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零售的哲学:当我在便利店打工时,我在学什么
这是一个新的尝试,避免让自己成为一个「心灵修炼」的主播,毕竟还是做产品的。 故事其实横跨了六年,前半截是在便利店打工时候的小故事。后半截是六年后重看铃木敏文的书籍,所受到的启发。 所谓的创造新事物,并不是创造了什么,而是从现有世界存在的众多事物中发现某些东西,在此基础上尝试将这些事物与创造联系起来。 我曾在 2016 年于 7-Eleven 见习三周(日记上、日记下),因为彼时试图在线下开设实体店,但苦于没有经验,就去报名门店经理见习。 对于那时试图改造一切的互联网人来说,这次经历不但打开了视野,接触到了许多从未接触到的概念,也让我对传统行业充满了敬畏之心。 虽然不属于一个行业,但是对于做产品启发颇多,因为都是面向大众消费者提供服务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 对于用户需求的洞察和消费趋势的把握,在铃木敏文的书中有大量具体的洞察,其精准性和预见性,远超许多互联网人。而对于消费趋势的把握,则能很早的预见到消费者购买的不再是商品,而是事件。 * 对于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思考和能力,如何生产高标准的自有商品,如何为了能在店内存取款而设立银行。 * 对于供应链及店铺细致的管理能力,密集开店战略的原因,从多供应商一日单配,变成一日多配。以及如何发挥店铺人员的能动性,让其在没有太多经验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单品管理,提高销售额。 下面的案例也是基于上述的经验思考的实践。 * 在经营丁香医生的时候,应用便利店内「价格带」管理来重新改造医生的定价指导体系。 * 在进行医生运营时,参考便利的许多 SOP 标准制定的方法以及培训体系,提高医生的服务意识和质量。 6 年以后,再看铃木文敏的书籍和资料,依旧对当下的创业有颇多的启发。但由于其书籍资料重复度较高,每本书自有其结构,所以在此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对互联网产品设计的启发,重新整理如下,不断迭代。 ### 观点摘录 * 「为顾客着想」和「站在客户立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还是站在卖方立场,脱离了消费者的普通生活; * 顾客购买的对象是产品的价值,而不是价格。 * 现代消费者并非在消费产品本身,而是由自己重视的事情引发了消费行为。 * 越是美味的东西,顾客越愿意购买,但美味的东西,也是容易生腻的东西。 * 如果没有实现目标的条件,就自己去思考实现目标的方法。如果不具备必要条件,那么就去改变条件本身。 * 不要依附于公司,因为人如果依附于某一事物,就会丧失真正的力量。 ## 关于铃木敏文 > 铃木敏文 1932 年出生,是日本著名企业家,曾担任日本 7&I 控股公司、伊藤洋华堂、日本 7-Eleven 等公司的代表取缔役会长与 CEO,也担任日本中央大学理事长。 其一直以「外行人」自居,却深谙统计学和消费者心理学,在 40 岁的年龄以及总部不看好的情况下,自行筹资一半和 15 名同僚成立了日本 7-Eleven ,并创造了单品管理这个独特的经营方法。 ## Shownotes: * 00:01:30 想去打工,但是遭到歧视(大龄 + 高学历) * 00:05:26 培训中一些有趣的故事 * 00:07:32 拉排面,这个排面是什么 * 00:11:09 真去店里打工时,那些意想不到的启发 * 00:15:15 为何要研究铃木敏文?对设计产品有何启发? * 00:17:40 第一个启发:何谓真正以顾客视角出发 * 00:20:44 第二个启发:如何了解顾客的心理 * 00:25:00 第三个启发:不变的立场与可变的素材 * 00:28:47 第四个启发:避免站在 A 的延长线上思考 * 00:31:10 人一旦依附某物,就会丧失真正的力量 ## ## 相关资料 * 去「产品沉思录」查看 * 《产品人的 100 本非必读书》 ## ## 音乐 * Here's To You by Joan Baez
- 【串台】和刀姐聊聊,积累个人知识资产的意义和方法
本期主要关于如何积累个人知识资产,其中提到了不少做《产品沉思录》内容的心得,好像之前并没有系统的整理过。 感谢温柔一刀的主播 @刀姐doris 邀请,@旺仔珂珂糖 策划,@诗雨 剪辑 我这边录音回响比较大,请各位多担待。 ## Shownote 02:05 flomo——小小工具背后的大大理念 05:50 为什么会从丁香医生出来?为什么开始创业做flomo? 08:23 你想做多大的公司?或者说,一定要做一个大公司吗? 09:30 产品流水过亿也不影响我每天下楼吃沙县 12:56 notion 是 flomo 的启蒙老师 14:14 成不了什么标杆,那就成为一个小小灯塔 20:42 坚持写了5年产品沉思录:只有在一件事上乐此不彼才能超过别人 21:48 我们都需要一个“提问机器” 23:55 刀姐灵魂三问:怎么建设品牌?怎么做增长?怎么平衡的? 26:43 主动挖掘大于被动吸收 30:14 你关心 web 3.0 吗? 32:26 首度公开:产品沉思录的筛选内容标准是什么? 36:42 如何打造一个可持续的内容生产体系而不是靠灵感? 44:19 艺术家关注最终结果,工程师关注内在体系 47:31 什么是超级品牌?