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Vol.18 高校接力 | 在清华,成为一个更勇敢的人
本期节目是和小宇宙一起策划的「高考志愿填报:欢迎报考我的大学」,希望面向今年以及未来的高考生,用最真实具体的视角介绍在清华的校园生活,以及站在过来人的视角,分享一些我们在志愿填报和专业学习上的心得和建议。 节目的最后,在谈及个人成长时,我们都提到了「不再恐惧」,或者说「变得勇敢」——敢于踏出舒适圈,敢于做出自己的选择并为之负责,因为这样做了以后,会发现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或者产生什么不可挽回的影响。所以也希望大家在志愿填报时候能够追寻本心,做出勇敢的选择。 ▼ 主播 11 ▼ 嘉宾 语琦,本科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专业 方元,本科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 ▼ 主要话题 [04:38] 高考出分之前的不安与恐惧 [07:36] 当年如何选择的学校和专业 [13:00] 在志愿填报方面的建议 [15:16] 如果用 3 个关键词介绍清华 [22:38] 学校有哪些王牌专业 [24:39] 周围都是很厉害的同学会被卷到吗 [28:21] 参加过最有趣的社团和学生活动 [31:41] 心理专业 & 建筑专业的核心问题 [41:26] 本科四年的成长 ▼ 音乐 夏日漱石 - 橘子海 人生浪费指南 - 夏日入侵企画 ▼ 相关阅读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5248516/ 清华大学建筑系 王南老师 一席公开课 https://open.163.com/newview/movie/courseintro?newurl=MDQL6AIMD ▼ 关于节目 「灰度上线」是一档由清华大学「五道口产品观察」社群制作的播客,源于产品社群,但不止产品。我们希望在播客中以产品视角探讨生活中的各种趣事,用产品思维看世界。
- Vol.17 对话视障群体:我们需要怎样的无障碍设计
中国有将近 1700 万视力障碍人士(包含盲人和低视力群体),是世界上视障人士最多的国家。随着科技的发展,视障人士现在可以和明眼人一样点外卖、刷网上购物、打网约车,甚至是玩游戏和刷短视频。也许在很多人的认知里,视障者似乎没有这些需求;但事实上,他们可能比普通人更需要互联网。而视障人士的正常使用,离不开互联网产品的无障碍设计。为了推动国内互联网产品进行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工信部在2020年就出台了《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然而直到今天,由于开发者对视障群体可访问性的认识不足、对用户真实需求的理解不足,让产品满足无障碍标准仍然是一个挑战。 本期节目,我们特别邀请了两位视障朋友,依诗和飞鱼,作为嘉宾。我们将一起聊聊:科技如何弥补了视障者与健全人之间的差别?视障人群对于互联网产品有什么样的期待?现在互联网产品的无障碍设计又是否做得足够好?我们希望这期节目能拓宽大家对视障人群的认识,也希望产品相关从业者能从产品设计之初就开始重视无障碍设计。因为无障碍设计不仅是为了少数群体,最终也是为了我们所有人。 注:由于远程录音条件所限,本期节目的音质受限,一部分背景噪音也难以去除,请您谅解。 ▼ 主播 雪扬,悦鑫 ▼ 嘉宾 依诗,飞鱼 ▼ 主要话题 [02:08] 无障碍设计的含义 [05:34] 两位嘉宾接触电子产品的过程 [07:15] 视障者使用手机的主要方式:依靠读屏软件 [10:48] 视障者接触到一个新的手机软件时,需要多少学习时间? [13:25] 从按键手机到触屏手机,对视障者来说有什么样的变化? [18:07] 安卓和苹果,哪个操作系统的无障碍体验更好? [20:46] 现在的各大app的无障碍设计做的足够好吗? [25:47] 在各种生活场景中,视障者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34:20] 无障碍设计对视障者生活的巨大改变 [41:39] 能用、易用、好用,现在的无障碍设计到了哪个层次? [45:18] 这一两年,无障碍设计有何进步? [48:05] 通用 V.S. 