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21|乡土中国:走进乡村,走出田园牧歌式的异邦东腔西调

Vol.121|乡土中国:走进乡村,走出田园牧歌式的异邦

34分钟 ·
播放数22622
·
评论数116

对于乡村,久居城市的人似乎总有一种诗意的乌托邦式的想象——江南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关中有“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用现代一点的说法则是“人,应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自嘲被困于水泥森林的人们还会向往村庄中简单的日常。田园牧歌,朝作暮息,温情脉脉,怡然自乐。

只是真实的乡村并非如人所愿的世外桃源,更不是知识分子们田园诗一般的想象。我们常常生活在观念的迷障里,却失去了在身体意义上对于这个世界的感受力。今天的节目中,作为社会学学者的孟庆延老师将与我们分享他个人印象最深刻的几次田野调查经历,聊聊他对中国乡村的感受与理解。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孟庆延(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收听指南】

01:23 城乡关系的话题热度在下降

04:20 印象深刻的田野:河北、江西

05:10 裹着青皮的山核桃与不好看的插秧机

11:52 温情的本质,是真实的相处

15:00 城市为主,是现代发展的非意图后果

17:48 空心的本质,是内在性关系的消退

19:36 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双重认同困境

20:20 农民上楼之后,城镇化带来的冲击

22:05 今天有一种把乡村乌托邦化的趋势

26:00 例:西北地区的一个实体化村庄

30:00 现代化的核心其实是人的现代化

31:30 理解这个世界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工具箱】

01 《乡土中国》是当代社会学家费孝通创作的研究中国农村的社会学著作,探讨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等话题,是学界共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02 《洁净与危险:对污染和禁忌观念的分析》是一本人类学名著。英国人类学家玛丽·道格拉斯从圣经和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洁净”与“肮脏”的理解入手,利用象征分析手法剖析人类的思维特点,并关注象征秩序与社会秩序的对应。在各社会文化系统中,洁净与污秽是属于更大的分类系统中的一部分。污秽是社会规范和秩序的违背,而污秽意味着危险,危险就是跨越不该跨越的界限而造成的恐惧。而脏(危险)的清除,即禁忌的产生、仪式的举行、犯罪的惩罚,是重新确立原有秩序、维系社会规范的手段。

03 《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发生和心理发生的研究》是德国社会学家诺贝特·埃利亚斯的成名之作。我们习惯把文明看成一种摆在我们面前的现成财富,但在埃利亚斯看来,“文明的表现”绝非天然如此,文明是一种过程,是历经数百年逐步演变的结果,是心理逐步积淀规范的结果。传统社会学把人和社会看成是两个各自独立的实体,而作者推翻了这种两分法,提出两者不可分割,正是宏观的社会和微观的人之间的互动激荡形成了个人、国家乃至社会的整个文明的进程轨迹。

04 《城市:有关城市环境中人类行为研究的建议》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E·帕克的代表作之一。帕克从新闻媒介、商业活动、行政管理三个方面为城市下定义,认为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方式。他对城市的研究主要包括人口、邻里关系、职业三个方面,并根据社会成员行为上相互作用的方式,把社会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竞争、冲突、调节、同化。

05 《中国乡约制度》是研究乡村组织和自治习俗的代表性著作,社会学家杨开道从北宋吕氏乡约开始,详细分析了明清以来中国农村社会组织的基本形式。杨开道先生撰写此书之际,正值民国时期自治运动高潮,但作者并未沉溺于对自治和民主精神的迷恋,而是立足乡土社会,指出自治组织必须自动发起、自行组织,否则难免沦为旧时保甲等行政机构。农村自治将是国家构成的条件。

06 《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是一本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专著,是根据对中国东部,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费孝通特别强调文化传统和社会结构对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离土不离乡的“内发型发展”模式。在他看来,小城镇起到蓄水池的作用,推进乡村工业化,发展小城镇建设,是实现农村地区内发型发展的一条重要思路,同时也是将农民从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的根本途径。

【往期回顾】

Vol.63丨精神鸦片:究竟哪些东西在“毁掉下一代”?

Vol.65丨算法系统:人类终将陷入自己理性的牢笼

Vol.68丨全景敞视:当我们一起步入“楚门的世界”

Vol.70丨城市竞争:抢人大战除了抢人,还在抢什么?

Vol.73丨跟风旅游:一生有多少“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

Vol.76丨颜值正义:一场多数人对多数人的“暴政”

Vol.80丨制造需要:在消费主义与反消费主义之间

Vol.89丨社会病理学:社会有病,我们有药吗?(番外)

Vol.92丨象牙之塔:现代大学正在缓慢死亡吗?

Vol.95丨老龄社会:你真的了解过你的父母吗?

Vol.108|精神危机:现代生活的意义,究竟去哪儿了?

Vol.114|集体怀旧:一场关于“过去”的浪漫想象?

