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ol113 240910 唱唱《凡人歌》
最近痴迷电视剧《凡人歌》 献个丑希望没吓到你们 上次脱口秀欠的歌曲就算是还了啊
- Vol112 240907 脱口秀不大会(6)做你自己
//首先更新第六篇,因为任性。 //写在前面:今年(2024)算单口喜剧的“大年”了,两档节目开播,好不热闹。暗中也跃跃欲试的我呢,说来惭愧,(3-8)月这半年一共才写完五篇稿子,倒是都录好了,先憋着准备年底发。这次的第六篇实在忍不住,写完改了几遍觉得还凑合,就讲给大家听吧。提前祝您中秋快乐,国庆快乐,元旦快乐,春节快乐。 //以下正文: 脱口秀不大会第六回,今天想聊的话题是“做你自己”。 我发现“做自己”这事儿真的挺难的,因为你永远无法屏蔽他人的评价,首当其冲的就是wx的朋友圈。我在朋友圈基本上是隐居的状态,毕竟过了年都34了,分享欲什么的早已习惯性地往后稍稍。你们还记得不,当年《屌丝男士》,宋小宝去饭店吃饭摇人儿那一集,说自己跟鱼干起来了。我懂他这种感受。因为那是后来2017年的某一天,我准点下班去了号称“每条活鱼都是运动员”的某酷吃烤鱼,就随手发个朋友圈,配的文字是,“这条会说话的鱼问我,哥,又来啦?”没多久我leader看到了就评论道,“咋不加班呢”,后面接仨问号。当时我隔着屏幕感受到他的那种语气,说不上是贪婪还是好奇。一方面我觉得leader可能比我更想吃这鱼,另一方面还是有点不服气,想跟鱼battle一下子,寻思着你吖何德何能,下了班就把我员工拐走?但我觉得他这思想也没高到哪去,把“运动员”惹毛了,又能有啥好果子吃呢?(注:讽刺和影射发微博侮辱奥运健儿的不法分子) 所以你们看我现在一年到头也不咋发朋友圈,同龄人也差不多。每次刷半天都没有更新的时候,我不禁要迸发出“三味书屋”里寿镜吾老先生式的灵魂提问:“人都tmd到那里去了?!”(停顿2s)不好意思,原文没有语气助词啊,刚才演得有点过。可能大家都在各自的“百草园”里吃着百草味,岁月静好呢吧。(特地声明:这个和前面的某酷烤鱼都没给我任何的推广好处)我脚着现在的朋友圈起到的更多是一种通知公告栏的作用,值得发的好像只剩人生大事,升学了、结婚了、升职了、生殖了。然后作为圈里人,看别人都赞了咱也随一个,接下来等着下个共同好友点赞的提醒,然后长按“不再通知”,同时长舒一口气,流程可算走完了,如释重负。这感觉就有点像线下的脱口秀,演员演完了,主持人说,咱们所有观众来个大合影吧(昂扬)!比个爱你的形状,仿佛自己也成了主角play的一环。 我也做播客挺久了,原本想的是逃离一下熟悉的社交圈子,搁这儿自说自话图个清静。奈何还是内核不稳,太在意听众的反馈,小火了几期之后,有没有涨粉有没有评论,一天到晚得看好几遍。所以我很共情短视频app里“因为别人的一句话,我就去了哪里”的那些人,从质疑他们转变为理解他们,直到成为他们。但你们以为我在第一层,其实早年间我就已经在最后一层。歌手阿肆那首《我在人民广场吃炸鸡》一张口就深入人心,那前儿我刚好搁闵行上学,听完第二天就倒两趟地铁专程去了上海,就为了一顿炸鸡,激动得差点闯了闸机。吃上的一刹那就感觉我整个人都好了,我哥们还说,你终于“拔草”(吃到心仪已久的美食)了啊,我说拔什么草啊,老子是吃肉去了。 但可能这世上也就吃的能如此让我赴汤蹈火了,无形之中也正是吃的推动经济发展啊,这两年估计不少南方小伙伴就是冲着“自助盒饭15块钱随便吃”这一句话带动了沈阳的旅游产业。其实话说回来,旅游嘛,就是从一个自己呆腻了的地方去到别人呆腻了的地方,只是目的和情怀有着千差万别。你们可能看不出来,我20多岁时候也是去过西藏的,只不过别人都是受那句“青春没有票价,硬座直达拉萨”的感召,净化心灵。我则是因为leader下达命令,“小段你明天出个差”,不走不行。至今我还记得,2018年8月29日那天晚上八点多我才到达西藏的驻地,天都还亮着,有个之前就一起出差合作过的小兄弟吸着氧气来欢迎我。当时这位会说话的兄弟颤颤巍巍挤出四个字,“哥……又来啦……”而我也出于本能,声音洪亮地问他道,“咋不加班呢???” 讲到这吧,谢谢大家。(先不唱歌了,有机会专门补。)
- Vol111 240905 妙语八百字(8)教师节
又快到教师节了,我知道很多人下周又要在pyq发那种师恩难忘的文案。作为一个曾经限在传统框架里的优等生,我却要反其道而行之,勇敢开麦大声吐槽。不是很多自以为班儿上的挺明白的人动不动就说这个那个太幼稚,“学生思维”太明显吗?我这次就聊聊有哪些典型的“老师思维”,这些年又有多少祖国的花朵儿深受其害。其实我也是离开学校越久越觉得,恰恰是好学生更不爱学习,也越发后反劲的感觉到学校老师们有些教育方法实属毁人不倦。觉醒只是早或晚的区别,每次见老同学叙叙旧聊到过往,这种怨气就会平添几分。 第一种我感受到的“老师思维”就是老师们不分场合和时间地点,总是习惯性的对那些表现不太好的、还欠费功夫的人和事表示不满。在他们看来努力之后成功是必然的,没有实现某个目标那一定是还不够全力以赴,殊不知系统性的教育只教了我们怎么争取成功,却没有说要坦然接受平凡和失败。他们不接受有的人就是菜(客观),完美主义有些用烂了。当然,平凡和失败又怎么能划等号呢。“表达不满”的范围甚至可能扩大到新闻里明星的穿着和言辞,街上某个不相关的路人的动作和神态等等,其实都是不大点的小事,老师们却总能带着一种批判的态度和先入为主的角度去评价他们。这一过程其实暗含着“你得按我说的和想的去做”这样的观点,可能话有点难听,但这很大可能是教师这个职业做久了之后让人不知不觉萌生出的思想。 第二就是不接受或不适应社会运行的本质。许多人诟病已久,老师们自己就没怎么找过工作,老一辈都靠郭嘉分配,新时代的老师们面对的环境也相对简单,对社会的认知更多的来自“量”的积累。所谓量的积累大概也就是,我听说谁谁的家长在某某公司怎么怎么样,有些以往的学生家长所处的状态就已经是过时落伍的了,很难想象一个人通过若干微小的侧面就能拼接成一个自认为完整的体系化的社会。老师日常能接触的社会关系不过就是一个有限的范围,我是指那种强连接的。这些人类灵魂的摆渡者,说是桃李满天下但也不过是三年一循环,赶上我这种嘴硬的毕业多年的学生声称永远都不会回母校看看,这辈子下来社会关系也留不下多少。又或者其实老师们还真是并不想和大多数学生走的那么近。 再一点想说的,是我上班多年反观出来的当年老师们身上的那种理想主义。遥想我初中的时候,怎么说也算是全市首屈一指的学校了但是班里总有那么几个差生,每学期班主任都信誓旦旦要转变他们帮助他们进步,结果却总是收效甚微,所以近几年xhs总有老师说要放下助人情结 。再有就是读书人的通病了,多少有点太相信书籍的力量,老师总是推荐学生甚至家长去读哈佛家训和刘亦婷的故事,以及那些年杂志里让人笑掉大牙的假鸡汤(日本夏令营之类),呕心沥血其实起不到规训后人的作用。 其实关于老师思维,我最想说的还是最后这一点,但是有点超字数了我就少讲两句吧,直白的讲就是,您凭什么只按学习成绩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学习不好的人也会有ta独特的闪光点,换句话说,学习好算优点吗,我想也未必。这肺腑之言,来自一个好歹当年高考全省三四百名的人本色发疯的独白,你们一听一过拉倒,最后发自肺腑的,遇到过的有些老师还不错,提前送上一句节日快乐。
