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7 Vol.07 易能时代苏昕:打造新能源充电桩的「心脏」
「我们已经见证了煤炭时代和石油时代,现在我们正在快速进入电力时代」——国际能源署用短短两句话,点明了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进程。在新能源浪潮的上升期,汽车则成为了最先响应能源新格局的产业之一。 一方面,新能源整车与零部件制造变得尤为火热;另一方面,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的需求开始攀升。在这个趋势下,曾经专注于传统能源、寻求自我革新的易能时代决定入场。这家公司首先瞄准了新能源充电桩的核心部件——充电模块。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易能时代创始人苏昕,从新能源电转换技术展开,分享从燃油时代过渡到新能源时代的转型历程。选择进入充电模块领域背后的决策逻辑是什么?团队对传统技术框架进行了怎样的颠覆?企业转型中遇到的挑战如何克服?对于新能源充电桩产业出海,又有哪些洞察? 【01:50】电转换技术的迭代升级 【04:12】充电模块的技术壁垒 【05:11】传统能源平台如何拥抱新能源? 【08:29】市场“需要十倍好的产品” 【12:08】“在理想和务实间找好平衡” 【14:03】心理,创新型业务的另一难点 【16:16】团队顶层人员稳定,但架构动态调整 【20:06】每个产业的「开门人」都无比可贵 【22:57】电转换技术在新能源之外的应用前景 【27:45】创业搭档知根知底,相互扶持相互欣赏 【29:26】逆全球化趋势下,中国企业出海新思路 【34:12】易能时代的人才招聘需求 【35:42】评论区抽取5名听众送出精美周边 《创业内幕》粉丝群已经开通,在这里,你可以跟节目制作人/主持人直接沟通,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纪源资本线下活动动态,见到纪源资本的投资人,结交其他互联网圈子里的小伙伴。 入群方式: 1)添加微信号“JiyuanFans”为好友,并在好友请求中标注“创业” 2)把你的全名和职称发给创业小助手;如果您想约访谈,请添加小助手微信,并附上访谈嘉宾简介,小助手将帮您对接。
- S7 Vol.06 跳海酒馆随易:在这里,喝酒是最不重要的事
人类酿酒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9000年前,当时的人类已经会通过发酵稻米、蜂蜜和水果等物质来制作含有酒精的饮品。最早酒饮是贵族的消费品,随着时间推移与酿造技术的进化,酒饮在全球大陆开启了从贵族走向民间的进程,成为大众生活最为常见的消遣之一,延续至今。 但现在,酒也能成为人与人之间真诚连接的媒介。一家叫跳海的酒馆试图创造一个场域——在这个场域里,喝酒是最不重要的事,重要的是,年轻人能在这片土壤上,自由生长出不同的形状。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跳海酒馆联合创始人随易。在新的时代情绪下,酒馆如何重新审视酒精与文化的联系?当行业经历过山车式的起伏,酒馆如何抓住年轻消费者的胃与心,逆流而上?用「去中心化」的逻辑经营酒馆,背后的商业本质是什么? 【01:59】开酒馆的连续创业者 【05:47】鸡尾酒“众口难调”,啤酒更具标准化 【06:36】「跳海」名字的由来 【08:04】用户画像:从怀疑上班,到来酒馆加班 【11:26】降低人与人「相逢」的成本 【14:18】公共空间的价值:让城市人「进退自如」 【16:45】酒吧“去中心化”经营,如何保证服务质量? 【23:09】前期跨城开店的决策逻辑 【26:05】场域影响用户行为 【29:13】开源模式,适合其他餐饮业态吗? 【32:18】为什么要招“业余的人”? 