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Vol 50 武夷山不完全漫游:岩茶、红茶、熏鹅和野山
本期节目录制于5月15日,大王峰山脚下某处酒店,我们一行抓着岩茶采茶季的尾巴,来到武夷山走街串巷,上茶山开辟新路线(迷路版)。 建议来武夷山的朋友租车出游,在这期节目跟着本地朋友的线索,出发去山里用清冽的山泉水泡茶,沿着桐木关曲折的一号风景道看群山溪流层叠,下山去武夷宫深呼吸漫步放空,饿了就找一家街边烟火气小店尝尝下饭闽北菜: ⌛️ 时间轴 03:43 来看看武夷山的经典路线有哪些 09:32 上茶山,狼一样的团队,雌鹰一样的领队 24:35 谁跟我说武夷山没有好吃的? 33:32 老爸严选,好想吃捞饭啊 41:41 紫溪粉和越南粉 47:35 在武夷山,喝完了岩茶喝红茶 ⛰ 武夷山目的地 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 描金天目艺术馆 福雀来 碧石岩老茶厂 岩骨花香漫游道 武夷宫 天后宫 大红袍母树 九曲溪竹筏漂流 会仙岩 🥢 提到的好吃好喝 老陈紫溪粉 五夫莲子 天香饭店:炒熏鸭、蒸猪血、芋子牛肉 李婆美食:海灵菇、炒鸡爪 阿姨烧烤:记得要选甜辣酱 正红餐厅:酸辣鸡爪、花菜鱼泡、米汤 会友食府:文公菜、龙爪菇、鬼解烧牛肉 岚谷翁家熏鹅(大同街店) ✍🏻 补充一些信息 红茶分类👆🏻 碧石岩百年老茶厂👆🏻 岩中花束—野百合👆🏻 酸辣花菜炒海灵菇👆🏻 鬼解(粿)烧牛肉👆🏻 【本期主播】 思遥,全网同名 @思遥 走错路,也算数 李牧羊,即刻 @李牧羊 带着小光饼爬山的碳水人 【本期嘉宾】 大丹,容易走错路的本地人 Molly,喝茶卖茶爬茶山的雌鹰 【更多收听方式】 欢迎在「小宇宙播客app」搜索订阅「七分饱」,如果喜欢我们的内容,可以在「苹果Podcasts」上给我们5星好评,或者转发给朋友们一起听,添双筷子,一起吃吃喝喝! 除此以外,还可以在「爱发电、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荔枝、Spotify、Google Podcast、Overcast、Castbox」等音频平台找到我们。 【联系我们】 有兴趣参与我们的对谈,或者寻求合作的朋友可以发邮件到以下邮箱:muyuanli0203@163.com
- Vol 49 你有多久没吃到香气浓郁,汁水充足的番茄了?|我们与食物的关系
番茄好像是个所有人都会喜欢的蔬菜,它漂亮、诱人,风味明确。在讨论食品工业化的时候,又会提到因为运输需要,番茄越来越硬、风味越来越淡的发展过程。 食物研究、食物设计小组#fff 花了几个月时间研究番茄。它们通过食物工作坊、阅读研究小组、展览、飞行厨房等方式展开一系列研究与展示。 借着宁波「开春集」的机会,我与#fff 创始人范范聊了聊它们的研究方法,她与食物的关系,还有在这次研究番茄的事儿。 ps.由于录音范围嘈杂,不时有高铁在背后经过,本期音频质量较差。 ⌛️时间轴 01:39为何选择“番茄”作为研究起点 06:16什么是“传家宝番茄”?为什么它特别 07:59番茄 vs. 玉米:如何选择研究对象 14:56工业食品和人类食欲之间的矛盾 22:57「番茄阅读室」的三大研究板块,通过三个问题展开 商品番茄为了长途运输和长时间保存,被培育得皮更厚、更加坚硬和整齐划一后,发生了什么? 人们通过加工技术争取番茄风味的延长,从简单的腌渍风干,到工业化生产,导致了哪些问题? 传家宝番茄保存了风味多样性、文化记忆和应对环境变化的基因,但舍弃了量大稳定,我们真的能接受吗? 32:32葡萄、蓝莓也在走类似的「变味」之路 40:19用身体去“试吃”:记录饮食后的身体反馈 🍅传家宝番茄(heirloom) 至少40年以上没有经过基因改造或人工配种的番茄品种(图片来源:井 fff 公众号) 🍅#fff 番茄阅读室海报(图片来源:井 fff 公众号) 🍅番茄炒蛋工作坊(图片来源:井 fff 公众号) 🍅#fff用不同颜色番茄制作的番茄田(图片来源:井 fff 公众号) 🍅番茄酱 番茄酱英文单词Ketchup 来自潮汕的鱼露。而亨氏创造了我们现在熟知的番茄酱风味,在此之前,番茄酱都会添加一种叫做「苯甲酸酯」的防腐剂,而亨氏通过使用成熟的番茄(之前多用未成熟)以及加入大量的糖与醋,来增强防腐作用,创造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红艳艳、浓稠的番茄酱。 