- Vol110 240903 妙语八百字(7)边水往事
边水往事相信很多人都看了。这种题材和剧情发展没有太抓住我眼球,最近我也就勉勉强强每天看上一两集。但是里面很多台词的确发人深思。 “有些时候有些人,看上去老老实实的,做出来的事情说不定哦。”很多过来人也说过类似的话,就是千万别把老实人惹急眼了。生存的压力面前,非常容易激发人心底的恶。他们不愿意与人起冲突,总是优先考虑别人的感受,忍一时风平浪静。但是忍让总是有限度的,复杂的负面情绪压抑太久,是会带来巨大而难以挽回的影响的。 “有些人的理想,如同哈哈镜,扭曲了真实,也扭曲了友谊的纯粹。当我们识破幻象,就选择了退一步,保护自己的心灵。”说句题外话,我家里就有那么一面长条的镜子,能把人照得苗条又好看。这个世界从来就不缺少想要秉持理想主义的人,如果你觉得身边没有,那很可能你就是那个理想主义者。剧中的三边坡,环境是残酷的,谈清白高尚是徒劳的,因此直面黑暗的同时还固守善良,本就是非常拧巴的选择,也由此看出环境对人的深远影响。但是善良,也永远是我们在黑暗世界里的最后一道光,这句至理名言也说给我自己。 前面叨咕了两句我印象深刻的台词,而除了紧张的剧情,残酷的命运,边水往事带给我们更多的应该还是立足当下的思考。放眼任何荆棘密布的环境,人在其中应该随波逐流、承认个体力量的渺小,还是奋力一搏、活出自己的主角光环?认清生活的苦难真相之后,又该如何笑对一切,平静内心,成为自己人生的掌舵人?也正是因为活着本身有太多的不确定,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力所能及地活得充实,在纷繁之中保持一颗平常心。 又逢开学季,我这个中年人虽然早就不当学生了,又怎么会不记得活到老学到老的东亚祖训呢,不图万事顺意,只求活得通透。9月3日这一碗浓浓的鸡汤,品味下来,不知道你们可否喜欢。
- Vol109 240830 脱口秀综艺第三次点评
(多少有些标题党了) 最近271和tx两档脱口秀综艺更新的实在有些密啊,tx这边昨天周四还额外搞了个外卡赛,美其名曰让更多的表演被看见。今天喜剧之王3上,中午拿流量下了看(不用白不用,上月结转这月花,一分别想带回家),明天还有下半期,不抓紧看完那是不可能的。 其实这次我也不想花太多时间逐个点评这些演员们的段子。毕竟tx那边投票有点太阴间了,凡是有投票的地方就会有争议。只能说tx你做到了,做到了把好几位我喜欢的全都淘汰了(高寒,锐锐,王梓晗,李梦杰,被剪的不剩啥的三弟……对儿6是什么鬼,赵晓卉这种有正经工作的还留那干嘛……)。另外说几句:水木卢老师很真诚。蛋卷口音很好玩。漫才兄弟重新定义的指纹锁很惊喜。沈阳出来的山山大爷有望成为脱口秀叔圈新的顶流。毛豆还是一如既往的有意思。伟大爷他们俱乐部是不是充钱了,居然都进了。 貌似接下来才是正题。前两天我理发去来着,公司附近理发店的老板娘也喜欢脱口秀,她说前几天有个姐姐来做头发,一副丧丧的表情,觉得啥都没意思,但是脱口秀给她治愈了,那种早上元气满满晚上丧眉耷眼的形态被转变了。我的评价就四个字,女版的我。因为我也是经常忙碌了一天到晚上跟被抽干能量一样。 按理说等待了近两年,这帮伙计们终于回归了,我应该很高兴。但是遗憾的是我近期好像都失去了找寻快乐的能力了,如果有那也只是浅层次的快乐,好比拔草了某种好吃的,但是吃完依旧空虚。此外除了全神贯注当牛马的时间段,我都仿佛体验到一种恍惚的不真实感。专注做事时候还是有心流的,只是对人过敏,上班也好多年了还是怕开口讲话结巴,发挥不好,露出低级错误等等。谁跟我说句话我都得反应几拍。昨晚开车回去,我这条道的红绿灯坏了,但是能看到垂直方向是红灯,这么推理下来我到路口直接开就得了呗,但我好像突然脑子宕机,下意识地停下,不知道自己在等什么。 幸好有脱口秀。但不幸的是我也不是什么段子都能打心眼里照单全收的,有些个表演尬得不行,让人好奇怎么还能有那么些个票。我喜欢那种文化人带点深度的,就比如小罗那种文本型,实在不行,继业那种自嘲的“299风”也可以。幽默归幽默,总归得留下点什么让人回味吧。我也总把俩节目选手记混,就这样吧。下班路上最新一期喜剧之王看完了,这一期总的来说史妍的段子我笑得最大声,到直拍大腿那种程度,原来居然还可以这么讲老夫老妻的生活状态,这独到的表达用语文老师的话讲则是,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啊。 当然我并记不得,(应该是并不记得吧,将错就错)这是我哪位语文老师说的。就好比自己最近这种解离的精神面貌。那什么是解离呢,就是你姐和你姐夫过不下去了天天吵吵着要离。开玩笑啦,可能以前我更多的苦恼在于找不回松弛感,现在尤其这一个礼拜则是有点太松弛了,几点下班吃点啥都行可以没区别,除了这几期段子,别的好像啥也没干,彻底放弃了那种下班后至少有所作为有点自我提升的想法。对工作也无非这样,看起来风平浪静,只有自己清楚心不在此,老是觉得我好像不属于上下班熙熙攘攘的人群,到了工位也是面无表情。那到底我是谁,我从哪来,又要到哪去,这话当年是被我写进考研英语作文开头的,换来了我们这帮人里的最高分。但十一二年过去了,这几个问题我好像还是没想太明白。 于是我又忽然回想起那天的热爱脱口秀的那个理发店老板娘,她给我妈也做过头发,年龄介于我妈和我之间大概形成等差数列,所以我经常苦恼叫她阿姨还是姐姐。其实熟人社会就容易这样辈分杂乱,老一辈退休的人我也喊大哥大姐可是人家孩子都比我大点。