【36:51】先打动个体,才能打动更多人 【43:50】品牌跨界联动,价值观契合很重要 【52:04】不同门店,随时间沉淀不同性格 【55:58】从开酒馆到开酒店,延续公共社区的价值 【61:19】评论区抽取5名听众送出精美周边 《创业内幕》粉丝群已经开通,在这里,你可以跟节目制作人/主持人直接沟通,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纪源资本线下活动动态,见到纪源资本的投资人,结交其他互联网圈子里的小伙伴。 入群方式: 1)添加微信号“JiyuanFans”为好友,并在好友请求中标注“创业” 2)把你的全名和职称发给创业小助手;如果您想约访谈,请添加小助手微信,并附上访谈嘉宾简介,小助手将帮您对接。
- S7 Vol.05 瀚辰光翼张晗:一粒种子背后的育种黑科技
你有没有发现,菜场里买到的番茄越来越鲜甜;你餐桌上常出现的面,它的原料水稻或许来自曾寸草不生的盐碱地;而胡萝卜素这种物质,也能从大米中摄取…… 我们正在经历一场静悄悄的「食物革命」,它的发生源自人类育种方式的颠覆。当传统育种主要依靠经验来赌运气,分子育种则依靠现代生命科学仪器,大幅提升了培育优良作物的成功率并缩短了周期。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瀚辰光翼创始人兼CEO张晗,揭秘育种与食物的变迁,以及这背后的生命科学黑科技。人类育种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育种设备从哪些方面提高了生物育种的效率?在育种和生命科学领域,国内的产业化进程如何?未来还有哪些潜在创业机会? 【01:15】赶上“工程师红利”,实现育种设备的国产替代 【04:56】为何选择在四川成都创业? 【06:20】育种产业的全球巨头与主要市场 【09:37】人类育种简史 【10:21】盐碱地上种水稻、Tiffany蓝郁金香,能实现吗? 【14:18】没有绝对的「好种子」 【16:03】主粮作物育种的市场规模与前景 【17:49】如何拿下第一个大客户? 【19:04】“开始装机才是问题真正暴露的时候” 【20:11】动物育种的可能性 【23:54】前三年all in技术及产品研发 【26:35】从科研教学到创业者,我经历的最大转变 【29:14】“AI一定会改变行业,但不会颠覆设备” 【32:16】生命科学领域,还有哪些潜在机会? 【33:44】以纪源OMEGA为契机,再看出海新机会 【36:42】瀚辰光翼的人才需求 【37:34】评论区抽取5名听众送出精美周边 《创业内幕》粉丝群已经开通,在这里,你可以跟节目制作人/主持人直接沟通,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纪源资本线下活动动态,见到纪源资本的投资人,结交其他互联网圈子里的小伙伴。 入群方式: 1)添加微信号“JiyuanFans”为好友,并在好友请求中标注“创业” 2)把你的全名和职称发给创业小助手;如果您想约访谈,请添加小助手微信,并附上访谈嘉宾简介,小助手将帮您对接。
- S7 Vol.04 小仙炖张勇:600亿燕窝市场的破局之路
食用燕窝在中国历史悠久,相传当年郑和下西洋,从东南亚一带带回了燕窝,从此它逐渐以「滋补」定位在中华文化圈广为人知。但这一品类也存在争议:燕窝科普缺失;食用方式相对耗时费力,具有营养价值流失的风险;整个燕窝行业,过去长期被贴上了「良莠不齐」的标签。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小仙炖副总裁张勇,站在行业、品类以及品牌的角度,解开有关燕窝的大众迷思。燕窝从哪里来?从产地溯源开始,燕窝行业标准进行了怎样的重构?面对消费者对于燕窝「便捷」与「品质」的双重需求,品牌能否找到平衡?定位高端的消费品,如何在存量市场进一步破圈? 【01:44】科普:干燕窝、即食燕窝、鲜炖燕窝 【04:40】持续吃燕窝真的有滋补效果吗? 【06:50】在宏观起伏中,品牌如何坚持长期主义策略? 【09:33】流量玩法不是长久的,品牌资产建设才是基础 【11:57】为什么要在寸土寸金的SKP开一家大型旗舰店? 