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真希望有人早点告诉我们:工作不是闭卷考试这期播客,从志伟听的一期关于 “好学生综合征(好学生思维)” 的播客聊起,聊了不少我们在职场中遇到的困扰和问题。很多问题依然存在,不过,也有一些问题聊着聊着就有了答案…… 这期播客剪完以后,我发给东东。她在车上公放,司机大哥认真听了前 5 分钟,然后开始滔滔不绝地分享他的观点:工作和学校还是不一样。在学校里,只要搞定考试就可以,而且要求你独自完成。但是工作不一样,工作是需要协作的。我们似乎缺了一堂课,从来没有人提醒我们:怎么完成这个思想的转换。即便我的我爸妈是老师,也没给我说过这事…… 内容传送门: 4:00 什么是 “好学生综合征”? 20:00 我们似乎不会和权威沟通 32:00 麻烦别人,其实是增加一次沟通机会 39:00 沈奕斐:“你在我这里是配角,你在你的人生里才是主角” 45:00 OKR 的一体两面 48:00 我们也不太会的职场生存技巧 52:00 交情是在一起做事的过程中磨合出来的 55:30 简单总结一下 59:30 环境很重要,但我们也是环境的一部分 62:00 起步的时候,不要怕丢脸!(但也需要被提醒、被鼓励) 播客里提到的: EP05. 沈奕斐对话脱不花|在时代浪潮中,做「不被定义的浪」 李笑来的文章:什么是朋友?|什么是朋友(2):概念与方法 🎵BGM:一起 - 汉堡黄
11. 记一次剧烈的飞机颠簸,以为到了生命尽头从北京到泉州的航班上,我们遇到了剧烈颠簸,是从来没遇到过的程度。志伟说:「像是在鬼门关溜了一圈」。 这期播客记录了我们在飞机上的见闻和想法,关于死亡,关于什么是对自己真正重要的。 (我们语速比较慢,推荐 1.25 倍速以上听~ 但末尾的音乐请一定一定 1.0 倍速听,东很喜欢的一首,分享给你们!) 🎧 内容传送门 * 07:09 东东:剧烈颠簸中,观察旁边的乘客,有的在苦笑,有的在大叫 * 13:22 志伟:我直接想到了最糟糕的结果,立马掏出手机写遗嘱 * 19:21 东东:机舱广播并没有让我感觉更好,反而加剧了我的担心 * 23:15 东东:联想到了川航遇险,内心开始担心迫降之后怎么「荒岛求生」 * 30:44 东东:空姐对着泪流满面的我,大声说:「不要哭不要怕!」太丢脸了! * 39:39 东东:第二轮颠簸时,我想达到李诞那样的状态「随时可以放心地离开」 * 43:08 志伟:两人出行,分开坐不同的航班,也许这才是最好的策略 * 45:11 东东:如果此刻真的遇到了意外,我有什么遗憾吗? * 53:02 东东:在强烈颠簸中发现了一些搞笑瞬间 * 56:04 志伟:说起有什么遗憾,其实自己还有挺多想做的事没尝试过的 * 58:18 东东:回到聊这期播客的初心,是想要强化这次记忆,提醒我们那些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事,投入的时间到底有多少?哪些我们特别想做,觉得不做就会留遗憾的事,我们有没有去做? 🎵 BGM: Junk (Remastered 2011) - Paul McCartney 志伟感觉害怕以后,第一时间拿出手机做的事,源于 《一次很有收获的新年尝试》 https://mp.weixin.qq.com/s/S2F5DAMZIH1s9HKLK8Xobg
10. 那天我差点在医院发火,还好忍住了东:五一假期和朋友聚餐时,朋友推荐了一部电影《虎毒不》,提到里面的女主有了孩子之后,由于育儿观念不同和婆家常有冲突。我们还没来得及看这部电影,但就和父母沟通这事,我和志伟还挺有话说的。大家应该都会有跟家人沟通时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一上头就大吵一架的时刻,又或者跟陌生人发生摩擦,满腹委屈不知道如何表达的时候…… 于是志伟就提议聊聊沟通这件事,讨论我们在亲密关系(不只是爱人,也包括最亲近的亲友)与公共场景中,是怎么面对情绪、处理冲突的,自己有什么改变,有什么好用的小技巧😆 (我们语速比较慢,推荐 1.25 倍速以上听~🤭) 🎧 内容传送门 00:00|为啥要聊「沟通」这个话题? * 源于和朋友的饭桌闲聊:两代人观念不同,就不能和平共处吗? * 如果认可家人关系很重要,那就需要去「经营」 06:00|那些让人上头的沟通场景 * 电话里和父母吵到生气挂断 * 与客服、外卖员、快递员等陌生人的摩擦 11:20|东东分享:在医院等待复查,差点发火 * 在准备抱怨时,头脑中好像上线了另一个声音 * 情绪上头了,但我这次没炸! 