这样一位芸芸众生里平平淡淡看不出特殊存在感的女士,作为“发型总监”(出门在外title都是自己给的嘛)只是为大家服务的普通劳动者,在我看来却是发自内心认可为数不多的高情商者,不光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可能也是因为四十多年的人生里见过各式各样的人物了,一打眼也就看得出你今天情绪高不高,有没有什么想要分享的快乐或是一直在隐藏着的悲伤。有那种愉快的气场就有的没的跟你扯几句,既没有宏大的说事也不会太钻牛角尖,最关键是所有感触都是活出来的而非通过人云亦云给你渲染出那种谁都知道的氛围(譬如经济形势多么不好了,人到一定年纪难免出现身体问题等)。我在“熟人社会”当然没有怎么和她倾诉过自己晃晃悠悠阴晴不定的内心,有些话也说不着,有那絮絮叨叨的时间,活也干完了,郁闷的事也想明白了。但是从她身上我能汲取的两种宝贵气质则是,一曰理解各人都有的不容易,所以言谈中就别火上浇油了,留一份乐观在心头吧。 二曰除了商业往来,我们本就该从人与人的交集中额外获得一些什么,比如情绪价值。否则活成机器似的,看着也不像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啊。 已经离题万里将近两千字了那就这样吧,希望还能把最近激长的粉丝留住。估计很多也是出于热爱脱口秀而来,在这个笑起来很难的时代,有你们,我还是感觉非常幸运的。即使这一期你们听完了才发现,没什么笑点也没什么深度,至少把节目的完播率贡献了一下啊。即使你们像大张伟似的“唰唰唰”,快进着听到这,我也化用那个表情包里的句子,没关系,又多笑了一次,已经很厉害了。叨咕到这吧,谢谢各位。
- Vol108 240825(的前夜) 我的朝花夕拾·终篇!聊聊开学
孩子们开学快乐! 看世间多少故事,尽在我的朝花夕拾。 应该是zui后一次用这段开场白了,转眼就到了八月二十五号(预计正式过审播出日期,非录制日期),之前规划的朝花夕拾这个系列的终篇。由于正值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对我来说都是小朋友啦,你们的开学季就差不多要开始了的时候,有的可怜的娃早就已经开始了。那我就从过来人视角,聊聊对开学的感受吧。争取写长点儿。 老段我最近其实擅长两件事,一是把准备要播的节目提前给录好,二也是更重要的是,有时候一篇稿子会准备好几个月。记得还是开春之后的某一天,我不知道是emo还是虚无了反正感觉日子过得无聊而漫长,掐指一算年纪好尴尬啊,卡在被延迟退休的预期年龄的正中间,不敢畅想未来只能缅怀过去,反正从那天起我开启了我的小心思,隔段时间就会回忆自己学生时代的不同年级经历的事和当年的人格,一直到现在,差不多也回忆累了。于是便有了接下来的种种忆往昔峥嵘岁月,重点其实还是最后一个字----愁 啊(故意写错字)。 上过班你们也就懂了,谁不想一辈子都坐在课堂里当学生呢,尤其是在还没有今天这么卷的时代,比如1997年。严格说我小学一年级那个暑假被砍掉不止一半,为了提前适应学校生活,八月一号就去小学报到了,父母和老师们的语言和眼神,也都在提醒着我是个大孩子了,再也不能像个adhd似的随意乱动乱讲话了,小夹板就这么套上了。由于当年天煞的按自然年分布的入学年龄要求,我在班里属于年龄最小的那几个,当然后来到初中乃至高中也是如此。但是咱成绩还算名列前茅,到了二年级甚至还阳了----学习委员两道杠吗,后来一共当了将近两年吧,也算过了guan瘾。小学的记忆除了土操场旱厕所,剩下的都是零零散散不成体系的,有些还得归功于某音的一个网友晒的照片帮我回想。如果再多说一点那就是,倘若有人从现在穿越回那时,告诉我,你未来的媳妇就在这个教室里,那我是不是会忍不住多回头看两眼,以及五年级念完提前转走的时候会不会更加闹心巴拉。 我歪打正着地跟上海以及黑龙江,山东的局部地区学生一样,体验了五四学制,具体说就是小学六年级就去了重点中学(neyc)初中部提前熏陶,但这一年水深火热的,崇尚超常教育的老师们讲课太快,我学业跟不上,又回到普通班念初一了。幸好那一年本该小升初有考试的时候政策改了又恰逢非典,被neyc少儿班刷下去的我们就不用灰溜溜地回小学重考了,我就转到了初中部最最普通的普通班。坦率地讲从小学过渡到初中我其实没遭太多的罪,毕竟入学了两次,然后初一到初二上学期一直在吃老本,稳居班里前三,于是乎从我这儿也听不到什么叛逆少年的故事传说。我那会还有点闹心,明明我上一届同班号的那个班级大神辈出,我们班却没几个能打的,同学之间言谈中也都是xx明星xx电视剧之类的,暗中还给老师们起外号,当时还停留在“学习是学生的神圣天职”阶段的我天真地觉得对周遭一切有些不屑,那大概是05年之前才有的心路历程吧。因为后来我也很常见地开始厌学了,确切说是讨厌班主任和各科老师们爹味十足的说教(尽管确实是为你好!)。以及意识到重点中学里心照不宣的丛林法则,分数就是硬通货,是抉择未来的唯一筹码。某任班主任甚至当着全班说过,如果你考到年级前多少名次,就算犯了错误我 也会不遗余力的保护你等等的言论。 我的初中和高中,说起来也是密不可分的1+6年,因为大部分人始终是同班或邻班,一起经历了内部直升、高中两次重分班,那几年学校里的活动也是精彩纷呈令人难忘,譬如每年一次去外地甚至出辽宁省的集体春游,还有艺术节、歌手大赛、模拟联合国之类。而每年暑假即将结束的这会儿,也往往是我写完假期作业松一口气,有点忐忑又对新学年满怀憧憬的时候,现在想来也是一种小确幸。初二是迎新(终于不是学校里最底层了),初三是准备面对一模考试(激动个啥??),高一军训,高二学农+新班级见面会,就算高三也有个全年级五百来号人集聚大礼堂的动员大会就是激情澎湃喊口号的那种活动,回想当年十七八岁那清澈愚蠢的劲儿不亚于衡中毕业想拱了城里白菜的那个“土猪”。可就是这么些个也不算有多幸福的回忆,至少有一种掀起波澜的感觉,哪像已被职场腌入味的我们,年复一年好像再没有什么新鲜感了。 中学的那几年,我几乎没有一个礼拜不在骂学校骂老师骂教育体制,觉得很多同龄人很傻很天真,但后来发现当时有的是青春,现在早就只剩回不去的美好回忆,这两者本就无法同时拥有。而另外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距离我高考结束都十五年了。而五年前这会儿,我还在运营公众号的时候,其实有写过一篇回忆大一大二的100件小事,为了纪念当时的本科入学十周年。其中不少是关于吃喝玩乐和扩展交际圈,以及一些只有本校的同学才懂的内部梗。大学后半段本来也想接着写的,但是慢慢就忘了这事,也许也是因为大家都在忙自己的事情了,保研考研出国找工作,我们班那二十来人都聚不齐,以前全班男生每到周末集体三国杀或者赶上同学生日大聚一下的时候越来越少。