专用,视障者更想要怎样的无障碍? [52:29] 互联网产品如何满足视障者的娱乐需要? ▼ 音乐 莫扎特 - D大调小步舞曲 童声合唱 - 爱的人间 ▼ 相关阅读 公众号文章:身处上海的盲人抢不到菜的真相 https://mp.weixin.qq.com/s/tJNzvlrm1o6qT1ac7XOMxw 公众号文章:盲人也能做程序员?深圳这俩哥们教会了我什么叫“硬” https://mp.weixin.qq.com/s/9H2HrQFOrfVBgkUOztZLOA 公众号文章:盲人不需要求助,这才是真正的问题 https://mp.weixin.qq.com/s/3j-UrUe87Zm-1ZPP6L3xHQ ▼ 关于节目 「灰度上线」是一档由清华大学「五道口产品观察」社群制作的播客,源于产品社群,但不止产品。我们希望在播客中以产品视角探讨生活中的各种趣事,用产品思维看世界。
- Vol.16 心理健康日,我们和互联网爱着你
近年来,疫情、经济形势、行业变化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而来自学业、求职,工作等方面的压力更是有增无减,让诸多人的心理状态亮起红灯。所幸,越来越多的心理健康服务正在从线下走到线上,为每个emo的深夜提供了一份触手可得的精神力量。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两位嘉宾:一位是我们的老朋友悦鑫,一位则是来自国内知名心理健康平台壹心理的产品总监老徐。我们将从学生、职场人和互联网从业者的角度出发,一起来探讨:心理健康这个传统的线下服务,是如何一步步互联网化的?在国内与国外,有哪些代表性的互联网产品与服务?作为国内的代表产品,壹心理是如何成长起来的?AI、VR等技术又将与心理健康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5月25日是心理健康日——希望屏幕那头的你,收下这份来自互联网与我们的爱。 ▼ 主播 洁榆 ▼ 嘉宾 老徐,悦鑫 ▼ 主要话题 [03:02] 心理健康:一个越来越大众化的议题 [08:05] 传统心理健康服务,痛点来自于供需双方的“象牙塔” [17:37] 市场发展阶段:国内vs海外 [23:28] 互联网上,你能找到哪几类心理健康服务? [27:47] 壹心理:国内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平台,10年里是如何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34:13] 用户粘性 = 信任关系 + 精细化运营 + UGC + 社群连接 [42:00] PGC生态下,如何持续提供优质的服务与内容? [46:19] 转向线上,反而更能规避潜在风险? [49:04] 2B业务:企业客户有着哪些不一样的服务需求? [51:29] 互联网+心理健康:共同寻找一个更规范化、体系化的未来 [54:17] AI+VR+心理健康,让科技更有温度 [59:59] 节目寄语:心理健康日,世界与我们爱着你 ▼ 音乐 May Be - Yiruma It's Your Day - Yiruma ▼ 制作团队 洁榆、悦鑫、阿喵 ▼ 关于节目 「灰度上线」是一档由清华大学「五道口产品观察」社群制作的播客,源于产品社群,但不止产品。我们希望在播客中以产品视角探讨生活中的各种趣事,用产品思维看世界。
- Vol.15 AR潮玩,用虚拟场景增强现实乐趣
提起潮玩,相信很多人会将其与盲盒,以及盒子中具有鲜明艺术风格的形象相关联。潮玩等同于盲盒吗?它的定义是什么,以及有哪些分类和玩法?AR元素的介入,会对潮玩的设计和体验产生什么影响?用户购买潮玩背后的心理是什么? 本期的嘉宾是 谭歌 Tony 和 悦鑫。Tony 的毕业设计是以酒文化为主题的 AR 潮玩,她会从专业视角谈谈潮玩的发展和现状、如何从 0 到 1 打造一款 AR 潮玩、以及在过程中获得的产品启发。此外,悦鑫和我也会结合消费经历和游戏体验,分享我们对潮玩 + AR 的看法。 ▼ 主播 11 ▼ 嘉宾 Tony, 悦鑫 ▼ 主要话题 [02:45] 潮玩的定义和由来 [07:18] 盲盒和潮玩,谁带火了谁? [10:33] 潮玩的分类和主要玩家 [12:18] 平台玩具,从 PGC 到 UGC [15:23] 线下门店 vs 零售机 [17:38] Tony 毕设的灵感来源 [20:01] AR 元素对潮玩设计的改变 [24:10] 从 0 到 1 做一款潮玩产品 [30:06] 盲盒审美疲劳后,未来可能的创新玩法 [34:40] 如何看待潮玩形态的变化 ▼ 音乐 Rylynn - Andy McKee 再谈记忆(Say it again)- 盘尼西林 ▼ 相关阅读 Tony设计的潮玩形象「酿酒大师」 潮流玩具定义:以成人为主要消费群体,依据当下社会中盛行的观点、想法、态度,融入潮流、绘画、雕塑以及动漫艺术元素,相比传统意义上的玩具具有更加夸张的造型、鲜明的艺术风格以及设计师特有的设计理念或故事。潮流玩具以玩具为载体,揭示时代当下的流行趋势,从而满足消费者精神层面的需求。 ▼ 关于节目 「灰度上线」是一档由清华大学「五道口产品观察」社群制作的播客,源于产品社群,但不止产品。我们希望在播客中以产品视角探讨生活中的各种趣事,用产品思维看世界。