【拓展】 #fff番茄学习(作者:栗子) 我和我的蔬菜团 【本期主播】 思遥,全网同名 @思遥 【本期嘉宾】 范范 #fff食物设计工作室 创始人 场外内容支持:栗子 #fff食物设计工作室成员、番茄学习系列内容作者 【更多收听方式】 欢迎在「小宇宙播客app」搜索订阅「七分饱」,如果喜欢我们的内容,可以在「苹果Podcasts」上给我们5星好评,或者转发给朋友们一起听,添双筷子,一起吃吃喝喝! 除此以外,还可以在「爱发电、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荔枝、Spotify、Google Podcast、Overcast、Castbox」等音频平台找到我们。 【联系我们】 有兴趣参与我们的对谈,或者寻求合作的朋友可以发邮件到以下邮箱:muyuanli0203@163.com 【附录】 栗子关于本次讨论的回答
- Vol 48 绍兴风味笑典皇:不仅是鱼,蒸双臭也要吃新鲜的
杭州的绍兴菜馆笑典皇已经开了 23 年。 除了醉糟霉臭这些典型绍兴风味之外,笑典皇还以新鲜食材出名,在纪录片《我的美食向导中》,老板钟宏达一大早带着陈晓卿在江边等鱼获的情节让人印象深刻。钟哥对我说「客人吃到的只经过鱼贩的手、我的手、厨师的手,最后来到你的口」。 很多人都跟着钟哥买过菜,除了对这个行程好奇之外,还想知道这样一家知名餐馆的老板,为什么到现在还能够起早贪黑、亲力亲为采购食材? 除此之外,钟哥还对我说,吃臭食也要应季。比如蒸双臭(臭豆腐+臭苋菜梗)最好吃的时候,是当年刚榨好的菜籽油+两三年苋菜梗卤,味道才最爽。这也是笑典皇会上这道菜的时候。 录制过程被多次打断,不断有人来找钟哥订位、订食材,等录制快结束,笑典皇已经开始准备晚市,你也许可以感受到食肆的活力: 02:04 钟哥回忆餐厅命名与厨师生涯开始 04:22 为什么一定要亲自采购食材 09:56 很多食材「没来得及写上白板已被订光」 14:46 绍兴「六大风味」:醉糟霉臭酱腌 16:52 「没有特色菜,但是放心选,不好吃都可以退」 21:00 熟客文化与年轻人对重口味的接受度 28:59 应季双臭真的爽哇:臭豆腐+苋菜梗+菜籽油 32:08 目标做百年老店,存百年老卤 37:28 「我就是为赚钱开的店」 40:12 不做预制菜、不搞营销的,不看大众点评 41:05 和客人打招呼是经营一部分 📒笑典皇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白板 *出现臭苋菜梗 *臭豆腐毛豆换成臭豆腐豆板 很嫩的烧鹅血(蒜苗版) 三鲜汤 素材 音乐:Grumman R 【本期主播】 思遥,全网同名 @思遥 好一口臭臭的鲜! 【本期嘉宾】 钟宏达,笑典皇餐厅老板 【更多收听方式】 欢迎在「小宇宙播客app」搜索订阅「七分饱」,如果喜欢我们的内容,可以在「苹果Podcasts」上给我们5星好评,或者转发给朋友们一起听,添双筷子,一起吃吃喝喝! 除此以外,还可以在「爱发电、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荔枝、Spotify、Google Podcast、Overcast、Castbox」等音频平台找到我们。 【联系我们】 有兴趣参与我们的对谈,或者寻求合作的朋友可以发邮件到以下邮箱:muyuanli0203@163.com
- 串门儿回南天|中山:百无禁忌,美食高地
好久没录串门儿节目,这期来到广东,与「回南天」主播阿怪一起,去中山调研(吃吃吃)美食。 中山太好吃了!乳鸽妙龄鸽中鸽各有特色,吊水鲩水榄菠萝鲜甜诱人。一个还没离开就开始想念的地方,藏龙卧虎的美食高地。 借着这次与阿怪的聊天,分享了一个我个人现阶段对食物的体会,谢谢回南天,谢谢阿怪! 本期感谢七分饱群友@RyyyanC!推荐餐厅,祝胃口好。 01:51 为什么去中山?想吃乳鸽 vs 要看菠萝 05:51 “美食高地不一定值得排队三小时” 14:10 中山第一顿,为什么选择了歧香村? 📒生炸妙龄鸽、卤水鸽(获奖)、香煎禾虫饼(季节性)、冰淇淋鹅肝、紫米露糖水 29:14 乳鸽的顶极体验:洲哥私房菜(一点汤水都不能错过) 红烧乳鸽、私房炒蟹1只、辣椒饼紫苏蒸狮头鱼、咸柠檬蒸扇贝、生菜梗炒象拔蚌仔、红豆沙 61:55 马突食店,厨房“百无禁忌”,老板生生猛猛 📒鲩鱼片、鱼皮、炸鱼骨(一鱼三吃);牛肉和奇妙葱姜水 74:34 小榄名物菊花水榄(甜苑冰室) 77:00 为什么去神湾吃菠萝看菠萝? 