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保健品的原罪,女性如何避免掉入消费陷阱?
这期节目老六邀请了朱萧木老师一起来聊聊「保健品的原罪」这个事儿。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身边的人都或多或少都遇到过「保健品骗局」,轻则丢钱,重则伤身。 尤其对于很多女性来说,往往要操心所有家庭成员的健康,因此上当受骗的概率也大大增加,包括我们之前节目聊过的针对女性的健康谣言,所谓各种治疗妇科病的保健品让很多女性「踩坑」;还有针对女性无处不在的差别定价等等。 正因如此,我们会认为保健品是有原罪的,大家对保健品的质疑主要有几点,一个是价格虚高,加价数十倍是业内常态;一个是营销手段诡诈,让人防不胜防;还有就是成分不明,你不知道里面有哪些成分,这些成分是不是真的有用,甚至有害。 但隐藏在骗局之下的「健康需求」不应该被忽视,越来越多的人需要能够改善健康,延长寿命,保证生活质量的方法,不管是吃保健品,还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都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生活。所以,我们录了这期播客,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参考。 相关信息 营养工厂是国内专业营养补剂品牌,致力于为大家提供高品质、工厂价的营养补剂,总共有30多款,绝大多数产品一个月的量,价格都在两位数,比如鱼油、辅酶Q10。大家可以到微信小程序购买哦! 如何购买? * 点击进入➡️营养工厂微信小程序,享受新人专属优惠 * 下单记得备注暗号“当个事儿”,获取双倍积分,积分可以当钱花,还能兑换更多健康实用产品 * 🎁别忘了参加互动抽奖活动!评论区发送你的订单号,我们会抽取两位听友各免单一瓶 NMN!下单的朋友们记得来多多互动! 收听指南 14:07 保健品行业是一个腐朽的行业吗? 17:58 保健品行业有哪些原罪? 24:27 保健品的价格是怎么定出来的? 29:31 大家普遍存在着对保健品成分的质疑 37:48 保健品骗的多是老年人和孩子 44:17 女性会遇到哪些保健品骗局? 49:07 大家买东西很多时候是在买「价值观认同」 50:51 女性在家里扮演的是健康核心的角色 52:32 对女性的差别定价无处不在 59:55 对女性好的东西应该是什么样的? 1:03:07 为啥保健品的价格可以降低这么多? 1:09:07 如何破解对保健品成分的质疑? 1:17:03 如何打消大家对「新型保健品」的顾虑? 1:27:33 保健品有原罪是因为创业门槛太低了 1:33:09 大家的健康需求不应该被忽视 1:34:18 保健品行业应该有哪些变化? 1:41:49 活得足够久的话,人生态度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制作团队 主播| 老六、朱萧木 后期| 猫力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 女性健康科普是做给「精英女性」的吗?| vol.99
这期节目是老六的单人solo,也是一次综合性的答疑,涉及的问题是之前参加活动的时候,老六在现场收到的,因为当时能够回答的数量有限,所以他就把剩下的问题都带回来了,并且专门做了这期播客进行答疑。 在录制的时候,老六是随机抽取问题回答的,所以对于大家来讲,可能你不会知道下个问题是什么,但同样,老六也不知道,总之,一切都充满了未知,那我们就开启这段奇妙的旅程吧。 Tips:如果大家有健康问题想要提问的话,可以发送到邮箱:malvyin@aksorvice.com,也许未来我们会定期做一些答疑播客,统一回答大家的问题。 收听指南 02:01 纳入式性行为中阴道内部偶尔疼痛,正常吗? 04:11 男性接种HPV会降低女性感染的概率吗? 10:34 严格自律的减肥会导致卵巢早衰吗? 17:30 排卵针一次排出正常一年的量,会影响正常排卵及月经吗? 24:27 多年的多囊有治疗的必要吗? 30:36 性教育、女性健康科普是精英才能享受的教育吗? 44:37 美容院的艾灸,腹部按摩这些项目对暖宫有用吗? 50:40 一次性内裤或者每天换洗,哪种更健康? 52:58 未婚女性想要孕育孩子,需要哪些健康方面的准备? 55:36 乳腺结节怎么避免?做过微创的纤维腺瘤还会复发吗? 59:58 回答医生只与同性有性生活,医生是怎么理解的? 1:08:37 没有性生活为啥也会发生子宫内膜息肉? 1:12:35 公立医院白带常规检查的费用范围是多少? 1:14:25 近5年或近10年没有性生活,有必要打九价吗? 相关节目 如果你担心尿床,那就尿一次 | vol.84 制作团队 主播| 老六 后期| 猫力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 每次月经前都支离破碎,原来我经历了PMS | vol.98