- Vol.14 以书为基因的产品 | 世界读书日特辑(下)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我们为此策划了两期专题节目。上期节目,我们收集了 15 位朋友的推荐书籍,搭建了一座产品人书架。而本期节目,我们想从用户和产品视角,聊聊那些以书为基因的产品。 我们从需求场景出发,探讨了线上线下读书产品的不同功能形态。比如,推荐算法、社交关系、评论评分这些互联网产品特有的机制,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阅读,同时带来了哪些新的问题?在平台主导的评价体系之外,还有哪些线索去发现一本好书?互联网时代,我们的阅读方式又有哪些变与不变?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和我们分享你对读书产品的观察和体验。最后,慰问所有疫情地区的听众朋友们,就算不能外出观赏春天的花朵,也希望大家能从书籍中找到春天般的心境。 ▼ 主播 11 ▼ 嘉宾 周同,Shixian,雪扬 ▼ 主要话题 [04:03] 我们的读书习惯 [07:53] 读书满足的用户需求:实用、娱乐、无用、社交 [14:40] PC时代兴起的网络文学 [24:43] 微信读书在社交属性上的得与失 [32:13] 评分和评论的价值与局限 [39:24] 读者和书的连接是一张网 [44:45] 书店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51:41] 线下阅读和线上阅读的区别 [56:56] 互联网对阅读的影响 ▼ 音乐 Wait Wait Stop Stop - Marius De Vries 宇宙尽头的餐馆 - 仙童 ▼ 相关播客 Vol.13 产品人书架 | 世界读书日特辑(上) ▼ 关于节目 「灰度上线」是一档由清华大学「五道口产品观察」社群制作的播客,源于产品社群,但不止产品。我们希望在播客中以产品视角探讨生活中的各种趣事,用产品思维看世界。
- Vol.13 产品人书架 | 世界读书日特辑(上)
书架是个人思维与视野的外显,每个人在心中都有自己的书架,对于产品人来说,一本好书可以帮助我们更新知识体系,搭建认知框架,指导我们观察和发现世界,甚至可以颠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法。 4 月 23 日是世界读书日,我们在社群内发起了一个「搭建产品人书架」的活动,邀请大家给听众朋友们分享一本对自己做产品很重要的书。 我们共收集了 14 本书,15 份推荐理由,涉及了产品工作方法论、企业与产品成长传记、个人成长与逻辑思维、哲学与思辨等方面,这些书都多多少少对推荐者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影响,也希望它们可以伴你度过一段美妙的时光。 ▼ 策划 悦鑫 ▼ 参与成员 11,船长,启轩,洁榆,适娴,Martin,高远,语琦,李航,肖迪,奕樊,Eric,周同,小鱼 ▼ 书目介绍 产品工作方法论 [01:30] 11 - 俞军产品方法论 [04:34] 船长 - 策略产品经理实践 [09:10] 启轩 - 俞军产品方法论 企业与产品成长传记 [13:51] 洁榆 - 腾讯传 [17:13] 适娴 - No Filter [20:42] Martin - 幕后产品 [23:56] 悦鑫 - 零售的哲学 个人成长与逻辑思维 [27:30] 高远 - 行为经济学 [28:55] 语琦 - 大爆炸式创新 [31:42] 李航 - 从优秀到卓越 [34:31] 肖迪 - 路上观察学入门 [39:07] 奕樊 - 底层逻辑 哲学与思辨 [42:33] Eric - 箭术与禅心 [44:31] 周同 - 悉达多 [46:00] 小鱼 - 有限与无限的游戏 [50:21] 结束语 ▼ 音乐 西雅图阳光-旅行团乐队 希望像星光一样闪烁-文雀乐队 ▼ 关于节目 「灰度上线」是一档由清华大学「五道口产品观察」社群制作的播客,源于产品社群,但不止产品。我们希望在播客中以产品视角探讨生活中的各种趣事,用产品思维看世界。
- Vol.12 互联网与中老年人,如何双向奔赴?
