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06 比山更高: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简介 在「追求成功」与「按部就班」的人生轨道上,我们是否忽略了生命更本质的体验?本期播客,小鱼干与马努以《比山更高》中“自由之魂”章节为引,探讨登山背后的自由哲学、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以及如何在世俗框架下追寻内心的真实渴望。从高考状元转型自由登山者的严冬冬,到北大攀岩者的觉醒故事,再到主播亲身经历的徒步体验,我们试图探讨:当“活着”变成一种热烈的体验,而非按部就班的程序,生命会如何生长? 📌时间戳 00:02:57 - 阿式攀登 vs 喜马拉雅式攀登 00:07:18 - 高考状元、清华学子身份背后的虚无感,如何在雪山中找到生命的意义? 00:16:21 - 为什么山野中的人不问年龄、学历?当现实议题退场,理想主义如何生长? 00:26:47 - 理想 vs 现实:谋生与热爱的博弈 00:48:41 - 死亡与存在:登山者的终极命题 📕本期资源推荐 * 《比山更高》 - 宋明蔚 🎵音乐 * idokay - The Very First Moment 📮找到小鱼干 * 邮箱:yokiislucky@163.com * 小红书:小鱼干Yoki * B站:小鱼干Yoki
- 005 自由就是被人讨厌:拥有被讨厌的勇气是选择爱一个人的前提条件
🗒️简介 小鱼干与马努(同为复旦博士生)围绕《被讨厌的勇气》展开对谈。从阿德勒心理学视角探讨“改变的可能性”“自由的定义”“课题分离”等话题,结合个人成长、亲密关系中的真实故事,反思如何在人际关系中摆脱认可欲求、找到幸福与自我价值。 📌时间戳 00:03:25 - 阿德勒心理学 vs 弗洛伊德 * 弗洛伊德“原因论” vs 阿德勒“目的论”:过去如何影响现在? * 讨论:原生家庭的限制与主观能动性的力量 00:09:46 - 改变的可能性 * 如何在“无法选择的前提”中创造? * 限制激发创造力 00:12:42 - 重构现实叙事的力量 * 如何用积极叙事化解情绪? * 看见他人行为背后的复杂动机 00:31:18 - 自由:不再寻求认可 * 康德哲学中的“自由”与道德律令 * 警惕“假性人品”:为获得认可而活 vs 发自本心的行动 00:52:16 - 人际关系:课题分离与共同体 * 允许他人“做自己”,即使对方可能受苦? * 爱的本质:“如其所示地爱ta”,而非改造对方 00:57:00 - 幸福关系的终点:共同体感 * 我和你如何建立共同体:从“自我执着”到“关心他人” * 爱是选择,而非执着 📕本期资源推荐 书籍: * 《被讨厌的勇气》 - 岸见一郎、古贺史健 * 《月亮与六便士》 - 威廉·萨默赛特·毛姆 * 《清醒地活》 - 迈克·A.辛格 * 《点亮自性之光》 - 克里希那穆提 🎵音乐 * idokay - The Very First Moment 📮找到小鱼干 * 邮箱:yokiislucky@163.com * 小红书:小鱼干Yoki * B站:小鱼干Yoki
- 004 读博苦还是工作苦?读博防崩溃指南
🗒️简介 在本期播客中,我结合自己的读博经历,聊了聊读博的痛苦,并尝试将其与工作的痛苦(如体制内和大厂的压力)进行对比。通过剖析这些痛苦的来源,分享了如何更好地与痛苦共处的心得,希望能为正在读博或考虑读博的朋友提供一些心理预期和帮助。 📌时间戳 01:23 - 本期灵感来源:一篇“小红书”笔记引发的思考——读博和工作的痛苦有什么不同? 02:13 - 读博的痛苦:从无意义感、自我否定到孤独、同辈压力。 16:18 - 读博 vs 工作:用三本书解读三种痛苦 * 读博 → 加缪《西西弗斯神话》:巨石反复滚落(实验失败/论文被拒) * 体制内 → 格雷伯《毫无意义的工作》:「狗屁工作」重灾区 * 大厂 → 韩炳哲《倦怠社会》: 自我剥削巅峰 26:30 - 痛苦的根源:异化劳动 35:48 - 如何化解痛苦?分享个人经验 * 培养长期滋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如健身、阅读、徒步)。 * 建立生活的仪式感,做一些让自己开心的小事(如吃好吃的、记录生活)。 * 练习正念,观察情绪而不被其掌控。 44:49 - 快乐是一种能力:如何选择快乐并与痛苦共处? 45:42 - 互动环节:欢迎分享你的读博/工作痛苦以及应对方式! 📕本期资源推荐 书籍: * 《西西弗神话》- 阿尔贝·加缪 * 《毫无意义的工作》- 大卫·格雷伯 * 《倦怠社会》- 韩炳哲 * 《清醒地活》- 迈克尔·辛格 * 《被讨厌的勇气》 - 岸见一郎、古贺史健 文章: * 死硬理工男关于正念冥想的半年感想 🎵音乐 * idokay - The Very First Moment 📮找到小鱼干 * 邮箱:yokiislucky@163.com * 小红书:小鱼干Yoki * B站:小鱼干Yoki