2009-2013,我更愿意把本科这四年才称作纯粹的大学生活,尽管后面我还在同样的院系里读了两年半的研,但“那能一样吗”,读研读博性质更接近上班了。看到现在的大学生们卷生卷死,本科乃至一眼望不到头的余生都像是高三的延续,还要面临过来人的不解不屑外加考研考公找工作的难上加难,那我也没啥矫情的了,自己的大学生活那简直是仙境般的存在,哪怕生命被无限循环在那几年中,也会是无忧无虑、无比开心的啊。最后也只是想慨叹自己总 是生活在别处,高中住校时怀念初中走读,上大学怀念高中,后来又开始怀念大学。上班则不会有这样的体验了吧,但也备不住呢,我们怀念的实质,其实就是曾经的年少轻狂、意气风发,而每个阶段对现世束缚的不满,更多的也是出于一种名曰责任的东西。过去做学生,我们的责任就是好好学习就完事了。我现在三十好几,才真真切切体会到,能心无旁骛地做一件事且能够得到回报,是多么难得的美好啊。 这一期乃至这个系列,到这里就结束了。也希望屏幕前的你们永远记住,比追忆往昔更重要的,是珍惜当下,勇敢出发,只管向前。
- Vol107 240823 喜剧之王单口季第二期上之不成熟的点评
现学现卖。 上周点评的喜剧之王单口季第一期,多圈了好几个粉丝,单期播放量也一不留神冲到史上最高分,应该已经破四百了。(画外音:你们把我完播率都拽下来了是几个意思吖?) 不多废话了。这期依旧是喜剧之王单口季的新鲜出炉的点评,总的来说这边的搞笑程度强于腾讯那档综艺,有些评价可能主观,大伙儿凑合一听吧。一开场徐峥简单讲了几句,顺便说一句,《逆行人生》这个现实主义片我是不会去电影院贡献票房的。 第一轮的四位,都是头一次上这种综艺。首先是史妍姐,也是这组我最喜欢的。此shiyan非交大的shiyan,之前也看过她在b站的片段。她讲到在东北当个i人的经历,老一辈人把腼腆读成缅甸,范德彪玩剩下的梗,虽破但有趣吧我觉得。她说自己干物业像中国足球一样得扛骂这段,外加上光收费不好好服务这点,都挺现实主义的,难怪徐峥点赞了。巧了不是,我也是东北i人,有时候生计所迫也得e起来,以及我也老是有那种把物业玻璃夸嚓了的冲动。史妍有档播客好像叫“这是干啥的”,我听了几次,感觉催眠效果很好。然后法医王耀繁,讲了几个黑色幽默,在我看来这种贴近职业性质的段子通常都是一锤子买卖,后面还能不能由此挖掘出新的点,需要画个问号。接下来是多多,一个学电气的研究生,很多段子似曾相识,唯独最后父爱如山那个我笑了出来。嗯,应该只能说明我这个人不怎么爱笑。我也有点嫉妒这种24岁的人,只是因为他们出生在00年,被问起多大年龄根本就不用思考,今年几几年他们就多少岁啊。嗯,一定是因为学好了数理化。最后一位,贤鱼,没有完整播放出来,也就不多言了。 下一组有两位老面孔,毛冬和唐香玉,他们都来过沈阳,业界也算好评如潮。两位新面孔,诺米和小海。诺米其实在他自己的圈里还有点名气,因为写歌diss谢帝,不知道谁给他的勇气。他这组第一个上来嘛,大家都猜他能够炸场,我也算误打误撞蒙到他一个梗,就是管谢帝叫谢哥,因为写这段稿子时候我输入写歌,输入法提示的居然就是谢哥。但说实话我不太适应rapper讲脱口秀,除了呼兰。隔壁那档节目,这周也播了第一期,实在理解不了那个哈哈曹怎么就全场最高分了,我这周二看到他那段的时候也有那种交大相声博士式的发问,啊,这哪里好笑了啊?按照公式这里能笑吗?今天这诺米也是太一般了,不知道rapper圈的观众什么感觉,反正导师那边没有给他投票。然后毛冬,这次还是偏场景型的段子,外加上河南口音的冷幽默,跟脱口秀大会第五季那场有点相似,但我觉得场子还没有充分燃起来,callback也差点火候,平时播客里听到的毛冬老师都比台上这回有趣的多。关于毛冬老师的段子我到目前印象最深的居然还是唱歌那两个:海底捞生日歌和女人花同一个调,还有纸短情长唐山口音。然后关于人红了以后怕被认出来的部分,我一素人居然也陷入了反思的境地,想着是不是以后对陌生人脾气好点,万一我以 后也火了呢,被粉丝看光光不就尴尬了,就算没火,让同事洞悉了你的真性情这事也够可怕的了吧。之后唐香玉唐姐,上过脱五一轮游,但是线下有两个成熟的专场备受推荐,这回综艺上首演还是从家族里第一个全日制女硕士的老梗说起,讲的都是家长里短,包袱却很密。她没有直说对婚姻的焦虑惶恐和对旧秩序旧习惯的挑战,都是云淡风轻地表述,然而又很耐人寻味。最后是新人小海,讲到老公全职在家炒股,引申到这种面对跌跌不休的大盘还不离不弃的才是好男人,这个角度很清奇,我就挺喜欢这种不失温婉的阴阳怪气。用网友弹幕的话讲,她这期的表演,让人看完笑中带泪。他俩的真实生活想必不能真像说的那么惨,不过我也有个疑问啊,我炒股赔掉的那些,啥时候能涨回来啊!?(哭)这组最终还是两位老人儿晋级了,果然新选手首次亮相主要还是攒经验,努力坚持,后面会有起色的。 今天被挑战的大魔王是三亚代言人,谐音梗的先驱,王建国。国仔的谐音梗一出接一出,果然没让人失望。他给我的感觉就是谐音梗根本停不下来似的,就好像小时候也有那种调皮的小伙伴,我说一句他学一句,我让他别学我了他还没出戏呢。接下来三位挑战者,德云社捧哏的朱鹤松明显还是脱不下孔乙己的大褂,那段快板倒是有点东西。然后是来自杭州的于祥宇,这个名字有点印象,但了解不多。他也是学哲学的,跟隔壁综艺那个大国手一样。不是哥们,哲学和脱口秀啥时候联名了呢。但不得不说在我心里他这次的表演当之无愧的压轴,算是这一季最强新人了吧,括号,此时此刻的个人观点。他的包袱都很有层次和条理,观众们的笑声也是此起彼伏,我看的时候,配上家楼下某八月十五大型活动彩排放的烟花,感觉真像是过年了。不装了,央视总台,中秋晚会,搁我家楼下办,窝嚼嗷。用陈佩斯的话讲,乡亲们呐,我从来没见那么多人啊,过节了都到我家(楼下)喝酒来吧!话说回来,有钱人无聊的生活啥时候也换我体验体验,我也再给他加个梗,这些对zb的吐槽都是发自肺腑的,有一句假话,我yuxiangyu名字倒过来念。最后出场良言老师,他说自己是个老新人了,这一次讲的是自己从事基层服务行业的经历,关 于填表那一段最后像个回旋镖似的映射到自己参加这个节目的事情上,还是有些巧思的。只是这浓郁的北京腔可能不是所有人都能适应的liao。最后想表达的观点其实还是这个:尊重理解每一个服务人员,世界才会真的变成更美好和谐的人间。那这份期许也作为本次repo的结尾吧。看完这期马上趁热打铁写了这么些个小作文儿,怪累的其实,昨天还忙里偷闲出趟差当天往返,两天加起来没睡多少,哥们儿录完就得补觉去了。听众朋友们多给点支持厚爱啊,希望明儿一早发现播放量又炸了,也算没白来。 plq给点反应呀各位!