说到互联网,或许我们想到的往往是5G冲浪的年轻一代;然而,还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可能是你的父母,退休在家的爷爷奶奶,校园里的清洁工阿姨,出租车上的老师傅...在过去的数年里,这群中老年人正摸索着、适应着各种全新形态的产品和服务,努力跟上互联网的浪潮。 所幸,不只是中老年人在“适网化”;在疫情后愈发数字化、智能化的社会环境下,互联网也逐渐意识到了“适老化”的重要性,开始推动产品「能用-易用-好用」的系列变革。如何让智能技术、产品和服务更加简单易用?又如何发挥互联网”互联互通“的核心价值,让中老年人生活更好?这一系列的问题,相信都将在这场双向奔赴中逐一得到解答。 本期,我们邀请社团成员玉聪和一硕,想针对互联网与中老年用户这个主题,去聊一聊:在过去数年里,互联网产品对中老年群体带来了什么改变?在当下,互联网产品正在经历怎样的适老化历程?面向未来,互联网将如何更好服务中老年用户群体?也欢迎你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观点。 ▼ 主播 洁榆 ▼ 嘉宾 玉聪,一硕 ▼ 主要话题 [03:32] 为中老年用户画个像 [06:42] 挑战与冲击:中老年人都遇到了哪些问题? [11:07] 从哪些方面,互联网正在让老年人生活更好? [16:45] 互联网产品都是怎么做“关怀版”“长辈版”的? [20:31] 除了UI与交互,还有哪些印象深刻的“适老化”产品功能? [25:38] 银发经济下,看好哪些中老年互联网产品&服务赛道? [29:01] 中老年社交是否是伪需求? [33:45] 做中老年产品,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36:27] 异想天开:想给30年后的自己设计怎样一款产品? [44:07] 总结 ▼ 音乐 North Line - Gin 紫陽花 - Gin ▼ 相关阅读 [长辈版的线上体验该怎么设计?](https://mp.weixin.qq.com/s/gBKWJqmZZb6J11ywjhLRdQ) [一周产品观察 | “网上冲浪”的老年人该何去何从?]( https://mp.weixin.qq.com/s/9sDNv20uuoS696B4IW56GA) ▼ 关于节目 「灰度上线」是一档由清华大学「五道口产品观察」社群制作的播客,源于产品社群,但不止产品。我们希望在播客中以产品视角探讨生活中的各种趣事,用产品思维看世界。
- Vol.11 冬奥背后,科技与浪漫的碰撞之声
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落下帷幕,这届奥运盛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是萌态尽显的冰墩墩、雪容融还是赛场上涌现出的冰雪运动健儿,都在冬奥之外的互联网上持续散发影响力并且和观众们产生了深度的互动。 互联网带给奥运赛事的不仅有科技感,它还点燃了社会各界参与奥运盛会、融入其中的热情,让我们看到了奥运与生活“连接”更多的可能性。互联网之于冬奥,有哪些我们忽略的细节和没能领略的新意?冬奥之后,冰雪运动如何走出赛场,走向未来? 本期,我们邀请到两位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志愿者,分享她们冬奥之旅中生活鲜活的记忆、聊聊普通人在冬奥中发挥的力量以及对冬奥背后的智能“黑科技”的观察。非常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分享你对本届冬奥会&冬残奥会的美妙记忆。 ▼ 主播 悦鑫 ▼ 嘉宾 慧韬,方元 ▼ 主要话题 [02:39] 对冬奥会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06:13] 冬奥会开幕式的变化:浪漫与科技 [11:53] 冬奥&冬残奥吉祥物如何在互联网走红 [15:20] 日本记者大火背后社交媒体的反向议程设置 [21:30] 运动员、解说员从赛场走向互联网 [29:01] 冬奥中普通人的力量 [34:44] 冬奥会赛事转播权&咪咕视频 [42:33] 冬奥背后的智能“黑科技” [44:52] 数字人民币与冬奥闭环内的生活 [48:31] 生活中的冰雪运动 [52:32]后冬奥时代,冰雪运动的热情如何延续 [54:03]未来,冬奥场馆将如何利用 ▼ 音乐 雪花(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主题歌钢琴版)- 柴小C/张帅 Imagine - John Lennon ▼ 相关阅读 [新京报:脚下雪花为什么跟着“和平鸽”跑? 