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P12|对照,呼应,预示
第一卷故事将尽,透过叙述者的眼睛,我们在巴黎看到了斯万一家人:斯万、奥黛特,以及他们的女儿吉尔贝特。然而在这些「相处」、「再见」与「重逢」背后,这一家人的景况,无不对照着叙述者记忆中过往的时光,隐隐也预示了他的未来…… 2:50 〈地名之名〉对〈贡布雷〉和〈斯万之爱〉的对照和呼应,对未来篇章的预示 4:35 香榭里榭大道的翻译问题、神话典故与地理位置 16:28 巴黎是〈地名之名〉的重要角色 20:00 小叙述者对吉尔贝特的感情夹杂着对斯万的好奇和好感 23:30 小叙述者把父亲的形象投射到斯万身上? 25:42 “人一旦恋爱,就再也不爱任何人” 27:12 小叙述者恋情的发展比斯万之爱更狂热、更深入 29:30 外婆之死带来的伤痛与懊悔 30:44 斯万和奥黛特在〈地名之名〉的再度出现 34:46 在布洛涅森林漫步 41:20 吉尔贝特的原型 43:02 借同一地点中服饰、马车的变化说明流年似水 46:00 读普鲁斯特,也读西欧文明史 ——— 《追忆逝水年华(第一卷):斯万家那边》 [法] 马塞尔·普鲁斯特 著 陈太乙 译 新行思 | 上海文艺出版社·艺文志 ——— 节目企划:读书共和国木马文化 节目制作:工三行销 授权引进:新行思 Music: Trio for Piano Violin and ViolabyKevin MacLeod
- EP11|想象的城市,想象的远行
脱离了〈斯万之爱〉的时间线,延续着〈贡布雷〉的失眠夜,普鲁斯特如何借〈地名之名〉,用「名字」串联起文字的声音与画面,让远方诸城尽数成为一个个浮现在叙述者想象中的景色? 0:55 从〈斯万之爱〉到〈地名之名〉,从紧凑到释放 4:12 〈地名之名〉的篇幅问题,“地名之名”与“地名之地” 11:26 “梦想储存库”:名字带来的氛围与文化 13:10 虚构的巴尔别克和它糅合的真实元素:诺曼底和布列塔尼 18:22 “法国国土、欧洲陆块和亘古大地真正的尽头” 21:02 诺曼底和布列塔尼的分界:浮在海上的圣米歇尔山 23:40 斯万眼中的另一个“更少法国味”的巴尔别克 27:02 每个角色都不是“跑龙套” 30:30 听拉贝玛的戏剧 32:36 旅行与火车,延伸的铁路 34:34 对地名的多重联想与对火车时刻表的执迷 ——— 《追忆逝水年华(第一卷):斯万家那边》 [法] 马塞尔·普鲁斯特 著 陈太乙 译 新行思 | 上海文艺出版社·艺文志 ——— 节目企划:读书共和国木马文化 节目制作:工三行销 授权引进:新行思 Music: Trio for Piano Violin and ViolabyKevin MacLeod
- EP10|曲终,人未散
斯万在圣厄维维尔特夫人家,出其不意,和小乐句再度正面遭逢,(是凡特伊奏鸣曲的小乐句,快别听!) 面对这突如其来、引发斯万想起他和奥黛特之间复杂纠葛的「爱」的旋律,他会怎么反应? 1:18 翻译时,每每遇到〈小乐句〉的感受是什么? 3:27 “普鲁斯特的这些文字对我,和〈小乐句〉对斯万的那个当下一样,有启发性” 5:20 奥黛特的缺席,“〈小乐句〉女神”的出现 5:59 抽离并看清:“他不得不垂下眼睛,以免别人看见他热泪盈眶,那人,就是他自己” 8:00 “〈小乐句〉女神”在斯万内心有什么不同的层次变化? 10:34 两个凡特伊难以联结在一起:现实无缘,音乐相知 15:57 普鲁斯特的“真”——不美化任何东西 17:03 普鲁斯特如何用文字描写音乐家演奏钢琴? 18:40 斯万之爱的转折点与“双重标准” 26:16 两场精彩的梦境——旅行之梦和海边步道之梦 29:01 普鲁斯特与弗洛伊德同时处理了潜意识与梦 30:20 在第二场梦境中,一个斯万安慰了另一个斯万 35:35 梦醒时分浓度更高的另一场梦,关于火与海,现实与梦境的交融 39:48 斯万之爱最惊人的结尾 ——— 《追忆逝水年华(第一卷):斯万家那边》 [法] 马塞尔·普鲁斯特 著 陈太乙 译 新行思 | 上海文艺出版社·艺文志 ——— 节目企划:读书共和国 木马文化 节目制作:工三行销 授权引进:新行思 Music: Trio for Piano Violin and Viola byKevin MacLeod