86:43 二刷歧香村,成了老熟客 📒生炸妙龄鸽、话梅焖猪手、姜葱焗生蚝、九吐鱼羹、鸽子蛋 93:27 整体体验不输美食高地顺德、潮汕的中山,甚至让人更加放松 🥣美食宝典 * 神湾菠萝:产自中山市神湾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品种为「金山」,果小、香气浓郁。 * 妙龄鸽:中山地区乳鸽的分级之一,指尚未完全成熟、肉质最嫩的鸽子。 * 中鸽:养殖时间更长、体型更大的鸽子,与乳鸽相比堪称「巨物」 * 禾虫饼:使用秋季水田中的季节性虫类,混蛋煎制成饼,是传统岭南风味。 * 冰淇淋鹅肝:法餐元素本地化,融合甜咸口感的现代菜。 * 辣椒饼:疍民制作的风味美食,将辣椒和豆豉作为食物的调味基础。 * 脆肉鲩 / 吊水鲩:前者因特殊养殖方式鱼肉口感脆爽,后者使用清水吊养使鱼变瘦减少异味。 * 圃鹀:在法国,烤圃鹀曾被视作顶级美食,尤其流行于西南部地区,与松露、鹅肝并列。吃的时候需要蒙着白布(一说圃鹀是「上帝之鸟」;二说蒙布增加吃的时候禁忌感以及掩盖食客贪婪的神情。由于数量稀少,以及制作方法残忍(活体浸入白兰地溺毙),这种食物已被禁止,但据说依然有高档餐厅私下供应。 * 九吐鱼:也叫九肚鱼、豆腐鱼、水潺,肉质滑嫩。 延伸内容 植南行脚:vol.001旅行也是田野调查:湛江徐闻,在大陆最南端找菠萝 【本期主播】 思遥,全网同名 @思遥 中山,我想你 【本期嘉宾】 阿怪,播客回南天主播。回南天是一档聚焦南方的泛文化类播客,阿怪在回南天采访的人物与铺陈开的故事,与听众一同深入南方的脉络与肌理,带来鲜活与旺盛的生命力,推荐关注。 【更多收听方式】 欢迎在「小宇宙播客app」搜索订阅「七分饱」,如果喜欢我们的内容,可以在「苹果Podcasts」上给我们5星好评,或者转发给朋友们一起听,添双筷子,一起吃吃喝喝! 除此以外,还可以在「爱发电、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荔枝、Spotify、Google Podcast、Overcast、Castbox」等音频平台找到我们。 【联系我们】 有兴趣参与我们的对谈,或者寻求合作的朋友可以发邮件到以下邮箱:muyuanli0203@163.com
- Vol 47 开在广州老城区的云南小馆,社区食堂的理想模样
一家好的社区食堂长什么样? 首先要离家近;饭菜得可口、暖心暖胃;另外这里的人也很重要,不管是来吃饭的人,还是做饭的人。好的社区食堂,是从社区中慢慢生长出来的,很难刻意制造。而开在广州的云南风味食堂——衡春,就是这样一家社区食堂。 衡春开业近两年,「厨子」西南和妹妹在这里每日提供午餐和晚餐,群里接龙、到店领饭,再找地方坐下,好好吃碗饭。 衡春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笑声,西南性格爽朗,衡春总是充满了她在厨房欢快的声音;衡春的客人好爱吃饭,很少看到有人边看手机边吃饭,大家或是聊天;或是把面前的饭快速塞到嘴里,再露出愉快的表情。 带着种种疑问,我拉着衡春的「资深食客」回南天主播阿怪,与西南一起聊聊: 03:38 为什么做衡春食堂 08:39 衡春食堂的云南风味从哪来 13:45 厨房与家庭关系 24:17 女孩子学会做饭,不要让自己饿到(而不是为了嫁个好人家) 28:41 衡春的菜单构思 36:31 衡春从开业到现在,发生哪些变化? 42:03 社区食堂,建立人与人的关系 54:40 相信人都有善良的一面,而不是相信人是善良的 62:06 食客阿怪与衡春的关系,生活中的连接 ⬇️衡春一角 ⬇️衡春二角 🍱衡春2025谷雨饭 🍱衡春菜单之 酸辣木姜子炒牛肉 酸菜老奶洋芋 芥末秋葵油豆腐 延伸阅读 Vol.23 广州最好吃的社区食堂,背后大佬是位98年云南女生 素材 音乐:Crumbtown 图:衡春一角 ps.想进衡春群吃饭的朋友,请扫描节目公告二维码入群,找到主播思遥,说明进群意向,他会拉你入群。 【本期主播】 思遥,全网同名 @思遥 在衡春感受被投喂的快乐 【本期嘉宾】 西南,衡春食堂主理人 阿怪,播客回南天主播,衡春资深食客 【听友鸣谢】🎉 四月感谢「风柒白」「柏绿」「伍芥舟」「Molly茉莉」四位听友的赞赏投喂,遥祝吃好喝好胃口好! 