原来是用了实时捕捉技术](http://news.sohu.com/a/520736365_114988) [冰墩墩是怎么走红的?](https://www.sohu.com/a/523403557_313480) [新京报传媒研究:面对冬奥流量,“咪咕视频”们如何突围?](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4440878392930857&wfr=spider&for=pc) [首席数智官:你知道吗,曾经奥运会的夺冠消息,传到其他国家最快需要15天](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4260733571237006&wfr=spider&for=pc) ▼ 关于节目 「灰度上线」是一档由清华大学「五道口产品观察」社群制作的播客,源于产品社群,但不止产品。我们希望在播客中以产品视角探讨生活中的各种趣事,用产品思维看世界。
- Vol.10 在线协同文档,让思想超越载体
文档作为最古老的基础工具,几乎是和个人计算机同时产生与发展,深刻改变了当时人们处理信息的方式。如今随着技术成熟和疫情催化,市场上涌现出许多在线协同文档产品,也有更多人逐渐从本地 Office 向云端迁移。 在线后的文档,绝不仅是 A4 纸到在线面板的变化,它还激发了更多机会和想象——比如河南大雨的“救命文档”、以 Excel 为原型的 SaaS 工具,以及跳出传统文档框架的新一代生产力工具。我们看到,在线协同文档已超越了单一的工具属性,应用场景也不再限于办公,而是更加融入生活,成为思想的载体。 本期,我们邀请社群成团悦鑫和洁榆,聊聊我们的文档进化史,对主要玩家的分析,以及对新玩法的观察和思考。非常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分享你对在线文档的想法。� ▼ 主播 11 ▼ 嘉宾 悦鑫,洁榆 ▼ 主要话题 [02:48] 我们用过的在线文档,以及和传统相比的优劣势 [06:15] 在线文档在国内外的演进 [09:53] 常见玩家的分类和异同 [17:44] 最喜欢的产品和功能 [20:24] 在线文档的新玩法,和被突破的工具属性 [25:22] 为什么这些玩法会发生在文档? [28:33] 那些基于文档创新的新一代生产力工具 [33:57] 未来 Office 会被取代吗? [36:06] 因为简单灵活,所以有很多想象空间 [39:16] 对做产品的启发:用心做,用户能感受到 ▼ 音乐 孤独圆舞曲 - 张尧 纸飞机/Fly Away - 高玮浩 ▼ 相关阅读 提到的产品:飞书、腾讯文档、石墨、WPS、语雀、Google Docs、Miro、Notion、Asana、flomo 灰度上线Vol.3:双十一,吃下我的安利! ▼ 关于节目 「灰度上线」是一档由清华大学「五道口产品观察」社群制作的播客,源于产品社群,但不止产品。我们希望在播客中以产品视角探讨生活中的各种趣事,用产品思维看世界。
- Vol.9 3D建模产品的想象力,和创业背后的关键假设
3D 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已经随处可见,比如我们所熟知的 3D 电影、3D 打印等,然而 3D 内容的创作似乎依然是一项专业而门槛高的工作。市场上有许多创业者试图从各种角度打造相关工具,来降低成本和优化体验。大量的创新与探索下,3D行业的发展到底会走向哪个方向?创业者又该如何通过需求分析,产品设计找到正确的方向? 本期,我们邀请图形起源创始人史海天,分享他作为一个创业产品经理,打造一款 3D 内容的创作工具的经历,以及对行业发展的看法。