- Vol106 240818 我的朝花夕拾·盲盒季(11)盘点历史上的今天
今天这日子适合“八一八”,不过主要不是想说八卦,而是回顾历史上这一天发生的一些事情。 1850年今天,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去世。巴尔扎克出生在法国大革命后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是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创作有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汇集在《人间喜剧》中传遍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进步产生深远影响。巴尔扎克当年为了保持清醒以便进行创作,喝大量的浓咖啡,他的死因有可能是咖啡慢性中毒。 1868年今天,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号元素氦被首次发现,而它并不是在地球上被发现的,还得追溯到那一天发生的日全食。一位法国天文学家观测到几条陌生的光谱,并不属于地球上已发现的任何元素,于是被用希腊文的“太阳”命名。氦也是稀有气体之首,直接推动了元素周期表的完善。当年中二的我,每天妄想着发明“氧化氦”这种不存在的物质,也算异想天开,总之回想那个曾经很喜欢学化学的自己还挺好玩。 2005年今天,喜剧演员高秀敏老师因心肌梗塞去世,年仅46,从此再无“小品铁三角”。本世纪伊始,《卖拐》《卖车》《心病》《送水工》连年在央视春晚获得小品节目一等奖。而这些作品不可或缺的幕后功臣正是高秀敏老师的老公何庆魁。上个月《喜人奇妙夜》综艺节目开播了,不知道各位有印象没,有个sketch叫《小品的世界》,讲的就是现在的人们对那个小品时代的怀念。那时候的节目也确实精彩啊,有不少深入人心的笑料,套路和煽情还不那么多。 一年之后,2006,到了我准备去高中报到的日子,恍惚间已十八年,这时间差都够再从零开始养出一个大学生了。高中前两年都住校,每次返校都跟被收监了似的(说得好像现在上班就不是这感觉了嘛),最让人闹挺的还不是跟初中的好朋友们分开到隔壁或隔壁的隔壁班级了,而是接触不到外面世界的新鲜事,有的话也只能靠每周派发到班级的过期报纸。报到之前我才学会用老爸淘汰下来的松下彩屏手机上“移动梦网”,弥补了我当年从那天起就看不到每周五超级女声的遗憾,那网速卡卡卡啊刷半天倒是也能刷出来新闻标题写着谁淘汰了谁复活了。如果说还有什么有印象的旧闻,那就是冥王星被开除出九大行星了,地理书必修一第一章还没来得及改过来。再后来记不得哪天,八大行星又恢复为九大行星,只是哥依然范特西的青春再也回不来了,倒是越来越接近范德彪了。 接下来还是唠天文方面的,2009年今天,海王星冲日。可惜俺不是宇宙q长孙连城那样的“行星饭”,并没有对这颗笔尖上算出来的蓝色星球有那么大的兴趣。2011年今天,也有件大事,我国的“实践十一号04星”试图被发射,然而运载火箭飞行过程出现故障,发射计划失败了。 8月18日,也是曰本前军事首领丰臣秀吉的祭日(1598),清朝初期施琅光复ww的日子(1683),以及美国把世界第一颗照相侦察卫星送上天儿的日子(1960)。怎么聊着聊着有点矮大紧当年鱼羊野史的风格了,打住吧,这期朝花夕拾咱就聊到这。下周同一时间就是这系列的最后一集了,适逢学生们升入上一年级准备迎接新学期,咱虽然已经不做学生好多年,想过去看今朝咋还又此起彼伏上了呢。咱就说每一年这个“转折点,分水岭”咋就那么令人心怀希望,那我寻思下期就回忆一下学生时代吧,8月25日我们不见不散,拜拜。
- Vol105 240817 喜剧之王单口季第一期repo
今天赶个时髦儿,适逢这周五周六《喜剧之王单口季》一言不合就开播了,在这个好日子我一口气看完第一期上下两部分全部表演,闲话少说,开始repo,以下内容仅代表本台个人观点。 其实我也关注这节目很长时间了,几个月前在xhs就看到,节目组为了师出有名,特地请到周星驰老师作为发起人,然后来了四十几组单口喜剧演员,憋了两年多,终于又有综艺可以上了,在271开播。巧了的是隔壁tx那个传统节目也是最近开启,出于种种原因吧老笑果的这帮人外加今年引进的全国各地俱乐部的台柱子们不得不选边站队。总而言之感觉就三个字,过年了。 而我在看完先行开麦的271这一期之后觉得更看好这个节目,毕竟我的“老朋友”们比较多,四大魔王--庞博周奇墨王建国杨笠,他们各带一支队伍,其他演员像小鹿啊教主啊翟佳宁啊,包括咱沈阳出来的那个王十七,都很值得欣赏,迫不及待想知道这帮人压抑了好几百个日日夜夜整出来什么新玩意。多提一嘴两边都为的是多推新人,节目的赛制也是不尽相同,说不好哪种更好看,总之一整个期待住了。 正式repo之前还得强行提几条渊源,证明我也是咱单口喜剧圈的边缘人,嗯,俺也是有标签的。庞博是我校友(大两届的学长,一个学院的,我大一还和庞嫂在一个社团呆过只不过那时候他俩还没好上),我们还有个群都是他粉丝。去年看过翟佳宁的线下,翟哥老弟(哥是尊称,弟是因为毕竟比我小)还和我互动过,我在那个三个火呛手播客的粉丝3群见证了节目订阅从几千增长到六万。之前xhs上给小鹿发过我写的梗,她回了句哈哈。刘旸是我微信好友,为证明这点,他的拍了拍提示词是:你拍了拍教主并说你段子最牛。我其实去年也给他分享过我写的一个段子:最近dieting,因为股票dieting跌停。他比小鹿真诚度高50%,回了句哈哈哈。 以下正式repo(嗯,依旧不写时间点,就这么任性),请客官们慢下来欣赏。