这期节目是老六去「好好吃饭~」串门,跟卤煮小肠、小堵车车车两位老师一起录了关于经前综合征(PMS)的内容。 其实之前「当个事儿」发过一期关于PMS的内容,但这期节目增加了很多新的内容和探讨,包括更全面的症状表现,日常如何缓解症状,如何理解自己的身体,看见自己的不适,还有如何就医的问题;在节目的最后,三位老师还回答了一些困扰女性的具体问题。 总之,希望大家能够更多的看见和重视PMS,帮助自己在经前和经期调整到一个更为舒适的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经前综合征可能出现的症状 收听指南 05:11 经前综合征(PMS)的症状因人而异 15:16 女性身体上的不舒服,需要被看见 18:20 大约40%~70%的女性都有PMS 19:50 小腹坠痛、便秘、手脚冰凉可能和PMS有关 25:29 食欲旺盛是正常的身体波动,与自制力无关 31:06 负面情绪产生的基础是身体的不适 35:04 短效避孕药也许能帮助我们调整PMS 36:24 PMS有更明确的检测指标吗? 39:43 PMS是身体的正常波动,不是矫情 42:11 比起外在评价,或许我们更应该向内观察 44:00 PMS什么情况下应该就医?如何就医? 45:34 如何自我缓解PMS? 51:43 经期前总觉得自己精力运动能力下降了,正常吗? 52:37 经前期总是失眠,怎么缓解? 54:58 不爱长痘的人,经前期下巴疯狂长痘? 56:13 经前期偏头痛怎么缓解? 57:35 总会担心自己的经期不正常怎么办? 1:01:38 经期吃多了不长肉,是真的吗? 1:03:59 经期有需要避免或者少吃的食物种类吗? 1:06:41 种子循环真的有用吗? 1:13:10 男生做什么能帮女朋友缓解PMS? 相关节目 经前综合征的我:累了,世界毁灭吧! | vol.60 制作团队 主播| 卤煮小肠、小堵车车车 嘉宾| 老六 后期| 猫力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 (已截止)第100期节目,我们想听听你的声音……
大家好呀~ 在2024年末,《当个事儿》也即将迎来第100期节目,回首这一年历程,大家的支持和陪伴让我们时常感动,也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在第100期节目,我们希望能用与往常不同的形式,小小的「庆祝一下」,以往大家总是在听我们的声音,第100期我们希望听听大家的声音! 大家可以根据下面的提示进行录制,并发送到我们的邮箱,我们会把大家的声音剪辑在一起,在第100期进行分享~ 形式:音频 时长:3-5分钟 内容结构:自我介绍+2024年的变化+2025年的期待 发送邮箱:malvyin@aksorvice.com 截止日期:2025年1月1日24点
- 天塌了!孩子最爱的竟然不是我…… | vol.97
大家好,我是猫力。这期节目是纯女性对谈,我邀请了同事姗姗一起聊聊生育孩子前后,我们的心态、身体的变化,作为新手妈妈面临的挑战以及一路走来的复杂感受。 老六因为工作安排,没有参与到这期节目,所以这期节目更侧重于我和姗姗两个人的经历,但我们也只是众多妈妈中两个小小的样本,无法涵盖更多妈妈的独特体验。 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养育孩子其实也是在重新养育自己,我们曾经的缺憾,承受的痛苦,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一直在弥补和修正,我们想要给予他们最好的一切,却不知道这是否是他们需要的,所以当孩子并不如期待中那样亲密的时候,我们内心的难过和挣扎也会更加的汹涌。 收听指南 02:08 不想要孩子/想要孩子的情况下,怀孕分别是什么体验? 11:22 孩子到来之后,妈妈的态度会有什么变化? 