如果你对 3D 感兴趣,或者也有创业经历,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 ▼ 主播 Shixian,有创业梦想的职业产品经理 ▼ 嘉宾 史海天,图形起源创始人 & 创业产品经理 ▼ 主要话题 [02:32] 图形起源,一款在线协同的3D制作工具 [04:35] 专业&业余,两种不同的用户场景 [07:20] 在线协同,技术创新带来的产品机会 [13:33] 工具之后,3D内容会迎来繁盛吗? [18:36] 回归根本,需求与供给的相互作用 [23:57] 如何面对来自大企业的竞争? [26:28] 创业的风险是需求&供给的验证 [30:14] 创业本质是专业化的创新 [35:53] 3D内容&创作工具的未来展望 [39:47] 事物的发展规律,螺旋式上升 ▼ 音乐 开头:土耳其进行曲 结尾:Paint It Black - The Rolling Stones ▼ 相关阅读 图形起源:成立于2020年底,核心产品是一款面向非专业用户的在线协同3D创作引擎,具有低门槛、在线化、支持多人协同、在线渲染和简单物理引擎等特点,能大大满足用户的社交、创作和休闲需求。 图形起源正在招聘中,欢迎投递产品经理、前后端开发、内容运营&增长等岗位。 公司官网:https://graphorigin.com/ 内测链接:https://webuild.fun/login/ ▼ 关于节目 「灰度上线」是一档由清华大学「五道口产品观察」社群制作的播客,源于产品社群,但不止产品。我们希望在播客中以产品视角探讨生活中的各种趣事,用产品思维看世界。
- Vol.8 春节和互联网,如何为彼此创造价值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改写了我们过春节的习俗。从2014年微信红包诞生开始,每年都会有新的互联网玩家和玩法出现,我们过年的方式也从一家人围炉看春晚和走亲戚,逐渐转变为各自低头抢红包、发祝福、刷槽点。技术和商业是这背后主要的驱动力,但终究还是要回归人们对于春节最原始的需求上。 本期,我们请来社群现任会长*语琦*和副会长*王可*,聊聊春节期间的互联网产品,背后的规律和共性,以及我们对于二者关系的思考。也希望大家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分享你在春节期间的产品观察和思考。 ▼ 主播 11,清华经管商务分析,春节也要营业的产品观察爱好者 ▼ 嘉宾 语琦,清华全球创新学院,不懂心理学的设计师不是好产品经理 王可,清华全球创新学院,新兴产品探险家 ▼ 主要话题 [03:36] 春节快问快答 [06:15] 互联网和春节的结合是相互促进的过程 [11:20] 从商业和传播学视角,看平台为何重视春晚 [19:28] 从红包封面,看微信背后的产品观 [35:28] 支付宝集五福的变与不变 [38:32] 种草社区小红书的潮流玩法 [40:44] 产品设计和用户心理上的共性 [43:50] 我们眼中春节发生了哪些变化 [47:12] 家庭中不同代际对互联网的使用习惯差异 [49:40] 如何看待互联网和春节的关系 [55:54] One More Thing: 北京春节好去处 ▼ 音乐 开头:烟与花 - 孝淑 中间:爆竹声中一岁除 - 孟鹤堂、周九良 结尾:春节 - Summer Sunshine ▼ 相关阅读 推荐的景点:黑龙潭冰瀑、什刹海、前门 [一周产品观察| 微信红包封面,你到人均数量了吗?](https://mp.weixin.qq.com/s/3_1jaHOJeBogCYRg7-7Y4g) ▼ 关于节目 「灰度上线」是一档由清华大学「五道口产品观察」社群制作的播客,源于产品社群,但不止产品。我们希望在播客中以产品视角探讨生活中的各种趣事,用产品思维看世界。
- Vol.7 短视频的历史、颠覆与规律