- Vol104 240813 剧说挺好看(5)《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剧说挺好看这个系列正式篇的第五回,这阵子依旧是看台剧上瘾,不吐不快,聊聊我刚一口气追完的《你的崽儿不是你的崽儿》,额,咋还带上东北口音了,认真点----《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2018年的剧,由陈慧翎导演。这部剧的名字恍惚间无比熟悉啊,想起来了,源自纪伯伦的书名。但电视剧是改编自作家吴晓乐的同名小说,全剧共10集,讲了五个不同的故事线,都很扎心的那种。 这里面融入了不少科幻的色彩,情节就很“老中”,毕竟不是每个孩子都是聪明勤奋并重的优等生,所以成绩的起起落落向来都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矛盾的重要起因。而所有的故事也盖因过分追求分数和排名而已,剧情背景各异但后续发展都在情理之中,到了最后一集那些因不够世俗成功而被忽略或抛弃的崽儿们又汇聚到一起,那份天真快乐令人无比的感动。 一二集“妈妈的遥控器”,讲的是望子成龙心切的母亲为了让儿子长长记性、提升成绩,通过遥控器让时间反复回流到同一天,却忽略了儿子面对的压力和内心的真实感受。 三四集“猫的孩子”,关于中式家庭无处不在的peer pressure如何压抑个体天性,使得青少年发展出精神问题。假如大家可以不用比来比去,是不是每个人可以多保持一些松弛感? 五六集“茉莉的最后一天”,也是我之前在短视频app唯一刷到过的片段,关于品学兼优的女生在被安排和规训的精英路线下的压抑生存状态,以及她得不到家人理解和肯定的文学才华,最终使得她一言不合走向绝处。而最戏谑的是,作为精神控制罪魁祸首的母亲在女儿逝去之后还妄图动用高科技,将其内心世界扒得一干二净,经过心理医生按耐着脾气的再三劝导,才意识到一直以来以爱之名自我感动的观念是如此荒唐。 七八集“孔雀”,概括说就是草根家庭望女成凤,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女孩在贵族学校的卑微感使得她逐步滑向“与孔雀作交易”一步步失去自己宝贵东西的深渊。母亲的执拗也让其彻底牺牲了自己,为了所谓的体面,终极代价却是整个家不再完整。 最后两集“必须过动”,依托了一个女性可自主申领胚胎独立生养子女的社会,但是成绩不够好的孩子都要被定期“精进”说白了就是物理意义上的销毁。在这魔幻的环境设定下,一个家庭是住在宽敞明亮的富人区还是穷酸狭窄的贫民窟,根本上就取决于孩子的成绩,分数成了硬通货。 每一个故事都是那么的让人不寒而栗,导致本人在看完的那天晚上也做了噩梦,回想起之前闲暇时集中看完这个虐心的剧,究竟值不值呢?想起年假头一天,我看了沈腾马丽《抓娃娃》,这个电影也是少有的令人生理性不适,我几乎逮谁跟谁吐槽这个大烂片。最主要是因为从孩子们的经历中,感受不到他们被爱着的痕迹和证据,好像自己的存在只是迎合父母的期望,乃至整个社会持续已久的Darwin主义。以及作为主角的沈马夫妇,大号二号都养废掉了还不知悔改,没有意识到教育方式的错误,只嘻嘻哈哈说着要不咱要个老三吧,那语气就跟闹着玩似的。再往前回想,2021年的6月,一则新闻让我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就是某高考大省有个女考生的父亲来陪考,摆出了条幅写着“不管考得怎么样爸爸妈妈永远爱你”。我就觉得,出于种种偶然才来到这世上,并且能感受到来自他们无私的爱,该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这个年代,年轻人尤其是中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早已无法被忽视,而这部2018年就已经问世的剧,拍的就算不说有多超前至少也占个直击灵魂。在以前的节目中我都说烂了,东亚文化或许多少都有那么一点,过分注重在外“有面儿”,其背后的东西反倒避而不谈。第十集里,母亲得知女儿有可能被精进时说的那句“活着没有面子,还不如s了”,将这种观念传达到极致。因此剧中也安排这位母亲的第一个儿子非常优秀却die于zs,而她后来对女儿的病态养育也奠定了悲惨结局的基调。或许只是在如今大趋势并不怎么好的时候人们才对如此简单的道理开始觉醒:美好的生活难道是靠攀比得到的吗,为了那一张面子,丢了生活的意义和意思,岂不无聊至极呢? 在继续围绕片名表达内心感慨之前,我还是想再提到《抓娃娃》。前两天聊到“历史上的今天”,看过那个电影《楚门的世界》,而沈腾马丽给儿子营造的没苦硬吃的环境,不就是CHN版本的楚门世界嘛,一切被儿子在高考那天发现的时候,儿子说“自己的生活都是被你们安排好的”,获得的反而是父亲的一句没理硬杠:“与此同时,你不是也在安排我和你的妈妈么?”事情都败露了,为人父母的这一方脱口而出的却还是“晚上还回家吃饭吗”,我想说这时候已经准备要呕吐了。这一部《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每个故事结尾的观感也一样,尽管故事离自己的世界很远,我也还是会为情节中的自上至下的掌控欲而感到窒息。 说穿了很多家庭的悲剧正是在于没有把子女作为独立的个体,总是试图为ta铺好人生的终南捷径,殊不知人都是究极复杂的生物,你甚至都无法做到掌控自己的性情与言行。因此当孩子发现自己接受的爱其实是有条件的的时候,会多么地感到自己原来一直是被心甘情愿地骗着而长大的,如果自己并不是那么懂事体面,并不能做到优秀得给家里长脸,是否可能就觉得自己一文不值甚至完全丧失继续人生的信念!另外想唠叨的一点,貌似很多up主也提到过了,就是在养育孩子这方面,父亲和母亲之间的这个天平似乎总是失衡的,好几个故事里只有母亲的形象,或者母亲占据“自我感动式付出”的绝对大头,而父亲只是在助攻。总之看下来觉得有些残酷,但又很写实。 十集剧情充斥着父母与子女之间,天然的不理解与矛盾。这些负面的情绪如量子纠缠一般,在个体内核的不稳定以及科幻因素的加持之下,逐渐显露,直到冲动地滑进深渊,万劫不复。我想这不是任何人希望看到的境界。我也觉得每一个准备做父母的人,都值得仔仔细细看完这部有点科幻的剧,在这个兜底很难的时代,至少想想是否能给予未来孩子充分的爱。关于如何在时代的洪流中苟全自我、稳固人格,以及在努力竞争之余保持温情、尽量快乐,大陆的很多作品也有提及但总归拍的不那么透彻。所幸有这部来自对岸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用独到的触感提醒着我们,多一点耐心,少一些功利,学着去体会生命延续过程本身的神奇,比渡人更重要的事永远是渡己。
- Vol103 240811 我的朝花夕拾·盲盒季(10) 100811 -- 大一暑假的尾巴,看了《楚门的世界》颇有感悟
再之后没几天就大二了,酷暑下的军训,之前也不止一次回忆过。我大约的确还是不适应南方的热,但至少也由于真实而觉得过去的经历很美好。用she的歌词形容就是,痛快迎接,痛快感受,生命给了什么,我就去享受什么。
- Vol102 240810 妙语八百字plus(6)低谷时如何自渡
