 29:16 只有和前任断干净,才会遇见更好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