【更多收听方式】 欢迎在「小宇宙播客app」搜索订阅「七分饱」,如果喜欢我们的内容,可以在「苹果Podcasts」上给我们5星好评,或者转发给朋友们一起听,添双筷子,一起吃吃喝喝! 除此以外,还可以在「爱发电、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荔枝、Spotify、Google Podcast、Overcast、Castbox」等音频平台找到我们。 【联系我们】 有兴趣参与我们的对谈,或者寻求合作的朋友可以发邮件到以下邮箱:muyuanli0203@163.com
- 开小差|在武夷山,喝茶饮春光
上个月,随着小红书春日活动去了趟武夷山。 如果说有什么近在咫尺但是不熟悉的地方,武夷山绝对算其中的前几名。直到这次武夷山活动,我才知道原来杭州到武夷山不过2个多小时高铁车程。 在武夷山每天日程都排的很满,但不知怎么却不怎么累,大概是空气好,茶香,心情舒畅。除了官方行程,我自己还找了些好玩的。所以本期就来单口和大家分享本次在武夷山的感受。 🎟️🎟️🎟️本期有抽奖,请在留言区分享你在春天的#难忘瞬间,随机抽取几位获得小红书路书一本(感谢小红书): 08:57 永生泉打水,武夷山初印象 12:47 星村天上宫——鄞(yin)江聚秀 16:13 划竹筏,泛舟于江渚之上 35:46 大胆聊聊茶 闲逛点 永生泉;岩骨花香漫游道;崇阳溪漫游道;天上宫(汀洲会馆);九曲;月亮弯;白云禅寺;并莲峰 空间&出场人物 不知春斋——二姐;描金天目——鹿林;小红书博主:张宝盒 参考资料 《岁时茶山记》 《F&W武夷山》 《小红书武夷山路书》 【本期主播】 思遥,全网同名 @思遥 猛吸茶香 【音乐】 开头:Green Carpet 【更多收听方式】 欢迎在「小宇宙播客app」搜索订阅「七分饱」,如果喜欢我们的内容,可以在「苹果Podcasts」上给我们5星好评,或者转发给朋友们一起听,添双筷子,一起吃吃喝喝! 除此以外,还可以在「爱发电、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荔枝、Spotify、Google Podcast、Overcast、Castbox」等音频平台找到我们。 【联系我们】 有兴趣参与我们的对谈,或者寻求合作的朋友可以发邮件到以下邮箱:muyuanli0203@163.com
- Vol 46 腤汤、牛瘪火锅、烤蜥蜴…饮食人类学者受的那些工伤
接上期广西米粉调研之旅,本期曹雨老师分享饮食人类学的概念、调查方法与观察食物的方式。 到底什么是饮食人类学,它的研究方法对于我们发现和观察日常有没有帮助?为什么说食物可以消弭身份中的不平等?那些与食物有关的传说都是怎么来的? 也少不了八卦:饮食人类学者是不是很会吃?很会找吃的?或者如标题所说,吃过很多奇奇怪怪的食物: 00:57 历史学「开上帝视角」,人类学「玩第一人称」 04:05 帝王与平民都要吃 12:16「吃在中国不是秘密」 34:43 对饮食背后文化意义的追问 42:00 饮食人类学:真不是为了找好吃的 【索引】 西敏司《甜与权力》 易小荷《惹作》 游修龄《中国稻作文化史》 【拓展阅读】 周大鸣 | 人类学如何观察社会——四十年田野调查自白 【本期主播】 思遥,全网同名 @思遥 野生饮食人类学家 【本期嘉宾】 曹雨:饮食人类学者,《中国食辣史》《一嚼两千年》作者 【音乐】 开头:Los Índios Tabajaras - María My Own 结尾:Winterplay - June Ballad 【更多收听方式】 欢迎在「小宇宙播客app」搜索订阅「七分饱」,如果喜欢我们的内容,可以在「苹果Podcasts」上给我们5星好评,或者转发给朋友们一起听,添双筷子,一起吃吃喝喝! 除此以外,还可以在「爱发电、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荔枝、Spotify、Google Podcast、Overcast、Castbox」等音频平台找到我们。 【联系我们】 有兴趣参与我们的对谈,或者寻求合作的朋友可以发邮件到以下邮箱:muyuanli0203@163.com 场地鸣谢:荔枝APP 广州录音棚
- Vol 45 秦始皇发明了米粉?米粉大省广西的嗦粉之旅