【13:36】金丝燕的筑巢故事 【18:52】如何平衡线下门店的运营成本与经营收益? 【20:57】产品矩阵及对应的差异化定位 【26:12】燕窝采购是“期货”还是“现货”? 【28:14】“消费者是想吃一碗好燕窝,而不是体验挑毛的痛苦” 【30:20】小仙炖的核心团队构成 【33:26】除了燕窝,未来是否会延展到别的品类? 【35:37】中式滋补出海,哪些市场相对可观? 【37:41】评论区抽取三名听众体验小仙炖滋补套餐 《创业内幕》粉丝群已经开通,在这里,你可以跟节目制作人/主持人直接沟通,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纪源资本线下活动动态,见到纪源资本的投资人,结交其他互联网圈子里的小伙伴。 入群方式: 1)添加微信号“JiyuanFans”为好友,并在好友请求中标注“创业” 2)把你的全名和职称发给创业小助手;如果您想约访谈,请添加小助手微信,并附上访谈嘉宾简介,小助手将帮您对接。
- S7 Vol.03 纪源资本人民币基金年会实录:如何打造一家「生而全球化」的公司?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本期节目是创业内幕的年度重磅特辑,内容来自2024年的纪源资本人民币基金年会。我们邀请了顶级经济学家、以及各行业顶尖创业者,分享他们对行业的思考与观察。后续我们还将发布此次年会上的多场精彩实录,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地球生态保护迫在眉睫,人类文明走上了清洁能源的转折之路。在全球能源体系重构的进程中,传统化石燃料正在被加速替代;而致力于将清洁实惠的新能源解决方案带到全球各地的XCharge,可谓这场现代绿色革命的重要参与者、及推动者。 本期节目,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李宏玮与XCharge CEO侯亦飞展开对话,从XCharge成立之初开始说起,回顾全球电动汽车充电解决方案领导者的成长之路。海外不同市场存在哪些对能源的需求差异?XCharge如何针对性地进行产品布局与迭代?一家全球化企业如何实现“全球协同”与“本地管理”之间的平衡? 【02:25】特斯拉时期洞察到的新能源市场机会 【04:06】充电+储能,降低电网体系负担 【05:35】一张海报、一个充电桩,打开欧洲市场 【06:57】欧洲客户看技术,美国客户算盈亏 【07:33】根据不同市场的电网系统推出差异化产品 【08:22】国际化对团队「文化兼容性」的要求 【09:11】用全球思维解决本地问题 【10:02】储能成本全球共享,如何决策进入新市场? 【11:21】 “将价值链带到本地” 【12:50】逆向思考、顺势而为,成功登陆纳斯达克 【14:34】未来更广阔的能源图景 《创业内幕》粉丝群已经开通,在这里,你可以跟节目制作人/主持人直接沟通,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纪源资本线下活动动态,见到纪源资本的投资人,结交其他互联网圈子里的小伙伴。 入群方式: 1)添加微信号“JiyuanFans”为好友,并在好友请求中标注“创业” 2)把你的全名和职称发给创业小助手;如果您想约访谈,请添加小助手微信,并附上访谈嘉宾简介,小助手将帮您对接。
- S7 Vol.02 纪源资本人民币基金年会实录:AI浪潮中的「隐形冠军」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本期节目是创业内幕的年度重磅特辑,内容来自2024年的纪源资本人民币基金年会。我们邀请了顶级经济学家、以及各行业顶尖创业者,分享他们对行业的思考与观察。后续我们还将发布此次年会上的多场精彩实录,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从模型到应用,AI的普及也推动了底层算力需求的爆发。