13:30 母乳亲喂的孩子会跟妈妈更亲吗? 19:11 孕期和产后,身体会有哪些变化? 33:15 养育孩子目前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48:41 两代人可能会有哪些育儿矛盾? 54:33 长辈总觉得新手爸妈缺乏育儿经验 1:00:38 「看不见」可能是解决育儿矛盾一个重要的点 1:05:02 丈夫在婆媳矛盾中的作用很重要 1:14:19 两代人的磨合有时候比带娃还累 1:19:18 妈妈可能会跟其他人争夺孩子的关注 1:23:56 养育孩子也是在重新养育小时候的自己 1:31:14 超快顺产是如何达成的? 1:36:15 跟孩子的早接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相关节目 关于生育损伤,我们需要看见的不止这些…… | vol.55 制作团队 主播| 猫力 嘉宾| 姗姗 后期| 猫力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 《出走的决心》:看见女性挣脱不开的网 | vol.96
这期节目我们聊聊《出走的决心》。虽然很早就知道了苏敏阿姨的故事,但因为机缘巧合,最近才看了这部电影。这部电影以苏敏阿姨为原型,讲的是一名叫李红的女性从压抑逼仄的家庭中出走的故事。 故事很简单,但我们却从李红的身上,看到了许许多多女性的影子,包括最近种完麦子往南走的「麦子阿姨」,她们中可能有我们的母亲、阿姨、婶子、姑姑,她们一直在被亏欠、被辜负、被无视,一直在隐忍和付出。 她们心中也有温热的「向往」,却一直在等待父母、丈夫、儿女的允许,终有一天,她们决定不再等了,因为没有人会允许。所以,她们「出走」了,这一次,她们终于不再为了别人,而是选了自己。 收听指南 01:08 李红身上有很多女性的影子 03:37 出走的决心是怎么形成的? 06:18 李红是原生家庭中的付出者和牺牲者 14:45 失去话语权的妈妈会让女儿的处境更艰难 17:51 永远算不清楚的「人情账」 25:31 原生家庭太痛苦,建立自己的小家庭就能摆脱吗? 28:09 有些人生来就是要打破规则的 31:45 保持生命力的秘诀在于找到自己的位置 36:13 经济实力是一个女性在家庭中的底气 39:02 厨房的玻璃是所有人对李红处境的不理解 40:59 女性不仅要处理烂摊子,功劳也是别人的 45:57 伸手要钱有时候是一场公开的羞辱 50:47 明事理本质上是要遵循老公的「私理」 54:08 孙大勇一直在对李红做「服从性测试」 56:03 家庭中只允许一部分人有私心 57:30 母亲没有从家庭出走的重要因素是子女 1:00:52 女儿也在不断索取着母亲的付出 1:03:06 有些男性用「无能」避免了很多劳动 1:08:52 社会对男性和女性要求的标准不同 1:11:51 对李红出走推波助澜的其他人 1:17:16 负面的声音对人生没那么重要 1:22:05 对女性的评价模板是为了让你奉献和牺牲 1:23:34 家里的隐形结构和规则可能会代代相传 1:26:01 婚姻中的低位者才会需要「出走的决心」 1:32:20 除了出走还有别的「路」吗? 制作团队 主播| 老六、猫力 后期| 猫力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 作为国内唯一被邀请的自媒体,参加IPVC有哪些感受?| vol.95
这期节目我想跟大家聊聊之前去爱丁堡参加IPVC大会(国际乳头瘤病毒大会),在会议中收获的关于HPV、宫颈癌、宫颈病变的一些内容,也是我之前没有涉及到或者没有详细了解过的内容。 先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IPVC是专门针对HPV的一个国际性学术会议,今年是第36届,大概有100多个国家,近2000多名的专家、学者、医生参加了会议,其中有94个国家围绕着HPV、宫颈癌、宫颈病变等相关研究,提交了近1500篇论文摘要,是IPVC历史上最多的一次。 作为国内唯一被邀请的自媒体,我很荣幸能够参加这次大会,之前我大话说希望能够看到人类消灭宫颈癌,能够为消灭宫颈癌出份力量,这次大会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这样的想法。 