如何找到你的超级用户? 51:00 千万不要在b站做学习博主 54:57 所有人都适合开专栏吗? 57:09 什么样的内容应该付费?什么样的内容应该免费? 59:25 “个人知识资产的意义和价值”和“打工人的自救之道” 01:06:00 flomo的品牌应该怎么做? 一些文中提到的项目 * flomo * 小报童 * 我在小报童上的 专栏 和 小册 * 产品沉思录 ## 一些关于刀姐的介绍 刀法Digipont创始人兼CEO > 前互联网平台衣二三CMO、北美支付宝市场运营负责人、纽约MK传播经理、北美联合利华护肤品类品牌经理。同时也是一个营销圈和消费圈的头部KOL,全网百万粉丝。 > 刀法致力于打造全球品牌的营销智库。秉承「成就中国好品牌,带领走向全世界」的核心目标,为中国品牌找到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品牌之道」、「效果之术」,以及拥有同样价值观的人才及合作伙伴,助力品牌加速。 > 收听渠道:苹果podcast、小宇宙、喜马拉雅 ## 音乐 * 片头:Fanfare of Adolescence by 泽野弘之 * 片尾:Ichijiku by kadan
- 和刘飞聊聊艾尔登法环设计、故事与启发
(图片来自网络截图,应该是希芙拉河) 最近和飞哥都在沉迷老头环(艾尔登法环),在上周录制三五环最新一期后不过瘾,单独又聊了一会儿艾尔登法环。 纯即兴,索性就一刀不剪,原汁原味呈现(前有有杂音,接下来开心很重要) 01:12 开放世界的几种类型,以及吐槽某些产品 08:10 尊重玩家智力的设计,死亡作为一种乐趣 14:00 一个玩家不重要的世界 26:09 感慨宫崎老贼已经当上了社长,不像小岛秀夫那么悲情 29:41 飞哥讲述盖利德简史,以及碎星将军的故事 51:31 异步联机的惊喜 55:37 上价值的部分,为何玩到这样的游戏是幸运 配乐: * 片头:Limgrave by 齋藤司 * 插曲:Character Creation by 宫泽翔衣 * 片尾:Epilogue by 北村友香 / KOKIA
- 对话浩翔:我们身份的保质期,到底有多久
马克思说过: 「我是一个异化的机器的零件,我拼命地在把我的生命转化为商品,在这个过程中我得到工资。得到工资后我不断用工资买我想要的东西。买到我想要的东西后,我的欲望在不断的提升,就会导致我更努力的工作,更像机器的一个零件」 本期是我和老朋友「坐井说天阔」的主播浩翔对谈的一期内容,嗯,逼着浩翔剪辑和写Shownotes。 缘起是最近杭州每隔48小时就要做一次核酸,我们戏称目前杭州人是48小时保质期。恰巧最近各公司裁员潮,我顺便聊到了可能职场人也就48个月保质期吧。由此,关于自我认知以及与关于我们与外界的认知这个亘古长存的话题娓娓展开。 我们不仅深扒了自己不为人知且不靠谱的过往,也十分仁波切的谈论了内生的信念与排除外生噪音的心得。 主播:沈浩翔,前大厂员工,播客坐井说天阔 主理人,求是设计会主理人,十倍互联网主理人 主播:少楠,flomo/小报童执剑人之一,产品沉思录主理人。播客@奇想驿 主理人! ———— 00:53 少楠&浩翔的自我介绍,两个古典产品经理可能是最容易描述我们俩的身份。 01:44 感春悲秋了一下,我们出道时期的一些名人 03:50 少楠聊两类身份:我们迫切想割舍掉的身份,以及另一种想拿却拿不稳的身份。浩翔聊了一下自己面对身份过期,早期的惶恐心态少楠聊聊知识的过期,讲了交易平台的操盘与分享的故事。 06:03 浩翔反思,我们是否需要抛弃过去的身份,讲了自己的一些过往。少楠 继续聊割离身份的事儿,讲了自己过去的故事。 09:10 回归到聊我们为什么要隔离身份和保留身份,我们是否是在迎合这个世界? 11:53 回忆我们在作为设计师时代的“辉煌”青春,怀念那个志存高远,天不怕地不怕的日子。我们怀念我们不被定义身份,不给自己设限的日子。 14:20 反思追逐身份是否是我们功利的表现?少楠金句:我们需要身份是因为,我们不是设计系统里的人,我们只是这个系统需要的一颗螺丝,螺丝不需要有身份。没有对错,当时社会对我们的要求 我(浩翔)谈过去面对身份的胆怯和投机主义。浩翔金句:好像身份还要充值的感觉,一旦不充值了,好像就不能作为一个人民币玩家玩这场职场的游戏了。弃游一段时间,再想续费起充量好像还很高的样子。 18:11 我(浩翔)享受着身份空档期。少楠点睛:身份有内生的和外标的。少楠主义:“作品即身份”,作品赋予的身份不会过期!职业标签型的身份则会过期。 22:39 为什么在大厂中做产品,我们没有归属感?少楠点睛:这涉及到事物意义的链条。(参考播客《螺丝在拧紧》中对项飙的访谈)。这对应到事情的链条,我们对一件事情决策和掌控力。劳动和结果的意义的关联有多强烈!意义缺失,我们就会对身份产生深度怀疑。浩翔聊了一些自己的切身经历和体会。 28:05 为什么别人认可你的身份?你做的事情与你的身份相符!事情强化身份! 28:42 除了内生的身份和外标的身份。内生的身份也分两种,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31:40 少楠延伸谈,身份的错配才是我们焦虑烦躁的根源。 我(浩翔)强烈共鸣,以身说法,讨厌被人定义和框死的自己。身份还是要自己掌控 35:52 少楠谈身份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我们是没有自己的,社会主流叙事随波逐流;第二个阶段,叛逆,讨厌被贴标签,但自己不知道要干嘛,但特意给自己找一个标签,把它打磨的很sharp;第三个阶段,撕掉标签,我就是我,接纳自己多样性的身份。 