在算力产业链上,负责光电信号转化的光模块无疑扮演了重要角色,而以中际旭创为代表的中国光模块企业,已经成为支撑全球算力的重要领军力量。 本期节目,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符绩勋与中际旭创董事长、总裁刘圣博士展开对话,分享中际旭创成为全球光模块龙头的成长历程,光模块从云计算到AI时代的技术突破与应用前景,以及这家科技巨头成长历程背后的种种经验。 【01:16】2008年回国创业的契机 【03:14】在竞争激烈的海外,如何拿下大厂订单? 【05:11】光通信的技术瓶颈及突破可能。 【06:33】“客户的痛点就是未来的热点” 【09:26】在全球光模块产业,我们的优势在哪里? 【11:36】光模块行业制造自动化的前景 【12:06】人才储备是本土企业走向国际的痛点之一 《创业内幕》粉丝群已经开通,在这里,你可以跟节目制作人/主持人直接沟通,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纪源资本线下活动动态,见到纪源资本的投资人,结交其他互联网圈子里的小伙伴。 入群方式: 1)添加微信号“JiyuanFans”为好友,并在好友请求中标注“创业” 2)把你的全名和职称发给创业小助手;如果您想约访谈,请添加小助手微信,并附上访谈嘉宾简介,小助手将帮您对接。
- S7 Vol.01 GoTo&腾讯云&Provident:在「不加班」的印尼,如何做成最大的科技独角兽?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万物逐渐复苏的三月,我们带着《创业内幕》第七季来准时与你相见。本季,除了精彩纷呈的创业经历,我们将寻找商业故事的版图扩大到全球,将更多元、涵盖更多视角的创业内幕呈现给大家。 本季的第一站是印度尼西亚。作为世界第四人口大国,印尼的人口结构相当年轻,与此同时他们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互联网发展迅速,移动设备渗透强劲……也让印尼成为当下中国创业者的热门目的地。不过在这片新兴热土,创业者们始终需要面临本地布局的问题——在陌生的国度扎根并生长,如何应对定位策略、人才招聘、文化差异等创业挑战? 本期我们邀请到三位深耕印尼市场的嘉宾:印尼科技独角兽GoTo的COO Hans Patuwo,腾讯云国际副总裁及东南亚区总经理陈锐,东南亚产业投资集团Provident合伙人及中国区业务负责人职鑫。 他们将在节目中带来在印尼市场创业的一手干货,分享东南亚网约车巨头Gojek和电商平台Tokopedia合并后的GoTo、何以成为当地人24h都在使用的超级应用,TikTok印尼电商业务重启的幕后故事,还有那些中国企业在印尼市场的成与败、及背后的经验与思考。 【05:59】我们所观察到的印尼一线创业环境 【08:44】快速增长的印尼市场,还有哪些红利待挖掘? 【12:03】为什么说现在是出海印尼的好时机? 【17:03】大公司出海「水土不服」的复杂动因 【23:29】看到好机会≠机会完美落地 【26:29】印尼的行业竞争,没有你死我活? 【30:35】GoTo的业务及市场定位逻辑 【35:42】出海印尼,只能从一线城市开始? 【37:41】印尼基础的供应链能力与潜力行业 【38:26】印尼对科技型人才需求旺盛 【41:36】TikTok印尼电商与Tokopedia的合并「内幕」 《创业内幕》粉丝群已经开通,在这里,你可以跟节目制作人/主持人直接沟通,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纪源资本线下活动动态,见到纪源资本的投资人,结交其他互联网圈子里的小伙伴。 入群方式: 1)添加微信号“JiyuanFans”为好友,并在好友请求中标注“创业” 2)把你的全名和职称发给创业小助手;如果您想约访谈,请添加小助手微信,并附上访谈嘉宾简介,小助手将帮您对接。
- 250+创业者,12000+分钟……当创业内幕做到第7年