米粉是个很特殊的食物。和麦相比、米蒸熟就很好吃;米成团后难加工,没有办法形成麦类食品那多样的形状。米粉的命名方式也多关注配料、浇头,比如螺蛳粉、猪脚粉、牛肉粉…相比之下,以粉的做法为命名的食品就少了些:滤粉、生榨、濑粉…… 秦始皇南征发明米粉的说法靠谱吗?圆粉和扁粉谁先出现?发酵对于米粉制作工艺重要吗? 带着这些问题,我与饮食人类学者曹雨一起,来到米粉「高地」广西,展开调查: 01:06 广西吃粉环线,20多碗粉下肚 04:35 米粉起源的传说,秦始皇说这粉我没嗦过 07:55 陶器让不同文明饮食出现分野 12:03 米粉起源说的真相 20:03 为什么米要做成粉 35:24 广西嗦粉回顾 滤粉、马肉粉、卤菜粉、牛巴粉、老友粉、生榨粉、宾阳酸粉、螺蛳粉、公会炒粉、粉虫粉利粉饺、干捞粉、全州红油米粉 60:30 粉要好,籼米、早稻、陈米,再发酵 【索引】 江西历史文化研究专栏|论中国米粉起源于江西 《齐民要术》中豚皮饼法与粉皮法 《齐民要术》中粉皮法 块食与粒食 曹雨|陶器、发酵和文明的基因 【拓展阅读】 曹雨关于米粉的文章: 广西米粉调查的回顾 回应评论!广西嗦粉之旅的后续 各地有关米粉: 湖南米粉,天下第一 56种米粉?广西真的很好吃!! 中国米粉界的“内卷之王”,为什么是广西? 全中国最好吃的粉,为啥在贵州殡仪馆? 【本期主播】 思遥,全网同名 @思遥 野生饮食人类学家 【本期嘉宾】 曹雨:饮食人类学者,吃粉爱好者,《中国食辣史》《一嚼两千年》作者 【音乐】 Etude 13 LaSalle by app.sessions.blue 【更多收听方式】 欢迎在「小宇宙播客app」搜索订阅「七分饱」,如果喜欢我们的内容,可以在「苹果Podcasts」上给我们5星好评,或者转发给朋友们一起听,添双筷子,一起吃吃喝喝! 除此以外,还可以在「爱发电、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荔枝、Spotify、Google Podcast、Overcast、Castbox」等音频平台找到我们。 【联系我们】 有兴趣参与我们的对谈,或者寻求合作的朋友可以发邮件到以下邮箱:muyuanli0203@163.com 场地鸣谢:荔枝APP 广州录音棚
- Vol 44 春茶季回归,今年的龙井喝明白了吗?
🍵本期节目录制于杭州杨梅山路,在嘉宾冬至的小食堂里坐定,手捧热茶,看着玻璃窗外春雨朦胧,聊聊春日龙井和杯底流动的清香滋味。 三月二十日春分,西湖龙井43品种正式开采,群体种的采摘也在清明前陆续开始,又到了人手一杯新茶的清爽时节,但是不同龙井品种各有什么特点?产区之间又有什么差异?如何建立自己的品茶风味坐标? 我们带着一堆问题和茶叶从业者冬至、Molly开启本期的龙井之旅: 04:14 采春茶和拔萝卜,都有新鲜的味道 09:27 绕不开的龙井47,各具特色的群体种 17:46 采茶的时机,早不得也晚不得 25:56 咖啡、茶,殊途同归的风味评审 40:20 爱早起的乌牛早,给大家尝个鲜 50:43 喝茶,是真的少不了美味茶配 👆🏻一张龙井壁纸 👆🏻鲜灵翠嫩的茶叶支棱起来了 👆🏻杭州茶叶市场 👆🏻手工炒茶 【本期主播】 思遥,全网同名 @思遥 今年多喝茶的小白选手 李牧羊;即刻 @李牧羊 试图在拔萝卜和采春茶之间找到共鸣的喝茶新人 【本期嘉宾】 冬至:主业安安心心卖茶,副业开个餐馆快乐吃喝 Molly:老实卖货的茶叶二道贩子,企图挤进茶人赛道 【更多收听方式】 欢迎在「小宇宙播客app」搜索订阅「七分饱」,如果喜欢我们的内容,可以在「苹果Podcasts」上给我们5星好评,或者转发给朋友们一起听,添双筷子,一起吃吃喝喝! 除此以外,还可以在「爱发电、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荔枝、Spotify、Google Podcast、Overcast、Castbox」等音频平台找到我们。 【联系我们】 有兴趣参与我们的对谈,或者寻求合作的朋友可以发邮件到以下邮箱:muyuanli0203@163.com 【听友鸣谢】🎉 感谢「两可」「苏半天」两位听友的赞赏投喂,遥祝吃好喝好胃口好! 【使用的素材】 结尾音乐:游园 - 普阿山/MoonJellies 新鲜的茶叶照片:新茶人Molly
- 开小差|从野外采集到现代厨房,一共分几步?