40:56 我们身份切换时的迷茫,我们用时间和金钱,向自己生命最重要的两个沙漏互相充值。少楠开解道,马克思思考过: “我是一个异化的机器的零件,我拼命地在把我的生命转化为商品,在这个过程中我得到工资。得到工资后我不断用工资买我想要的东西。买到我想要的东西后,我的欲望在不断的提升,就会导致我更努力的工作,更像机器的一个零件”。 44:46 我(浩翔)开启虚无主义话题。 少楠进入深度仁波切状态。 我们如何面对那些口号式骗局?“爱她,就送她哈根达斯” “再不XXX就老了”戳穿骗局的关键,就是重视当下,深度享受当下的时光。控制欲望这只寄生虫。 49:34 身份与欲望类似,真正的深度绑定,需要实践的捆绑,你做了什么你就是谁。我们不要去抓住一个身份,身份是通过一件又一件的事情得到的。真正重要的身份,永不过期。 51:04 仁波切到底,我们如何处理伟大与平凡的纠结。少楠的以身解惑,由终局反推过程,所有动作不过是让结果来的慢一点或快一点而已,让自己问心无愧即可。做自己的事情,我们积极地摆烂就好了! 1:01:26 所谓保质期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因为我们把根丢了。我们的保质期就是我们生命的长度:世寿所许! 终极赠语,来自海因莱因: > 一个人应该能换尿布、杀猪、开船、设计房子、写十四行诗、砌墙、接脱臼的骨头、救濒死的人、服从命令、发送命令、接受合作、独立行动、解数学方程、分析新的问题、铲粪、电脑编程,做出可口的饭菜、善于打架、勇敢的死去,只有昆虫才专业化! —————— 关于产品沉思录的介绍,点此查看 —————— 你可以在下面这些地方找到浩翔: * 公众号/视频号:十倍互联网 * 个人微信号:gundam215 * 知乎/即刻:沈浩翔 * 小报童:坐井说天阔 ———————— 音乐: * 片头片尾:Red Rock Riviera by Sea Power * 插曲一:Dragonfly by Sergio Altamura * 插曲二:Space Lion by 菅野よう子 # Red Rock Riviera 的歌词: > I’ll wake up in a new life,我将开启新的生活 > down by the *suicide*以”自我毁灭“的方式 > I’ll wake up in a new life,我将醒来,如同新生 > down by the seaside于恬静海边 > Down by the suicide于毁灭之际 > DOWN BY THE *SEASIDE*于灰域之涯
- 好的产品,是让用户成为更好的自己
录音:少楠 | 剪辑:mengna 毕加索说,“艺术评论家聚在一起谈论的是形式、结构和意义,而艺术家们在一起讨论在哪里可以买到便宜的松节油。” 「松节油」是我在小报童上开的一个专栏,关于什么是小报童,你可以点此了解背后的创作过程。 这一年创业以来,我更喜爱真实的细节胜过宏大的叙事。 但深入细节并非意味着没有大局观。 相反,要理解一个大局必须了解足够多的细节和细节之间的关系,才能懂的其运作的道理。 比如如何经营一家创业公司,比如如何给一只老猫打胰岛素。 如果没有细节只谈宏大的叙事,就容易进入到戏剧性的故事中,只是在重复,无法形成新的洞察。比如国际政治的分析,科技媒体鼓吹的元宇宙等。 而拘泥于细节没有大局观,则是因为看到了很多具体的东西,但没有去搞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无法拼装成一个更大的图景。就像同时在许多张画布上作画,而非像梵高一样在一张画上点彩。 这里是我在小报童中部分内容的汇总分享,希望对你有启发。如果你想申请小报童专栏,请点此。 00:01:02:小报童是什么? 00:05:12:我们必须去洞察到非常具体的事情,才能去看到它背后的一些阻力和诉求,才能真正解决用户的问题 00:09:53:如何避免“知识的诅咒”? 00:13:53:不要YY,注意“功夫在诗外” 00:16:58:你应该让用户爱上的是因为使用了你的产品而变得更好的自己,而不是爱上你(的产品) 00:21:32:做产品和做业务就是需要不断地切入,切入再切入,而着急的人不切入,他们在外围就下了很多的判断 00:22:10:欣赏“通盘无妙手”的状态 00:27:24:谨慎“51分的贪婪” 音乐: * 多巴胺 by 莫非乐队 * 神官オフィーリアのテーマ by 西木康智 边听边用 flomo 记录,点此注册
- 关于死亡:生命并不是永不干枯井,而死亡会随时到达
这一期酝酿了很久,越久却却越难产出。似乎这个话题会永远的让我思考下去,没有答案。但懵懂中,我又觉得找到了一些答案。 但这里并不是一些答案,而是一些启发我的瞬间,一些故事,关于亲人的死亡、作品的死亡、公司的死亡,以及我们自己的死亡。 别怕死亡,正是死亡让一切变得有意义,也让一切都变得公平。我们的每一天都是向死亡租借的,死亡迫使我们去仔细体验这个世界,过好每一天。而不是凑合的度过一些日子,为了另外一些日子。 我尽量多的放上一些参考,希望你能自己寻找答案 —— 但更重要的其实是去寻觅,而非获得。 生命的质量,会超越生命的数量。 ———— ## 《遮蔽的天空》 by Paul Bowles Because we don't know when we will die, 因为我们不知道死亡何时到达 we get to think of life as an inexhaustible well. 所以会把生命当成一座永不干枯的井 And yet everything happens only a certain number of times, 然而,所有事物都只出现一定的次数, and a very small number really. 