在参加完大会之后,我实在忍不住要跟大家分享,所以在回来的第二天就趁热打铁,录制了这期播客,当中存在一些我因为太激动,或者大脑一下涌入太多信息所带来的小混乱,尤其是一些表述上可能还会有些磕绊,总之,希望大家谅解,也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收获。 收听指南 01:03 很荣幸能够参加国际乳头瘤病毒大会(IPVC) 04:42 在旅游方面对爱丁堡感受一般 09:04 IPVC大会的目标:90-70-90分别是什么? 12:10 大会中的一张PPT让我印象深刻 14:26 中低收入国家接种疫苗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17:12 参会人员在消灭宫颈癌上众志成城 19:50 国家把HPV疫苗纳入免疫规划会有哪些阻力? 25:02 为啥不直接在学校打HPV疫苗? 29:31 HPV疫苗单剂次接种也能获得较理想的免疫保护 33:35 免疫规划关系到疫苗接种的公平性问题 37:20 男性接种对于宫颈癌也有很好的防控作用 39:14 疫苗接种的「小手拉大手」现象 42:12 疫苗的舆论风险,会让工作推进变得很艰难 48:07 提升HPV疫苗的覆盖率需要很多人努力 52:42 只查HPV能够增加筛查的覆盖率 58:22 运用AI诊断也许能够减少病人的流失 1:02:20 自采样检测包括哪些种类? 1:07:05 甲基化检测成本太高,发挥作用不大 1:10:30 围绕16型、17型出现了治疗性疫苗 1:11:46 宫颈病变的治疗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1:15:34 各个国家地区的HPV防治都有各自的情况 1:18:58 希望大家记住90-70-90这三个数字 相关节目 vol.46 关于HPV,这几乎是最全面的科普了…… vol.43 近些年围绕HPV疫苗产生的5种套路…… 制作团队 主播| 老六 后期| 猫力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 「女儿是父母的小棉袄」,是褒奖?还是枷锁?|vol.94
这期节目我们想要拆解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女性规训,比如「女儿是父母的小棉袄」、「好女不远嫁」、「女儿是父亲的小情人」等等这些把女性功能化、物化的俗语,我们试图尽力去捋清楚它们背后的逻辑。 坦诚地讲,它们的出现不是毫无来由的,有人从中获益,有人为此吃亏,虽然不公平,但它们至今仍然存续。 如果你从来没有想过它们对自己的影响,不妨听一听这期节目,想一想你曾经因为这些话无意识的付出过吗?而对于被这些规训所影响的女性,我们又该怎么去重新理解她们的生活和选择呢? 收听指南 00:25 社会对于好女儿的形象塑造是「小棉袄」 10:53 养儿子真的能防老吗? 15:42 父母更期待女儿对自己的照顾 19:40 女儿能干好的事,儿子也能干好 24:10 儿子获得家庭资源,女儿获得一个称号 25:58 女性从小就要在家庭中证明自己的价值 28:29 女性会在嫁人后继续证明自己的价值 31:15 为什么男性参与家务很重要? 32:28 不要为了塑造「好女儿」而去让女儿做家务 36:12 「女儿是父亲的小情人」有哪些隐喻和规训? 38:20 父母会评估由哪个孩子来承担家庭琐事 43:44 很多女儿要负责父母情感的宣泄 54:14 有儿子的家庭,父亲的话语权可能更容易失去 56:43 女性对于规训要多思考而不要去盲从 制作团队 主播| 老六、猫力 后期| 猫力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 聊聊《再见爱人》:女性是如何被「爹味儿」文化围剿的?| vol.93
这期节目是我去上海出差的时候,跟简里里和brofeng两位老师一块儿录的一期播客,我们聊了《再见爱人》这个综艺,录的时候大概是2周前吧,正好是张泉灵老师当节目嘉宾的那一期,所以不排除后面还会有一些细节上的反转变化。 这期我们三个聊的比较放松,里边谈到很多折射到现实生活中的内容,包括对婚姻关系的一些思考跟探讨,以及对家庭关系的一些探讨,我觉得非常值得分享给大家,所以要过来在《当个事儿》也发一次,供大家参考。 我很享受跟简里里和brofeng两位老师一块儿聊天的时光,也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收获,没有收获也没关系,有一段陪伴的时光就挺好。 