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2 对话秦兰珺:研究完PPT后,我跟它握手言和

No.12 对话秦兰珺:研究完PPT后,我跟它握手言和

57分钟 ·
播放数3675
·
评论数61

本期是半场吐槽大会。我邀请到一位个人非常喜欢的研究者,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秦兰珺老师,来聊聊生活里的ppt、word和excel。

秦老师是做大众软件研究的,她在书里对办公软件的批判常让我感同身受。这些发明之初为了辅助人类的工具,是否正在渐渐反客为主,“支配”起我们的生活呢?比如大学老师每天像制表工一样在填表……

但后来话题歪到了《金瓶梅》,写网文,甚至微短剧的生产。我们发现,对科技工具和通俗文化的态度,可能都是个“质疑 理解 成为”的过程——就像这期的吐槽与批判,绝不是为了打倒它们,而是更轻松地共生。

【一本小董点赞的好书】

《编码日常 : 大众软件批判》 / 秦兰珺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2023

【本期主播】

董晨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

秦兰珺,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shownotes】

00:10 开幕紧张 太紧张了

02:23 不研究德勒兹了,要研究点和生活相关的

04:37 成为甲方后,我开始讨厌ppt了

08:23 ppt把我们的思维拉直了

09:22 Prezi,一款比ppt还炫酷的演示文稿工具

11:34 小时候打灯的幻灯片和现在的ppt是两个事

13:17 “您先表个态,您喜欢Word吗?”“我只能喜欢它……”

14:25 这款工具操作太简单了,让(逼)我们写出了更多的东西

18:31 情感世界的大门,被Word关闭了

23:17 书写和口语,两个时代的东西

26:36 网文写作插件神器(开始跑题)

28:07 看《金瓶梅》和看网文,差不多的

29:54 旁观了网剧的生产,我大为震撼(又开始跑题)

33:42 软件的自动化,还不是为了匹配我们的欲望?

34:58 微短剧的崛起,我们该担心吗?

40:09 其实表格它挺无辜的

42:20 其他没跟上,表格先出来

43:57 3个部门让我填3次表,怎么和内心和解

45:29 有一次,我不得不用ppt打败ppt

49:56 批判完ppt,我的ppt制作水平大飞跃

51:13 普通人能和技术共存吗?(也说技术反哺)

55:06 活得轻松点

【背景音乐】

Em Beihold - Numb Little Bug

岩田恭明 - 馬宿

| 本档播客由三联中读APP出品 |

编辑/小杨,音频剪辑/译丹

《董晨宇·我有一个朋友》是董晨宇×三联中读独家合作的原创播客,你可以通过以下平台收听这档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苹果播客 | 豆瓣

兄弟播客:

Talk三联 | 中场时间 |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关于三联中读:

App / 三联中读 | 官网 / 三联生活周刊

微信公众号 / 三联中读 | 微博 / @三联中读 | 小红书 / 三联中读

商务合作:

zhongdu@lifeweek.com.cn

展开Show Notes
成寐
成寐
2024.4.03
批判大众软件,应该也是一种“审视”。通过对大众软件的祛魅,让它不再神秘。哪怕我们要继续依赖它,但至少思维已经发生了变化,从盲目到清醒。
董晨宇
:
完全认同
兰珺:认同+1
Sweetwow
Sweetwow
2024.4.05
秦老师关于短剧的观点让我很受启发,曾经我也是短剧爱好者,一刷就停不下来,甚至写文章批判短剧。但不得不承认短剧并不是简单的压缩,甚至是一种对注水长剧集的反叛,符合当下流行文化的需求,它拥有自己的运作生态,可能现在还没有成熟,存在很多问题,但全盘否定或避之不及亦不是可取的态度。新事物、新技术的出现,摸清适用边界比征服技术本身更有价值,媒介素养的行成也是个人媒介边界的探索过程。
48:10 播客以一种“中间者”的方式存在,它没有纯视频媒介带来的感官刺激和娱乐,也并非知识付费的高密度专业化知识,它以中间态的方式,兼具知识获取、娱乐陪伴,像一条声音河流静静流淌在人们生活中。
小许许
小许许
2024.4.03
38:03 我有一个朋友挤无花果奶拍视频赚了钱,当然是好事。但不能因为这就全全肯定短视频。那些热网短局我看过几个,只能呵呵。大多时候短视频真的聒噪又套路。特别还有轮流莫名其妙火起来的“草根”网红、网红城市美食、裁缝红歌、时不时轮流的无差别的各种品牌、品类批判、哄骗式带货、直播。董老师不要反思。请继续客观精英凝视。
兰珺:很有道理,但也因该有新的可能
小许许:我觉得ppt 是我们的电脑工具,但是手机短视频是别人的工具,通过它来引导情绪。比如最近的一夜间的淀粉肠、矿泉水事件等等。就挺无语的。您说的新的可能,好的一面我生活中也有一些体现,比如各种生活妙招教程呀、各种攻略呀,同学直个播呀等等。但权衡利弊还是觉得……
记观点:PPT在空间上的线形排布,也塑造了使用者和观者线性的思维
短剧想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密集地戳人爽点,必然是要依靠套路,搞那种模块化叙事的,因为它根本没时间铺垫。短剧情节和情节之间几乎是跳跃性的,感觉是ppt视频版:播放爽点一 ok 播放爽点二。我之前也是短剧守旧派,直到有一天我学了一天政府文件,头晕眼花,睡前想看点什么,真的就是文化体力耗尽,只想看点无脑爽的…质疑理解成为…
董晨宇
:
我也觉得还挺好看的
55:05 八卦也是一种社交货币
兰珺:女性之间的社交货币是吐槽老公
47:43 播客是完美的家务伴侣!
兰珺:我是睡觉陪伴
47:50城市化的发展以及相对封闭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加速了原子化个人的形成,所以我们需要通过播客获得陪伴和慰藉🥺
52:32 啊真的是这样!奇怪的假新闻、婆媳矛盾短视频、不知道靠不靠谱的养生知识,某种程度上就是老年人的社交资本,我姥姥和她的朋友们都爱看(虽然我一度试图趁我姥姥睡觉把她手机里婆媳矛盾的视频都点“不喜欢”……那玩意太破坏家庭和谐了😑
兰珺:都是泪
xu_f4nK
xu_f4nK
2024.4.04
我和主播意见不太一样,我不认为工具有那么大的能量,能够限制了人的思维方式,能够改变人的行为习惯等等等等。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是很难改变的。仅仅依赖几个工具就让一个人变得简单化变得不那么理性了?未免想太多了。以前的人没有这些工具,难道他们就必然更复杂更理性更优秀?只是工具而已,想太多有点无病呻吟之嫌疑。
兰珺:虽然太阳底下无新事,但是工具和时代确实会加剧一些老问题。
xu_f4nK:我认为所谓“加剧”那么一点点实属应当忽略不计
微Flora
微Flora
2024.4.04
如今接触和使用的大部分是电子产品里的文本。早年名作家的手稿可以收藏、拍卖、展览,如今的写作者们呢?想象一下,关于某个名作家的展览,展品是他/她当年用的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
兰珺:外加脑机接口……
结尾的音乐仿佛让我晒到了海拉鲁大陆的太阳,吹到了草原上的风
唐田Erika
唐田Erika
2024.4.03
48:10 为了在地铁上听播客我还专门买了降噪耳机
应该没人会喜欢做屁屁踢吧🥲
来啦!
七个梦
七个梦
2024.4.03
假期愉快
这个更新时间?🍉
HD987341y
HD987341y
2024.4.13
09:15 是什么软件呀
魄魂锋刃:prezi
锥锥
锥锥
2024.4.04
太短了 可以聊得再长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