并且很少,真的 How many more times will you remember a certain afternoon of your childhood, 你会想起多少次童年中某个特定的下午, some afternoon that's so deeply a part of your being that you can't conceive of your life without it? 某个深深成为你生命一部分的下午,如果没有它,你甚至无法想象自己的人生? Perhaps four,or five times more?Perhaps not even that. 也许,四或五次吧?甚至可能没这么多。 How many more times will you watch the full moon rise? 你会看到满月升起几次呢? Perhaps twenty. 也许20次, And yet it all seems limitless... 然而这些都看似无穷... ———— ## 参考资料 * 《清醒地活》 * 《死亡哲学》 * 《最好的告别》 * 《苏东坡传》 * 《沉思录》 * 产品沉思录「如何面对死亡」 * 三十五岁必死系列 by 老六 ## 本期配乐 * Low Roar - Poznań * Low Roar - The Machine * Ludvig Forssell - A Final Waltz
- 【Give Me ✋🏻 04】Shanyu:这世间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驯兽师
本期访谈嘉宾 shanyu,由 Mengna 访谈 > 因为害怕自己并非明珠而不敢刻苦琢磨, > 又因为有几分相信自己是明珠, > 而不能与瓦砾碌碌为伍, > 遂逐渐远离世间,疏避人群。 > 结果在内心不断地用愤懑和羞怒。 > 饲育着自己懦弱的自尊心。 > 世界上每个人都是驯兽师,而那匹猛兽,就是每个人各自的性情。 > > via 山月记 Shanyu 是我和少楠多年好友,当时我们一起创业,她带着我们折腾过团购,也开过外卖店,像极了一段奇幻漂流。那时候不知害怕,不断想跨越式前行,却不知道冥冥中宿命早有安排。 在这之后shanyu去了深圳,我和少楠去了杭州,时光荏苒,一别多年。 这次闲聊,shanyu已经是要当妈妈的人了,却自然涌现出来许多对于人生的思考,比如坦诚的接受自己,在纪录片中看别人如何找到人生意义和宿命感,拒绝消费主义,如何与自我对话等一系列问题。 额外还有一个彩蛋:如何进行主题点菜大冒险,刺激又幸福。 - ## 关于shanyu: 和 shanyu 相识于Fancy (当时少楠他们创业做食色时候的第二个项目),曾经是美团的前20号员工,帮助美团早期开城,现任深圳寻找母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合伙人,前几天公司刚刚完成A+轮融资。 但大学学的是历史,尔后阴差阳错进入互联网行业,带过销售团队、干过运营、开过饭店,目前是HR“人贩子”。 总结一下就是:工作里开荒型人格,生活中的落后分子。 旅居广州、上海、深圳。爱好不多,比如点菜。 - ## 内容详情: 1:10 shanyu自我介绍 3:10「视频」最后的棒棒 ,关于重庆棒棒群体的纪录片。 7:56 「视频」野生攝记 ,导演为何如此拼命。 10:17 人为什么会去做一件事? 11:05 人的一生能找到一件充满宿命感,不得不去做的事情是很有价值且幸福的。 14:54「读书」 中岛敦-山月记(中华书局出版) 世界上每个人都是驯兽师,而那匹猛兽,就是每个人各自的性情。老虎正是它。我折损自己,施苦妻儿,伤害朋友。末了,我就变成了这副与内心一致的模样。 19:46一个人的能力和社会对他的认可是需要反复被验证的,包括外界和自己,不要太过纠结。 20:45 「读书」山月记 - 李陵篇: 李陵、司马迁、苏武面临人生困苦时,对命运的做法和态度都不相同 23:23 shanyu主动触发幸福感的小技巧是什么? 26:31「独自玩的活动」卖旧书和闲置物品时重新思考它们的价值,是很好地与自己对话的过程 32:06买了帐篷不代表就能获得露营的快乐,买了裙子不能代表和朋友约会的快乐,真正想追寻的是内心的感受 33:23 「一些小建议」许多时候,可以更相信自己的直觉。 - ## 关于这个栏目: Elisabeth Kübler Ross 说过「我们所知道的最美丽的人是那些经历过失败,经历过痛苦,经历过挣扎,经历过失去,并且从深渊中找到出路的人。这些人有一种欣赏、敏感和对生活的理解,使他们充满同情、温柔和深切的关怀。漂亮的人不是凭空出现的」 相信「产品沉思录」的读者们都已经看到过很多期「Worthy Five,Give me Five 」,我们能从中看到非常多不一样的生活,以及不一样的灵魂。在积累了几百人的回答之后,我们希望能让更多人知道这些有趣的人和世界 —— 以一种更加真实的方式,所以才有了这个系列节目。 DenseDiscovery 上有个每期必看的栏目,叫 Worthy Five ,作者每期推荐他认识的 一个人,让他们回答 5 个问题,这个栏目的想法,便来自于此。 - 延伸阅读: * 产品沉思录精选 * 产品沉思录官网 ## - ## 音乐选自: * 遺サレタ場所/斜光 by 岡部啓一 * 最后的棒棒《嘿作》 by 何宽 * The Photographer by Laurent Petitgand * February by Subsona * Sepia by re:plus * 思ひで by 铃木常吉 依旧推荐边听边用 flomo 记录,点此注册