收听指南 06:37 先说说《恋爱兄妹》这个综艺 10:58 为什么大家会骂麦麦? 15:47 把节目当做镜子,对照出自己的婚姻关系 19:10 对伴侣的提醒是对对方的幼齿化吗? 26:12 贬低对方是幼齿化的一个特征 35:55 《再见爱人》关于金钱观可以探讨哪些话题? 38:35 麦麦是典型的母亲形象,黄圣依是典型的女儿形象 42:00 葛夕是在觉醒的一个女性角色 43:53 社交圈子对女性的影响很大 48:50 一个优秀的女性是如何被婚姻困住的? 52:28 女性被教导:爹味重的男性才是优秀的男性 55:57 「好女儿」对应的是一个「巨型大爹」 58:00 生长在爹味儿文化里为何没有受到影响? 1:00:30 「大爹」的内在是一个「破碎的小男孩儿」 1:10:31 家里有「大爹」,孩子是很难发展起来的 1:15:49 父母是怎么利用愧疚来管理孩子的? 1:18:39 父亲在家庭的缺位会让孩子感受到被淹没 1:23:02 麦麦带入的是妈妈/全职家庭主妇的角色 1:27:33 中年大爹似乎都有自己的文化符号 1:33:53 《再见爱人》是让看得人会心疼的节目 制作团队 主播| 简里里、brofeng 嘉宾| 老六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 希望你「有勇有谋」,千万次拯救自己于水火 | vol.92
这期节目我们聊聊关于「女性勇气」的话题。当我们遇到阻力的时候,想要冲过去是需要勇气和策略的,而身为女性,无论在专业选择、职业发展,婚姻生育,亲密关系、自我接纳上,受到的阻力和限制都很大,自然也需要更多的勇气和策略去选择想要的生活。 但是,做选择的勇气和策略是需要练习的,而如何练习,我建议从日常生活开始,比如你可以选择今天吃什么饭,穿什么衣服,剪什么发型等,但即便是很小的一个选择,背后也有很多原因,动机。当你在做选择的时候,不妨停在那儿感受一下:为什么我最终做了这个选择?当中有哪些因素?哪些是情感冲动?哪些是周围的声音? 当我们每一次从这样的举动中获得正向反馈,你会感知到勇气带给自己的力量,也会更有能力和策略去理性的运用勇气,这样你既不会被勇气裹挟,也不会在关键时候缺乏勇气。 收听指南 03:36 什么是女性勇气? 08:55 为什么有些孕妇不希望在地铁上被让座? 13:15 女性接纳自己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儿 21:09 善意提醒前提是非常真切的了解现实情况 28:01 女性在选专业和职业发展上需要更多勇气 33:36 什么情况下的勇气可能会变成莽撞? 36:55 即使准备充分,抉择时也可能会缺乏勇气 45:42 职场女性需要更多勇气去站到更高的位置 54:14 为什么人们会觉得女领导不好相处? 57:38 职场女性向上攀登的时候需要做很多取舍 59:34 结婚or不结婚?哪个决定都需要勇气 1:02:32 有离婚的选项再走入婚姻 1:05:01 选择生育或者不生育都需要勇气 1:13:27 如何笃定的回怼催婚? 1:14:05 如何优雅地回怼催生? 1:15:08 想要打破规则必须有强大的内核 1:20:39 做选择的前提是保持心态的平和 1:24:14 听建议之前要先有自己的主意 1:25:37 把生活的每一次选择都当做一次练习 1:35:27 希望大家都能好好生活 制作团队 主播| 老六、猫力 后期| 猫力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 诊断为重度抑郁之后,她用「破罐子破摔」与人生和解 | vol.91
这期节目我们邀请了同事妮娜(一位确诊的重度抑郁症患者)作为访谈嘉宾,一起聊聊关于女性抑郁症的心路历程。 从妮娜的讲述中,我们第一次直观感受到了这句话: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来治愈。妮娜从小经历过父亲的不负责任,母亲的抛弃,在姑姑家寄宿,一直以来都是前路迷茫,背后无所依仗,她花了很长时间才接受了「父母并不爱自己」的事实,按照她的话来说:我觉得自己能活着就已经不错了。 这些经历充斥着被抛弃的恐惧,让妮娜成为了讨好型人格。在一段亲密关系中,只要不被抛弃,她可以毫无底线的包容对方,甚至被NPD男友(自恋型人格障碍)进行了长达两年多的精神控制和肢体暴力,虽然中间进行过种种尝试,却依然无法逃离。 直到偶然的机会,与男友长距离分居,妮娜才意识到自己的内心早已千疮百孔,并且很快被诊断出了「重度抑郁症」。 