17:35|东东分享:和家人沟通方式的转变 * 我此刻是可以自主选择的:可以先不回应,也可以在回应时选择严肃的语气 * 原来这就是「利用情绪的力量」 21:00|志伟分享:运动康复中的微妙体验 * 志伟「换老师」事件的沟通全过程 * 如何在尊重他人前提下表达自己的需求? 34:55|关于「有效沟通」的感悟 * 回归一个本质问题:你的目的是什么?你想要的是什么? * 越是亲近的人,越容易「说话不客气」 * 从《围城》中看到「被情绪牵着走」的危险 * 发着火讲道理,道理还能被听进去吗? * 如何在亲密关系中建立「爱的账户」? * 关系就像一个账户,要常常存款,冲突时才有余地 * 父母说「不要熬夜 / 不要点外卖」时,要争论吗? 49:50|一些越说越多的总结 & 一个仓促的结束 * 沟通不是为了一次性解决问题,奔着「长期」来做 * 志伟:看到了表达背后的需求之后,就不想和爸爸争论了 * 东东:回顾后发现「诶~自己做得还不错!」👏 * 情绪是线索,也是资源 * 讲道理是必须的,但你可以挑时机去讲 📚 我们提到的 * 东东在节目中提到的情绪训练(包含正念练习):暂停实验室「情绪 EBP」- 情绪调节综合能力训练,东东和志伟在 21 年开始练暂停,受益都很大,后来东东从用户变成了暂停的员工hhhh * 《被讨厌的勇气》- 岸见一郎 * 《非暴力沟通》- 马歇尔·卢森堡 * 《围城》- 钱钟书 🎵 BGM: 《请回答 1988 》Hyehwadong - 신기원 (ShinGiWon)
09. 28岁开始踢球、打鼓,是什么体验?东:这是25年4月的播客,也是我俩家庭会议迭代后尝试的第2期播客~聊聊我最近很想分享的话题:开始从0开始学架子鼓、足球、跑步(不是随便跑跑,是认真跑步)的感受! 北京今天大风橙色预警,录制中时不时来一阵呼啸,大家听的时候别害怕!🥹 内容传送门: 00:50 最近东东在学习些什么?足球、跑步、瑜伽、架子鼓…… 02:21 大家一听「学习」这词儿,就觉得头大,容易抗拒,为什么呢? 09:20 东东是为什么开始学架子鼓的?🥁 16:45 准备去试试架子鼓之前,其实内心挣扎了很久:怕三分钟热度、怕试了又不喜欢、怕没时间练…… 19:59 和弟弟聊,被一个问题点醒! 30:20 第一次架子鼓体验课的经历(内含「面试」老师的 tips) 45:16 东东是怎么开始踢足球的?⚽️ (志伟纳闷:你回家也不练球,看上去你也没想好好练啊?) 51:10 为什么第一次「去试试」踢球,就给自己备上了足球鞋? 54:37 从什么时候开始,对足球的定位不只是「热量消耗大的运动」,而是发现了它的更多乐趣? 59:46 东东是怎么开始跑步的?🏃 (志伟再次纳闷:曾经也带你跑过,但你很不喜欢,就放弃了!) 01:04:57 志伟的观察:团体氛围和专业引导的重要性,东东公司同事一起运动的好处 01:11:27 学新东西之前,想清楚「为什么要学」的动机很重要 01:11:58 东东要学这么多东西,是怎么分配时间的? 01:21:00 最后的最后,最想要让听众带走的是什么? 01:25:48 彩蛋+1:关于足球的魅力,还有一些话想说!! 彩蛋+2 东东打鼓片段🎬 >> 戳链接看视频 东东同事们的「一个冯」球队 BGM: The 'In' Crowd - The Mamas & the Papas
08. 每周一次的夫妻家庭会议,不知不觉开了 60 周内容传送门 00:00为什么要开“家庭会议”? 02:00这个会议是怎么进行的? 10:40我们做了哪些改进? 12:52当我们和家人朋友正经地说 “我们(夫妻)每周末开会” 16:42当我们开始偷懒 17:54为什么想尝试播客的形式? 30:30 记录本身就是有价值的 34:30 “这期播客,我不发了你可以接受吗?” 43:30 到底什么是自然的沟通? 46:40 我刚刚无数次想中断(这次播客) 47:00 完成远比完美重要 我们的家庭会议模板 第 60 期 第 1 期 BGM: The Last Meal - 林生祥