- EP09|一场上流盛会
紧接在维尔迪兰家的晚餐聚会描写之后,我们这一集要来看,普鲁斯特如何用另一场富丽堂皇的高规格晚会,写出对比新富中产阶级的上流社会群像。这种阶级对比、冲突、融合,是否也反映了普鲁斯特创作时的时代氛围? 2:22 从踏入大门开始,斯万一气呵成的意识流动 6:30 普鲁斯特将艺术评论放入小说,“知识性的百科全书” 11:14 男性宾客们的单片眼镜 15:44 贵族头衔是真实的权势,还是漂亮的名称而已? 17:05 普鲁斯特对女性宾客的生动描写 20:30 加拉东侯爵夫人与洛姆亲王夫人 25:43 斯万与洛姆亲王夫人跨越阶级的交情 30:34 将军与一般贵族的地位有什么不一样? 32:37 透过擦眼镜和扭头的小动作,展现阶级之间的落差 35:07 贵族眼中拿破仑第一帝国时期的风格:恐怖极了! 38:30 “挂毯划开了两个世界” ——— 《追忆逝水年华(第一卷):斯万家那边》 [法] 马塞尔·普鲁斯特 著 陈太乙 译 新行思 | 上海文艺出版社·艺文志 ——— 节目企划:读书共和国 木马文化 节目制作:工三行销 授权引进:新行思 Music: Trio for Piano Violin and Viola byKevin MacLeod
- EP08|斯万,恋爱中的男人
斯万堪称《追忆逝水年华》小说中相当吸引人的一个角色,雅好艺术、多金、多情的上流社会人士。只是这个男人在与奥黛特的恋爱关系中,却是栽了个大筋斗。这一集,我们就来慢慢分析这个独特的角色。 1:13 《斯万之爱》是《贡布雷》的前传:两个斯万,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3:33 容易搞混的普鲁斯特与叙述者(小马塞尔),“这套书就是他的一辈子” 5:25 用精彩的里外切换描写斯万,包括极致的心理分析 8:09 斯万之爱引出叙述者自己的恋情 10:05 斯万的性格是怎样的? 13:14 “斯万之爱是只有斯万自己的爱,不是双向的” 17:40 为什么奥黛特后来变冷淡了? 20:15 被沙龙排挤的斯万,不能如愿送奥黛特回家 24:45 斯万不准奥黛特去看戏,如同受伤的野兽反扑 32:48 斯万徘徊于对奥黛特的爱恨之间 38:39 “我病故我在”,治疗=谋杀 41:38 斯万之爱是活生生的痛苦的当下,而非细水长流的幸福 43:37 电影《霓裳魅影》与斯万之爱的比较 ——— 《追忆逝水年华(第一卷):斯万家那边》 [法] 马塞尔·普鲁斯特 著 陈太乙 译 新行思 | 上海文艺出版社·艺文志 ——— 节目企划:读书共和国木马文化 节目制作:工三行销 授权引进:新行思 Music: Trio for Piano Violin and ViolabyKevin MacLeod
- EP07|人性剧场
一部小说的好看之处,往往就在于当中反映出了人世间真实的情感,如爱或恨,以及复杂的人性面貌,让人从中得到共鸣。这一集我们来看,借由几个人物和一场晚餐,普鲁斯特是怎么让笔下角色在言谈间展现出多样的人性。 1:30 维尔迪兰家的小圈子 3:22 “团宠”奥黛特 6:10 维尔迪兰夫人的家庭背景和个性是怎样的? 10:00 支持印象派的现代风格,摆脱贵族的古典喜好 12:53 Drama Queen维尔迪兰夫人的“招牌动作” 18:20 沙龙追求的场面:轻盈、灵巧、机智、符合潮流 19:20 太低调以至于懦弱的萨尼耶特 24:56 布里肖对贵族的批评和攻击 27:50 普鲁斯特借由不同的人物,呈现解读历史的不同立场 29:00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新面孔”福什维尔的登场 33:40 镜像:“斯万是布尔乔亚,但样子像贵族;福什维尔是贵族,但样子像布尔乔亚” 34:50 普鲁斯特天才的反讽描写 ——— 《追忆逝水年华(第一卷):斯万家那边》 [法] 马塞尔·普鲁斯特 著 陈太乙 译 新行思 | 上海文艺出版社·艺文志 ——— 节目企划:读书共和国木马文化 节目制作:工三行销 授权引进:新行思 Music: Trio for Piano Violin and ViolabyKevin MacLeod