- 寻觅意义:做一些渺小而伟大的事情
于谦祠旁 假期在飞机又读了一遍黑塞的《悉达多》,忘记是第几次阅读了,但是每次当我有些迷茫和焦虑的时候,都会翻出来读一遍。 这期播客的标题来自于王德峰老师的一本文集《寻觅意义》(文末有链接),这篇文章解决了困惑我很久的问题:我们用来衡量身边事情的标尺,我们自己是否审慎的仔细观察过,这把尺子上的刻度,对我们是否有意义? 比如你真的必须去大厂么?必须赚到一千万么?必须买了房子再买车么?做一个思维实验,假如我们都得到这些后,我们的人生还持续有意义么? 假如没有意义?那么我们今天拼命的卷,拼命的争取福报,是为了什么?是为了避免被支配的恐惧?还是想要支配别人的欲望? 消费并不能带来幸福,而所谓的意义也很短暂。 我们不仅仅应该消费,还应该创造一些渺小而伟大的东西。 至此我终于能理解独立游戏制作人,「时空幻境」作者 Jonathan Blow 小时候被影响的那个演讲《诗篇四十六的秘密》所说的意义:用自己的渺小,去做一些渺小而伟大的事情,将自己和伟大联系起来,这样便能获得意义。 也正是有了意义,我们才能拥有不执与无畏的可能。 理想如星辰,我们永不能触摸到它,但我们可以像航海者一样,借星光的位置而航行。 参考资料 * Vol.20210912:和即将 30 岁的乔布斯聊聊,如何寻觅意义 | 产品沉思录精选 * 寻觅意义 by 王德峰 * 诗篇四十六的秘密 * 不执与无畏 - 世界有一场深入的遇见 by 闻中 音乐选自 *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边听边用 flomo 记录,点此注册
- 我们生活在两个世界:地图不是疆域,言辞也不是事实
暴雨之后的郑州,在老家房顶上远眺,周围鸦雀无声 一个词代表的往往不是一个意思,而是一个意义区间,比如「语言」这个词,并不仅仅代表我们对外说话。每天早上醒来,其实就有大量的「语言」充斥着我们的大脑 —— 不仅是新闻,街道上的广告牌,同事的交谈等。 本期讲述的一个概念出自塞缪尔 · 早川的《语言学的邀请 | Language in Thought and Action》。 和猴子不同,我们能理解符号,也在追求符号(比如钱、奢侈品),但符号不是事实。银行账户里面的钱并不是真正的「金银」。所以要小心的是,符号并不代表真正的事物,就像 地图不是疆域 ,言辞也不是事实一样。 我们认知到的是两个世界: * 直接认知的世界,即通过个人经验直接获得,其实这个世界很小,来自于你周围的环境。 * 间接认知的世界,即通过其他人的叙述,自己无法验证的言辞来获得经验的世界,这个世界很广阔,也是我们学习的主战场,但也充满了谬误。 冲突的产生便在于,间接认知(书中称之为言辞世界)和直接认知的世界起了冲突,比如我们在学校学到「设计改变世界」,但是在日常工作中「却是一个修图的」,这种现实的落差,也是许多人郁郁寡欢的原因。但其实我们应该承认间接认知世界是有一定错误性的,需要基于事实不断的抛弃和更新。 同样,我们知道了某些概念之后,如果不亲自尝试,并不能说自己真正的「懂得」了。如果缺乏实践的环境,就像看了许多地图当做自己旅游过一样可笑。 如何真正拓展疆域,利用指南针或者北极星,不断的行动。另一种方式是,获得可信的信源,保证言辞世界的可靠。 最后一个小小的彩蛋,如何和痛苦相处的故事。 参考资料 * Vol.20210725:我们生活在一个半结构化的世界 | 产品沉思录精选 * The Map is Not the Territory by Korzybski(1931) * Language in Thought and Action * 任天堂的设计哲学 音乐选自 * The Last Autumn Theme @ Frostpunk Expansions 依旧推荐边听边用 flomo 记录,点此注册
- 【Give Me ✋🏻 03】Jingy:成功被高估了,避免失败更重要
本期访谈的嘉宾 Jingy,由 Mengna 访谈。 Jingy 目前某交易平台搬砖挑水,从产品经理转型到策略运营,在尝试的避免摔跤的路上,摔了很多次。 少楠和 Jingy 是在即刻上偶然认识的,当时少楠写了一篇问题颇多的文章。不打不相识,经过一番 PK 后,两人却从网友变成了好友,也促进了产品沉思录中「交易平台」这个大专题的诞生。 这期 Give Me Five 是他第一次上播客,略显紧张,还请诸位听众担待。其中主要内容有: * 00:04:00 【建议】双目标清单 * 00:09:23 【视频】学院派 Academia 的 资本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 00:11:47 【读书】周思成:《隳三都:蒙古帝国灭金史》,其中「隳」来自贾谊的《过秦论》: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李硕:《楼船铁马刘寄奴》 ,额外推荐《南北战争三百年》 * 00:21:18 【美食】老友粉【南宁】舒记粉店 【南宁】丹吴老友粉 【北京】晏家生料王 * 00:23:34 【城市】颐和园的昆玉河 ## 关于这个栏目: Elisabeth Kübler Ross 说过「我们所知道的最美丽的人是那些经历过失败,经历过痛苦,经历过挣扎,经历过失去,并且从深渊中找到出路的人。这些人有一种欣赏、敏感和对生活的理解,使他们充满同情、温柔和深切的关怀。漂亮的人不是凭空出现的」 相信「产品沉思录」的读者们都已经看到过很多期「Worthy Five,Give me Five 」,我们能从中看到非常多不一样的生活,以及不一样的灵魂。在积累了几百人的回答之后,我们希望能让更多人知道这些有趣的人和世界 —— 以一种更加真实的方式,所以才有了这个系列节目。 DenseDiscovery 上有个每期必看的栏目,叫 Worthy Five ,作者每期推荐他认识的 一个人,让他们回答 5 个问题,这个栏目的想法,便来自于此。 延伸阅读: * 产品沉思录精选 * 产品沉思录官网 边听播客边用 flomo 做笔记,欢迎通过奇想驿邀请码注册。