//这个系列第六期 好像找到点儿自己的定位了呢 帕萨没有特。2024.08.10农历七夕,祝有情的你们都快乐。享受完美滋滋的秋天第一杯奶茶和第一顿大餐,又到了我一本正经大实话的时间,最近话很密,偷感很重,连着几天不用加班周末也如愿休息,就跟进入了人间仙境似的。所以更得也比较勤,单方面宣布,妙语八百字临时改成妙语一千六百字。 当然我工作不太忙的时候总是停不下思考的,这也就是没机会重选一遍大学专业,要不考虑一下心理学似乎也挺好。这一期想聊关于低谷时如何自渡的这个话题,也是听到身边人的故事有感而发。朋友圈里有这样一位联系人,ta最近领了国家级证书----终于结婚了,算是圈子里相对晚步入婚姻的一个。而此前很多年,这样一个人似乎也不知道从哪天起就从熟悉的圈子里突然消失了,谁也不知道ta人在哪里做什么工作,但ta偶尔也“诈尸”一下,没头没尾忽然说句话或晒个照片,意思大概“我也有我自己的幸福,希望大家各自安好”吧。而随着时间推移,我的另一个朋友敏锐地察觉到,那个ta可能过得并没有那么好,偶尔晒的幸福或许也是假象,只是为了面子。导致ta渐行渐远的原因大概率就是曾经的朋友们都有了各自的美满人生,开始有奔头地步入下一段轨道,于是ta逐渐滋长的自卑感使得其做出了“玩消失”“假装自在”的举动。而最近人生些许的起色,又使得ta觉得“在人生完满的赛道追赶上了伙伴们”,又可以支楞起来了,这样解读似乎也合情合理。但是这种多少伴随着“暗中攀比和较劲”的友谊,总令人不甚唏嘘,原本平和的关系和相处模式变得微妙起来。 这两天除了消化吸收朋友们的心路历程,我也一直在思考,在人生并不那么顺遂,或肉眼可见的烦恼和压力频发的阶段,该如何尽量平稳地面对。结论先行,最关键的当然是三个字“屏蔽力”。这个词不是我发明的啊,最近很多人都探讨过,讲大白话就是,哪怕最好的朋友甚至家人亲戚,他们的喜怒哀乐,其实和自己并没有那么大的关系。主要也因为,没有人会把自己全部的人生直播给外界,因此暗暗的揣度和较劲本就没有意义。我有一个群,是大学时候的兄弟们,虽然大多数人彼此很少有机会见面,在一个城市的也很难聚一把。但当有机会出差或旅游造访某处时,最先想到的应该还是见这群人。我们有个传统就是谁有好事发生,比如结婚生娃事业攀升之类,都会发个红包大家跟着讨个彩头。而我呢,从英年早婚以来已经很多年没有这样的高光时刻,当然好处就是省了仨瓜俩枣的红包钱,同时还能默默赚点非劳动所得,哈哈。而就在2023年初,两个兄弟分享喜悦之后,赶上我刚阳完,又因为工作上的压力,情绪也不是很稳,这个群我先是屏蔽了一段时间的消息,最多能攒到一万多条未读,然后也持续半年多几乎不发言,到了一种a想打听我的现状得靠和b连线,b再撺掇跟我更熟悉的c和我打电话单聊,才能不咸不淡地套出 我话来的程度。而我本来就有些接电话结巴敏感症,当时反应除了错愕就是那句大学以来的口头禅“挺好”,真好假好的那谁知道呢,估计也没人关心,我这么想。 我原来写公众号,每次更完都是发给这群人看,最后写过的一个段子应该是那个“情绪反刍”,我说会反刍的才是真的牛。后来公众号弃管了,去年六月末开始弄播客,有意避开了熟人。寻思就当个树洞自言自语吧,谁承想这么低调的经营,也积攒了一百七十个粉丝。我觉得这里是个便于有话直说的地方,后来搜心理方面关键词,也听过不少脱口秀演员和普通人的播客节目,感觉其实人人多少都有过不为人知的苦楚,尽管无法相互感同身受,但分享的过程也是一种灵魂的救赎吧。除了屏蔽力,我一直有所欠缺的,其实是对明天会更好这事儿发自内心的认同。如果大家都能保持一种“世界的癫与我何干”的豁达,认真生活,估计离脱离低谷也就不远了。总的来说就是,回避社交对找寻希望和自信是没有帮助的,在并不如意的处境之下假想一个全能而美好的自己也是荒唐可笑的。哭归哭闹归闹,倾诉和发泄过后,最重要的是冷静地重构一个立体而真实的自己,哪怕满身瑕疵,即便伤痕累累,也可以摸着这些过往的印记,平静地向世人坦诉自己曾经的故事。最后概括就七个字--没有不受伤的船🚤。
- Vol101 240809 妙语八百字(5)急于证明自己往往适得其反
电视剧《小夫妻》(郭京飞,殷桃)给我一丝灵感,寻思来这么一期。 今天的“妙语八百字”是关于这样一个人生感悟:人越是在某些事情急于证明自己,过度表现,反而容易显现出内核不稳、用力过猛的精神状态,往往适得其反。 关于这一点我想到两个与我生活并没什么交集的人,简要地说就是,a是我妈妈退休之前的一个学生,和她还是一个镇上出来的,由于是第一次上大学不懂嘛(笑),这小哥哥就以为学习不再是重点了,军训期间各种炫才艺,让全系师生在最短的时间里都记住了他,简直是社牛本牛,搞关系什么的也是一把好手。奈何后来高开低走,大一就挂了好几科,班长也被撤了。b是我高中一个哥们的小学同学,在初中也跟我在同一个班呆过,依稀记得他初一的时候特别厉害,尤其是数学,总能考满分,老师都说他是清北的苗子。但我们当时还不了解的是,有些“伪学霸”其实是很危险的,看起来的优势只是通过一味的提前补课建立起的,所以后来b也是挺惨,中考失利,到高中据说也越学越往下掉。 我用别人的例子其实也是在反思自己,老中思维了嘛,就擅长推人及己。今年这几个月我就感觉自己身上也有一种挥之不去的焦虑加上有时候迷之自信,懂得不少大道理,具体的小事却做不好,细想原来也是急于证明自己的思维在作祟。譬如工作上,胸有成竹地觉得自己发挥了聪明才智至少完成得够快,但在出活的质量上可能只是自以为的挺好,一旦有专家质询就各种被问住了,至少看得出在专业性上、知识框架方面还是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汇报的时候太匆忙,反而给人一种难堪大任的印象。 由此引申的一种思维上的怪圈,可能也是二十年来一以贯之的一点就是,忍不住拿自己的弱点和别人的长处相比。可能二者之间都没有任何可比性。我不知道各位听友有没有这样的感触。即使别人的优势并不是世俗意义所密切关注和认可的(譬如有些“会来事”的言行其实很油腻,过度表现的其实是ta们),甚至只是自己脑子里臆想出来的,我却难免陷入“ta都能行,我为什么不行?我也得努力追赶ta,如果追不上我就烦恼了,就是废物了”这样的思考方式。而此时所谓的努力追赶,很可能是徒劳无功的,好比在机场等待一艘船。我以前不是也说过吗,你不可能教会兔子游泳或者让鱼上岸跑步,每个人的天赋和性格特质都是不同的,也就体现出不同的闪光点。千人一面反而看起来很没意思、不可爱。2024过了一大半,2025也不远了,这一年过得太快,快到我感觉貌似又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进步,那这一年岂不是又要白活了?我当然不能总给自己这样这样的消极暗示,相信韬光养晦的处事哲学,人生需要的并不非得是那么热烈的绽放,谁又能说,平凡中孕育不出伟大呢? 虽说这次还是有点鸡汤了,但只要能抚慰内心,实现自洽,又何尝不可呢?你们尝过之后觉得味道又如何呢?