3月7日,「创业内幕」第七季准时回归。期待与你再次相遇:)
- S6 Vol.34 Airwallex刘月婷:从墨尔本咖啡店走出的全球金融科技独角兽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这一年的尾声将至,我们也迎来了《创业内幕》第六季的收官集。今年我们曾对话过不少女性创业者——有的跳出大众认知中的医生“铁饭碗”,带着热忱创业、带领团队突破医疗技术瓶颈;有的在创业多年后,依然能够在高压琐碎的生活中,保持心灵的弹性。 本期节目的嘉宾也是一位女性创业者,她是跨境支付平台Airwallex空中云汇的联合创始人&总裁刘月婷(Lucy Liu)。 Airwallex的故事始于墨尔本的一家咖啡店——这原本是创始人们的副业,他们在经营中发现进口物料的手续费相当高昂,需要一个更透明、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跨境支付方式,在这个契机下成立了Airwallex。 在全球化商业浪潮中,企业对于高效、安全的跨境支付与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从解决人民币跨境结算的难题,到在多文化交融的墨尔本选择创业之路,我们将和刘月婷一起,聊聊他们从一家咖啡店起步,逐步整合全球各地银行的优势,实现无缝跨境支付、并管理全球1800人团队的故事。 【01:50】为出海企业打通全球的支付体系 【03:15】如何解决人民币跨境结算困境? 【04:41】选择在墨尔本创业的契机 【08:59】故事从咖啡店这份“副业”开始 【13:18】从小额高频支付场景出发,整合全球不同地区银行的优势 【15:58】单一技术不是门槛,无缝衔接才是 【18:37】降低实时跨境转账的手续成本 【19:56】如何尽可能规避支付业务出现的风险 【23:13】支付以外的产品路径探索 【26:41】「同时做很多行业这件事是对的」 【28:48】疫情加速了许多行业从线下到线上的变革 【31:21】如何管理1800人的全球化团队? 【41:17】「有竞争才是一门好生意」 【42:56】评论区抽取五名听众送出Airwallex与迈凯伦联名周边 《创业内幕》粉丝群已经开通,在这里,你可以跟节目制作人/主持人直接沟通,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纪源资本线下活动动态,见到纪源资本的投资人,结交其他互联网圈子里的小伙伴。 入群方式: 1)添加微信号“JiyuanFans”为好友,并在好友请求中标注“创业” 2)把你的全名和职称发给创业小助手;如果您想约访谈,请添加小助手微信,并附上访谈嘉宾简介,小助手将帮您对接。
- S6 Vol.33 青初于蓝耿乐:告别Blued两年后,和曾经的自己交手
耿乐(马保力)身上有诸多知名标签——比如, 「全球同性社交第一股」蓝城兄弟(Blued母公司)的创始人,脱下近二十年警服的创业者,影响无数LGBTQ的领军人物;但这些成就背后也有诸多曲折——公司退市、被迫离开亲手创立的公司,从风光无两到坠落云端,发现人性的另一面。 蓝城兄弟的故事告一段落,但耿乐的故事还没结束。如今他准备好了再次出发——二次创业,这个新项目叫「青初于蓝」。 本期的《创业内幕》,我们特别邀请到了耿乐。从16年的警察生涯磨砺出他的坚韧与敏锐,到毅然选择离开体制内、北漂创业,再到离开公司后慢慢走出低潮、40岁二次出发——耿乐的故事,永远是「正在进行时」。 【03:06】成立淡蓝网,也成为知名同性社交平台Blued的前身 【04:30】40岁二次创业「青初于蓝」 【05:35】从天上坠落地面才读懂人性 【06:56】「40岁时吃过亏,还有很多机会重新开始」 【07:25】从业余爱好,到从体制内辞职创业 【11:54】创业这一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谨小慎微 【14:33】更偏向招LGBTQ的原因 【16:53】「真正的企业家不惧怕失败和挫折」 【17:41】走不出来的时候「是抖音救了我」 【21:23】「Blued是什么」 【27:16】希望年轻一代能活得更开心自我 【30:09】项目出海会遇到什么可预见的挑战吗? 