- 【串台】清醒梦:与自己相处 - 用什么工具来内观
我很少提及,在 flomo 中有一个标签 #三省吾身 ,基本上每天我都会记录一下自己的情绪和所得,最初带了很多评判,渐渐地,变成了只有全然的记录,而没有评价 —— 这样做的好处是,能把自己抽离出来,每天有一点时间独处;翻看往日的内容,也能像是在看一个熟悉的朋友的絮语。 拉远了自己和自己的距离,许多事情反而能看的真切一些;而随着距离的拉远,许多判断也不着急立即做出。 感谢「清醒梦」的晓萌邀请,才有了这次跨界的对谈。以下是晓萌整理的 Shownotes。 —————————— > 真正没有负担的随手记录帮助我们开始行动、观察、思考,刻意进行思维练习;主动记录,消化代谢,获得营养,积累与「我」有关的充盈感觉。flomo 提供观察性自我与反思空间得以生长的可能,我们总要不断学习与自己相处。 ## 主播 * 乔晓萌,心理动力学咨询师,目前受训于芝加哥精神分析学院,国际心理治疗研究院,持续接受个人分析与督导。何苦开心(公众号同名)主理,新手咨询师黄页开始咨询(公众号同名)发起人。咨询预约欢迎填写预约表单,其他反馈可发送至邮箱:hekukaixin@gmail.com。 ## 嘉宾 * 少楠,flomo 开发者,产品沉思录主理人,播客奇想驿主播,此处查看更多介绍。 ## Timeline * 00:00:00 缘起 * 00:01:48 少楠记录情绪日志的习惯:记录积极与消极情绪,不做评价,摆脱直觉性的判断 * 00:09:03 心理学与情绪日志相关的推荐:自助认知行为疗法,感恩清单(积极心理学)不评判,正念,拉开距离与反思空间 * 00:11:43 少楠与自己相处的几个阶段:补齐短板,发挥长处,与世界平和相处 * 00:15:14 开始行动,不要把路径当成目的,时间将会赋予行动意义 * 00:17:25 记录帮助我们刻意练习思考 * 00:20:30 分类是为了降低认知难度 * 00:22:06 拒绝囤积,克服必要难度,创造属于自己的思考;精神分析比喻,吃了很多食物,但却没有消化,因此还是感到饥饿;生活之中的囤积癖 * 00:30:48 少楠的极简生活实践:精简之后,反而有更加深沉的东西沉淀下来,带来充盈的感觉 * 00:33:12 主动创造与沉淀能够缓解「空无一物」,「错过热点」,「无法积累」的以知识、信息为代表的焦虑与恐慌 * 00:36:31 相信工具对于人类思维的塑造 * 00:42:51 使用 flomo 进行言语化尝试与自由联想,回顾时能够观察到模式浮现 * 00:45:52 「随机漫步」希望能够帮你看到自己的潜意识 * 00:51:33 flomo 与精神分析的其他连接:如环境母亲一般的临场,允许用户自我创造,消化代谢,微小的正向循环 * 00:54:04 flomo 带来的观察性自我与持续正念 ## Show Notes * OhLife * 《贫困的终结》 * zettlekasten * How to Take Smart Notes * 《随意搜寻》 * flomo 相关播客 清醒梦是一档由一群心理动力学咨询师发起的播客节目,我们尝试为当下中国的诸多议题,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一个精神分析的视角。我们推荐你使用 RSS 链接来订阅节目,以获得最佳收听体验。如果你不了解 RSS 订阅节目的方法,请参考这篇文章中的指导。 * 网站:hekukaixin.com * 邮箱:hekukaixin@gmail.com * 微博:@播客清醒梦 特别感谢 * Logo 设计:方琳 * 封面设计:周睿
- 【Give Me ✋🏻 02】fonter:如何用 24 张照片,记录深圳
本期访谈的嘉宾是「产品沉思录」的另一位主理人 fonter,由 Mengna 访谈。 Elisabeth Kübler Ross 说过「我们所知道的最美丽的人是那些经历过失败,经历过痛苦,经历过挣扎,经历过失去,并且从深渊中找到出路的人。这些人有一种欣赏、敏感和对生活的理解,使他们充满同情、温柔和深切的关怀。漂亮的人不是凭空出现的」 相信「产品沉思录」的读者们都已经看到过很多期「Worthy Five,Give me Five 」,我们能从中看到非常多不一样的生活,以及不一样的灵魂。在积累了几百人的回答之后,我们希望能让更多人知道这些有趣的人和世界 —— 以一种更加真实的方式,所以才有了这个系列节目。 DenseDiscovery 上有个每期必看的栏目,叫 Worthy Five ,作者每期推荐他认识的 一个人,让他们回答 5 个问题,这个栏目的想法,便来自于此。 ## fonter 的自我介绍 * 生于合肥,目前在深圳 * 好奇心旺盛,行动有点🌶️🐔 * 喜欢植物、typography、胶片以及猫 * 偶尔写一些文字在「耳听」,最近在在沉思录编纂推荐文章 ## 本期主要内容 * 00:00:31 fonter 老师的自我介绍 * 00:01:34 一个值得传递的建议:做事情顺序非常重要 * 00:08:00 一本值得读的书:《调香师日记》 —— 为何气味是文字,芳香是文学 * 00:14:13 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何用 24 张照片,记录你过去的十年? * 00:22:32 为何我们不珍惜照片了? * 00:25:15 一个值得关注的人:Danwang * 00:27:51 一个有趣的观点:技术到底是什么?何谓过程知识? ## 参考资料: * 《关乎天下》 * 《调香师日记》 * 工程化你的习惯 * Danwang.co * Vol.20210110:一个系统的复杂性越大,管理它的规则就越简单 * Vol.20210620:判断的目标不是为了打动人,而是为了接近真相 延伸阅读: * 产品沉思录精选 * 产品沉思录官网 边听播客边用 flomo 做笔记,欢迎通过奇想驿邀请码注册。
