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1E4 生在母系大家庭,是什么精神状态?
2024年,因为对摩梭母系制的好奇,我来到泸沽湖旅居,在一个传统的摩梭村落和当地的母系家庭同吃同住接近一年。希望可以看到真实的母系家庭生活,以女性为视角,以当下为尺度。 来到泸沽湖之前,我最好奇的便是母系家庭的母子关系,作为曾和妈妈有强烈对抗的女儿,总想看看在母系家庭里亲子关系能否避开父系人的深坑。只是这个世界远比我想得要大,在母系大家庭里,母子关系只是一环,在众多家人及延伸的外部关系的围绕下,摩梭人从小就生活在复杂的人际关系网里,习惯处理繁复的关系,锻炼出一种近乎无执念的轻盈。也因人口众多,各人认领责任与压力,使痛苦往往不致汇聚一人之身,喜悦也可成倍叠加。摩梭阿妈讲不出所以然,只把团结至上放在熟睡孩子的耳边。 舅舅是一个具有迷惑性和争议性的存在,本期节目,我也重点来讨论一下舅与父的差别,舅权是否真实存在,摩梭男性的现实处境及成因。但我目前对摩梭男性了解甚少,只能试图摸到其懒散与虚无背后那只看不见的手。 也许这期节目有些感性,在母系家庭生活的一年,我的心灵总比头脑诚实,往往身体在流泪和大笑,头脑却还难以想通平凡日常的魔力开关究竟在哪里。在这里,创伤会重新浮现,有时一句话一个表情都能轻易把我放在隐痛的过往与嫉妒的当下中间拖拽,再慢慢被突然发现的爱敲一下头,理性归位。母系的爱竟让人理性。 感性理性不相上下,待在母系大家庭,精神状态混乱重组的不只我一个,祝收听愉快。 🏄 主播&制作人:其美 摩梭母系制野生研究者,摩梭村落文化体验项目联合发起人。 小红书:其美不死。分享摩梭生活的真实日常,母系人群像记录。 合作🌏:seauy7,请注明来意。 🏡 和摩梭阿妈&姐妹共同运营母系家庭民宿,欢迎对摩梭母系制感兴趣的朋友前来共住体验。 咨询联系小红书@安卓玛民宿。 🪔 主要内容 母系家庭的基本设置 母系家庭内部的母子关系 妈妈能否成为孩子的榜样 母系超复杂人际网络与性格互动 没有父爱就是缺爱吗 如何处理偏爱之心 姐妹兄弟间的超绝张力与刻骨之爱 母系家庭的公共空间 舅和父的差别 舅权的虚假存在与切实体感 摩梭男性榜样的模糊与身份焦虑 母系家庭爱的碎片 🎶 片头曲笛子由瓦拉壁村民库巴次尔演奏,是摩梭人跳传统甲搓舞时的音乐。 库巴次尔也是瓦拉壁村民举行舞会时最常邀请的演奏者。 片尾曲「吹过山谷的风」是一首摩梭歌曲,由华股家的八斤卓玛弹奏及领唱(抖音@八斤ZM🦋),华股大家庭的安卓玛阿妈、兵玛舅舅、小女儿五斤卓玛,和阿翁家舅舅阿翁吉宝,彝族音乐人杰卡古奕(歌曲主创之一),汉族共居姐妹其美和石六,在火塘边一起合唱。 (火塘日常) 🟥视觉设计:萝卜咚 🕳感谢瓦拉壁村全体村民,你们轻轻地改变了我的人生。
- S1E3 摩梭母系女性:我的孩子也是妳的孩子
2024年,因为对摩梭母系制的好奇,我来到泸沽湖旅居,在一个传统的摩梭村落和当地的母系家庭同吃同住接近一年。希望可以看到真实的母系家庭生活,以女性为视角,以当下为尺度。 了解摩梭女性生育和养育的过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解母系家庭结构、母职组成部分和女性权利的重要方式。摩梭母系制曾创造了现代社会诸多育儿问题的解法,如家庭集体养育解放生母压力、不分亲生母亲和阿姨的称呼、姐妹生了孩子我就不用非生不可、孩子在更丰富的人际中获得更多的爱…… 现在的母系制依然保留了这其中的部分设置,但走入摩梭姐妹们的生活,看到的诸多细节已无法用上述概念来概括。父系原子家庭及文化的渗透,让摩梭人开始建立起亲疏远近的边界,虽然这边界依然还臣服于亲缘不分彼此的约束之下。