Vol.117|网络戾气:短链条理性+长链条情绪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展开Show Notes
鱼见缸
鱼见缸
2022.10.09
可听以乡土中国为主题的播客:团力结构
BrightLin
BrightLin
2022.10.09
03:47 我倒是觉得信息技术的发达,带来了更大的数字鸿沟
wekind:感觉这也是个特别重要的话题
BrightLin:yep
14:14 「每次高铁慢慢驶入南京南站的时候,我会特别明确的觉得我好像回家了,因为我总觉得南大的本科生活是我的第二故乡,这是我个人的体验」
魍鬻閮
魍鬻閮
2022.10.10
20:02 “留不在城市,又回不到乡村” 身处两套社会规则之中,又同时在两个社会的边缘,看似是身份的重叠,其实是“赤裸”的毫无归属。
王哈罗
王哈罗
2022.10.09
温情是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真实的相处
微子_cbd2
微子_cbd2
2022.10.09
1.温情和界限感如何平衡,这是个软性的问题;
2.乡村如何办优质或者特色教育,以此吸引人,留住人;
3.乡村就地工业化也是需要因地制宜思考的;

最后对于以上的思考,乡村振兴,需要引进一些对乡村有感情,有能力,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来设计乡村,当地的政府给予一些支持引导,最后大的规划下,需要多少资金,需要多长时间可以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现代化农村;
ps:如何让一些当下有发展潜力的北方乡村,设计人、行动、参与人,去南方去考察学习(苏锡常,江南)样板的打造思路,经营思路!最后借鉴经验,落地自己的经营想法;
乡村的孩子现在绝大多数都在城里买房了,那再过几十年,老人逐渐不在了,就只能剩空村了;乡村振兴的落地还要从发展乡村企业来进行,不单只是给村里修个房子,刷个白墙,修个水泥路;
BoysSan
BoysSan
2022.10.09
很有感触的一期节目,而我也感受到了,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自下而上涌现,而不是自上而下某些人或者阶层他们自认为是对的。
Rubbby
Rubbby
2022.10.12
太精彩了,老师对于事件本质的提问太直击灵魂单刀直入了,感觉到思维被洗刷了。也无意中解答了我的许多生活感知上的困惑!感谢分享!!!
furusato
furusato
2022.10.10
回不去的乡村太给人以苦楚了。城市人群关系的冷漠,逃离去农村生活一周便更加心灰意冷。似乎因为进步与落后的相对观,本能地很排斥一些愚昧无知的观念和不讲卫生的陋习,怎么也说服不了自己接受,即使是亲人。
孟老师 口若悬河!超赞!
王誉飞:我都听不懂你这是反串还是对成语的误解
来碗小米粥:說起話來像瀑布一樣滔滔不絕,比喻能言善辯。#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 「口若懸河」原作「懸河寫水」。晉朝的郭象是玄學的集大成者,喜好《老》、《莊》,十分有才學,能言善辯,口齒伶俐,曾為《莊子》作注,流傳於後世。在《世說新語.賞譽》中,記載一段太尉王衍對郭象的評語,他說:「郭象說話議論時,就像山上直瀉而下的瀑布,源源不絕的灌注而下,好像永遠不會枯竭的樣子。」後來「口若懸河」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說話滔滔不絕,能言善辯。出現「口若懸河」的書證如宋.趙蕃〈贈耆英見過〉詩四首之一:「髯曾暇能過我,誦詩口若懸河。」 看懂释义了,不用谢我帮你查词典。 别再回复我任何消息就行——很膈应。 我谢谢你。
fayebelieve
fayebelieve
2022.10.09
21:34 要能看到原生态的景致,还要有方便的基础设施。长在都市的人就是把乡村看成是精神原乡。既然是精神上的,就有一种绝对理想化的需求,既要也要还要。
17:23 所以我们看《请回答1988》中的温情情节能哭成狗
nalanjhj
nalanjhj
2022.10.12
31:41 理智审慎清明地去理解这个世界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HD109821j
HD109821j
2022.10.11
孟老师的唐山话讲得真地道。期待山河纪哪期也能讲讲河北,讲讲冀东,讲讲唐山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那就是中国人思维文化解释最深刻的宝典
Jeanne0101
Jeanne0101
2022.10.10
04:33 唐山人表示特别标准
任远Clare
任远Clare
2022.11.05
听的时候从头到尾禁不住连连称叹,真的佩服孟老师的口才和逻辑,录音转下来直接就是一篇逻辑完整、条理清晰的论文了!孟老师从与真实真实乡村“贴身肉搏”的田野调查经验出发,却没有对纷繁甚至蛮多的事实束手无策,没有被理念的铁房囚禁却又凭借理论和前辈大师的成果成功跳脱出表象,让我们看到现代化和乡村空心化的真相,很受启发!被圈粉了!
Janeiro
Janeiro
2022.10.10
温暖的到底是什么~乡村即是乌托邦,但也是空心。
喜保福宁
喜保福宁
2022.10.30
22:05 对这一期节目真的非常有感触,特别能与老师讲的点产生共鸣,城市人群对乡村的乌托邦的理想化和乡村空心化是目前时代的理想与现实两级反转,然而如何改善这种问题,好像社会各界各学科都在不断的探索讨论,对于乡村发展问题,根本上就是乡村发展不起来的原因最关键性的原因就是钱的问题,产业发展了,人有钱了,各种公服基设都跟上了,乡村就有活力了,可问题是那时候的乡村还是我们所认为的那个乌托邦式的乡村吗?会不会发展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分散式的城市?不得而知
28:28 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