注:我们准备把「邀请嘉宾来做访谈节目」这种形式继续进行下去,所以不管是面临着什么样的问题或困境的女性,如果准备好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分享给更多人,可以发邮件联系我们:malvyin@aksorvice.com。 收听指南 02:43 为什么邀请妮娜聊女性抑郁症这个话题? 08:17 在确诊抑郁症之前,了解过抑郁症吗? 11:23 与NPD男友分手后,妮娜意识到可能抑郁了 13:37 抑郁症有哪些表现? 15:04 NPD人格非常擅长侵占他人空间 17:48 忽冷忽热是NPD人格控制他人的伎俩 20:08 失去自我之后,对方上升到肢体暴力 24:07 如果接受了第一次暴力,之后会有很多次 26:05 NPD人格会有无数的手段证明自己无辜 28:29 自卑的人在NPD人格面前连分手都无法决定 30:15 妮娜会被男友攻击的哪些点PUA? 32:28 抑郁症跟讨好型人格有关系吗? 37:51 讨好型人格压抑久了会变的有攻击性 44:25 为什么说抑郁症是一种疾病? 47:39 抑郁症患者做心理咨询是什么样的过程? 50:34 妮娜的心理创伤来源于原生家庭 58:05 被母亲抛弃是一个很大的心理创伤 1:03:03 接受「妈妈不爱自己」需要很长时间 1:05:12 在精神病院有没有遇到过印象深刻的病友? 1:07:57 抑郁症患者的幽默来自于破罐子破摔 1:09:24 妮娜姐姐的精神压力大是患抑郁症的根源 1:11:50 两个精神病人之间的爱是很有限的 1:16:17 抑郁症患者会有病耻感吗? 1:18:21 患病之后什么情况下会感到被冒犯? 1:18:57 现在回忆之前的事情还会因此痛苦吗? 1:21:31 一次次地讲述也是一次次地疗愈 1:26:26 会执念于得到孩子全然的认可吗? 1:31:46 父母可以不爱孩子,孩子也可以恨父母 1:32:38 亲子关系可能关系到会不会抑郁 1:33:40 如何才能离开NPD人格的男友? 1:38:45 抑郁症前后的自己有哪些变化? 1:39:41 妮娜会排斥有孩子这个选项吗? 1:42:03 抑郁症对病情的坦诚需要勇气和力量 1:47:06 妮娜疗愈抑郁症,公司功不可没 1:49:10 「没有你,我早就跟你爸离婚了」 1:49:24 抑郁症会伴随着躁狂症吗? 1:51:50 如果有久治不愈的躯体化症状,建议去精神科看看 1:54:06 要允许有一部分抑郁症患者走不出来 1:57:12 可能对抑郁症患者有效的「MAD策略」 1:58:52 如果在跟NPD人格的关系中走不出来,不要自责 2:00:38 谁都有可能患抑郁症,不止是性格悲观的人 2:01:48 送给大家的四个字:爱咋咋地 相关推荐 一位小众病女性的真实处境:在坠落中不断向上| vol.83 制作团队 主播| 猫力 嘉宾| 妮娜 后期| 猫力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 被烟头烫伤的女性,背后是难以言说的现实困境 | vol.90
这期节目是我去「TIANYU2FM-对谈未知领域」这个播客串台,跟天宇、天域两位老师聊了一次关于女性处境,关于性健康,关于性误区,以及关于女性科普工作的一些思考等比较综合的内容。 这是非常难得的3个男性谈论女性健康的节目,之前有类似节目邀请的时候,我大多数是拒绝的,因为节目中的女性视角是缺失的,而且大家带着成长过程中的痕迹来聊的话,可能有些女性听起来未必舒服。 这期之所以我们决定聊女性健康,是因为看到了两位老师不管是制作内容大纲,还是前期沟通,大家是都非常关心女性健康,而且是以一种非常真诚的态度,而在我们聊的过程中,大家多少还有些战战兢兢、不知所措,本质上也都是希望不带冒犯的,真诚的去谈论这个话题。 收听指南 03:25 老六为什么不会「谈性色变」? 11:12 为什么说2018-2019年是女性情趣用品的元年? 17:45 为啥对女性的一些处境感同身受? 32:16 什么情况下要去医院?什么情况可以再等等? 37:05 男性在对待女性伴侣时可能有哪些误区? 46:00 性生活这件事情是没有统一标准的 55:54 性教育的困境是因为某些大人没担当 59:15 我们的文化语境里赋予「第一次」很大的价值 1:05:41 生活中被定义出来的东西,能不能重新思考? 1:09:13 男性和女性是不是都应该种HPV疫苗? 1:16:36 男性打HPV疫苗有助于阻断传播吗? 1:24:00 男性聊女性健康的话题会被人当做异类吗? 1:29:14 什么问题会让老六停止追求人生目标? 1:34:23 如何看待自媒体的商业化和团队化的问题? 1:45:46 追求事业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1:49:09 如何定义女性? 1:59:56 怎么去理解真诚?如何在内容里表达真诚? 制作团队 主播| 天宇、天域 嘉宾| 六层楼先生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 女性的消费观是被「塑造」出来的吗?| vol.89