在外务工让家庭成员离开大家庭各走天涯,母系社群的闺蜜们挑起集体养育的担子,让现在的集体养育呈现出另一副面貌。 一种失去带来另一种连接,和摩梭女人生活在一起,忍不住认妈,也忍不住再次肯定那个神圣的现实:女性,是所有孩子广泛的母亲。 🏄 主播&制作人:其美 摩梭母系制野生研究者,摩梭村落文化体验项目联合发起人。 小红书:其美不死。分享摩梭生活的真实日常,母系人群像记录。 合作🌏:seauy7,请注明来意。 🏡 和摩梭阿妈&姐妹共同运营母系家庭民宿,欢迎对摩梭母系制感兴趣的朋友前来共住体验。 咨询联系小红书@安卓玛民宿。 🪔 主要内容 摩梭社群里,女性生下的孩子属于女方家庭 摩梭人也存在催育 摩梭女性为何生,又为何不生? 现代年轻摩梭女性不想生育的现实 摩梭文化不鼓励同性恋,但其中有很多空间 女性>女性亲缘>亲缘的母系制度 摩梭人的避孕过往 摩梭女性生孩子是什么体验 过去的集体养育与现在的集体养育 摩梭的爱童氛围 母亲与孩子的语言 摩梭13岁儿童的成丁礼与专属舞会 母亲的姐妹也是母亲,不知亲生母亲的时代 存在母亲和阿姨对小孩的区别对待 女人是广泛的母亲 🎶 片头曲笛子由瓦拉壁村民库巴次尔演奏,是摩梭人跳传统甲搓舞时的音乐。 库巴次尔也是瓦拉壁村民举行舞会时最常邀请的演奏者。 片尾曲「吹过山谷的风」是一首摩梭歌曲,由华股家的八斤卓玛弹奏及领唱(抖音@八斤ZM🦋),华股大家庭的安卓玛阿妈、兵玛舅舅、小女儿五斤卓玛,和阿翁家舅舅阿翁吉宝,彝族音乐人杰卡古奕(歌曲主创之一),汉族共居姐妹其美和石六,在火塘边一起合唱。 (火塘日常) 🟥视觉设计:萝卜咚 🕳感谢瓦拉壁村全体村民,你们轻轻地改变了我的人生。
- S1E2 摩梭母系女性,到底能不能上桌吃饭?
2024年,因为对摩梭母系制的好奇,我来到泸沽湖旅居,在一个传统的摩梭村落和当地的母系家庭同吃同住接近一年。希望可以看到真实的母系家庭生活,以女性为视角,以当下为尺度。 摩梭母系制,女性当家、女性传家,母系制的初始设置保证了「以女为尊」,女性可以度过有权力有尊严的一生,由此摩梭人聚居地也成为理想中的女性乌托邦。 在很多人的想象里,当家女性应该是一个稳健、端庄、有威严的祖母形象,她手握最高权力,如老佛爷一般垂帘听政指挥家人,一尘不染且高高在上。以至于当我们看到一个忙前忙后、土与油污混合、说起普通话来羞涩且尴尬、在对话里频频退让的摩梭当家人时,会质疑她力量的存在,失望于她嘴里对父系小家庭的羡慕。 造神和灭神,都让摩梭女性的形象更加模糊,而模糊与暧昧却正是这一代摩梭青壮年女性的现实。认识摩梭女性,要同时认识母权与父权,否则很难穿透她身上的复杂性抵达核心。 本期节目,分享我所看到的当家女性与不当家女性的人生,在她的惊涛骇浪或岁月静好里,看看摩梭母系女性到底能不能上桌吃饭。 🏄 主播&制作人:其美 摩梭母系制野生研究者,摩梭村落文化体验项目联合发起人。 小红书:其美不死。分享摩梭生活的真实日常,母系人群像记录。 合作🌏:seauy7,请注明来意。 🏡 和摩梭阿妈&姐妹共同运营母系家庭民宿,欢迎对摩梭母系制感兴趣的朋友前来共住体验。 咨询联系小红书@安卓玛民宿。 🪔 主要内容 * 当家人是怎么选出来的,当家后的劳动细节 * 当家人与家庭主妇的区别 * 当家人的责任与义务 * 当家人的外在形象气质 * 女性当家的核心:母权至上 * 母权与父权的差别 * 当家的灵活性 * 当家女性在当下世界面临的限制与挑战 * 不当家女性的人生选择 * 家庭观念淡薄的「自由」女性面临的批评 * 女性当家传家为女性带来什么 * 兼具母权与女权意识的女性是未来希望 🎶 片头曲笛子由瓦拉壁村民库巴次尔演奏,是摩梭人跳传统甲搓舞时的音乐。 库巴次尔也是瓦拉壁村民举行舞会时最常邀请的演奏者。 片尾曲「吹过山谷的风」是一首摩梭歌曲,由华股家的八斤卓玛弹奏及领唱(抖音@八斤ZM🦋),华股大家庭的安卓玛阿妈、兵玛舅舅、小女儿五斤卓玛,和阿翁家舅舅阿翁吉宝,彝族音乐人杰卡古奕(歌曲主创之一),汉族共居姐妹其美和石六,在火塘边一起合唱。 (火塘日常) 🟥视觉设计:萝卜咚 🕳感谢瓦拉壁村全体村民,你们轻轻地改变了我的人生。