- Vol100 240804 我的朝花夕拾·盲盒季(9)130804 -- 那天我开始练科目三……
一百期!可喜可贺! //录制2024.05.27 //首播2024.08.04 一百期啦 & 假期圆满结束。 直接来到主题,回忆一下2013年的今天。我也是突然有个发现,十一年前的过年日期跟今年一样,三月份以来的星期几跟今年也一样。时光回到当初,我本科毕业研究生报到之前的暑假在学车,挂了两次科目二等待第三次考试的空档里,闲着也是闲着,于是我这当年的小鲜肉在教练带领下生平第一次开车上了大路,体验科目三。当时辽宁省的奇葩规定是考科目三之前要在规定的路线上跑足600km,我第一次驾车出发的那个周日就跑了个夜路,开到四十几迈已经有种风驰电掣的错觉。 还是得感谢我导师当年不扣之恩,知道我准备考票儿就没有把我按在实验室干活,当然之后就是漫长又短暂的历时一坤(练习时长两年半)的科研生活了。那年的我突然对生活迟到的有了这么一重感悟,那就是忙无止境,度过了一阵忙碌之后马上就是新的挑战,而且有些期盼很久的事情等到实现的时候反而内心的空虚取代了激动和快乐。 在2013年我22岁这一年,人生中绝无仅有地嗜酒如命,就算没有感慨也得借酒找点儿感慨,变身话唠,说起从前。大概跟我高中的朋友喝多过三次,跟大学的兄弟宿醉的次数更多,有点遗憾可能就是本科阶段没有太多异性朋友,但是so what,之前也讲过,毕业前稀里糊涂的我就可耻地脱单了,要那么多红颜知己干嘛。 那一年构成空虚的要素无外乎就是,考研那种热血沸腾的感觉告一段落,大学最后一个学期能有大把的时间留给毕业论文和玩耍,我平衡的还算可以,只是一切落寞之后新的惆怅突然涌现出来----我在教研组已经不是新人了,更多的挑战会接踵而至,而研究生某种程度上已经不是学生,而是半个社会人儿。在本校继续接下来的求学,之后的假期固然也还可以像本科时候一样玩耍,陪在身边的人却又换了半茬(少部分本科同学继续当同学,但圈子肯定会微妙的变化,大概率变窄)。 我虽然心思细腻敏感,但后反劲儿。毕业前最后去ktv包宿的那场大酒喝得我一个来月之后才缓过味来。我记得平时有矛盾不对付的同学对瓶吹完相逢一笑泯恩仇了,我们宿舍还好四个人都读研而且三个之后还在同一城市,隔壁宿舍有个哥们要去外地工作,说不定下次见面是哪年了,好像就他哭的最惨。剩下的聊天记录主要就是撺掇就业的同学过几年考研考回来,以及说着苟富贵勿相忘约定几年后混的最好的同学再请大家吃饭。反正我当年的性格典型的e中e,就挺舍不得兄弟们,跟谁都举杯握手一顿唠,好像还干碎俩酒瓶子。不像现在这样恨不得游离世外,一副纷纷扰扰与我无关的样子。再之后,八月十六七号,终于考完驾照那天,找我最好的哥们一人连干了八瓶啤酒,我都有点忘了当时咋回的家。 遥想当年,很多事情还没有微妙的改变。大学毕业学院请客聚餐,那时还没有节俭力行的号召,我们也算搭上了末班车,下一届之后就没有了。同样见证历史的还有我们2013级是最后一届公费研究生,有点窃喜,后来我还给自己赚了不少奖学金。再看外面的世界:浙江台还没有丑闻辈出,蓝台还不叫烂台,好声音第二季是我当年最爱。才听父母说起“东北转型的阵痛”,求学在外望向一直引以为傲的故乡沈阳,我竟然也头一次产生了唏嘘的感觉。赵本山跟小品舞台说拜拜,没想到失去的是一个绝无仅有的伟大时代。老梁、高晓松的言论观点还像精神图腾一样根植于内心,多年以后才显示出真实的样貌。 2013年的夏天,看上去几乎被考驾照这一件正事儿所填满,却也是个人体验最悠闲,各个时代的朋友见的最全的绝无仅有的一季。到现在我都有点怀念当年,哪怕那个时候我岁数不小却看起来啥都不懂,面对未来仍像是在迷雾中乱撞的感觉。后来也畅想过假如当年的自己有现在的智慧,生活会不会再起色一点。但可能想也没用,一个人的思想和性格终究是一以贯之,只属于他自己的。哪怕能够像玩游戏似的,反复的存档读档,我们最终都会在命运的笼罩之下,让生活回归最合适的轨道,提醒我们要乐在其中。
- Vol99 240802 剧说挺好看(4)台剧《此时此刻》
聊聊我刚看完的《此时此刻》,这部剧讲述的是yq期间发生在ww的十个爱情故事,每一集单独表现一个主题。剧中其实是试图囊括我们能想到的不同类型的爱情,希望我们从中多少找到一些共鸣,但叙事上又觉得好像太架空,也就是为了在特定时空下把人撮合在一起而生编硬套。其中包括了实景秀炒cp,一夜crush,姐弟恋,旧情复燃,BL,lesbian,装残疾博取感情,男主内女主外,与天外来客的邂逅,两个失婚者的相互拯救等等。 我想概括的是,口罩确实是激发一个人内心深处对另一个人原始虫洞的绝佳试金石,当年海峡对面也经历与我们类似的物理空间上的隔阻,在不知这种异常魔幻的生活将何时结束的不安感之下,让我也想到自己高三的时候,学校的心理老师说,压力大的时候就容易喜欢他人。该剧的每个相对独立的故事,结局看起来都不是那么圆满,也许它想表达的就是,自然而然的幸福圆满往往可遇不可求,但每个人确实都是值得被这个世界深爱的。 不知是不是我对感情的世界向来想法都很简单,总之一直就对“错的时空遇见正确的人”这话很不屑,好像只是一个用于逃避未来问题的借口,真正有情的人总会想方设法双向奔赴。五月天的那首《孙悟空》唱到,我从不怕爱错,就怕没爱过。传达的也是这样的观点:只有通过自己觉悟,用心发现和经营,才能收获幸福的关系。 然而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生存和竞争的压力已经足够身心俱疲,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精力用于敢爱敢恨的恋爱脑,更可悲的是有人甚至用错用滥,譬如前阵子爆出的山东理工曹悦的婚内cg事件,又是一个pua的典型。精神控制最早也是在恋爱的场景里被提出的,我反正很不解,凭什么需要用他人的嘴来定义你自己有多好或者有没有你自以为的那么好。距离当年wyf的惊天大瓜以及他干的那些龌龊的事都已经三年了,愚蠢的人类(一部分)还是不长记性,各种以爱之名行伤害之实。我一个有娃的朋友说,以后不想让他儿子结婚,大概也是怕了这个遍地危机的社会,能遇到真爱的概率实在是太低。 关于剧中的卡司配置,林心如贾静雯等“老戏骨”都排在相对靠后的位置,导致很多人包括我在内,其实印象最深的还是郭雪芙、刘俊谦主演的第二集,或许是因为“演的最真”吧,就是有听障的外卖员跟按mo女之间的星星之火猛烈燃起的那一集,到结尾两人也没有那个,但也足以看出城市边缘人之间的那种惺惺相惜。后面有几集反而是三倍速草草刷完了,因为一看开头基本猜到结局,少了些drama的点。 总的来说五星满的话给这部剧三星半吧,主打一个下班后的陪伴,像打开万花筒一般展开平行时空中不同的人之间的感情纠葛,从看客的角度还挺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