这期节目我们想从女性小玩具出发,拆解一下那些被「塑造」的女性消费观: 第一个想要拆解的是女性在使用小玩具上由「客体」逐渐成为「主体」,这中间的变化来自于女性在性上越来越强的掌控性,即女性在不需要性伴侣的情况下也能自主的满足自己的性需求,性和爱是可以分离开的; 第二个是想要回答一个问题「女性的钱真的更好挣吗?」,在很长一段时间,这种观念都深入人心,似乎女性在消费上已经成为了「无脑蠢笨」的代称,但我们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第三个我们想要拆解的是很多针对女性消费的规训,比如「女性应该买什么,应该拥有什么?」不仅未考虑女性的实际需求,甚至以损害女性的利益为代价,比如女性应该「白瘦幼」,私处应该粉嫩等等,我们想要看看这些规训的背后到底「意欲何为」。 说实话,我们是没有资格教大家如何消费的,也没有资格去评价大家在消费上的决策,但我们很想跟大家分享自己在消费上的理解,以及市场或社会对女性消费上的一系列引导、规训等等,希望能抛砖引玉,给大家一些参考。 收听指南 02:50 小玩具的变化记录了女性与性的关系变化 07:53 小玩具的产生有哪些故事? 13:44 在「女性友好」和「融入生活」上发力的小玩具 17:47 女性不谈恋爱不结婚也能满足性需求 21:11 私密的空间是自由地满足性需求的基础 24:42 女性的很多消费行为受到了社会规训的约束 28:22 男女逛超市的乐趣可能不一样 32:47 女性为什么会在意「智商税」? 34:18 女人的钱真的就更好挣吗? 37:43 买东西的决策也是要耗时耗力的 44:15 市场会针对女性设计营销策略 51:23 打玻尿酸能让刺激感加强吗? 52:56 女性性冷淡是件糟糕的事儿吗? 56:05 如果痛点是被制造出来的,消费就没必要发生 1:00:57 每个人都在被消费相关的各种声音所裹挟 1:01:34 买奢侈品想要满足的是哪些需求? 1:10:34 我们要形成一套在消费上的逻辑 1:13:09 消费带来的真正快乐是什么? 1:17:01 如何避免让自己陷入到消费陷阱? 1:23:16 不只在「性方面」,我们在消费上也要有掌控 制作团队 主播| 六层楼先生、猫力 后期| 猫力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 「生理性喜欢」是性与爱的分离吗?| vol.88
这期节目我们想要聊聊最近很多女性提到的词「生理性喜欢」。从两性来理解的话,这个词是指双方有很强烈的「身体吸引」(即使没有很多的交流或接触),相互间有一种本能的化学反应,大脑会释放多巴胺和肾上激素,出现一系列生理指标的变化。 这种新的表达方式,很像之前出现过「性张力」「性缩力」,或者想跟某个人「生猴子」,或者想「原地排卵」,是对「被对方性吸引」的委婉表达。这似乎也印证了一种现象:长久以来,女性似乎都在寻找一种合适的表达方式,实现对「性」的交流。 这也许是长久以来对于女性规训「性与爱不可分离」的结果,爱是性的门槛,如果只是直白的表露性,甚至会被荡妇羞辱。而对于男性,社会的包容度会更高,即便是「嫖娼、约炮、出轨」,也会有「男性的性和爱是可以分离的」这样的话来兜底,而类似「只是身体的关系,心还在你这儿」这样的话,不知道迷惑了多少想从「被背叛」的关系中逃离的女性。 最后我们还是要坦诚地说,想要聊好这个盘根错节的问题并不容易,哪怕我们尽力而为,结果可能也只是差强人意。但我们还是愿意记录下这个阶段对这个问题的想法,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收听指南 01:20 怎么理解「生理性喜欢」? 11:36 人们关于「性」的表达在不断发生变化 17:17 为什么女性会更直白的表达出来要试婚? 22:49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探讨「随意性行为」? 