07. 两个人的家庭会议实录(听众破百特别期)突然收到小宇宙的通知:订阅听众破百啦!🎉 于是突发奇想,不如把最近每周末的“家庭会议”录成一期播客分享给大家。这是我们的第12次家庭会议(每周日固定时间开一次会),却是第一次把它以播客的形式公开发布,希望和大家分享我们近日的开心瞬间、成就小事、新的感悟和收获,也非常推荐伴侣们以这样的形式进行来之不易的认真沟通~ 本期录制时各用了一只耳机,两只耳机收音有差别,导致东东的声音又闷又小,虽然剪辑时已经尽力调整了,但还是听感不佳,用耳机听会好一些,抱歉啦,下次我们会注意!时长有点长,推荐1.2倍速播放~ 内容传送门: 01:18 简单介绍一下家庭会议 02:22 check-in 环节:此刻的心情 04:07 Q1.回顾过去一个月,有哪些开心/有成就感的事情?有哪些是对小家庭的贡献? * 04:38 东东:因北京暴雨被迫在成都的家中多留了几天 * 07:35 志伟:参加 “把自己产品化” 实战营的收获 * 14:28 东东:做了一个围绕健身的“最小化产品” * 24:48 志伟:把自己“打开”了,开始和更多人产生联结;想起爸爸“多个朋友多条路”的民间智慧 * 33:52 “结婚专项”小进展 * 36:58 志伟后悔没早点买的好物——高速吹风机(真的不是带货环节hhh) 43:13 Q2.回顾过去一个月,你觉得对方有哪些行动让你印象深刻? * 44:39 家务分工的“博弈与求生” * 49:43 志伟从“宅家看书”到“出门与人聊天”的改变 53:16 Q3. freetime环节:有什么想分享或是想一起探讨的? * 两个人对于“把自己产品化”的理解:有时候「去试错」比「想得非常清楚再去做」可能更快。焦虑的反面是具体,用行动对抗焦虑。 1:14:26 Q4. 回顾过去的一周,有什么是在计划中但没完成的吗?未完成的后续可以怎么做(或需要什么支持)会更好? 1:18:20 Q5. 对接下来的一周有什么计划?有什么是希望对方支持的么? 1:18:49 check-out环节:聊完的心情 我们提到的: * “把自己产品化”实战营(by Liuda) * 播客:史蒂夫说116期-人生愿望实现指南 BGM: Day Dream - 李紫婷/陈雪燃
06. 2022,我们更关心自己和家人了在2023年1月1日,我们俩一起回顾2022、展望2023,聊了很久很久。录完年终总结后发现,这一年其实做了不少事,也都有一些小的突破和改变,感觉更有力量了!(时长有点长,推荐大家1.3倍速播放~) 内容传送门: 回顾2022 * 04:45 这一年你有哪些改变吗?是什么让你有这些改变? * 37:44 这一年有哪些时刻让你的情绪大起大落?比如特别伤心难过的时刻,或者特别开心喜悦的时刻。 * 56:33 夸夸环节:1)夸夸自己在这一年的成就和进步;2)夸夸对方做得好的事。 * 1:28:16 遗憾环节:这一年有哪些小遗憾?可能是计划落空,或者哪些最终未成功的尝试? * 1:34:20 这一年买了什么好东西?可以是超值、超实用、超提升幸福感的…… * 1:42:11 这一年看了什么好书/好电影/好剧/好播客?为啥觉得好,希望推荐给别人吗? 展望2023 * 1:48:53 对2023年有什么期待? 东东提到的书: * 《男孩、鼹鼠、狐狸和马》(超级推荐的绘本~) * 《当下的力量》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 《积极情绪的力量》 * 《清醒地活》 * 《臣服实验》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 《真实的幸福》 *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 《把时间当作朋友》 * 《Beyond the Feelings》 志伟提到的课: * 《家庭教育课》- 郑渊洁 * 《好的家庭教育》- 李笑来 * 《学习的真相》- 李笑来 对《好的家庭教育》社群感兴趣的话可以用微信扫码了解: 志伟提到的电影/电视剧: * 《肖申克救赎》 * 以及提到的李笑来写的影评:「希望,是只能由自己保管的护身符」 * 《机智的医生生活》 bgm: New Boy - 房东的猫/陈婧霏
05. 我们换播客名了## 内容传送门: 00:10 新名字介绍 01:19 为什么想换播客名? 03:24 为什么想做这样一档播客? 12:38 新名字是怎么想出来的? 16:04 藏在节目logo里的小彩蛋 ## 弟弟设计的logo们: ## BGM: Teahouse - 落日飞车