从基诺山的野炊体验、钻木取火这样的文明基础,到现代厨房的模块化设计,本期试图串联起厨房从野外采集到现代厨房的演变脉络,内容基于嘉宾江垚的内容研究「厨房退化史」。 这个「退化」的解答方式有很多,比如倒着往回看厨房的雏形;比如如果把野外而非室内的厨房形态看作一个阶段,那么在现代它「退化」(但同时又有露营或者「随地大小吃」这样的形式或者讨论出现)。 与以往录制的成体系、有结论的录制不同,本期播客是更像是共同就一个话题展开探讨,录制开始时并不知道话题会往什么方向走。但这个中间过程蛮有意思的,也可以发现一些日常中未被发现的片段,所以这个小栏目想暂时命名为「开小差」。 🔥 Shownote: 01:07 关于厨房的研究,是在万年岁月长河中铺小石子 06:32 基诺山野炊 17:58 「人类第一种香料」 24:44 陶器 vs. 烤窑:不同器具带来不同饮食文化 34:51 厨房会消失吗? 有关厨房的图像(搜集 by 江垚、晨初) 🔥Angelo's Outdoor Kitchen(新西兰综艺) 🔥墨法集要图 🔥food&内页插图:bathroom 🔥敦煌壁画 🔥从字形看「厨」 🔥从字形看「灶」 【延伸阅读】 再好吃的云南菜,比不上一次版纳雨林野炊 听说年轻人流行起了Wildeat? 【主播】 思遥,全网同名 @思遥 厨房么,肯定越大越好 【嘉宾】 江垚,(正事)植南门市部联合发起人,(最近摸鱼)整理了一些和「厨房退化史」有关的碎碎念 【更多收听方式】 欢迎在「小宇宙播客app」搜索订阅「七分饱」,如果喜欢我们的内容,可以在「苹果Podcasts」上给我们5星好评,或者转发给朋友们一起听,添双筷子,一起吃吃喝喝! 除此以外,还可以在「爱发电、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荔枝、Spotify、Google Podcast、Pocket Casts、Overcast、Castbox」等音频平台找到我们。 【联系我们】 有兴趣参与我们的对谈,或者寻求合作的朋友可以发邮件到以下邮箱:muyuanli0203@163.com 【素材】 结尾:苏打绿 - 小宇宙
- Vol 43 奶茶、果茶、芝士奶盖…近20年的茶饮大战,「续命水」还能玩出什么新花样
你的「续命水」是什么?喝茶喝咖啡喝奶茶还是水果茶? 80年代,珍珠奶茶在台湾诞生;90年代,五十岚品牌诞生;进入21世纪,茶百道、快乐柠檬、coco等品牌开始在中国大陆发展。进入10年代,茶饮品牌开始疯狂开店。本期我们聊聊茶饮,茶饮就是奶茶、柠檬茶、门店那种现泡茶这类的点单现做的饮料。是什么在影响茶饮近20年的产品迭代与变化?本期我们聊聊这些知名茶品牌与火爆单品背后的故事: 00:48 童年奶茶记忆:从武夷山茶园到台湾珍珠奶茶 02:48 2010年代的奶茶品牌崛起:一点点、coco、快乐柠檬 06:14 喜茶与奈雪的兴起:茶饮行业的高端化 10:08 供应链的变革:从茶底到小料的竞争 17:19 一点点的特别之处:为什么它能屹立不倒? 22:15 新式茶饮如何影响传统茶行业? 28:57 奶茶“卷”到了哪一步?从小料、糖浆到茶底 38:59 蜜雪冰城的模式:如何用供应链优势做到规模化? 44:40 茶饮行业的标准化生产:如何保证全国口味一致? 50:30 添加剂、糖与消费者健康:如何挑选更健康的奶茶? 55:25 2024年茶饮新趋势:果汁、蔬菜、健康化 01:03:10 结语:如何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茶饮选择 🥤五十岚企业关系图 🥤部分奶茶品牌及上市时间 🥤拓展阅读 “网红”牛奶检出丙二醇,“香浓好喝”一定就是好牛奶吗? 奶茶小料三十年:奶茶越来越贵,没有一种小料是无辜的 【本期主播】 思遥,全网同名 @思遥 看到这里的朋友,我们干杯水 【本期嘉宾】 河马,有趣的生鲜品牌,「新入荷」主理人,消费品,餐饮及茶饮品牌研发及顾问 大丹,一个茶山里长大的姑娘,也就是大家俗称的茶原料供应商 【更多收听方式】 欢迎在「小宇宙播客app」搜索订阅「七分饱」,如果喜欢我们的内容,可以在「苹果Podcasts」上给我们5星好评,或者转发给朋友们一起听,添双筷子,一起吃吃喝喝! 除此以外,还可以在「爱发电、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荔枝、Spotify、Google Podcast、Pocket Casts、Overcast、Castbox」等音频平台找到我们。 【联系我们】 有兴趣参与我们的对谈,或者寻求合作的朋友可以发邮件到以下邮箱:muyuanli0203@163.com 【使用的素材】 结尾:Ginger Root - Loretta Photo:「stay wake」帆布品牌logo