30:36 「嫖」为什么是违法行为? 32:49 所有男性都会嫖吗? 35:05 男友背着未婚妻嫖娼,该分手吗? 41:53 男性跟女性都拿着剧本,但女性的更难 44:38 自己永远是第一选项,其他人都是靠后的选项 48:59 社会用「性与爱的分离」为男性嫖娼兜底 51:31 约和嫖娼的区别是双方是否有平等自主的空间 56:37 能分开「性和爱」的人群是存在的 58:51 男性约和女性约的动机是不一样的 1:00:23 社会对女性的规训是要唤起和满足对方性需求 1:02:44 为什么会有女性在产后主动要求丈夫出轨? 1:08:18 女性要坚定地正视自己在性方面的主体性 1:11:13 女性对性的表达上会慢慢趋于开放 1:17:04 男性在性的解放上开始的比女性更早 1:21:36 约和嫖娼算是出轨吗? 1:26:32 男性对于女性的出轨,哪怕是精神上的都接受不了 1:27:35 女性认为「性和爱不可分离」只是社会的规训 1:30:26 女性出轨比男性出轨受到的惩罚更大 1:32:20 哪怕是底层的男性,身边也存在受到伤害的女性 制作团队 主播| 六层楼先生、猫力 后期| 猫力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 男性被默许更多权利,女性却在失去应得的权利…… | vol.87
这期我们聊聊《应得的权利》这本书,作者是康奈尔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凯特·曼恩,内容讲的是在自由平等的表象之下,男性如何仅仅因为性别而获得系统性的优势和特权,从而打压女性应得的权利,并对女性造成在医疗系统、家务劳动、性暴力、职场、认知等多方面的伤害。 很多朋友给我们推荐过这本书,在阅读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被书中的内容所触动。尤其是书中的最后部分,作者以对女儿祝愿的口吻,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女性和男性一样有权得到关注和关心的世界,它是如此的振聋发聩,所以我们在播客的最后朗读了整段内容。 而对自身处境感到迷茫或者困扰的女性,可以看看这部分,也许会更有力量让自己挣脱一些束缚,把世界往自己期待的方向推动,哪怕只有1mm也没关系。 注:我们开放的欢迎每一个想要表达,或者想要让大家听见你声音的朋友来参与录制。准备好的朋友可以发邮件联系我们:malvyin@aksorvice.com 收听指南 02:28 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应得的权利》 04:34 有些男性认为满足自己的性需求是应得的权利 08:24 性侵案件的女性受害者反而会面临更大的指责 12:27 非自愿单身者认为女性的青睐意味着有魅力 16:25 男性获得性资源只能通过老老实实谈恋爱吗? 19:05 有些男性善于用愧疚感对女性进行管控 22:50 拒绝男性要求的女性可能会受到社会惩罚 25:02 能不能坦然拒绝对方是亲密关系中面临的考验 30:21 很多女性在亲密关系中是付出的角色 38:17 很多观点没有对错,大家只是想法不同 40:45 女性在表达时更容易遇到“爹味儿说教” 47:14 不应该把男性不用参与家务作为攀比的方向 52:25 男性为短剧付费是应得的权利在剧中得到了满足 56:31 女性付费的内容是为应得的权利而奋斗的过程 59:03 破除煤气灯效应要笃定自己的真实感受 1:02:27 女性在获得权利的过程中面临更加严苛的限制 1:07:22 男性有男性的脚本,女性有女性的脚本 1:09:31 社会脚本是话语掌握者一笔一笔写下来的 1:11:57 不合理的社会脚本是一点一点崩解的 1:16:00 是依靠别人改变,还是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1:23:35 在应得的权利方面,我希望女儿知道这些 书籍信息 《应得的权利》 往期荐书 1、在温柔的春天里,一起聊聊这本《所有女生要知道》…… | vol.58 2、幽默是如何给一名妇产科医生力量的?| vol.62 3、献给不屈的女性:继续当一个难缠的人 | vol.64 制作团队 主播| 六层楼先生、猫力 后期| 猫力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