- S1E1 摩梭走婚制,自由往日与忠诚当下
2024年,因为对摩梭母系制的好奇,我来到泸沽湖旅居,在一个传统的摩梭村落和当地的母系家庭同吃同住接近一年。希望可以看到真实的母系家庭生活,以女性为视角,以当下为尺度。 走婚,又称「走访制」。摩梭人终生与自己的母系家庭生活在一起,有心仪对象后进行走婚,男方晚上到女方家过夜,白天回到自己家劳作,两家经济互不干涉,家庭事务互不参与。性缘的设置是母系社会和父系社会的重要差别,在90后往前的摩梭人中,走婚依然是主要的建立性缘的方式。 听摩梭人讲母辈爱情,那是一片影影绰绰的性自由痕迹,走婚是性缘关系的离合自由甚至是组合自由、数量自由。 听摩梭人讲自己的爱情,是一对一的忠诚选择,同时边释放边回收一对一关系之外的故事,自然流露与小心谨慎并存。 听摩梭人讲女儿的爱情,是希望对方有社会化的实力,是白首不相离、同住一个屋檐下的人生伴侣。 走婚是摩梭文化最出圈的话题,摩梭人最敏感的话题,摩梭文化传播者花最多解释成本的话题——不同人的反应折射出一个缠绕的现实:摩梭母系人为了融入父权主流文化,在性缘制度上既被动、又主动地放弃了什么。曾经他们被动承受旅游开发后,父系人对走婚开放自由的污名化与利用;现在他们主动将那一段自由历史掩埋,用父系语境里的「乱」宣布与祖辈割席,为父系人量身定做一段他们能理解的爱情叙事,也希望自己的后代走上父系认同的路。 本期节目不是母系性缘溯源之旅,它重点呈现当下摩梭人在性缘关系里的表现和态度,是残存的自由痕迹与性缘抬升的现实。 我从未如此希望一期节目不要被父权价值曲解和利用,它关乎我爱的所有摩梭人的现实处境。感谢所有跟我分享自己隐私故事、自然流露真实态度的人,谢谢你的信任与接纳。 祝收听愉快! 🏄 主播&制作人:其美 摩梭母系制野生研究者,摩梭村落文化体验项目联合发起人。 小红书:其美不死。分享摩梭生活的真实日常,母系人群像记录。 合作🌏:seauy7,请注明来意。 🏡 和摩梭阿妈&姐妹共同运营母系家庭民宿,欢迎对摩梭母系制感兴趣的朋友前来共住体验。 咨询联系小红书@安卓玛民宿。 🪔 01:38 为什么聊走婚? 04:48 我亲眼所见的走婚人日常 09:37 90年代如何确立走婚关系 14:17 亲缘至上的走婚关系对女性人生的解放 15:11 亲缘至上,人在性缘关系里是什么样子? * 没有父系称呼,即通过性缘关系建立的称呼 * 我们在一起,但你是你,我是我 * 双方经济独立,家庭独立;规避妯娌矛盾、婆媳矛盾 * 「离婚」是一件很自然无需评判的事情 * 遭受家暴的女性有极大的安全支持 31:15 残留的性自由痕迹 * 父权文化对走婚文化的长期污蔑和利用:男游客的性骚扰与「包养」 * 残留的自由痕迹:不愿离开老登酒局的阿姨、故事只讲一半的「离婚」阿姨、聚会上微妙的男女关系 * 自由豁达的性格 VS 害羞文化 * 害羞文化是性羞耻还是改写性自由的规训? * 开放式关系在父权制里的不可能性 * 性缘至上对自我实现的巨大影响 51:13 性缘抬升的现实 * 对理想男性、理想性缘关系态度的变化 * 原始母系制保证女性在亲缘和性缘里的主导地位 * 走婚双方经济来往加深的现实 * 摩梭男人对「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说法的不满 1:01:38 父权制的冲击,摩梭人主动改写母系文化 * 文革强制改变走婚制的失败 * 普通话荡妇羞辱和辱女词的渗透 * 结婚证的出现 * 通识教育、流行文化、互联网的集体作用 * 在外生存的摩梭人,为了融入主流价值观改写自己的文化基因 1:08:27 走婚制会消失吗:摩梭人感受到的性缘抬升的痛苦 🎶 片头曲笛子由瓦拉壁村民库巴次尔演奏,是摩梭人跳传统甲搓舞时的音乐。 