【33:10】新公司的人才招聘需求 《创业内幕》粉丝群已经开通,在这里,你可以跟节目制作人/主持人直接沟通,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纪源资本线下活动动态,见到纪源资本的投资人,结交其他互联网圈子里的小伙伴。 入群方式: 1)添加微信号“JiyuanFans”为好友,并在好友请求中标注“创业” 2)把你的全名和职称发给创业小助手;如果您想约访谈,请添加小助手微信,并附上访谈嘉宾简介,小助手将帮您对接。
- S6 Vol.32 轻流薄智元:程序员不香了?无代码开发如何颠覆市场
80%的搭建系统的人并不会写代码? 这个数字并不夸张。从公司管理系统的快速迭代,到「厂二代」们对传统企业进行的数字化转型,无代码和低代码平台正以其独特的灵活性和易用性,使得非技术背景的用户也能快速构建应用程序,实现创新和效率的双重飞跃。 这类低代码、无代码平台的定位,并非是为了取代专业的开发者,而是为了通过简单的培训,让业务人员通过拖拽、挪移就能搭建系统,也能让开发者把精力集中在关键和更复杂的事务上, 本期的《创业内幕》,我们邀请到了中国领先的无代码平台轻流的创始人&CEO薄智元,节目中,薄智元将分享如何利用无代码技术构建企业管理系统,轻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高速迭代的秘密,以及无代码技术的未来趋势和商业化之路。 【01:35】轻流的核心优势是低代码、无代码能力 【02:43】无代码开发带来的颠覆性改变 【05:31】无代码到底是万能还是万万不能? 【07:20】为什么过去很多管理者觉得Excel比SaaS好用? 【08:56】“功能之外才是我们更关注的核心壁垒” 【12:21】如何打通不同的平台与系统? 【16:25】传统行业是否能无痛应用无代码平台? 【19:45】创业9年,无代码市场发生了哪些变化? 【24:45】无代码只是路径,本质是技术赋能业务 【28:46】怎样做到每1、2年就推出一个新版本? 【31:09】把商业化做到80分,比打磨100分的产品更重要 【33:02】当大厂来分蛋糕,创业者应感到「庆幸」 【35:50】轻流当前的人才需求 【36:25】留言区抽5位听友送出轻流周边 《创业内幕》粉丝群已经开通,在这里,你可以跟节目制作人/主持人直接沟通,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纪源资本线下活动动态,见到纪源资本的投资人,结交其他互联网圈子里的小伙伴。 入群方式: 1)添加微信号“JiyuanFans”为好友,并在好友请求中标注“创业” 2)把你的全名和职称发给创业小助手;如果您想约访谈,请添加小助手微信,并附上访谈嘉宾简介,小助手将帮您对接。
- S6 Vol.31 号外!我们为新Logo专门录了一期播客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这是一期非常特别的节目——过去我们邀请各行业的创业者、企业家来聊他们的创业内幕,而这一期,我们聊的,是纪源资本自己的「内幕」。 就在这期节目上线当日,我们也将发布纪源资本的全新Logo与品牌视觉系统,你可以在「纪源资本」公众号上,看到这套视觉系统的完整呈现。 所以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负责设计纪源资本新Logo的团队:设计独角兽公司特赞的内容生产业务总监小米,以及字有引力工作室主理人、资深字体设计师刘建三。 在本轮品牌升级过程中,设计师团队如何匹配品牌需求,做到一击即中?英文字体真的比汉字更容易设计吗?如何既体现传承,又能让设计有先锋与未来感?这一切的答案,都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此次品牌升级的幕后故事。