- 【Give Me ✋🏻 01】少楠:前方的道路并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并不多
相信「产品沉思录」的读者们都已经看到过很多期「Worthy Five,Give me Five 」,我们能从中看到非常多不一样的生活,以及不一样的灵魂。 这一切源自于沉思录的另一位 主理人 fonter 的某天的一个念头 —— 今天读到 Elisabeth Kübler Ross 的这句话,「我们所知道的最美丽的人是那些经历过失败,经历过痛苦,经历过挣扎,经历过失去,并且从深渊中找到出路的人。这些人有一种欣赏、敏感和对生活的理解,使他们充满同情、温柔和深切的关怀。漂亮的人不是凭空出现的」 。于是坦诚的想到,能让我持续去做的一件事,除了活下来就是能观察到多样的世界和不同的人,这对我来说算一种美丽。 DenseDiscovery 上有个每期必看的栏目,叫 Worthy Five ,作者每期推荐他认识的 一个人,让他们回答 5 个问题,这个栏目的想法,便来自于此。 在积累了几百人的回答之后,我们希望能让更多人知道这些有趣的人和世界 —— 以一种更加真实的方式,所以才有了这个系列节目。 而且这次我们还将引入一位新的主持人 Mengna(其实已经默默帮沉思录打理了很久的),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她会试着来主持这档节目~ 所以第一期,就拿少楠做实验了。 本次采访提及到的内容: * 00:03:10 值得一看的内容:《复盘网飞》 * 00:09:10 值得问一问的问题:哪些热爱是别人(环境)强加给你的,哪些热爱是发自内心的。 * 00:12:21 值得再读的书:《零售的哲学》 * 00:15:49 值得关注的人:徐英瑾 * 00:21:24 值得传递的建议:前方的道路并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并不多 延伸阅读: * 产品沉思录精选 * 产品沉思录官网 边听播客边用 flomo 做笔记,欢迎通过奇想驿邀请码注册。
- 对话正一:从做微信产品到互联网卖房,到底经历了什么
这是和发小正一的一次唠嗑。掐指一算,已相识 23 年。 我们从 98 年一起读初中,后来发现也住在一个家属院,尔后一起逃过课,一起打过枪(CS),一起打飞机(星际争霸),从小屁孩一起玩成中年大叔。 这次录播客是有一些私心的,想和老朋友们留下点什么纪念,等待更老的时候拿出来当做笑谈 —— 就像我现在移动硬盘还保存着当年的星际安装包文件,因为当时大家说老了之后能一起再战。 当然正一本身也很有故事,从小都是学霸(我的数学作业全靠他……),本科和研究生都是保送(不用参加高考那种),毕业后直接进入腾讯做QQ会员产品。14 年我们差不多同期开始创业,彼时我做的业务还算「古典」,但正一的业务就是实打实的「O2O」,他从微信出来后回到家乡,开始投入互联网房产行业 —— 当时他给我说新公司叫「真二网」我还还愣了半天,后来才知道是「真是二手房的意思。而本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一度占据了郑州30%的二手房交易。 之前听他零零星星讲了不少东西,甚是有趣。所以趁着假期约了个电话,和诸君分享。如果有兴趣和正一聊聊,欢迎加他微信「lstick」 这次对话我们主要讨论了: * 00:03:00 从河南话切换到普通话(太难了,从小都是说方言的) * 00:04:45 为什么选择了创业这条路 * 00:11:04 真二网的业务形式以及当年的竞争环境 * 00:20:25 业务人员到底要什么样的支援 * 00:27:37 真二网的营销都做了什么 * 00:33:05 以酱香白酒为例来看「定位」营销的适用面 * 00:38:05 真二网中印象最深刻的营销案例 * 00:41:10 给产品经理和创业者的经验分享 边听播客边用 flomo 做笔记,欢迎通过奇想驿邀请码注册(有 42 天会员可以领取 😁) 关于产品沉思录的介绍,点此查看
- 【串台】宇宙希望我们成为普通的人,创造是我们抵御的手段