- Vol 42 后厨真相与餐厅评论:一位饮食写作者的行业观察与思考
你是否好奇过餐厅后厨的真实样貌?「人人都是博主」的时代,餐厅与食客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本期节目邀请到饮食研究者苇杭,分享她的职业路程与思考,以及在北京京华楼后厨的实习体验。 如何用人类学的视角观察餐饮行业,如何看待、了解、体会我们每天在做的,关于吃的选择: 03:26 饮食写作是政治、经济、文化交织的交叉学科 05:09 自媒体时代如何建立公信力? 09:00 媒体的双重价值:信息到达&信息信任 22:08 为什么慎选全职美食博主? 35:52 京华楼后厨实习:传统中餐厨房的运作与观察 53:02 餐厅成本揭秘:时间、食材与工业化的隐形博弈 01:11:33 嘉宾推荐:饮食文化与人类学书单 * 《中国文化中的饮食》(张光直 著) * 《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约翰·奥莫亨德罗 著) * 《杂食者的两难》(迈克尔·波伦 著) * 《吃是一种公民行为》(阿兰·杜卡斯 著) 【本期主播】 邓思遥;即刻 @思遥 【本期嘉宾】 苇杭;饮食写作者,你可以通过小红书、微信公众号搜到她写过的文章,线下活动可在「杂食者餐桌」了解。 【更多收听方式】 欢迎在「小宇宙播客app」搜索订阅「七分饱」,如果喜欢我们的内容,可以在「苹果Podcasts」上给我们5星好评,或者转发给朋友们一起听,添双筷子,一起吃吃喝喝! 除此以外,还可以在「爱发电、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荔枝、Spotify、Google Podcast、Pocket Casts、Overcast、Castbox」等音频平台找到我们。 【联系我们】 有兴趣参与我们的对谈,或者寻求合作的朋友可以发邮件到以下邮箱:muyuanli0203@163.com 【听到的音乐】 开头:cooking time-平井真美子 结尾:The Screen Tones - 茜雲の帰り道 (Reprise) Photo:《熊家》剧照
- Vol 41 福建248h:神明挨炸、卤面生烫,我的胃不停歇
各位七分饱云股东,本期向您汇报上个月在福建的旅程。 从福州的茶汤罐汤温泉汤,到漳州的甜味世界,再到泉州的炸佛现场……这一趟旅程让我看到了福建的多样性,也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人和故事。节目中还有不少独特的小发现,比如福建各地的素食文化、福州人连锁经营头脑、华侨农场市场里的东南亚味道,甚至还和我们之前的节目产生了不少联动。 请您点击播放键,找到最舒服的姿势,并克制点外卖的冲动,我们马上开始: 04:14 厦门:老牌旅游城市焕新颜,在集美大社有新发现 08:25 漳州:甜不甜你试试看,剪刀声勾起口水流 21:00 泉州:想去想去还想去 38:54 福州:山水相依,三汤沉溺 46:04 福州餐饮小观察:华莱士、朱富贵、永辉超市 拓展 找素食店:小程序搜索「素食雷达」 来去泉州 声东击西:#265 关于闽台人和鬼神变成家人的那些事 壮游者:123 |漳州| 厚鲤甲赫去拜拜 - 大厝、鬼节、卤面和“鹿晗”的童年噩梦 饭桌上的家:#18 中国胃也有自己的健康美食!福州特辑〡串台《好好吃饭》 人是铁饭是钢:23|【百胃百味百WAY】小家宴之福州味道,念念不忘 about 热水频道:福州,反向旅行的风终于吹到你了|015福州 空间推荐 泉州:巴浪鱼咖啡;鸟岸书店;观夏民宿 厦门:不万能杂货铺;潜水钟 divingroom 漳州:门口muinn-khau 福州:iaumei有福美 书 《淡忘中的新加坡传统华族木偶戏》 《刺桐城》王铭铭 【本期主播】 李牧羊;即刻 @李牧羊 变声期主播,最近只能少说多吃 邓思遥;即刻 @邓思遥 我的胃说你够了,我说还不够 【更多收听方式】 欢迎在「小宇宙播客app」搜索订阅「七分饱」,如果喜欢我们的内容,可以在「苹果Podcasts」上给我们5星好评,或者转发给朋友们一起听,添双筷子,一起吃吃喝喝! 除此以外,还可以在「爱发电、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荔枝、Spotify、Google Podcast、Pocket Casts、Overcast、Castbox」等音频平台找到我们。 【联系我们】 有兴趣参与我们的对谈,或者寻求合作的朋友可以发邮件到以下邮箱:muyuanli0203@163.com 【听到的音乐】 开头:Pack to the Market 结尾:憨人 - 五月天 Photo by Harley Lin on Unsplash