04. 因为囤货,我们更了解自己上周我们受朋友阿怪的邀请,录了一期关于“囤货”的播客,她的节目叫“闲逛者Flaneur”,欢迎大家去听听! 这次录播客的经历,让我们也好好梳理和回顾了一下我们的囤货历程。 阿怪提到的一点让我们很有共鸣:“囤货的过程,不仅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也更加了解我们身边的人。” 经历了这次之后,我们可能会持续采用“反脆弱”策略面对未来、面对不可预知的风险。 ## 内容传送门: 02:44 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囤货的想法? 06:43 从「胡买瞎买」到参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计算囤货量 13:02 在囤货面前,我们放弃了对绿叶菜的执着 15:36 我们到底需要多少食物? 18:37 我的“精神抚慰囤货” 22:41 囤货中食物的迭代更新该如何解决? 30:14 囤货过程中的心态变化 35:51 囤货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也更加了解我们身边的人 40:42 断舍离的生活方式,我们这一代人会永远抛弃吗? 43:54 应对随机事件,我们应该采取一些反脆弱的策略,囤货就是如此 46:16 梳理囤货清单时,我用了OKR的思路 47:38 90后的人生第一次囤货,我们终于开始面对人生的无常 53:39 历史在重复,但我们也在进步 55:32 关键的时刻,要靠自己。在自己能主动控制的范围内去努力 59:00 乐观主义,以及不要忘记 ## 我们提到了: * 《黑天鹅》 * 《反脆弱》 * 《无穷的开始》 * 《资本后的世界》 * 聊到户外极限运动相关的微博 ## bgm: 土豆 - 万晓利 美丽新世界 - 痛仰乐队
03. 嘿朋友,别emo了,充会儿电吧!“emo”这个词越来越多地在网络上被提及,其实有时候我们只是需要按下暂停键,让自己休息一下。 生活也没有那么难。😊 三个女人凑到一起就聊得停不下来,所以这次音频有点长(已经1.1倍速处理过了),建议倍速播放~ ## 内容传送门: 01:03 回忆一下最近一次emo是什么时候?当时发生了什么事? 01:21 朋克:失恋比失业还难受,让我体重直降5公斤 04:08 小酒:负面情绪积压至爆发时,默默躲在厕所哭 07:40 东东:压力带来了生理上的头痛和莫名的“自怜” 09:49 东东:最近一次emo是得知朋克可能要离开北京,与朋友离别的悲伤让人受不了 11:57 人生很长,失业很小;想长远了,就看得开了 17:01 当你emo了会如何调节?推荐一些有效的“充电”方式吧 17:19 心理咨询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20:09 小酒的自我疗愈第一步:先弄清楚「我到底怎么了」 22:17 小酒的自我疗愈第二步:了解自己,记录让自己开心的小事 24:23 东东的充电经历:感谢暂停实验室——心理健身房 28:27 出门探店与陌生人的邂逅也能让人感到治愈 30:54 运动让人快乐,动起来,和emo say bye 37:39 花钱“买”爱好,也不失为一种有效选择 40:24 觉得自己是一个情绪变化很大的人还是比较淡定的人?有没有过情绪不受掌控的时候? 45:31 没有emo哪来的快乐? ## 我们提到了: * 《伯恩斯新情绪疗法》( Feeling good: the new mood therapy):作者戴维·伯恩斯(David D. Burns),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博士,著名心理学家、认知疗法最重要的发展者之一。该书主要讲述了心理学家伯恩斯对改善消极情绪和改善与有消极情绪的人的关系的指导意见。 * 「暂停实验室」:东东和志伟尝试过的一项行动营,通过正念练习、情绪日记书写和社群陪伴营来刻意练习,觉察情绪、读懂情绪,从而改善焦虑等消极情绪。