库巴次尔也是瓦拉壁村民举行舞会时最常邀请的演奏者。 片尾曲「吹过山谷的风」是一首摩梭歌曲,由华股家的八斤卓玛弹奏及领唱(抖音@八斤ZM🦋),华股大家庭的安卓玛阿妈、兵玛舅舅、小女儿五斤卓玛,和阿翁家舅舅阿翁吉宝,彝族音乐人杰卡古奕(歌曲主创之一),汉族共居姐妹其美和石六,在火塘边一起合唱。 📷封面摄影:石六 🟥视觉设计:萝卜咚 🕳感谢瓦拉壁村全体村民,你们轻轻地改变了我的人生。
- S1序:当我在摩梭母系家庭生活一年
2024年,因为对摩梭母系制的好奇,我来到泸沽湖旅居,在一个传统的摩梭村落和当地的母系家庭同吃同住接近一年。希望可以看到真实的母系家庭生活,以女性为视角,以当下为尺度。 这一年,我和多位摩梭阿姨&家庭建立了亲密且深刻的关系,快乐她们的快乐,痛苦她们的痛苦。在期待与失望中沉浮,感受母系人的江湖,看见母系制的底色,这是一段快乐和冒险并重的旅程。 我也在被爱与孤独中一次次面对我自己的人生课题:对家庭的隐秘渴望、对婚育的彻骨恐惧、对母父的爱恨纠缠,在母系之眼里生发出另一条路。命运推着我进入一场实践,一个父系女性,能否成为自己的母系始祖?或至少,我们能从摩梭母系制中借走哪些能量? 将满一年之期,我将这一年的观察成果整理汇总,以季播播客的形式,分享我的真实体验与思考。 本季主题为:当女性作为第一性时,她是什么样子;恋爱婚姻是什么样子;生育和母系大家庭是什么样子;女性友谊是什么样子;母系的消亡与韧性。 ——这些最关乎女性基本生活体验的话题,我和你都想看看在摩梭母系制里会是何样貌。 本期节目是正片开始前的序集,先认识一下我和基本的摩梭文化,收听愉快。 🏄 主播&制作人:其美 摩梭母系制野生研究者,摩梭村落文化体验项目联合发起人。 小红书:其美不死。分享摩梭生活的真实日常,母系人群像记录。 合作🌏:seauy7,请注明来意。 🏡 和摩梭阿妈&姐妹共同运营母系家庭民宿,欢迎对摩梭母系制感兴趣的朋友前来共住体验。 咨询联系小红书@安卓玛民宿。 🪔 00:09 「母系则刚」是什么 03:31 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05:50 关于摩梭母系制的四个小故事 10:02 「母系则刚」想要做到什么 14:40 基本概念厘清 * 摩梭人,不是摩梭族 * 母系家庭/母系氏族,不是母系社会 * 摩梭语言无父系亲属称呼 20:03 摩梭母系制不直接等同于女权主义的理想生活 27:35 我为什么要帮当地人运营家庭民宿:经济与摩梭妇女的复杂处境 📿节目提及书籍:《二手时间》《摩梭母系制研究》 🎶 片头曲笛子由瓦拉壁村民库巴次尔演奏,是摩梭人跳传统甲搓舞时的音乐。库巴次尔也是瓦拉壁村民举行舞会时最常邀请的演奏者。 🎶 片尾曲「吹过山谷的风」是一首摩梭歌曲,由华股家的八斤卓玛弹奏及领唱(抖@八斤ZM🦋),华股大家庭的安卓玛阿妈、兵玛舅舅、小女儿五斤卓玛,和阿翁家舅舅阿翁吉宝,彝族音乐人杰卡古奕(歌曲主创之一),汉族共居姐妹其美和石六,在火塘边一起合唱。 (火塘日常) 🟥 视觉设计:@萝卜咚 🕳 感谢瓦拉壁村全体村民,你们轻轻地改变了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