- Vol 40 闽南茶点:酥酥润润,甜甜蜜蜜
喝茶是福建人的日常,茶配也是一门讲究的学问。漳州的茶配不仅是一种搭配,更是时间文化沉淀下的味觉记忆。本期,我们与「云霄茶配不完全手册」作者大爱聊聊漳州的茶配文化,以及甜蜜的饮食文化: 02:47 漳州各地区饮食习惯差异,与潮汕地区饮食相似性 09:46 漳州水果之多,每个县都有特色 17:44 水果深加工不足,让漳州水果「困在」地里 22:12 糖塔:闽南文化与少年记忆的交汇 26:32 从《云霄名特产志》到投入茶配的田野 38:12 漳州美食数一数 漳州:盐鸡、卤面、锅边糊、豆花粉丝 平和:椿臼面;郭坑:馒头;云霄:水面 漳浦:石榴填鸭,小福生烫(简)一锅鲜(猛) 诏安:猫仔粥、贼婆面 人物介绍 小样:「1000 小食」计划发起人,本土饮食探索者 陈花现: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副秘书长 拓展阅读 肠粉拓扑学 云霄茶配不完全攻略 【本期嘉宾】 大爱:「门口muinn-khau」发起人,「城关阿志」编辑 【本期主播】 邓思遥;即刻 @邓思遥 【更多收听方式】 欢迎在「小宇宙播客app」搜索订阅「七分饱」,如果喜欢我们的内容,可以在「苹果Podcasts」上给我们5星好评,或者转发给朋友们一起听,添双筷子,一起吃吃喝喝! 除此以外,还可以在「爱发电、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荔枝、Spotify、Google Podcast、Pocket Casts、Overcast、Castbox」等音频平台找到我们。 【联系我们】 有兴趣参与我们的对谈,或者寻求合作的朋友可以发邮件到以下邮箱:muyuanli0203@163.com 【听到的音乐】 开头: 呷饱未——旺福 结尾:望春风——陶喆 本期封面:大爱「云霄不完全茶配手册」
- Vol 39 福州味道:灶王爷的年终奖里有什么?
节后第一期,我们来到福州。 福州,这座城依山面海,积淀了独特的民俗风情与饮食文化。这里的年节,既有南方的细腻讲究,又带着沿海地区的鲜活气息。年味,藏在年味祭灶后的一碗线面里,藏在打年糕的黏糯口感里。 这次,我在正月十三与福建本土杂志「Homeland 家园」编辑总监野乌梅、社会学者翰墨一起聊聊福州。食物如何串联起整个节日?那些流传至今的仪式感,如何塑造了福州人的过年记忆: 02:44 福州「有味」,方言带来生动画面感 04:11 菜礼祭灶王爷? 11:38 祭灶与社会分层:“官三民四乞丐五” 22:00 食材管理的智慧:祭祀后的食材如何变身家宴 26:20 福建老酒 VS 琥珀色的青红酒:福州菜香味的来源之一 37:47 马夫保长醉游神 46:27 推荐的小吃店(彬德桥米时粿铺) 50:25 福州三汤:茶馆比咖啡馆多? 果子歌 红纸包(来源:闽都在线) 红糟米线 【本期嘉宾】 野乌梅:「homeland 家园」编辑总监,在地风物品牌iaumei有福美主理人 翰墨:高校青年教师,社会学者,研究方向为疍民及文化研究 【本期主播】 邓思遥;即刻 @邓思遥 沉迷在福州的山与海 【更多收听方式】 欢迎在「小宇宙播客app」搜索订阅「七分饱」,如果喜欢我们的内容,可以在「苹果Podcasts」上给我们5星好评,或者转发给朋友们一起听,添双筷子,一起吃吃喝喝! 除此以外,还可以在「爱发电、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荔枝、Spotify、Google Podcast、Pocket Casts、Overcast、Castbox」等音频平台找到我们。 【联系我们】 有兴趣参与我们的对谈,或者寻求合作的朋友可以发邮件到以下邮箱:muyuanli0203@163.com 【听到的音乐】 开头:晚上好,春天小姐——五条人 结尾:莫加戴——万妮达 ps.本期封面由DALL·E 制作