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感谢大家过往的陪伴与支持,未来的日子,邀请你与我们一起,共赴下一段精彩旅程。 【01:19】品牌升级的幕后故事 【04:26】中文字体真的比英文字体更难设计吗? 【06:59】从中国传统建筑美学中寻找设计灵感 【09:10】钱币元素与「纪源资本」Logo的渊源 【11:09】方块字里也有大花样 【14:51】为什么如今的大趋势是无icon? 【18:55】本次Logo更新的三个核心关键词 【20:29】特赞如何迅速找到匹配不同客户的设计团队? 【28:30】AIGC如何颠覆了设计行业的工作范式 【33:39】设计师的核心工作是去理解「另一个人」 【37:27】回馈听众!留言区抽20位送出纪源资本新周边 《创业内幕》粉丝群已经开通,在这里,你可以跟节目制作人/主持人直接沟通,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纪源资本线下活动动态,见到纪源资本的投资人,结交其他互联网圈子里的小伙伴。 入群方式: 1)添加微信号“JiyuanFans”为好友,并在好友请求中标注“创业” 2)把你的全名和职称发给创业小助手;如果您想约访谈,请添加小助手微信,并附上访谈嘉宾简介,小助手将帮您对接。
- S6 Vol.30 闫寒餐饮智库:14年餐饮老将的外卖经营指南
中国消费者大概已经很难回想起互联网时代前没有外卖的生活了。那篇轰动全国的《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还是四年前的事,如今回过头看,被“困住”的还有苦于盈利的餐饮商户、担忧餐饮安全的消费者,或许也有平台本身。 外卖平台的市场规模在过去的十几年间翻了百倍,也对餐饮运营的方法论提出了更细分的要求。如何在餐饮外卖这片红海中找到自己的蓝海?在平台与顾客之间寻求盈利的商家,又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论? 今天的《创业内幕》,我们特别邀请到了闫寒餐饮智库、蒜头外卖运营课堂的联合创始人闫寒,他同时也是我们节目的老朋友。五年后再次做客,如今闫寒餐饮智库的IP已经是餐饮行业里的“顶流”,他的团队也服务了诸多我们熟悉的餐饮品牌。 从直播过程中“被迫”发掘代运营和培训服务,到实现最大化人效、用50人团队驾驭500家店,闫寒的故事充满了挑战与机遇。今天的节目,让我们一起走进闫寒的创业世界,探寻外卖行业的无限可能。 【01:46】从2010年到如今,外卖市场规模翻了多少倍? 【04:36】直播过程发掘了代运营和培训等服务 【06:45】如何用50人管理500家店? 【09:58】从初期近100%人才流失到几乎零流失,如何做好公司人才管理? 【16:04】外卖平台更青睐什么样的商户? 【19:13】为什么同一家店,外卖反而比堂食便宜? 【20:17】外卖比堂食的利润率低是合理的 【24:22】整体来看,外卖顾客到底介不介意预制菜? 【27:48】“做饭最痛苦的环节不是做饭” 【31:34】「外卖运营师」的人才极为稀缺 【37:19】不做风口上的项目,但能服务于一个长期需求 【38:43】创业夫妻的日常:Family as Company 【41:47】为什么来上过课的餐饮企业能实现月流水翻4倍? 【43:04】如何优化餐饮加盟商与总部的关系? 【49:04】留言区抽5位听友送出闫寒餐饮智库的书 《创业内幕》粉丝群已经开通,在这里,你可以跟节目制作人/主持人直接沟通,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纪源资本线下活动动态,见到纪源资本的投资人,结交其他互联网圈子里的小伙伴。 入群方式: 1)添加微信号“JiyuanFans”为好友,并在好友请求中标注“创业” 2)把你的全名和职称发给创业小助手;如果您想约访谈,请添加小助手微信,并附上访谈嘉宾简介,小助手将帮您对接。
- S6 Vol.29 纪源资本范超&吕一然:当诺奖花落AI,谁说传统科学不复存在?