- EP06|爱的主题曲
斯万和奥黛特两人「爱的主题曲」:凡特伊〈小乐句〉,堪称法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一段旋律(之一),普鲁斯特是从哪首音乐作品得到灵感?如今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法国「咖啡馆文化」,彼时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奥黛特家中的装饰充满东方情调,那奇特的「中国风」怎么会在欧洲造成流行?一段旋律,两个场域,这一集,我们来谈《追忆逝水年华》那时代的巴黎风情。 ———普鲁斯特写出凡特伊〈小乐句〉的可能灵感,来自于如下这些乐曲: *圣桑《第一号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作品75.》 *华格纳-歌剧《帕西法尔》第三幕〈圣周五的魔力〉 *华格纳-歌剧《罗恩格林》序曲 *法朗克《钢琴与小提琴奏鸣曲》 4:10 凡特伊的音乐变成了时尚 5:42 法国文学史上这段著名的音乐旋律来自哪里? 8:55 普鲁斯特用文字“讲”听觉,描述爱的主题曲 11:00 同一曲〈小乐句〉,不同的感受和心情 13:10 “或许正是因为他不懂音乐,才能感受到如此混乱的印象” 14:53 相比于古典乐,〈小乐句〉更偏向于实验性、现代性的印象派音乐 18:10 咖啡馆与奥黛特的闺房:公共的、开放的空间与个人的、隐秘的空间 23:20 普鲁斯特常去咖啡馆吗? 26:11 奥黛特家中的“东方情调” 32:26 斯万与奥黛特——爱与被爱的两端 37:00 斯万之爱的转折点出现在哪里? 41:25 空缺造成的渴望是爱的重要元素 44:50 “爱是一种非常非常强烈的感觉” ——— 《追忆逝水年华(第一卷):斯万家那边》 [法] 马塞尔·普鲁斯特著 陈太乙 译 新行思 | 上海文艺出版社·艺文志 ——— 节目企划:读书共和国 木马文化 节目制作:工三行销 授权引进:新行思 Music: Trio for Piano Violin and ViolabyKevin MacLeod
- EP05|「她」的沙龙
「沙龙」是什么?在法国独特的沙龙文化中,为何女人扮演了重要角色?贵族阶级VS布尔乔亚,在时代浪潮淘洗过后,谁才是那个鄙视对方的 WINNER?一起来了解这个有趣的法国历史背景,深入领略《追忆逝水年华》的〈斯万之爱〉故事里的迷人氛围。 1:38 “沙龙”的含义、历史缘由和文化演进 4:28 饱读诗书的贵妇,沙龙的贵族派与布尔乔亚派 8:40 被沙龙“捧红”的艺术家们 10:46 女性在沙龙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 13:45 沙龙女主人是聚会的焦点 15:15 法国人“说话的艺术” 21:28 大革命后,布尔乔亚是如何崛起的? 26:07 游走于贵族与人民之间的斯万 31:36 南辕北辙:斯万现实追求的女子与他在艺术品中欣赏的女子 34:15 讲英文的奥黛特 ——— 《追忆逝水年华(第一卷):斯万家那边》 [法] 马塞尔·普鲁斯特著 陈太乙 译 新行思 | 上海文艺出版社·艺文志 ——— 节目企划:读书共和国 木马文化 节目制作:工三行销 授权引进:新行思 Music: Trio for Piano Violin and Viola by Kevin MacLeod
- EP04|情窦初开的少年
暗藏玄机,原来他在说这个!这一集,我们来发掘普鲁斯特在小说中藏入浓烈却又疏离的爱恋,以及看似低调隐晦,却又明显至极的性意识和欲望。 1:47 爱上各种年纪女人的天赋 4:00 跟小女孩初次见面的地方 6:40 爱上的是真实的对象,还是内心投射的形象? 9:10 时隔多年的真心话大告白 13:00 文字里关于性的气息,隐晦又露骨 17:40 普鲁斯特16岁时给外公的一封信 20:15 19世纪时,欧洲教堂的旁边是妓院 23:00 独处时的阅读与性——私密的快感 27:22 凡特伊小姐的脸颊,花的雄蕊 34:34 《追忆逝水年华》的同性之爱 37:28 奥黛特是一面镜子 ——— 《追忆逝水年华(第一卷):斯万家那边》 [法] 马塞尔·普鲁斯特 著 陈太乙 译 新行思 | 上海文艺出版社·艺文志 ——— 节目企划:读书共和国 木马文化 节目制作:工三行销 授权引进:新行思 Music: Trio for Piano Violin and ViolabyKevin MacLeod