(感兴趣可以搜同名公众号了解一下~) * 《当下的力量》(The Power of Now):作者埃克哈特·托利(Eckhart Tolle)在2011年评选的“世界百位灵性导师”中名列首位。他在世界各地旅游讲学,努力将自己的心灵启迪实践传授给世界各地的人。 * 《掌控习惯》:作者詹姆斯•克莱尔(James Clear),美国著名习惯研究专家、习惯学院创始人。作者根据习惯形成的4个步骤,在书中总结了相对应的培养习惯的4大定律:让它显而易见;让它有吸引力;让它简便易行;让它令人愉悦。该书通过这4大定律、56个具体案例,帮助读者养成良好习惯,同时利用4大定律的反面,帮助戒除不良习惯。 * 《把时间当作朋友》:作者李笑来,该书从心智成长的角度来谈自我积累。作者通过自己职业生涯中遇到的事例,告诉我们:如何打开心智,如何运用心智来和时间做朋友,从而开启人生的成功旅程。 ## 结尾音乐: DEDEDE — 椅子乐团
02. 当我们开始「认真健身」最近,我和志伟开始认真对待健身这件事。周六下午,我们俩一起聊开始健身以来的变化,以及最近对于健身的一些想法和感受。 最后的小花絮,是我俩对依然生疏的录制过程的“激烈复盘” :) ## 内容传送门: 01:02 我们俩的健身现状 03:18 从开始健身以来,我们有什么变化 04:45 志伟:以前我对去健身房健身这件事嗤之以鼻 08:16 东东:从“抗拒运动”到“一周五练”的转变 14:14 在健身这件事上,教练的作用到底有多大? 15:09 关于饮食:“三分练七分吃”是真谛,教练教我真正“管住嘴” 25:08 东东:在史密斯深蹲的时候感受到“临在状态”,我好像“开悟”了 29:43 东东:让我战胜赖床的居然是健身 31:16 志伟:体重直线下降,我开始认真对待健身这件事了 34:00 志伟:教练说我“圆肩”的时候,我懵了 37:26 结尾的小忠告:选教练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 ## 我们提到了: * 《当下的力量》(The Power of Now):作者埃克哈特·托利(Eckhart Tolle)在2011年评选的“世界百位灵性导师”中名列首位。他在世界各地旅游讲学,努力将自己的心灵启迪实践传授给世界各地的人。 * 临在状态:原著叫“being”,临在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书中这样描述:“不去判断或分析你所观察到的内容,就只是观察你的想法,感受你的情绪,关注你的反应,而不要把它们变成个人问题。这样你将会感觉到一些比你所有观察到的更为有力量的东西:在思维背后,那个宁静的、在观察着的临在状态。” * 开悟:原著叫“enlightenment”,描述的是突然感受到“临在状态”的瞬间。 志伟提到了: * 笑来的社群 * 塔勒布的书:塔勒布,安皮里卡资本公司的创办人,《随机漫步的傻瓜》和《黑天鹅》两本畅销书的作者,因“黑天鹅”理论被人们称为“黑天鹅”之父。 ## 小分享: 东东关于健身的一些想法,在录播课的时候没有讲到—— ## 结尾音乐: All about Anna -- 昨夜派对(L.N Party)
01.在一起两年多,你变了,我也是第一次记录我们俩的“正经聊天” 主播|志伟、东东 即使是亲密的伴侣,可能也有很多不曾了解的故事。 有一次一起听完某期播客后,我们俩谈论各自的感悟并随手录了一个不到十分钟的视频。结束后我们意识到,一起做一个可能公开的作品时,我们格外认真,说起平时觉得严肃的话题,突然没有了阻碍。听到了很多之前未曾听过的故事,也说了很多没有机会讲的话。我们俩惊讶于“我们竟有这么多相互不了解的地方”的同时,也庆幸有这样一种方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本期主题(是志伟定的): * 1. 在一起的这段时间以来,你觉得自己有什么变化?对方有什么变化? * 2. 如何看待这些变化? * 3. 是什么让我们产生了这些变化? 第一期,口癖很多,停顿也不少,有些抱歉。没有经验的我们用iPhone相机直接录了视频,志伟花了3小时40分钟才剪完。“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就这样,大家随缘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