今年的诺奖,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AI的胜利。诺贝尔化学奖,一半授予开创了蛋白质结构设计的David Baker;另一半则授予来自DeepMind的两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蛋白质结构预测方面的成就」。物理学奖的两位得主,也都是因为其在深度学习和人工神经网络方面的贡献而获奖。 今天这期节目关注的是过去我们甚少讨论的话题——传统科学与计算科学的交融。AI在本届诺奖的“大获全胜”,是否预示着AI正逐步在科学殿堂中占据核心位置?学界与业界在科学进程的推动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基础科学的研究方式,是会被AI攻城略池、还是会在AI的帮助下开启新纪元? 我们特别邀请了纪源资本的两位相关专业出身的投资人——范超和吕一然。他们都是博士出身,范超的专业领域是生化研究,吕一然则深耕材料计算。藉由他们的学术与专业视角,我们将一起探讨AI与基础科学的融合现状、未来趋势,以及更广阔的应用可能。 【04:19】AI为科学界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05:24】“诺贝尔奖更看重的是一个结果” 【07:25】仅靠人力很难找到蛋白质的合适“口袋”,但AI降低了门槛 【11:12】基础物理学在近几年进入了低潮期吗? 【13:40】用AI来预测蛋白质结构的技术路线 【16:00】在全球,AI forScience正助力科学发展 【17:19】为什么AI算出来的值,离现实应用还是有一定差距? 【23:09】跨学科的专家越来越少了吗? 【26:47】2024年的诺奖是一次「开源精神的胜利」 【27:45】目前在AI forScience领域关注哪些机会? 【28:58】AI制药公司的商业模式是怎样的? 【32:05】从科研走向创业,要跨越哪些gap? 【33:58】评论区抽取听众送出纪源资本的新周边 《创业内幕》粉丝群已经开通,在这里,你可以跟节目制作人/主持人直接沟通,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纪源资本线下活动动态,见到纪源资本的投资人,结交其他互联网圈子里的小伙伴。 入群方式: 1)添加微信号“JiyuanFans”为好友,并在好友请求中标注“创业” 2)把你的全名和职称发给创业小助手;如果您想约访谈,请添加小助手微信,并附上访谈嘉宾简介,小助手将帮您对接。
- S6 Vol.28 腾讯云陈锐&战略六幺三常念周:在泰国这片出海热土,寻找创业的“小而美”
出海东南亚并非新趋势,但中国企业出海泰国,则的确是近几年才开始呈现爆发势头的。第一财经今年5月的报道提到,来自中国的投资,已经从疫情前泰国外商直接投资(FDI)来源国的第三位,悄然跃居为首位。数据显示,泰国2024年1~4月新注册的公司,有一半都是来自中国的公司,而更多中国公司则从新加坡出海泰国。 在泰国这片创业热土上,哪些赛道仍蕴藏着无限可能?泰国当地对外来企业的政策,是友好扶持还是另有门道?今天的《创业内幕》,我们有幸邀请到了两位重量级嘉宾:腾讯云国际副总裁及东南亚区的总经理陈锐,以及跨境投资顾问公司战略六幺三的总裁常念周。陈锐在东南亚拓展和工作了20多年,是名副其实的“老兵”;而常念周则以其英泰混血的多元背景还有与中国千丝万缕的渊源,对两地市场都有自己的见解。 本期节目中,两位嘉宾将携手带我们穿梭于泰国市场的风云变幻,从企业开拓者的视角和跨国成长的经历出发,分享如何在多元文化与商业环境中寻找共鸣的智慧。从疫情后的市场复苏,到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从与当地企业共同繁荣的智慧,到泰国创业赛道的最新机遇……让我们一同聆听这场关于泰国市场的深度剖析和精彩对话。 【02:10】一位东南亚拓展“老兵”的故事 【03:51】「常念周」这个名字背后的意涵 【05:46】东南亚出海热潮的起起伏伏 【09:59】放弃国际投行出来创业来自年轻时的「误解」 【12:10】中国企业到泰国的具体增长数据 【14:16】中国企业出海泰国,会面临哪些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 【18:38】泰国的无现金化在疫情后已经得到了全面实现 【21:37】为什么在当下,「不出海就出局」? 【27:14】“中国公司到当地发展要和当地企业共同繁荣” 【32:27】聪明的、新一代创业者会更喜欢泰国市场 【35:08】目前在泰国创业,哪些赛道还有机会? 【38:28】泰国本土企业对SaaS的接受度比较高 【39:49】泰国政府对外来企业会有特殊的政策照顾吗? 【42:03】“本地企业在测试后都会喜欢上我们的产品” 《创业内幕》粉丝群已经开通,在这里,你可以跟节目制作人/主持人直接沟通,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纪源资本线下活动动态,见到纪源资本的投资人,结交其他互联网圈子里的小伙伴。 入群方式: 1)添加微信号“JiyuanFans”为好友,并在好友请求中标注“创业” 2)把你的全名和职称发给创业小助手;如果您想约访谈,请添加小助手微信,并附上访谈嘉宾简介,小助手将帮您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