短视频从 2016 年开始走入大众视野,在 2020 年超过即时通讯成为用户时长第一的应用类型,我们已逐渐习惯其作为一种主流的信息载体和沟通媒介。但当我们在刷短视频时,是否思考过这短短十几秒的视频内容是如何一个新兴媒介,逐步发展成为如今连接用户-创作者-商家、创造万亿价值的商业帝国的?为什么有些玩家消失了,有些却活了下来?抖音和快手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应当如何评价短视频的社会价值? 本期,Shixian 会主要站在行业视角,回顾短视频行业的发展历史,分析主要玩家的定位和成败,以及从中总结出来的规律和获得的启发。欢迎收听! ▼ 主持 11,对短视频发展史感兴趣的普通用户 ▼ 嘉宾 Shixian,短视频的日活用户&从业者 ▼ 主要话题 [3:57] 短视频行业的涌现 [6:33] 14~16 年,创新探索时期 [10:20] 16~18年,社区型产品成为主导设计 [16:09] 18 年至今,形成多边平台型产品 [18:21] 短视频的颠覆之处 [22:11] 从美拍/小咖秀/微视的失败中总结规律 [25:31] 抖音vs快手,根源在于定位不同 [35:19] 微信视频号也许没那么颠覆 [42:43] 短视频带给我们的启示 [48:19] 如何评价短视频的社会价值 ▼ 音乐 片头:Waltz for Zizi - 菅野よう子 片尾:Sleeping In (Acoustic) - Phil Good ▼ 相关链接 Vol.1 如何像打造产品一样打造社群 Vol.4 他乡的咸鸭蛋,我实在是瞧不上 ▼ 关于节目 「灰度上线」是一档由清华大学「五道口产品观察」社群制作的播客,源于产品社群,但不止产品。我们希望在播客中以产品视角探讨生活中的各种趣事,用产品思维看世界。
- Vol.6 智能音箱,巨头们的硬件产品游戏
2016年,苹果公司推出了第一代 AirPods,「无线智能耳机」的概念开始被大众所接受,硬件层面上的操作简化和体验提升也很大程度推动了在线音频内容的快速增长。本期,我们会围绕与声音相关的智能硬件,聊聊它们的发展过程,以及如何影响着用户体验和生活方式。 这次的嘉宾为世玮哥和康康,他们是小爱同学团队的早期成员,在智能音箱和智能语音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我们从智能音箱的发展历史和商业模式出发,并由此发散到对更多「声音+硬件产品」的思考。 这次讨论也给我们提供了更深层次的视角,比如从「管道型」和「商品型」的角度去思考产品背后的模式,从声音的个人和公共属性去理解为何不同场景需要不同的设备。欢迎收听! ▼ 主持 11,即将入坑的硬件产品小白 ▼ 嘉宾 世玮 & 康康,讯飞智影团队PM ▼ 主要话题 [03:15] 智能音箱发展史 [07:18] 小爱/小度/天猫精灵,三个头部玩家有何区别 [09:24] 100元以内的智能音箱能挣钱吗? [13:20] 管道型产品 vs 商品型产品 [16:51] 为什么智能音箱是巨头的游戏? [20:04] 从唤醒到回应的实现过程 [24:41] 智能语音+硬件的应用场景 [31:23] 声音的个人属性和公共属性如何影响产品设计 [34:31] 音频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 音乐 开头:Fly Me to the Moon 结尾:光 - 小冰 ▼ 关于节目 「灰度上线」是一档由清华大学「五道口产品观察」社群制作的播客,源于产品社群,但不止产品。我们希望在播客中以产品视角探讨生活中的各种趣事,用产品思维看世界。
- Vol.5 创作者经济:个体的写作、创业与选择
「创作者经济」是围绕内容创作者所衍生出来的一系列产品和服务,使得个体能够通过其创造力获得收入。这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从博客时代的 UGC、到社交媒体上的 KOL、再到当下去平台化的独立创作,创作者经济其实是与web 2.0 同步产生与发展的,个体的创造力在被不断放大。 这次我们邀请社群成员阿山,他是公众号「牛村木木山」的作者,最近选择从微信毕业并加入创业公司「正常工场」,提供面向创作者的SaaS工具,因此有着创作者和从业者的双重身份。同时,11作为业余爱好者也化身为嘉宾参与讨论。 本期我们讨论的话题有:作为创作者的契机和动力、对创作者经济现状和趋势的拆解,以及如何在新经济的创业浪潮中找到核心竞争力。