- 003 独处是灵魂的健身房,阅读是自我的增肌粉
🗒️简介 小鱼干和好友在家中开启一场关于「独处与自我认识」的对话。两人同为内向者(I人),分享独处为何成为我们探索自我的重要方式。 📌时间戳 00:01:22 - 独处:一场向内求索的旅程 * 为什么喜欢独处?物理孤独 vs. 精神丰盈的悖论。 * 独处时的「心流状态」:平静、自由与安全感的来源。 * 社交电量告急的日常:如何用独处为疲惫的社交生活“充电”? 00:06:28 - 阅读:在文字中与自我重逢 * 独处与阅读的共生关系:为什么碎片化时间读不进书? * 经典文学 vs. 理论书籍:故事如何比道理更“治愈人生”? * 推荐书单:《卡拉马佐夫兄弟》《红楼梦》《西西弗斯神话》——那些重塑心灵的精神压舱石。 00:15:17 - 自我认识的觉醒时刻 * 小鱼干的“上帝视角”:高中时如何用虚构对话化解学业压力? * 好友的“课题分离”实践:从对抗外界到与自我和解的成长阵痛。 * 痛苦的意义:当无力感成为重建自我的契机。 00:35:36 - 渺小与宏大:一场心灵的辩证游戏 * 自然徒步中的顿悟:宇宙浩瀚如何让人放下执念? * “纯真的心不受伤害”:克里希那穆提的哲学启示录。 * 我们最终对抗的,或许只是自己的影子。 00:51:46 -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自我认识」故事: * 独处时,你如何与自己对话? * 哪本书曾像压舱石般稳住你的人生? 📕本期资源推荐 书籍: * 《卡拉马佐夫兄弟》- 陀思妥耶夫斯基 * 《红楼梦》- 曹雪芹 * 《西西弗神话》- 阿尔贝·加缪 * 《被讨厌的勇气》 - 岸见一郎、古贺史健 * 《自控力》 - 凯利·麦格尼格尔 * 《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 - 凯利·麦格尼格尔 * 《点亮自性之光》 - 克里希那穆提 * 《臣服实验》- 迈克·A.辛格 🎵音乐 * idokay - The Very First Moment 📮找到小鱼干 * 邮箱:yokiislucky@163.com * 小红书:小鱼干Yoki * B站:小鱼干Yoki
- 002 聊聊那些不舒服的夸奖,以及如何真诚地赞美
🗒️简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用表扬来传递善意,但你是否也曾因为一句表扬感到不适?这期播客中,我从一段让我感到不舒服的夸奖出发,结合阿德勒心理学的视角,探讨表扬为何可能暗含权力关系、引发竞争与焦虑,并分享如何给予真正让人感到被看见和接纳的赞美。 📌时间戳 00:03:08 - 阿德勒心理学为何批判表扬教育? * 表扬背后的权力结构:表扬是否暗含“上对下”的纵向关系? * 表扬如何削弱内在动机,制造优越感与竞争? 00:11:12 - 表扬与优绩主义:它们的相似性与问题 * 优绩主义如何强化外部评价,忽视内在价值? * 为什么优绩主义容易导致焦虑、竞争与精英主义? 00:21:22 - 真实案例:表扬为何让我们感到不舒服? * 父母的表扬:当父母只看到孩子的功能价值 * 伴侣的夸奖:为何“自律”让我感到压力? * 同龄女生的夸奖:表扬背后的比较与焦虑 00:39:28 - 如何区分纵向表扬与横向欣赏? * 动机:是为了操控还是表达真诚的共情? * 语气:评价性语言 vs. 描述性语言 * 感受:被定义还是被认可? 00:44:31 - 健康的亲密关系:如何避免操控与条件性赞美? * 表扬背后的隐形控制:为何这种方式不可取? * 健康亲密关系的核心:从零出发,感谢对方的存在本身 00:49:01 - 结语:用阿德勒心理学重新思考表扬与爱 * 摆脱外部评价的束缚,学会真正的欣赏与感谢 * 爱的本质:像做加法一样去感谢对方的存在 📕本期资源推荐 书籍: * 《被讨厌的勇气》 - 岸见一郎、古贺史健 * 《幸福的勇气》 - 岸见一郎、古贺史健 * 《当我遇见一个人》 - 李雪 * 《精英的傲慢》- 迈克尔·桑德尔 🎵音乐 * idokay - The Very First Moment 📮找到小鱼干 * 邮箱:yokiislucky@163.com * 小红书:小鱼干Yoki * B站:小鱼干Yoki
- 000 打开后窗intro
00:00:24 为什么开这档播客 00:05:01 介绍自己和播客内容 00:07:07 播客为什么叫“打开后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