- EP03 | 那些活生生的人物
《追忆逝水年华》故事中的人物样貌形塑和内心描写,就像一出大戏生动上演着;他们会笑、会哭,有爱、有憎,更会嫉妒。这一集,我们来看看,普鲁斯特设计的巧妙对话,如何让小说人物有了灵魂。 1:22 普鲁斯特是一个随时都在“看人”的作家 3:28 凡特伊先生,适合“偷看”的地形 6:01 在摄影术不发达的时代,普鲁斯特用眼睛和笔记录 8:06 攀权附势的勒格朗丹先生 11:31 对话塑造人物的内在精神与个性 19:30 作为一股清流的外婆,唱双簧的两姐妹 26:50 卧病在床的姨妈,足不出户的普鲁斯特 29:20 谁是法兰索瓦丝? 31:12 法国乡间餐桌上的美味 37:50 普鲁斯特不只会观察上流阶层的人,他对小人物的掌握也很仔细 43:05 “人性就是这样,没有绝对的好坏” ——— 《追忆逝水年华(第一卷):斯万家那边》 [法] 马塞尔·普鲁斯特 著 陈太乙 译 新行思 | 上海文艺出版社·艺文志 ——— 节目企划:读书共和国 木马文化 节目制作:工三行销 授权引进:新行思 Music: Trio for Piano Violin and ViolabyKevin MacLeod
- EP02 | 我在哪里?
走出普鲁斯特设下的虫洞,一起征服小说开头那迷梦呓语般的六十页,开始进入一个打破时间与空间、实际与想像、体感与思考分界的奇妙世界。 1:00 吓跑读者的开头60页,到底发生了什么 10:26 翻译时“不敢放过原文任何细节“ 13:10 普鲁斯特的文风并不“华美”,而是“到位” 18:40 普鲁斯特的写作像是放风筝,放出去但也可以收回来 21:55 读普鲁斯特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去想时间这件事 24:20 “有时候一天译不到一句“ 29:35 妈妈的晚安吻和小叙述者内心的drama 32:14 书中妈妈给小叙述者读的《弃儿法兰斯瓦》是一本什么样的小说? 35:30 著名的玛德莲时刻 ——— 《追忆逝水年华(第一卷):斯万家那边》 [法] 马塞尔·普鲁斯特 著 陈太乙 译 新行思 | 上海文艺出版社·艺文志 ——— 节目企划:读书共和国 木马文化 节目制作:工三行销 授权引进:新行思 Music: Trio for Piano Violin and ViolabyKevin MacLeod
- EP01 | 谁怕普鲁斯特?
从起点到终点,普鲁斯特在小说中以“temps-时间”画出一个圆,自成一个宇宙。 而那当中的人物、事件与记忆,尽如星河中的点点繁星。透过导航与指南,我们开始前进“普鲁斯特宇宙”。 1:44 为什么采用“逝水”而非“似水”? 7:30 读普鲁斯特,择日不如撞日 10:00 《追忆逝水年华》是部怎样的小说? 12:15 以“时间”这个词开始,到“时间”这个词结束 14:24 如何理解《追忆》的自传性? 22:04 普鲁斯特的手稿 23:17 女管家塞莱斯特的追忆 26:44 文学史著名轶事——普鲁斯特被拒稿事件 30:30 推翻关于《追忆》的刻板印象,这是一部新潮的小说 33:10 普鲁斯特的“科学观察” 36:55 贵族的沙龙与布尔乔亚的沙龙 ——— 《追忆逝水年华(第一卷):斯万家那边》 [法] 马塞尔·普鲁斯特 著 陈太乙 译 新行思 | 上海文艺出版社·艺文志 节目企划:读书共和国 木马文化 节目制作:工三行销 授权引进:新行思 Music: Trio for Piano Violin and Viola byKevin MacLe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