去北京,第二次拜访有知有行。和孟大聊了好久产品,也和雨白同学录了一期播客。 这次是真正专业的设备和主持了!shownotes 感谢雨白的整理,很细致。 幕后的故事点这里 如果你对价值投资感兴趣,也欢迎关注「知行小酒馆」,以及孟大和张潇雨打造的「投资第一课」 —————————————— 今天来到小酒馆的,是一位重磅嘉宾:flomo 浮墨笔记的联合创始人,少楠。 少楠是非常厉害的产品人,也是有知有行的老朋友。有知有行几乎每个人都是 flomo 的用户,使用 flomo 记笔记早已是我们的日常习惯,也可以说有知有行见证了这款产品的不断迭代与成长。 投资中,我们讲究要辨别信号与噪音,在生活中更是如此。如今这样一个信息爆炸时代,我们每天被动获取大量的信息,被新闻热点裹挟,时常处于信息焦虑当中。这也是我们请少楠前来的原因,一起聊聊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该如何自处。 为什么我们会无法停止刷手机?现代人为什么沉迷嗑 CP?「躺平」和「佛系」究竟是不是一种可取的心态?怎样获取高质量信息,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在本期节目里,少楠分享了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独到见解。 另外,文末有 flomo 和有知有行联合推出的福利彩蛋,千万不要错过哦。 主持 / 雨白 嘉宾 / 少楠(flomo 浮墨笔记联合创始人) 剪辑 / 小文 封面设计 / 港港 ### 本期亮点: 02:38 快问快答:少楠的社交媒体使用习惯大公开! 06:50 少楠怎样克服信息焦虑:真正重要的信息,你一定会知道的 11:47 现代人很难忍受什么都不做,但什么都不做有时是最好的决策 14:52 深度的无聊常常能催生创造力 16:13 怎么看待现代年轻人自称「佛系」但还是很焦虑? 18:58 想克服没有手机的焦虑感,应该反过来问自己,在害怕什么 21:30 大多数人无聊是因为没有问题,应该努力找到自己的母题 25:09 从嗑 CP 聊开去:如果我们没有勇气制造自己的故事,就只能靠别人的故事赋予自己意义 30:04 少楠如何不断寻找和调整自己的母题? 39:20 人要怎么搜索自己不知道的东西? 42:42 我们如何确定自己获得了高质量的信息? 46:56 找到不同领域的脚手架,逐步搭建知识体系 52:55 7-11 的打工经历让少楠感受到知识的复利 55:08 怎样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提问题的能力? 59:20 最好的信息源,是那些已经穿越了足够时间的优质信息 1:04:10 彩蛋 ### 本期精彩瞬间: 1. 大多数人容易无聊,是因为他们没有问题。没有问题,就自然不需要思考。 2. 我们在学校里没有学过几样东西,第一,我们没有学过怎样找到幸福;第二,没有人教过我们如何休息,休息是一种能力。 3. 「在很多时候,我们都想把自己的软弱和怯懦解释为宽容和弃绝。如果一个人可以得到却选择放弃,其中就有美德。我们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是由于懒惰和怯懦而放弃了斗争,又试图催眠自己的大脑以使我们相信自己是勇敢的。」—— 辨喜 4. 现代人忍受不了什么都不做,这和投资很像,什么都不做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决定。这件事情特别难,难点在于,我们不敢不做事情。很多时候,什么都不做是最好的。 5. 大部分人很难有自己的故事,需要别人的故事来武装自己。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一刻不停地吸收信息,因为我们需要别人的故事来赋予我们意义。 6. 我们不是不会思考,而是缺乏素材。不是我们算力不够,而是我们没有足够的数据。 7. 为什么「听了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原因在于你没有去实践。你没有自己的母题,没有积累,没有实践,那你得到的只是大量的信息,而不是知识。 8. 每个人都有好奇心,我们只是害怕问愚蠢的问题,于是我们的好奇心被打磨掉了。 9. 「平常人是很难有平常心的,所以平常心又叫不平常心。如果你关心的不是事物的本质,没有平常心是正常的。倒过来也一样,如果你关注的只是事物的本质,平常心自然就在那里了。」—— 段永平 10. 「这个宇宙希望你成为普通的人,并千方百计地吸引着你。千万别让它成为现实。」—— 杰夫·贝佐斯 本期提到的优质信息源: #### 推荐书籍: 韩炳哲《倦怠社会》 斯瓦米·辨喜《行动瑜伽》 彼得·海斯勒(何伟)《江城》 吴念真《这些人,那些事》 马可·奥勒留《沉思录》 铃木敏文《零售的哲学》 #### 推荐微信公众号: 黄峥(搜索:colinhuangzheng) 求智集(搜索:roadtowisdom) #### 其他推荐内容: 段永平投资问答录(投资逻辑篇、商业逻辑篇) 贝索斯致股东信(1997~2021) ### 本期音乐: 鼓动之歌II - 蓝色大门 Venus - Shocking Blue ### 有知有行专属福利 通过有知有行专属链接注册 flomo,即可获得 45 天会员资格(普通注册只有 14 天),体验「每日回顾」功能。 flomoapp.com 如果你在使用 flomo 的过程中遇到疑问和困惑,可以加入 flomo 的社群(下方二维码)提问,flomo创始人少楠会在群里进行答疑解惑。 更多使用 flomo 的方法,请参见《有知有行为什么推荐 flomo?》youzhiyouxing.cn # 关于我们 知行小酒馆是一档分享投资与生活的播客节目。我们关注投资理财,更关注怎样更好的生活。在我们看来,投资成功,是我们变成一个更好的人之后,自然的结果。 每一期小酒馆,我们都会请嘉宾前来,和我们一起聊聊投资,聊聊生活,分享他们的真实故事和感受。 如果你对节目有任何建议,或者有推荐的嘉宾,或者想来小酒馆做客,不要犹豫,快快留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