欢迎收听! ▼ 主持 chiyuan,有创作冲动的产品观察者 ▼ 嘉宾 阿山,半月更公众号主,关注创作者的创业者 11,播客和 Newsletter 的重度爱好者 ▼ 主要话题 [03:40] 写作的契机和动力 [08:38] 公众号后台的留言很像书信时代的笔友 [12:35] 写作的意义:对内稳定心神,对外建立联结 [20:00] 创作者经济并不新,而是与web2.0同步产生与发展 [23:30] 创作者经济崛起,是抓住了哪些市场空白? [37:17] 工具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43:17] 选择的核心是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 相关资料 阿山的公众号:牛村木木山 Wait But Why:Elon Musk 最喜欢的博客网站,主编为Tim Urban,有超过 60w 份邮件订阅 https://waitbutwhy.com/ 逆流 Upstream 对中国创作者经济的深度分析 https://zhiy.cc/letter/1258 11的 Newsletter:https://yiyi11.zhubai.love/ 阿山所在创业公司「正常工场 Normal Works」官网:https://normal.works/ ▼ 音乐 BOY(国王排名OP)- King Gnu Oz.(国王排名ED)- yama ▼ 关于节目 「灰度上线」是一档由清华大学「五道口产品观察」社群制作的播客,源于产品社群,但不止产品。我们希望在播客中以产品视角探讨生活中的各种趣事,用产品思维看世界。
- Vol.4 他乡的咸鸭蛋,我实在是瞧不上
上海没有小笼包?牛排只能奇数熟?兰州外无兰州牛肉面?这些奇奇怪怪的「原教旨主义」让我们开始思考美食的「标准化」和「多样性」之间的关系,以及背后所反映出的超过食物本身的情感和精神诉求——比如标准化的火锅能满足社交需求,而个性化的私房菜能带来精神愉悦。 同时,身处数字化时代,无论食客还是商家都更加依赖线上渠道去找到彼此。如果将美食比作产品的话,我们会发现其所要解决的用户需求和满足需求的手段都发生了改变。美食的变迁就像产品的迭代,我们可以保留自己心中那份“理想主义”,但也应该包容地接纳和辩证地看待,这样才能更好地体验美食带给我们的幸福感。 本期,我们邀请到了社群核心成员的jialiang和shixian,从文化、商业和产品视角讨聊聊美食的标准化和多样性,以及如何看待数字化对美食的改造。喜欢吃火锅、面条、沙县小吃、私房菜和麦当劳的吃货朋友们,不要错过哇! ▼ 成员 11,不挑食爱吃蔬菜的普通吃货 Jialiang,不油腻也不硬核的日常吃货 Shixian,吃啥都香的热情吃货 ▼ 主要话题 [03:36] 美食中的「原教旨主义」 [08:58] 为何国内餐饮标准化程度,比我们想象中低 [11:16] 不同地区的火锅,吃起来真的会有很大不同吗? [14:13] 火锅的优势,在于能用标准化的供给满足多样性的需求 [20:34] 江浙面为何没有出圈?可能是太清淡的锅 [24:27] 私房菜为我们带来的精神愉悦 [28:48]「好的产品」和「成功的产品」是两回事 [35:00] 餐饮大厂麦当劳:明确核心功能,找准商业模式 [40:15] 颜值系餐厅背后,反映了美食需求和营销方式的变化 [45:42] 辩证看待信息技术对于美食的改造 [48:56] One More Thing: 美食相关的推荐 ▼ 相关资料 1. [Vol.1 如何像打造产品一样打造社群 - 灰度上线](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15ff00af3c2dce95e74cead) 2. [小样的newsletter《1000小食报》](https://young.zhubai.love/) 3. 《鱼翅与花椒》,扶霞·邓洛普 4. 《一食一味》,汪曾祺 5. [《2021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https://mp.weixin.qq.com/s/lXG1u6ji9bLn93lCJzq-MA) 6. 《大创业家 The Founder》,麦当劳商业史 ▼ 音乐 李安《饮食男女》开头cut - 爸爸的厨房 《人生一串》主题曲 - 如去年一样伤悲 - 旧北乐队 ▼ 关于节目 「灰度上线」是一档由清华大学「五道口产品观察」社群制作的播客,源于产品社群,但不止产品。我们希望在播客中以产品视角探讨生活中的各种趣事,用产品思维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